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一)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最近本人仔细研读了2022年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备受触动,下面就把自己...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一)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最近本人仔细研读了2022年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备受触动,下面就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大家。新课标中明确了课程标准,好多内容更加实用、调整了地理课程框架结构和地理课程内容。还提出了着力培养学生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强化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还在育人导向、课程结构内容、学业质量标准、本学科指导性以及学段衔接方面进行了强化。
地理学科划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新课标不同于旧课标,主要要求教材教学突出基础性和时代性,突出地理活动和实践特色。地理学科新课标对学科和教师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化,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现实生活中,终身受益。尽管小学阶段设置的地理学科知识比较分散,一些内容交叉在其他学科中。如科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包含部分地理内容,但是侧重点与地理课程设置有所不同。地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体现出地理对科学认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就要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价值。不管是精准扶贫还是环境治理,都需要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把握得非常到位。不管是探索太空还是出门旅游,都需要了解目的地的基本状况。
同时令人感到很欣慰的是,这次新课标中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跟以前的旧课标所要求的也有很大不同,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让学生把教材的基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全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教育职能先转变再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这些理念我们应该加以重视,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我们生存的环境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相互作用复杂的综合体。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经过研读发现,这次的2022年版新课标中规定了应不少于总课时10%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充分体现在了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例如,每四年一届的冬奥会,今年在我国举行,每天的天气状况都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发挥。比如滑雪这个项目,一旦气温降到不适宜滑雪的温度,好多项目就不能照常进行了,如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还有冰上项目跟冰面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等气象条件都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地理学科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新课标更加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跟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连,学生们学完后小范围内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大范围内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为我们拥有一个大好河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教师可带领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些直接性的接触,更加直观地感受天然的河流、高山有多漂亮。其次,教师要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从教授知识点到培育核心素养的转变,达到以核心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要求。
这次的新课标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本人可以使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认识自然环境。许多学生出生在城市,生活在城市,从小就没有去过乡村,更不知道各种农作物长得什么样,哪种农作物适合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开什么样的花儿,结什么样的果子,怎么种植怎么收获,等等。虽然好多家庭也会带孩子出去野炊、旅游,但是几乎都没有跟庄稼有过直接的接触,好多知识都是从课堂上学到的表象。建议学校地理这个学科增加外出实践课,老师多带领学生外出实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这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这是由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和学习的特征决定的,也是由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决定的。
教育信息化结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内容会更加直观,更加多姿多彩,祖国的山川江河肯定会呈现出一幅特别美丽的画卷。例如我国地势问题,自西向东为阶梯,第一阶梯地势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五大地形我们国家都有。多媒体教学将呈现出我国的雄壮的地势,看上去更加有立体感,这样会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勇于探索、联系实际、学有所用的课堂氛围。
大自然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是很神秘的,初中的学生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对新鲜未知地理现象的好奇和期待,探索大自然也是其中的一个本能梦想。例如,学习河流这一章节时,让学生用彩色的笔在地图上画出我国的黄河、长江。让学生自己总结黄河、长江分别流经了哪几个省份,它们的流经面积和决口时给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联想到国家每次灾难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凝聚力。再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传统地缘政治观,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感受祖国西北边陲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激发学生支援边疆的热情。
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人民教师,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我将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乡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二)
8月18日,矿区地理教师齐聚在十六中,聆听了来自xx市教育研究中心肖明光老师关于新课标解读培训。培训会上,肖老师用通俗易通的语言,生动现象的案例,分别从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背景、原则和变化;《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两个方面进行了培训。
在中央作出的新部署、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课程实施中发现了新问题、全球的趋势和走向四大背景下进行了课程标准修订;修订的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
