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策划方案 > 详情页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凤夜邪2024-04-17 14:52:01

导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1) 为切实做好我镇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__号...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推荐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1)

  为切实做好我镇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__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__号)和《__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__政(20__)__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构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我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专群结合、群测群防,谁引发、谁治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三)工作要求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培训,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地质灾害防范基础。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体制建设,实施避险转移和工程治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__镇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镇属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区,主要地质灾害种类为崩塌、滑坡,全镇共有3处地质灾害点,其中威胁居民2处、威胁道路1处。主要集中分布在__村__组、__组、__组等。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镇地处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汛期一般为每年的5月至9月份。根据地质灾害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诱发因素,确定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防范期。

  1、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与大雨、暴雨同步。根据我镇降水特点,确定泥石流的主要防范期为5-9月。

  2、滑坡、崩塌。该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降水诱发的滑坡、崩塌等灾害具有稍滞后于降水的特点,5-10月为主要防范期;人为因素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情况比较复杂,应全年防范。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在汛期来临之前,各村要利用广播、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创办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治灾、减灾意识,尽最大可能防止或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领导,明确防灾救灾责任。各村、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设立专门组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筹建应急指挥平台,有计划的组织应急演练。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保证通讯畅通。

  (三)全面排查,认真落实监管措施。在汛期到来之前各村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险情的排查工作,并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的地质灾害进行经常性的巡回检查,对已出现地质灾害前兆,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影响区域或者地段,要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四)搞好监测,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各村要按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在汛期到来之前,发放“地质灾害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使受地质灾害威助范围内的每个村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要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做到监测、预防责任到人,保持监测人员相对稳定,保证监测网络通讯畅通,提高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要加强监测工作争取巡查与重点防范跟踪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巡查每月一次;重点防范巡查每周一次;重点防范期实行24小时监测,密切观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警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2)

  为认真做好我县自然资源系统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塌陷、崩塌、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__大和____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积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防范、灾害应急、灾后土地保护及局机关办公区域的防汛工作,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成员由机关相关股室与各乡镇自然资源所组成(见附件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__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地矿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市、县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协调各应急分队工作任务,负责汛期期间与防汛减灾相关部门的联络与协调。

  三、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一)预警分级

  根据气象和地质环境等因素,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大小程度,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相关区域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从低到高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标识。

  四级(蓝色)预警:预计因气象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

  三级(黄色)预警:预计因气象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

  二级(橙色)预警:预计因气象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高。

  一级(红色)预警:预计因气象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很高。

  (二)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级别达到三级(黄色)及以上时应及时通告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并在网络平台、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向公众发布,通过通信网络向群测群防员发送,预警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范围和风险等级等。

  (三)预警响应

  预警信息发布后,预警区域内的乡镇政府及村(居)委会要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受威胁的人员,组织受灾害威胁单位和人员按照“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的要求,做好各项防御及应急工作。

  1、四级(蓝色)预警响应

  各相关单位要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应急分队保持通信畅通,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趋势。

  2、三级(黄色)预警响应

  主管副局长负责指挥协调,局应急值班室24小时值班值守,应急分队保持通信畅通;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组织专家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各级防灾责任人、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抽调人员组建技术专家组,随时赶赴一线开展技术支撑工作。

  各乡镇自然资源所每日7时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动态。

  3、二级(橙色)预警响应

  局长负责指挥协调,主管股室负责人在岗带班,局应急值班室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组织专家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各级防灾责任人、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加密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组建应急调查队伍,随时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撑工作;应急救援分队在岗,随时开展应急救援。

  各乡镇自然资源所每日7时、17时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动态,如遇灾情险情第一时间上报。

  4、一级(红色)预警响应

  党组书记负责指挥协调,主管副局长在岗带班,主管股室负责人和局应急值班室24小时值班值守,应急分队在岗;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组织专家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各级防灾责任人、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对地质灾害隐患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排查;组织专家和应急调查队伍赶赴红色预警区域,指导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置技术支撑工作。组织应急救援分队开展救援。

  各乡镇自然资源所每日7时、13时、17时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动态,如遇灾情险情第一时间上报。

  (四)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根据气象预报及实时雨情、汛情监测等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超出24小时预警期,未再发布新的三级(黄色)以上预警或在预警时段内未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预警自行解除。

