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篇一: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更改之后语言知识教学新方向 1、重视词汇量 老课标中,对于参加中考的学词汇量要求增加生,词汇量要求是1600个,200-300个短语...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更改之后语言知识教学新方向
1、重视词汇量
老课标中,对于参加中考的学词汇量要求增加生,词汇量要求是1600个,200-300个短语,而在新课标中,三级“+”的标准变成了1800个单词,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触并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的200个单词以及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同时,“一、二、三”出现了“+”级别,这个“+”为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所以,新课标要求2000个词汇量,比原来增加25%,并要求活学活用。
2、重视口语
明确初三视听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三级要求能够使用得体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就有一定的语用意识,选择直接或间接的语言进行社会交往;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态度。
3、重视阅读
新课标要求三至四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1500-2000词,五至六年级课外阅读达到4000-5000词。很明显,新课标对阅读要求的字数变多,难度变大,突出强调了孩子对英文文章要求更深层的理解。明确各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强调教学上的主题式阅读。改变脱离语境的碎片化、表层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转而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理念。深入开展语篇研读,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
4、重视写作
新课标的英语写作不再仅是要模板化写作不再适用在写作部求模式化写作,而是一定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恰当质疑语篇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未来的英语教育将更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时代全面来临。提倡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理念。改变脱离语境的碎片化、表层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拥抱英语学习。
5、重视单元教学
对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学业成就的预设或期许,是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改变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转向以服务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规划单元育人蓝图。单元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层层递进,难度由低到高,方式由输入(reading到输出(speaking,结构由主题到拓展,并且始终贯彻某一种精神思想或者文化,让学生能够连贯得学习和巩固。
二、阅读教学中知识的巨大价值及如何重阅读?
(一)巨大价值:1。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角度,方法,立场。2。引领生活,服务生活,提升生活,学以致用。3。熏陶学生的情感,兴趣,审美,品德和精神。4。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
(二)重阅读的方法:
1。深入开展语篇研读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充分认识语篇在传递文化意涵,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服务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回答三个问题:①What-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②Why-语篇传递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等)③How-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配图或表格传递何种意义或具有何种功能。
2。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表达观点、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①教师可在读前环节(pre-reading利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师可在读前环节(pre-reading让学生谈论自己的相关经历或已知知识,激活已有经验。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戏剧类的文章后以小组形式演出戏剧;③教师可让学生绘制海报来宣传环保/保护动物等;④教师可让学生作为导游来介绍文章中的景点。⑤教师可让学生探讨作者或主人公的心理意图,换位思考自己会采取怎样的做法;⑥教师可让学生仿写文章中优美的文段;⑦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针对某一事件或观点进行辩论。
3。实施“教一学一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关注学生在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提问、追问,以及合理、科学的测试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证据,包括理解了什么、能表达什么、会做什么,以及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等。教师可以多种方式,从多维度,多渠道,多层次来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是生生互评,自评或者教师评价,结合课程的目标,确定输出标准。例如:①教师可让学生制作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②教师可让学生拍摄英文vlog来记录自己的生活;③教师可让学生互相担任小老师来负责小组成员的作文评价并给出修改意见。
篇二: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5月21日,我观看学习了北师大外语院教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程晓堂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关键概念解读》的讲座直播。经过本次学习,我对今年国家新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有了新的理解,并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程晓堂教授从英语学科性质入手,依据英语新课标,从有关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有关课程内容的关键问题、有关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关键问题和有关考试与评价的关键问题四大方面,具体解读了新课标中“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六要素”、“英语学习活动观”、“考试改革”等关键概念。同时结合具体教学设计示例,更好地帮助老师们理解与运用实践。这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的精髓,提升教学育人水平。下面,结合程教授的解读浅谈一下我的理解与体会。