新课程标准包括了六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主要的变化和突破质疑就是核心素养的变化,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作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由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部分组成,突出了地理活动和实践特色,强化了地理课程“做中学”的要求。
通过学习,深知任重道远,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转变观念,深刻领会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站在义务教育培育“三有”时代新人的高度,认识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深刻理解地理课程标准的变化和突破,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从教授知识点到培训核心素养的转变;其次要明确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实践中药突破难点,推动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三,在“双减”政策背景的要求下,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在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进行内容的重组,教学方式多样,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落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创造一个生动、智慧、高效的地理课堂,助力学生成为“三有”新人。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三)
感谢主持人吴老师为学员们购得2022年4月刚颁布《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师教学教研的指向标和根本宗旨,而离最上一次的颁布已有十年之久。新课标的颁布有利于一线教师的我明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树立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它也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应该重视教育中“育人价值”,关注纵横向不同学段的衔接,提供学业质量标准和细化教学指导。
新课标的目标导向主要沿着“继承-发展-创新”的主干发展,在原来课程内容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与时俱进,从学生出发搭建内容结构,强化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和结构亦比较大调整,在世界地理部分,新课标关注区域人与环境的关系,地域系统,关注区域发展的问题,贯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整体性和差异性出发;中国地理部分,新课标认为应充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重视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以下是我在研读2022年版新课标后,针对新课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两部分内容作出简单的梳理和解读:
一、课程内容重组
1、课程内容结构重组
在2022年版的新课标中,新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地理课程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顺序),新课程内容从地理课程性质出发,围绕“地理课程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家园”主题,以“如何认识”成为重组课程内容的思路,有逻辑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新课标内容从学科背景考虑,强调空间感知和大尺度观念同时也突出义务教育学段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新课标内容从学生学习立场考虑,提供认识人类地球家园的路径。
2、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突出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
(1)新课程规划不少于总课时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突出地理学科综合性,强调“地理实践”要以多种形式贯穿全部课程内容,重视地理实践性的特点。
(2)目标内容更精细化
课程主题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主题(标题):
[内容要求](学什么?)
[学业要求](学到什么程度?)
[教学提示](怎么学?)
……
教学内容以主题形式出现,细化目标内容,有利于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实。
3、课程内容的表达
2022年版的新课标调整了内容结构,同时运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明确课程难度把握的程度。例如,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地理环境……能够运用从做中学知识、方法和工具,面对世界、中国、家乡出现人口、资源、环境、资源和发展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能够立足家乡、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学业质量的研制
地理课程在义务教育学段中属7-9年级学段,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学业要求进一步的提升,而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整体刻画。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可以作出相应的学业质量描述,也就是在不同情境中(在什么情况下),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中(做什么事情),特征刻画(完成得怎么样?运用了哪些技能、行动、认知,秉承什么理念,用什么样的态度完成的)。
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学业质量标准和描述,学业质量标准是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甚至教材编写等都具有指导作用。也是教学教育成果评价依据。
总而言之,教学实践中,应更好的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我们需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落实主干核心知识,注重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应用,把更多的社会实例、生活实际的应用于地理学习中,将地理学科特色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关注地理学科思维品质、地理实践力等,真正地启发思维、启迪智慧,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于2022年4月颁布。工作室多次举行了“学习新课标”活动,帮助所有学员多角度、全方位深度理解新课程标准。
2022年版新课标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上。同时,对育人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大局观,更要体现出地理学科在不同时期的育人价值。课程标准里,每个内容都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覆盖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在课程内容里面,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我发现创设情境、任务开展、地理实践成为重要的活动设计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和选择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
这里谈一下《课程内容》的主题五——《认识中国》,里面有《认识中国全貌》、《认识分区》、《认识家乡》三部分内容。这个主题内容的教学应该是开放多样的,学习氛围应该是比较活泼的。因为前面已经有了《认识区域》的学习基础,这里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地理书籍阅读,或者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跨学科教学),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我们在制定学期计划的时候,要做好大单元计划的准备,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建议和要求。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认识区域》单元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情境创设素材:
1、在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现象中,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原因。向学生介绍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传统古村落,通过对石寨村历史文化古迹的介绍,了解该村落具有典型的闽南围寨特色,又有客家围屋的风韵,是具有代表性的潮汕古村落。让学生分析该村落地处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对其建筑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对家乡的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同时,借鉴项目式学习实施方法,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落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渗透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等目标要求。
2、福建平潭岛北港村石头厝的房子,都是由石头垒成,为了防止大风把房顶吹走,每片瓦上都压一块石头,极具特色;山东半岛地区的海草房,屋顶都是用海草垒起来的,顶上用渔网覆盖,压叠厚实;岭南地区一带,骑楼的建筑特点等等,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通过真实情境问题落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要求。
3、网上都说萧敬腾有“雨神”之称,今年他定居四川成都,恰好成都连续下了很长时间的阴雨。那么,四川盆地的阴雨期长,真的是因为萧敬腾定居导致的吗?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观察成都全年降水量,差不多能达到150天,于全国而言,确实是比较高的,因为地形是盆地,水汽难以释放;有一首歌叫《成都》里也提到了,“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所以阴雨小城还是有迹可循的;古人的成语里也提及了这个地区的气候环境——“蜀犬吠日”,考试题目内也有多次提及川蜀之地的地理环境,降水较多。
4、之前在刷视频的时候,有看到被誉为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河南三门峡地坑院,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种地坑院建在地下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可以冬暖夏凉、挡风隔音、抗震防震?我们从地质成因(黄土堆积深厚)、气候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区,少雨)、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农民居住,下面住人,上面打场晒谷,造价较低)等进行分析,便不难理解衍生这种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的缘由。
通过以上情境创设,在单元教学上整合内容,强调户外考察,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
新的课程标准还提到了跨学科学习,我感觉地理学科和信息技术课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是具有实操性的。特别在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提供最直观、生动、便捷的学习资源。
与语文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可行性也很高。很多时候和语文学科知识融合的情况也比较多,例如七年级上册就有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完全就是一首地理唐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其实就是李白的旅行之路,从峨眉山,到平羌江,去到四川犍为县,然后是长江三峡,最后到渝州重庆。表现我国地势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现气候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最常见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即指夏季风;山高为寒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每上升100米海拔高度,气温便下降0。6摄氏度;体现秦淮两地差异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与历史学科的跨学科教学中有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我国省份之间的分界线是弯弯曲曲的,其他国家有些呈方块型,用经纬线进行划分,其实,我国对省界划分与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山川形变,犬牙交错,山、水、民族、习俗都可以成为划分省界的重要依据。
在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中,利用这些情境、生活体验、热点,唤醒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推动学生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这个目的达到之后,学生会获得成就感,达到地理课标“培养学生以地理学科的视角看待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的目标要求。当然,这个前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备学生、备教学内容,还要做好单元教学规划。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梳理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引领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渗透跨学科主题学习,坚持育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祖国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是新时代地理人的使命所在。
以上仅仅是我读完了新的课程标准之后,一点点个人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五)
21世纪以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已出三版,分别是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下文简称“2011年版课标”)及今年四月刚发布的2022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下文简称“2022年版课标”)。可以看到基本是十年进行一次课程标准的改革,这也意味着义务教育课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与时俱进。
通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后会发现,2022年版课标出现最显眼的词便是核心素养,这在2011年版课标是没有的,而最早接触到核心素养便是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这也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习得与普通高中是衔接的。2022年版课标在其课程性质也提到了该课程与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有关相衔接,与初中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也充分说明了新课标增强了学段的衔接性。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上说到整个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同时介绍到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
对比以往的三维目标,新提出核心素养涉及有四个方面,但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的,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新课标也用一个图解释了其关系,见图1。从这四大素养内涵来看,课程目标的表述现在不那么偏向知识方面,而是更偏向技能与方法。而人地协调观更是地理核心素质重中之重。这也充分说明了目前教育改革中在从学科中心主义向学生中心主义改革,从育知向育人前进,这也是现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安排是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尺度到小尺度,共分为四大部分五个主题,内容要求共70条,与2011年版课标平行设计相比,提高了科学性。如将以往数条内容整合成一条内容要求,在主题五认识中国,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整合为“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不仅响应当前“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也渗透着综合思维的培养。