  (五)信息报送

  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的报送和处理由各乡镇自然资源所统一负责,遵循“有灾必报、归口管理”的原则,遇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按照“首报快、续报准、终报全”要求,及时、准确、规范向同级党委、政府和县局报告。

  1、速报时限

  各乡镇自然资源所接到当地出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速报本级政府和县局。要组织力量到现场复核确认,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及时续报。

  2、速报内容

  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规模、伤亡(死亡、失踪和受伤)人数、直接(潜在)经济损失、引发因素及发展趋势、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一)突出工作重点,开展隐患巡查核查

  各乡镇自然资源所要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工作重点,迅速组织开展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向地方政府和县局做好汇报,并建立台账,明确防治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人,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二)编制方案预案,构建完善防治机制

  各乡镇自然资源所要根据本辖区实际以及隐患点排查情况,拟定本年度的防汛方案,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和隐患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定防治措施,确定监测、防治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编制防汛应急预案。

  (三)建立联动机制,全面开展防范工作

  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速报等制度。严格汛期24小时应急值守,设置专用电话,编排汛期值班表。汛期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认真、详细地做好值班记录,一旦发生险情、灾情,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组建应急队伍,配备专用应急物资,切实做好应急演练和各项准备工作。组织专家做好灾害评估。

  (四)加强灾后调查,做好灾后土地整治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人员开展灾后土地毁坏状况调查,掌握各类损坏土地面积、分布和损坏程度,提出土地整治的实际需求,并按照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安排必要的治理工程进行土地整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3)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救灾工作,提高救灾工作的应急能力,保障救灾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救灾点的社会稳定,按照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切实做好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__地灾组办[20__]__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地质灾害是因自然作用产生和人为活动诱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我乡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依山切坡建房和道路等工程建设诱发的。汛期降雨量偏多,其中5月至9月为降雨集中期,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二、防治应急措施

  1、加强领导。乡政府成立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村应根据地质灾害防灾需要,成立地质灾害防灾小组,负责本村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工作。

  2、明确责任。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汛期前后及突发地段灾害调查,重大地质灾害的调查、检测、预警和全乡防灾预案的制定工作;在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和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职能小组,其主要职责如下:

  应急分队:由乡人武部牵头负责,在汛期地质灾害应急状态时组织10—20人的基干民兵,实行军事化管理,培训地质灾害救险的基本知识,可以保证随时出动进行抢险救灾。其主要职责:实施快速反映,出现异常情况时能迅速抢险,快速抢救遇难人员,抢修重要工程设施和保证生命工程的迅速恢复畅通。

  后勤保障小组:由卫生、民政、财政、统计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医疗和防疫队伍、抢救医治伤病员、控制疫情、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衣、食、住问题,灾情了解和灾后救济;筹集地质灾害防灾经费,统一管理上级及外援救灾经费;灾害统计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

  治安消防小组:由公安派出所牵头。主要职责:负责灾区治安保卫、消防和次生火灾、交通管制等工作,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行为,保护国家资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乡政府和各村及有关单位签订责任状,按防灾预案,明确责任。

  三、应急处置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或地质灾害,立即启动组织指挥系统,实施统一组织指挥。

  1、全乡范围内一旦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区人民政府和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报告,迅速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灾害点进入临灾状态时,预警信号发布人应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受威胁群众立即按照“避险明白卡”上确定的撤离路线转移到预定安置地点。

  3、发生灾害后,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按以下程序进行现场抢险,开展应急救灾工作:

  (1)立即组织抢救被压埋人员和伤员,组织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和重要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

  (2)迅速查清灾源体,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进行统计,确定等级,成灾范围。

  (3)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安排巡逻值勤人员,禁止与抢险救灾行动无关的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

  (4)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报告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请求指导和支援。

  (5)配合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发生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并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处理措施,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危险程度,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6)维护灾区社会治安,落实应急资金和物品,妥善安排灾民生活,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协同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和保险理赔等工作。

  (7)抢修受损毁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水利和校舍等工程设施,指导、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和教学秩序。

  (8)对灾害进行监测,直到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4、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

  5、和有关部门在对灾害损失情况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向区政府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防灾减灾决策部署,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和“防范胜于救灾”意识,统筹安排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各项防治措施落地落实,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__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__号)和《__县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_府办函〔20__〕__号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地灾类型及诱因