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2022版英语课标对英语学科性质界定为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工具性我们相对比较熟悉,而人文性指英语课程能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从本次程教授的解读与新课标内容来看,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得到强化。程教授认为,可以从英语教学中目标、内容和过程三个方面去把握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不局限于学会英语、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及训练,还应通过各种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学习更广泛的知识、经验、态度、价值观等,以更好地认识自我、认知世界、学会思考。程教授举例朗文教材的Beagoodcitizen公民素养主题学习活动解说了其如何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我们的理解更具体化了。他还分享了《学习语言的700个理由》这本书中中外孩子对于为什么要学外语的看法,两者截然不同的回答看似有趣,但从中国孩子的想法中可看出,很多孩子没有对英语学科本身产生兴趣,或学习英语没有良好的体验感与获得感,缺乏内驱力。所以,我们的教学还应把握好英语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去培养基础素养,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加强体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去获得语言知识、发展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我觉得,这次的新课标抓住了英语教学的痛点,加之“双减”政策,都指向英语学科的统一改革。要把改革真正有效落到实处,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立什么样的“德”?如何立?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二、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的内涵
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次英语新课标对该概念名称作了修改,采用了“英语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这一说法。程教授列举了核心素养概念的演变过程,并对此做了解释:一是为了避免沿用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会无法覆盖一些非学科课程,如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二是避免或减少核心素养学术化或学科化的倾向。简单来说,就是这一概念更加科学严谨了。程教授对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使我纠正了原先的一些偏解,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他指出,严格来讲,核心素养是不分学科,不分课程的;是学生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各课程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教授还对比了中外对核心素养概念的理解,并概括了他的观点:以课程为单位,以不同强度在课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只是核心素养的某部分或某些方面,不局限于此还应关联其他,英语学科承载起某些主要能力和特殊关联性素养的培养,或是促进一些素养的发展。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不能只专注于语言知识的教学,语言是载体,只学语言我们的教与学就没有深度和广度,真正的学习就无法在课堂上发生,何谈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英语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程晓堂教授对这四个方面的解读,对于我们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极具指导意义。首先,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在实际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有三个关键点:参与特定情景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语言能力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异同,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什么是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呢?程教授借助一幅communicationcompetency图与老师们讨论互动,还示例了两道关于语言能力的英语习题,一对比,老师们便豁然开朗了!他还分享了著名教授Jack。C。Richards对语言能力解读的小视频,更加深了大家的理解。本次互动过程中,程教授的问题Canyouengageyourstudents?以及习题示例都使我陷入了思考:我的课堂上如何做到有效引导和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练习或作业如何不禁锢于知识点本身,而是能反映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二,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程教授借助关于文化差异的interculturalawareness小视频的分享切入分析,强调了学习中外文化的优秀之处,引导学生善于鉴别,树立自己的文化态度,从而在特定情况下做出正确、恰当的文化行为。我觉得,这种给予学生意识层面的引导是不断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巧妙借助教学素材和策略去逐步引导和渗透,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要通过把这些文化变得更加具象和直观的方式去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例如,五年级下册PEP教材Unit3MySchoolCalendar中关于传统节日,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图文、视频等加深学生对一些特定节日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布置学生绘制一年的简单台历,或是让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去了解和搜集国内外一些重要节日、习俗等并汇报分享,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思维品质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因此体现了一定的层次差异和水平差异。程教授分享了“Thequalityofourthinkingdeterminesthequalityofourlife”这句话,说明思维品质决定生活品质,当我们思维品质较高时,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会影响学生的思考过程与高阶思维品质的养成。程教授为此展现了缺乏思维含量的课堂互动和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活动的两种教学示例对比,更直观具体地证明了以上观点。这让我联想到课堂教学中关于季节这一单元的学习,当谈论自己喜欢的季节时,我们还会要求学生能回答“Why?”,如问到为什么喜欢秋天或冬天。如果学生回答“Icanpickapples。/Icanmakeasnowman。”虽然这是书本中的新授词组,要求学生掌握,但由于气候和土壤等原因我们的城市明显是没有这些活动的。