2022年版课标在课标内容上花了不少笔墨说到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写到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容量不少于本科课程总课时的10%,也给到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含义、要求,还展示两个案例供给一线教师参考,分别是“探访‘地球之肾’——湿地”及“我的家在这里”,在附录里也给出5个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示例。可以看出在接下来的地理课程改革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将会是地理教学一大突破重点,从新课标给到的两个案例来看,跨学科主题的设计是由浅入深的,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这也回应着地理课程内容要深深围绕课程目标即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展开。我想,这不仅是考验学生,也考验教师的地理素质。
总的来说,依据2022年版课标,在教学上得到了几点启示:
(1)课程目标上,应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转变。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可以看到在2011年版课标有提及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但对比2022年版,更是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在内容要求上或是课程实施建议上。教师应注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尤其是3S(RS、GPS、GIS)的理论指导,若学校具备硬件条件的一线教师也可对学生针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3)注重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要求有不少对学生在地理实践力这一方面的培养,如在主题五认识中国有这样一条要求: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暗含着培养学生实践力的一条暗线,而教师要做到该内容要求,可以从教学提示提取明晰的方法或者途径,暗明线交织,新课标不仅提出要求,也给出方法,对一线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对比2011年版课标和2022年版课标后,我们可以发现2022年版课标是基于2011年版更加全面细节上的修订。新课标是地理教学改革的依据,也让我们新时代地理教师可以有标可依,有准可循,这将会是义务阶段地理教育的新起点。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六)
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解读标准与自我完善提升更好践行课程标准的认识体会和感悟。
一、试题、模式课见微知著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作为一个教材编写、中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与每节地理课教学并不是那么严丝合缝,这给一线教师的解读有了一个很大的弹性空间。
这种很大的弹性空间,是地理课程性质决定的。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性质”部分:“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经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本课程与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制等课程有关内容相衔接,与初中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生活、自然和社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人地协调、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小学相关课程和高中地理的衔接等,都在被赋予更加丰富详实的内涵,而且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热点焦点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角度。
所有这一切,都明确作为一线地理教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需要让自己的课堂融入新鲜血液,与社会生活生产问题和热点焦点问题保持高度协调性,才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符合课标精神,才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才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至于落伍。
这种贴近生活和热点问题的地理教学,不是单个教师凭借个人的学识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借鉴优秀同行的教学研究成果。这种借鉴优秀同行的教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中考试题(或模拟试题)和优质复习课来达成。
实际上,任何一套优质中考题和优质复习或教学模式课,都凝聚了命题教师、执教者乃至更多教师的智慧劳动结晶。从这些优秀成果中,可以让地理教学更加接近生活热点问题的地气,也更加容易激发师生的教学热情和潜能,“课程目标”所提倡的“滋养人文情怀”也就在其中潜滋暗长了。这些优秀成果在课堂上的灵活应用,又有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活学活用,可以说是温故而知新,让地理课具有灵魂也就指日可期——一种对新问题新现象的好奇探究、以及家国情怀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的种子,就深深埋在师生心中。
笔者结合一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在今年的备考复习中,看到各区县推出的第一轮复习模式课中,都有根据经纬度判断山脉或地形区名称的问题。自己和同事,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反复看书才明白这个问题。时隔一个月,各区县复习模式课有推出类似问题,我们开始重点解读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类似能力。
看似一个死记硬背的问题,如果不仅仅局限于模式课上涉及的地区,那么就是在中国经纬网地图上,需要学会判断主要经纬线经过的重要地区,或者某些重要地区有哪些经纬线穿过等等。这一点,与2022年新版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吻合,就是将经纬网的知识渗透到各个区域地理中去掌握。这样做,不仅化解了难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而且灵活掌握经纬线的特点,从经纬线视角看待我国或其他区域重要地理事物。这一点也符合“课程性质”中提到的“全球视野”观点。
有了这种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复习模式课中的关于中国重要地形区的经纬线理解识记,而且对其他地区与西半球的美洲地区的局部也用了类似分析推理,让一个看似死记硬背的知识,变成了借助经纬网知识特点,更好判读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活学活用的能力。
二、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
前面提到,从中考题和区县级模式课上找到启发和灵感,还要立足本校特色,立足本校学生特点,善于汲取本校教师和学生身上的优秀教育资源,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更容易形成具有活力的校本特色,而且容易挖掘自身以及同事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潜能。
(一)教师身上的资源
笔者和同事到市中心城区参加一次结业班地理复习研讨会,会上照例有优秀城区教师执教公开课。在公开课上,城区教师熟练使用自己编制的课件,让学生利用课件进行看图分析比较判断表述。看到如鱼得水的教学场景,想到如果自己的教室里也有这样的场景,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很高的。
与身边的优秀同事谈及自己的想法,同事告诉我:“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多媒体设施,退一步讲,就是有这样的设施、教师会用,学生也不会这么好的讲述。因为学生从小就没有训练过这种自主分析表述的能力,就等着老师讲他自己听记。”
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有一个好的问题,没有人回答,只有自己总结了答案,才有积极响应的整理笔记然后背过。
一个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师生力所能及且喜闻乐见得心应手的教育教学方法。身边的同事,送毕业班且成绩优异,为什么不同他身上学到更多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育智慧呢?