  __镇地貌形态以浅丘为主,__附近属低山地貌。受气候和地质环境如地震、暴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易发生地质灾害,或增加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对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诱因主要有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含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强降雨等;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含各行业工程建设、削坡、加载、振动、开挖以及矿山采矿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除受制于自然因素外,与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密切相关,多数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降雨也是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当连续降雨达到200毫米或短时(1日或数小时)降雨量达到150毫米以上时,滑坡、崩塌等各类地质灾害会明显增多。根据气象预测,确定20__年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要时段为5月1日至10月15日。

  二、我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

  我镇属低山及丘陵滑坡、崩塌高易发区。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较破碎,地表坡度较大、地表水冲刷力较强,加之大气降水和频繁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等对区内的地质灾害起着诱发和加速作用。

  三、突发性地质灾害救灾避险处置

  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层级响应”原则,发生应急突发事件,各村(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立即报告镇党委政府开展应对处置,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救援工作,同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基本情况。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诱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地质灾害发生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及时转移群众和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救灾避险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具体指挥、协调,组织救灾避险成员单位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

  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要坚持地质灾害“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动态“三查”机制,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划定危险区、设置责任公示牌、发放“两卡一表”,并纳入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库,按要求开展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工作;要把“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作为刚性要求,坚决落实“三个紧急撤离”,即“危险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要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要紧急撤离、出现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要紧急撤离”,对不愿撤离人员要迅速采取强制撤离措施,做到“应转必转、应转尽转”,并妥善安排好转移群众生活。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切实抓好重点区段和重点环节的防治工作。在每年的5—9月,尤以6—8月是地质灾害易发高发期,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时段;__附近是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点区域;因降雨为主引发的滑坡、崩塌是重点防范的灾种。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本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地质灾害,切实履行职责,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逐级逐点分解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村(社区)、组和隐患点位。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要坚持汛前(雨前)排查、汛期(雨中)巡查和汛后(雨后)核查制度,及早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将其纳入监控范围,落实防灾措施,切实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

  各村(社区)、镇级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群众识灾、报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使广大群众做到灾前警觉、出现险情主动报灾、临灾时迅速有序撤离,有效避免伤亡,全力提升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的防灾功效,实现防治工作从单一的政府行政管理向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切实做好我县20__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效防范地质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20__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__市地质灾害防治“__五”规划》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____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____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以及综合能力建设为主线,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隐患双控管理新机制,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积极落实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自然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工作要求。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全面监控,强化综合防治,应急处置能力和基层地质灾害防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二、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全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缓变型地质灾害。

  1、崩塌、滑坡。山体崩塌、滑坡类型地质灾害多由不规范露天采石所致,主要分布在__山景区及__山、__山、__山等关闭采石宕口。水库堤岸滑坡因岗岭地区增扩容水库开挖不规范,未预留斜坡和开挖过深造成,主要分布在南岗镇。

  2、地面沉降。全县重点沉降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分布在__—四队—__—__一线以南的平原区,地面沉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三、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及重点防范期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的分析预测,预计20__年汛期全县降雨量在530-610毫米,与常年同期(557。6毫米)相比略多,降水分布不均,局部地区降水偏多,雨季开始时间接近常年(6月26日)。结合多年来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历史、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工程建设活动影响和降水趋势预测等因素结合分析,预计20__年我县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总体趋势与常年持平。我县地质灾害类型虽均为小型,但部分区域靠近居民区,特别是__山景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对附近居民和游客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防治任务

  一是__山周边为重点防治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为主,现场须设置警示牌和粉刷警示标语,切实加强巡查监测。__山周边地灾隐患点,山体险石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密集,在陡立的崖壁上形成危岩体,随时可能崩塌下落。复员军人疗养院北侧边坡发生的崩塌,目前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__镇要抓紧施工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治理任务,汛期前排除隐患。__山、__北、__、__山头东北等处关闭宕口为一般和次重点防治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定期巡查监测,落实防灾责任人,切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是__山、__山、__山、__山周边地区共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重点防治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次重点防治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一般防治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__镇政府要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粉刷警示标语,对地质灾害点围挡进加固及维修,落实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工作。__山__湾两处山体滑坡点,__镇要抓紧施工,确保汛期到来前完成治理。__镇、__产业区要做好__山废弃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尽快完成治理项目验收。

  三是小__关闭采石宕口北侧为次重点防治崩塌类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虽建有防护墙,但因紧邻龙下公路,人流车流量大,县交通部门要设置或维护好相关警示标牌,小伊镇要落实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开展巡查监测工作。