因此这种回答没能反映学生立足真实生活情景和自身体验去输出语言表达和思考,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适当加以引导和创新,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最后,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简单来说,我们引导学生学英语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像小学生用汉字给英文注音、谐音读法等都是错误的做法。我想,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相应知识的相关学习策略和科学的知识引导方式,才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也是本次新课标的一大重点,这六要素包括: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程教授在这次分享中,重点解读了主题和语篇两个概念。课标中的“主题”,更接近与“主要话题”,是对相关话题的提炼和归纳。主题是抽象概念,比话题范畴更大。课标规定了主题范围,但不规定要学习哪些具体的语篇;所以课标也不规定主题意义的范围。范教授借助具体教材示例帮助老师们辨析理解了主题(=subjectmatter)、话题(=topic)和主题意义/中心思想(=theme)三个具体概念。英语教学中需要使用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语篇,课标不规定教材和课堂教学要使用哪种具体语篇,而是规定应该让学生学习哪些类型的语篇。同时,课标中的语篇类型不固定为常见的四大类型,而是把现实中各种常见的语篇类型都纳入其范围。随后,程教授解释了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的逻辑关系,帮助老师们对此形成整体的认识和思考。课程内容的六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明晰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课标规定的内容不能直接拿到课堂上去教、去学,课程内容是抽象的,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借助俞红珍老师的说法,也就是,我们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去作为直接的教与学的对象。因此,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课标中有关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关键问题方面,程教授主要解读了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关键概念。他指出,课标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核心思想是“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关键是要设置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学生已知,学习和运用语言;深入探究主题意义。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论基础是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根据这个理论的六个认知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程教授基于两个外研社的教材内容设计了基于布鲁姆认知层次的教学示例,由低阶到高阶,层层递进,给予了老师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性指导。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值得深入探讨实践。
综观以上四大方面,其实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此次课标内容的修订更关注内容整合下的意义探究,强化主题、语篇,我们当前的大单元观念教学设计与作业设计正是体现,强调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也正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体现。并且,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为核心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实现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推动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近期,我们在学习基于模块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IIO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其实和新课标有异曲同工之处,是更具体细化的教学操作模式,引导老师们把握不同课型在输入、内化、输出三个环节如何科学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与效果。
五、探讨考试改革新方向
讲座最后部分,程教授与我们探讨了考试改革的方向。他指出,考试要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导向,注重考试命题的素养立意。要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过程中体现出的核心素养;考查学生价值观、文化意识、思维过程,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种考查也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怎么考呢?程教授指出,要采用真实情景和真实任务,试题具有基础性、代表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据此,他还给出了几个考试命题的示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考试更注重要培养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不禁锢学生思想与回答。也就是说,我们的考试与评价方向要构建素养导向、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本次对于新课标的学习,为我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考角度,我将继续研习更多关于新课标解读的资料,争取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以此蓄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篇三: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2022版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后对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学习到新颖的教学理念,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认识。课标从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的教与学,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这对指导我今后的教学和促进我的教学能力提高必将发挥积极作用。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谈一下英语新课标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新科目的学习,首先就要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该改变一本正经的、单一的的教学风格,而是微笑着上课,给学生一种亲切、平易近人的表现。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眼里都是神圣的。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膀,帮助他们纠正书写的姿势,这些细微的肢体接触会让学生倍感亲切,才会放下那颗紧张的心情,在和谐愉快气氛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2、新颖、趣味性的教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机械地跟读,反复听写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打通英语与学生接受知识的通道。教师应该将趣味性的活动或游戏引进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激发他们学习、应用英语的冲动,达到玩中学,学中有收获的效果。