会后,我与同事说了我的一些困惑和问题,提出了先听这位老师一节课再上课的想法,为了保证学生有更好的复习质量。同事非常大度热情豪爽,一个学期里每课必听,一共听了同事近五十节课,几乎涵盖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百分之八十五的内容。
边听边学,这五十节课基础上的活学活用的讲课,让我和我所教班级的学生都受益匪浅,甚至这种有益的影响是终生的。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位同事的人文情怀和对教学高超的驾驭技巧。
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一部分内容时,一般学生都感觉难度较大。这位老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突破难点。
比如,他在黑板上画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让学生找到山峰所在,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一个驴友和他的伙伴们在这个山顶上迷路了,不知道该怎么往回走。我们知道顺着山谷一般容易达到平坦的地方,也就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可以通过当地人的帮助走出大山。大家看,要想顺着山谷走,哪里是山谷呢?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高谷低脊”,同学们大多正确找出了山谷所在。一种成功帮助他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相关的知识技能也更加深刻烙印在学生心中。
这样做,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请同学们帮助解决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学习学科知识技能,将培养如何更好做人与文化课学习得到了一种有机结合。这种例子,在这位同事的课上比比皆是,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统一,做到了培养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有机融合。我尝试着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这种教育情怀,尽量整合教材或练习题内容,让更多教育教学活动以这种形式呈现,更容易让课堂教学富有灵魂,更容易挖掘师生的教学热情和潜能。
另一位同事,结合自己过去送考经验创造性总结了关于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问题的审题、分析、解题思路结构图,让学生有章可循减少失误事半功倍。
这种做法,比较适合课标结构化原则:将知识能力结构化,可以做到知识技能等的前后联系贯通,避免知识和能力的碎片化。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通过尽量做少的练习题,达到对这类问题分析理解判断表述等的规范化,给师生减负,也便于贯彻“双减”的原则。同行们,把这种做法,习惯性称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的学法,比单纯会做一道题事半功倍!
另外这位同事还巧妙的利用“钉钉软件”践行学情诊断,根据“钉钉”统计出的出错率高的问题进行重点训练或精讲点拨。这一点,比较符合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基础理解认知水平。我也借助同事的办法,在推行“双减”的一周年里受益多多。
还有一位同事,在教学水资源一课时,插入了本地一些水源地的图片以及有关水域污染的图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事半功倍。如何在工农业和生活中节约用水,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效率高。我学习同事的做法,也经常在每日一叙中收集一些同学们身边的教育教学资源,让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与国内外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热爱家乡、胸怀祖国和放眼世界等有机结合起来了。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水资源在全球的分布结合了起来。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区域分布不均和解决措施,三江源地区的冰川湖泊萎缩、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现象严重,以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在学生感到问题严重时,我及时讲了某个沙漠地区的国家,因为通过高科技和有利的政策措施,不仅解决了本国用水短缺的问题,而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出口国之一。通过这一系列水问题的结构梳理,让学生从水这个角度,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如何更好的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必要途径方式方法。
我从同事学到的类似精彩花絮很多,我挪用到自己课堂上时都不忘介绍一下原创者,我的学生也喜欢向同事提问,同事的学生遇到问题也会找我解答,真正体现了“能者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良好品行。我想,这样的学习,不仅掌握的是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也养成了谦虚好学乐于助人受益一生的良好品行。
想想这些,不是对课程目标中的“滋养人文精神”与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科基本能力有机融合吗?