  四是岗岭地区增扩容水库堤岸滑坡,共6处为滑坡地质灾害一般防治隐患点。南岗镇要对隐患点的警示标志和防范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划出水库滑坡危险区,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县东部地区,由地下水过度开采引发地下水水位降落,形成局部漏斗和小范围地面沉降,截至20__年底,全县累计沉降量大于400毫米的区域面积超5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__镇东部地区。地面沉降中心主要在图河镇西北部、__镇东部等地,20__年最大沉降速率超过40毫米/年,地面沉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涉及镇街要对重点取水井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文地质环境。

  (二)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生规律以及县域降雨特点、趋势和历年地质灾害发育调查、监测、发展情况分析,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7、8、9四个月。涉及镇街要及时进入防范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压实压紧防灾责任,形成条块合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地质灾害防范、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逐级建立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缝衔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职责;县气象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县水利、交通、住建、教育、旅游、应急管理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强化监测预警,提升灾害防控能力。各基层自然资源所要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维护建设,按照“一点一人”的要求,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落实监测人,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及时掌握隐患点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委托、购买服务等形式,进一步充实专业监测力量,完善专业队伍和专家驻守制度,促进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有机结合,增强基层识灾报灾和监测预警能力。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工作,实现全县重要隐患点专业化监测全覆盖,进一步提升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县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做好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提高预警预报精度与成效。积极利用多部门预警预报平台,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及时性。

  (三)夯实工作基础,提高防灾意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的镇街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四大体系建设。汛期前向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村民发放防灾明白卡、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广泛宣传地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着力提高群众识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强化应急管理,减少因灾损失。县应急管理部门要按照省、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专家队伍,保证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能及时有效进行判断,迅速做好应急处置。各镇街要快速高效做好灾情调查、险情分析、次生灾害防治工作,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准备工作,一旦出现险情或灾情,要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工作。我县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集中强降雨为主要引发因素,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与预警防范十分重要。汛期内,各镇街、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措施,设立警示标志,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划定危险区,设置警戒线并予以公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汛期定期对重点防范地区、重要隐患点进行检查。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汛期值班电话: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为切实做好我县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__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20__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地质灾害排查概况

  经汛前地质灾害专业排查,全县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其中:滑坡1处(__镇__村)、地面塌陷1处(__镇__村),地质灾害隐患共威胁人口为27户82人,威胁资产315万元;全县已知__镇2处切坡建房县监控点。

  二、20__年全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诱发原因分析。一是地质灾害基本发生在汛期,主要诱发因素是暴雨和持续强降雨;二是道路建设、房屋建设、水利建设等工程建设,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地形地貌不稳定状况,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二)预测分析。预计20__年汛期(5-9月)总降水量较常年(840。6mm)偏少3-4成,为500-600mm。暴雨日数较常年(9。2天)偏少,有气象干旱发生发展。

  预计在6月中旬入梅,入梅时间接近常年(6月15日),7月上旬出梅,出梅时间较常年偏早(7月11日)。梅雨期较常年(26天)偏少,梅雨量较常年(363。6mm)偏少。出梅后有一段晴热高温天气,可能有伏旱发展。

  汛期平均气温较常年(25。8℃)偏高1。0-1。5℃,高温日数较常年(18天)偏多。

  三、地质灾害防治年度目标及防治工作重点

  (一)防治目标

  1、通过强化地质灾害政府包保责任制,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网格化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措施,全县无因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2、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范网格化、群测群防和预警系统,逐步使网格化转变为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重点防范区域和防范重点

  我县西部、中部低山、丘陵地带,__湖、泊湖等湖泊沿岸、长江干堤沿岸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重点防范乡镇为__镇、__镇、__镇、华阳镇和吉水街道;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状极不稳定的隐患点;乡镇(街道)、村庄、学校等人口集中区、废弃关闭矿山、旅游风景区;重要交通线:沿山道路、高速、省道、重要县道。

  (三)重点防范时段

  汛期(5月1日-9月30日)为全时段防范;其他月份出现强降水和冰雪融冻等恶劣天气要重点防范。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

  (一)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将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要将今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确定的隐患点,及时纳入网格化管理和群防群测监测体系,发放地质灾害“两卡一表”(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落实好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完善和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各乡镇(街道)要将所有监测、预防责任人予以公告,并及时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扎实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强化隐患点排查工作,落实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的年度“三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城镇、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景区景点、重要工程等进行调查评价。及时掌握辖区或行业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数据,评估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隐患点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台账,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三)继续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继续更新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按照“一点一策”的要求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辖区内和行业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享信息,加强会商研判,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工作,着力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受威胁人群预警信息全覆盖。