3、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习自信心为主。因此,在评价学生时,特别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方法妥善处理。现在很多小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多数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害怕出错。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在错误中成长的学习理念,帮助他们把“怕出错”的包袱一点点地丢掉。
二、创设情景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创造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技能的机会。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参与课堂学
一节课的完成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同时也是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头开始,从严训练,一点点强化才能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1、培养学生看、听的习惯,参与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能够时刻跟进课堂的进程,眼睛、耳朵听从教师的指令,能够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同时关注同学的问与答,随时做好答问准备。要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意训练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游戏,点名游戏,一次跟不上,反复随机抽查,这时学生会在紧张且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中,积极参与,养成看和听的好习惯了。
2、培养大胆说、读英语的习惯,具备连贯表达的能力。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用来交际,都需要说出来的。小学英语应该杜绝只会写的“哑巴英语”,要让学生养成爱说英语的好习惯。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哪怕是一个单词、一个简单的句子。现在英语课堂,教师很注重英语口语是否地道,会借助点读笔、录音机、多媒体等工具,让学生一遍遍模仿,特别要对口语表达有障碍的学生要耐心指导,这无疑就是培养训练他们读和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课文诵读比赛、课本剧表演、英文歌曲等活动,调动学生体内爱表现的欲望,增强其连贯表达英语的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基于小学英语课时少,教师在安排指导学生书写上的时间就相对很少,也有些教师对学生书写关注不够,导致学生上到五六年级英语单词写得东歪西倒,寥寥草草。有的学生其实是可以写好的,但他们却不重视书写,应付公事。
俗话说的好,字如其人。认认真真写出一手好英语单词、句子,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抄写、书写单词、句子;区分印刷体和手写体;基本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所以,我们要在低年级时就要让学生养成板正书写,一点点地指导他们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其实,书写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字母的书写规格、单词的书写、句子的构成都需要在平时教学中认真贯彻的,不能操之过急。同时,我们对待中高年级不仅要求书写质量,还要求书写有速度。
四、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情态就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1、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五、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在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5、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6、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7、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新课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解决问题,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篇四: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新课程方案共分5个部分,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新课标有好几处突破点,对一些新增的内容,作为一线老师是该有所了解,而作为英语老师,我结合英语的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拆分学习后,有几点学习心得。
一、更新更高站位谋划了立德树人的育人蓝图
此次的方案完善了培养目标,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2011版本的课标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跟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多少会有点滞后了。高屋建瓴的指挥引领很需要,新课标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建构,从教育思维,课程思维交叉角度来回答教育目的和课程标准之间的依托关系。
教育目的就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是看得到的风景,教学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点。我们的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标准是需要一步步“树”起来的。新课标为落实国家意志总体谋划纲要,给出高屋建瓴的指导性要求和标准,使一切教育行动和行为有方向。
我们学校层面要做的,就是基于课程标准去教学、指向课程标准去评价我们的学生,最终跳出唯分数论的评价死穴。
二、明确课程育人本质的遵循原理
深度融合课程和育人理念
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
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
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新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从课程类别、科目设置、时间安排明确课程设置要求。最大程度上完善了培养目标,遵循五大原理,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设置上有明确的分科要求,将课程育人元素更加突显,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国家课程主体地位,地方课程和校本作为补充。初中设物理、化学、生物学分科课程和科学综合课程,供地方、学校选择。艺术包括一至二年级设置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由学生至少选择两项。
同时也优化了课程设置,减少了一些科目,比如整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九年一体化设计;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倡导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劳动、信息科技独立设置;专题教育渗透,不独立设课;推进课程治理:不规定课时时长,保证课时、整合实施,因地制宜、激发活力。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拓展内容供选学;强化实践;这一系列改革都让育人得到实际的可操作性依托支架。
三、结合英语学科谈新课标改革后延伸出的
对一线教育的影响
英语新课标新呈现的趋势是考试从知识考查转向能力考查。英语主科地位不变,但学科占比跟体育持平,课时相对变少了。可是如果认为英语不重要了,甚至像网上传的那样可以成为副课了,却是不正确的表述,考试难度反而增加的,就课标里要求词汇量是1600个,新课标最高级别的词汇量是2000个。容许不同地区英语成绩两级分化更明显,提出让学有余力的多学。
作文,一直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题块,但是随着新课标中对阅读量的要求提高,从两一个侧面引导我们老师要学会为学生创设多渠道去学习积累,平时注重养成教育,课外阅读材料需要跟上,甚至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起来。佳句美文的收集和积累,才能在正式写作考试时,信手拈来,亮点句子不断,词汇表达不缺。也对我们老师和学生提出教和学的方向:日后靠语法和刷题想提高英语成绩,这个方法不可取了,因为整体英语教学体系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
新课标从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内容结构化、育人方式等几大模块都作了调整和更新,厚厚的扎实内容,需要我进一步去时时翻阅,常常学习,久久研究,学习还在路上,一直在路上。
篇五: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关于英语写作的要求:
旧课标中,对写作的要求是5点,而新课标中,对写作的要求是11点(注重批判性思维)。在写作部分,新课标对于义务阶段的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相比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新课标的英语写作不再仅是要求模式化写作,而是一定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比如,要求“以书面语篇的形式,描述和介绍身边的任何事物,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这些写作要求其实以前是对标高中课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能够自我修正,用语得当。
在“+”要求里,更要求“恰当质疑语篇当中的内容、观点,解释不合理之处”。这要求学生们具备“批判性思维”,也就是核心素养里的criticalthinking,而这些是以往应试教育中前所未有的新领域,也是中学生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未来,英语学科的考查方向将更加多元化:从死记硬背转为灵活式学习;题目的应用性更加强烈;演讲/批判性思维为必备能力;孩子的自驱力越发重要,单靠填鸭无法达到新课标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言知识错误。语言知识错误包括语法和用词等方面的错误。主谓、时态、语态、人称不一致;分词做状语,与逻辑主语不一致;习惯搭配乱用;名词单、复数不分;词性混淆;句子成分残缺/非完整句错误等。
2。层次表达不清,逻辑性差。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能很好的审题,不能把握题目的精髓,写出的句子没有层次性和条理性,有的句子衔接生硬,没有关联词,导致句子过渡不自然,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意思不连贯,语义表达不清楚明了。
3。思维受母语制约。学生在英语写作时,经常不能按照英语的习惯和特定的搭配,总是喜欢用汉语的习惯来表达,写出来的是英语单词连成的汉语句子,结果造成句式结构的错误,所写的句子当然是中国式英语。
Eg。Ihaven’tEnglishname。
IamlikeEnglish。等等。
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对于“成品过于重视,过程指导不足”,缺乏相应的写作技巧的指导,及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写作练习常是一带而过,布置为课后作业,成了“蛇尾”;布置作文题目随意性,题目过大或过于难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反馈不及时,评改方式陈旧。评改的重点在词汇,语法,拼写等句子水平上的正误,而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三、写作教学的建议
1。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及相关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
依据单元育人蓝图实施教学,要构建由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使学生逐步建构起对单元主题的完整认知,促进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各层级目标要把预期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融入其中,体现层级间逻辑关联,做到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实现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是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的前提。
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2。处理好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过渡阶段。英语作文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验,它要涉及到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思维意义的定位、词句结构的使用,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它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的意义有两点,一要达到一定的量;二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对于学生来说,都无疑是值得他们欣赏的佳作,是他们写作的极好范例。我们不应割断阅读佳作与促进学生写作的联系。客观地说,阅读与写作之间应该有“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平常的阅读教学课,既要着眼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汲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达到理性和实战的升华。
3。扩大语言信息的储备在朗读和背诵方面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背诵每个单元的重点短语和重点句型,还根据实际情况背诵和默写习作范文,看了好文章,不单是理解就够了,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背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据为己有的效果。所以我每个单元都会选一篇比较好的课文让学生背诵,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有短期的突击性应试模拟训练变为长期的、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技能培养。这个培养过程应是一个能力渐进的过程,应有一个由易到难的阶梯。
具体做法如下:
1)循序渐进
每堂课我要求一位学生做2分钟英语报告,用英语谈谈自己熟悉的事情,如你的家庭、学校、同学、学习和生活等,并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转为书面表达,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
2)限时训练
每周有一节写作课。初期先让学生训练写段落,等时机成熟,就开始让他们把段落连成文章。根据每周所学的内容设置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现场进行写作,限时上交。要求学生:列提纲;看格式和时态;列出需要的短语和句型;写完后认真检查。