  (四)着重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带班、灾(险)情信息报告等各项工作制度,各级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值守人员必须上岗到位,履职尽责。对重点防治区域、危险地段和隐患点,在汛期内必须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台风和强降雨期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加密加频监测巡查;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好安全可靠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安置场所,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有序、及时妥善组织群众转移安置。

  (五)全面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推广“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乡镇(街道)为网格单元,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所(中心)、地质专业人员”“四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逐级明确责任人,落实防灾措施,实现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六)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完善资金配套,结合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以奖代补”政策,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和受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

  (七)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等宣传材料,通过广播、微信等多种媒介,采取讲座、传单、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提高人民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要求及责任分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坚持把“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贯穿于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负责本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县政府统一领导指挥下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一)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原则,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

  (二)按照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原则,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各有关部门按照行业负责的原则对本行业内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负责,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牵头负责地质灾害的隐患调查、预报预警、核灾报灾,组织应急技术调查,参与应急处置。

  2、财政部门负责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

  3、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管理。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加强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指导,组织、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公路沿线边坡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和治理。

  6、水利部门负责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预防。

  7、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督促景区景点管理单位做好旅游景区、景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8、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负责各类矿山及尾矿库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与治理等;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9、教育体育部门负责对威胁校舍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开展排查、监测与治理。

  10、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加强对山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指导,综合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切坡建房的宅基地审批进行严格控制,严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

  11、气象部门负责灾害性天气预报,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实施工作。

  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各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构、职责、任务“四落实”,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务必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重要灾情、险情信息、突发事件要及时通报、快速反应,实现灾情、险情信息与防灾工作间的无缝结合。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

  (二)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定年度防治方案

  1、各乡镇(街道)要组织人员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危切坡建房户的巡查,制定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本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和各项措施。县水利、交通、公路、文旅体、教育、住建、应急等相关部门应制定年度地质灾害专项防治方案。

  2、按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_县自然灾害总体应急预案》和《__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要求,各乡镇(街道)、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每个危险区(段)和隐患点均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方式、避险路线、避险地点和自救方法,并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当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实时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省市地质灾害救援力量及专家组支援。

  (三)加强网格化管理和气象预警

  1、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参与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网格化管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和防治责任人必须在岗在位,在汛期要定时监测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并上报,按预案组织人员临时撤离避让。

  2、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加强会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通过媒体和信息平台发送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和防治责任人。接到黄色(Ⅲ级)预警信息后,乡镇(街道)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所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接到橙色(Ⅱ级)预警信息后,乡镇(街道)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所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同时做好隐患点上人员转移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灾、险情立即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接到红色(Ⅰ级)预警信息后,乡镇(街道)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所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同时将隐患点上人员按预案撤离危险区,妥善安置好群众生活,一旦发生灾、险情立即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落实经费,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

  1、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及项目经费。

  2、各乡镇(街道)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用于汛前地质灾害调查、汛期巡查、应急调查、隐患点监测、应急治理、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

  3、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县财政部门要做好预算和资金配套,安排必要的资金专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要落实监测人员经费补助、排查、巡查、核查工作经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经费、工程治理项目配套资金,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渠道,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因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五)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在重点防范期内,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重要工程等重点防范区进行调查、巡查和督查,因地制宜,采取监测、避让或应急治理等有效措施防范地质灾害。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乡镇(街道)应当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牌、警戒线,并予以公告。

  2、加强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将地质灾害“明白卡”和高危切坡建房危险告知书、转移路线图、隐患防灾预案等发到受威胁的群众手中,指导群众防灾避险,提高灾害自救、互救能力。

  3、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严格按照《__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__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的通知》(__自然资规发〔20__〕__号)规定,将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在规定时限内如实报告县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工作,组建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应急救灾物资、设备、资金,开展针对性演练活动,保证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判断,迅速做好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4、各乡镇(街道)要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纳入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抢险队伍。县水利、交通、公路、住建、文旅体、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及时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相互通报本部门地质灾害隐患和险情、灾情及防治等情况,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工作

  各乡镇(街道)应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确定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隐患点,纳入年度防治方案,落实资金,完成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推荐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防汛防台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202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