3)范例引路,体裁各异,师生同作,同改互改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教师可与学生同时撰写短文,规定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笔,听教师读范文。教师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树立样板,而且要考虑到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学生在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维与写作之后,及时听到一篇比较规范的答卷,比较一下自己的作业,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的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考虑到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最后,要求学生再对全文通读几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可作最后修改,誊写工整,交老师查阅。
5。建立学生有效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
1)批改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教师批改每次学生的作文教师不一定要全阅全改,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每次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班上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讲解,确保学生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2)学生相互批改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找出对方作文中的错误,再加以改正,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3)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错句收集起来,定期组织单句改错练习。
(4)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改编为短文改错,进行短文改错训练。
2)组织学生评选出最佳范文,全班传阅欣赏评析。
3)定期选出进步较大的作文给予奖励,以激发其写作兴趣。
4)定期组织作文竞赛或交流。
从双减再到新课标,国内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英语的考察会从单纯知识点转变为对能力的考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而且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平时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重原版视听和原版阅读,坚持不懈,让孩子能够真正地去运用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写作水平一定会稳步提升。
篇六: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转向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突出体现了全新的育人价值观。紧随而来的是专家大咖的深度解读。具体如何将“新课标”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最在意、最关注的事情。以下我从课程目标的转变、内容的变动、途径的改善、评价的优化四个方面简述了自己的所得所感。
一、目标的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呢?我简单思考了以下三点。首先,教师要在理念上不断革新,树立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坚持以育人为目的。其次,在内容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优秀的英文原版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英文原版文学作品原汁原味,有文化、有思想、有情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佳材料。最后,在方式上,教师可采用“基于英文原版文学作品的整进整出”的外语教学模式,如积极开展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整体输入、整体感悟、整体输出,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习得英语。
二、内容的变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以服务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六要素(即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整合的课程内容。这六个要素紧密关联,以主题为引领,关注生活、社会、科学、自然等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主题;以语篇为依托,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种类型的文体和场景;以学习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为核心内容。
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以孤立记忆和操练语言点为主的知识导向教学,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向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落实学科育人的课程目标。
三、教学途径的改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旨在改变以往脱离语境的碎片化、表层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为落实新时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而提出的中国外语教学的主张和解决方案。其核心是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活动构成。为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应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再仔细研究新课标内容就会发现英语的总课时虽然有所减少但其重要性并没有降低,因为词汇量要求不降反增,从1600+提升到2000+,而且九年级增加了课外“视听”活动,即通过看视频,听音频来提升英语能力,并且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15万词以上,这明显是更加注重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的指示。新课标英语把原来的五个等级,减少为三个等级,但每个等级后都有一个+号,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英语能力还不错,那我们会鼓励他多学些,体现了因材施教,注重层次教学的特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不再是一刀切。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难度加大了,因为我们要在更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内容,这还意味着我们要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平时的积累。
四、评价的优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育人观,旨在改变以测试和考试为主、忽略课堂评价的单一评价方式。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教—学—评”是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三个方面,“一体化”则是这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教”以目标为导向,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是为了发展核心素养,应注意的是,“学”与“教”的内容要保持一致;“评”则是为了促教和促学。因此,“教—学—评”一体化实际强调的是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三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以目标为导向,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坚持过程性、终结性和多元化评价全面运用,积极构建一个以素养为导向、主体多元化、多样化评价形式相结合的全面评价体系。例如,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期末评价、学业考试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听说读写看进行全方位评价,并关注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最后,也谈两条教学提示:
1、做好初中和小学的教学衔接。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做好学习规划。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我的做法是:在当年的暑假通读小学教材,了解他们学过什么;初一第一个学期第一周,调查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量,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在后面的备课中,适当补充小学学过、但初一教材没有的词汇知识。
2、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和化学联合的“调查大气污染”',和道法联合的”探析中华传统文化”,和地理联合的“家乡一日游”等等,这些活动学生感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给我们的校本研修提供了思路。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坚定地遵循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要求,发挥其统领作用,围绕其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落地,为英语知识的应用赋能,强调融合、渗透、互动、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篇七: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该版课标与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包含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在“课程理念”部分,除了原有的核心素养统领、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等之外,又增加了“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三方面。与此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成了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之路,它能“促进英语课程由聚焦语言知识转向关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由碎片化的学习转向整合关联的结构化学习”。新《课标》中也指出: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
暑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整体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以下是我的学习收获:
一、统领式主题架构——关注体系,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指出:“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因此,教师要在把握课标要求和深度解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潜藏于教材知识深处的主题意义和育人价值以概括性的理念表述出来,并以此作为统领各板块教学以及活动设计和评价监测的主线。
(一)提炼大主题,确立指导思想
教师在设计单元学习时要从课程育人的角度,深度思考单元内容对学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要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梳理单元的知识结构、深度挖掘各板块内容所传递的意义和内在逻辑关联,并提炼出单元的大主题,确定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凝炼小主题,建立意义联结
从课程内容的层面对大主题进行外显,用大主题统整单元全部内容,确立单元各板块的核心育人价值,进而凝炼出各板块内容的小主题,建立起各个大小主题之间的意义关联。单元的主题意义具有统领性、高位性和结构化的特征。在确立了本单元的大主题之后,对单元各板块的内容进行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进而提炼出与大主题逻辑相关的若干子主题,支撑并促进大主题的形成,助力于主题意义的探究。
(三)搭建总框架,明晰单元结构
在提炼出单元的大、小主题之后,建立了大主题和小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结,在此基础上来设定单元的内容框架结构,形成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教学整体架构。在主题意义的统领下,各个板块的学习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各个小主题也是在不同课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的,且一个板块内容可以支撑不同的小主题,它们共同促进大主题的建构和深化。
二、逆向式评价导航——关注过程,整体突破
在完成了主题提炼以及单元整体框架搭建之后,教师从输出端思考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并思考用哪些证据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监测预期学习的完成情况。以逆向设计的方式,使学习评价贯穿于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一)厘清板块目标,支撑单元目标
基于单元的大、小主题,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下,整合单元目标、情境、素养指向,合理制定各板块的学习目标,以支撑和助推单元目标的高效达成。
(二)设定预期结果,指向目标达成
预期结果即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完成学习之后的变化,必须对应于目标的达成,助力于单元主题意义的形成,助推学生素养的生成。可以从“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等角度进行设定,体现其结构性。
(三)活动设计——关注生成,整体感悟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聚焦单元主题意义,在预设学习结果和评价证据的指引下,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来系统规划一个个完整的层次清晰、梯度递进的学习事件,以体现目标和活动的整合性、关联性和迁移性,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实现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融合发展。
1。设计渐进式任务,促成理解性学习
即针对学习任务、预设的学习结果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层次递进的语用任务,促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架构。一般的形式有视听活动、游戏互动、师生对话、竞赛活动等,以激活学生的认知,完成知识框架初步建构。
2。设计循环式任务,指向实践性应用
在不同课时教学中,循环进行同一个系列的、难度递增的学习活动,以突破学习难点,达成预设的学习结果。以学习理解为基础,创设真实情境任务,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强调知识的复现和螺旋上升,通过对任务的不断完善和叠加,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从了解走向熟知,从熟知走向自如运用。
3。设计迁移式任务,实现个性化创新
以学习理解和知识内化为基础,以专题性任务的形式,拓展迁移到开放式的生活场景中,实现个性化的创新实践。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课堂,进行方案设计、调查分析、语言联结、成果提炼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以逆向式评价为导航、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统领来优化单元整体学习活动设计,将目标、活动和评价统摄为一个有机整体,能有效突破小学英语碎片化学习的倾向,融通知识习得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改变学科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倾向,使学生建构起结构化的认知体系,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设计与育人目标的自然对接。同时,也为帮助教师更新育人理念、变革学教方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能有效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篇八: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这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人与自我中包括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七年级上册中单元占比比较大:如谈论个人喜好与情感表达这一子主题中: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Unit6Doyoulikebananas?;学校、课程、学习生活与个人感受;unit9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
人与社会这一主题内容中八年级的知识所占比较重大:如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unit2I’llhelptocleanupthecityparks。八年级下册unit7Willpeoplehaverobots?这一单元结束时,一个写作内容涉及到家乡和社会的变迁;对未来的畅想。(八上)
人与社会这一主题中还涉及历史,社会与文化,其中unit6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这个单元(八下)涉及中外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如:TomSawyer、RobinsonGrusoe、JourneytotheWest等。
人与自然这一范畴中七年级虽涉及,但是八年级下册unit7Whatisthehighestmountainintheworld?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尤其是夜间野生动物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的同时,感受到人文景观,将所学知识与课本内容一同感受,真正将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
语篇包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些文本,目前感受现在的考试趋势在语篇选取方面,有意义的语篇阅读、说明文科技类语篇,包括与时政相关体裁语篇的选择性也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重并十分留心这样体裁与题裁的语篇,只有平时多积累,多练习并多关注这样的语篇,在今后的教学中才能保持方向的准确,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语言知识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一)语音知识;(二)词汇知识;(三)语法知识;(四)语篇知识;(五)语用知识。
其中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词汇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看、写等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所有的知识和内容都要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提升灵机应变的能力,语言就是用于交流。因此我们在教会学生方法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在语境下运用语言真正地交流,让语言在真实情境中发挥它的作用。
文化知识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必要条件,它不仅关于发明与创造而且与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劳动意识、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的知识息息相关。九年级课本中的剪纸、泥塑、孔明灯、茶经等知识都是文化的传承与知识的联系。
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这两种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理解性技能中对语篇的预测、整合书面语篇或关键信息、关键细节、递进转换、归纳内容要点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有具体而详细的要求。不得不说课标课程内容的全面细致。
表达性技能中提到的有逻辑地讲述短文主要内容,完成角色扮演等活动,我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八年级下册unit6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中要求学生分小组扮演他/她们喜欢的故事:《愚公够山》《皇帝的新装》《糖果屋》等故事,学生们结合主题使用正确的词汇、句式和语法,起草、修改自己写好的小剧本,恰当表达、完成了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感触颇深。
表达性技能中还提到的一些基本礼仪和方式,体现文化的传承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社交场合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这在九年级的Wouldyoupleasetellmewheretherestroomsare?这一单元中体现得比教到位,介绍得十分详细。整篇文章的实操性很强语篇也易懂。
学习策略包括从下四方面内容: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管理策略。这四方面相辅相承,各有侧重点,但是对学生学英语,教师如何教学生,并用怎样的评价方式去检验自己所教的程度,学生掌握了多少,做好了教学规划,并结合学情做出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坚持课内外的语言实践和积累,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依托语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运用中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获取和传递信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和内化新知,发展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2024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寒假教师研修学习体会,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怎么写,英语课程标准体会,作文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