(二)学生身上的资源
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不同,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渠道多种多样,对一些与地理学习有关的新事物的认识学生有时会胜过老师。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会让教学事半功倍。
比如在教学冰上运动一部分考题时,其中有个问题:福建开展冰上运动有利条件是什么?这是一个选择题,下面有四个选项。因为对于冰上运动了解不多,对四个选项感到莫衷一是。其中一个学生举手主动回答,我肯定了这个同学的答案。课后,我查阅相关资料,知道同学的答案是对的。
另外,因为地理学科涉及内容相对广泛,牵涉到的知识点细碎,推理过程甚至是每个题都各有各的不同,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在某个细节或环节出现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及时纠正往往对不明就里的同学形成误导,教师上课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立了给教师“纠错奖”,如果正确指出并纠正教师或教材上的错误,可以获得日常行为习惯奖励最高分,这个奖项就是我设立的特色奖之一——“纠错助手奖”。受到激励的同学,甚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我讲课。其中有个同学,就执教了一节课:一节课四十分钟,他讲了一节新授课,而且讲完后有课堂练习巩固和检查提问。剩下五分钟,我进行了热情洋溢的点评和称赞。不仅这个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这件事也影响了很多同学懂得了怎么更好积极主动对待学习。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培养什么人”,在以上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就是积极参与师生互助活动——在帮助老师讲课过程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从更高的角度看到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这样的同学,有集体主义精神,有团队精神,继而更容易培养热爱家乡祖国等人文情怀。
“怎么培养人”,在以上活动中,就是体现了学生更加广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当然,我还设计了一些课下活动,比如中午测量太阳高度角,判断太阳影子的朝向,分析楼顶太阳能板倾斜度随着纬度高低的变化趋势等。领着学生观察校园里树叶的茂盛稀疏与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请学生讲一讲同学们的穿着的变化与四季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之间的变化规律。
至于“为谁培养人”,我则结合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和一张纸、以及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注意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善小”、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等活动,让学生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和其他地方,自觉树立节约和环保意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有责任担当有大局意识的新时代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我定期了解学生情况,形成“班级学生成长日志”。对各个方面表现优异突出的同学,结合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的知识点或精神文化理念等进行口头表扬,让学生感觉只要我愿意且努力,也会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
三、在前行路上收获“行知”
任何一名一线教师,都有这么一个体会,学用课标不能一劳永逸。
课标只是订立了一个教学框架,教师需要根据这个框架不断将一些鲜活的内容装进去,才能真正是在践行课标理念,才是真正按照课标的精神去不断创造性地完善提升教育教学。
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讲过这么一句话:我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备好一节课。
五十六七岁的我,除了用最好的时间备课上课之外,就是每节课上课前都感觉自己没有备好课,虽然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方案至少有两三条以上。因为自己不知道哪一条,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相长。备课和上课,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想想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课标展开,这种需要不断完善提升和正在努力完善提升,都是对课标的实事求是的解读和践行。
学习课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法,最终还要落实到创建富有自己特色的优秀课堂教学。
优秀教师的课,不仅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就是优秀教师本人也在平行班上课,也没有完全重复自己的课。课程标准的落地开花,需要不断通过教师的辛勤劳动,汲取更多新鲜营养、阳光和温暖。作为一名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更好需要在如何教,怎么更好的教等问题上持之以恒切磋琢磨。要上好每一节课,就要有做“大先生”的情怀智慧和力量,要有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的雕琢,日积月累扬长避短去除杂质才能久久为功。
嫁接别人的课,更需要打磨好自己的课。我曾经坚持在每节课前,都三五遍的观摩自己课前试讲的内容,反复听看,修改自己的语言表情手势以及讲话中的内在逻辑,直到觉得一节课从熟悉中有了新意有了生动和有趣,才高高兴兴地去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备课成果,看到同学们格外专注的听课更加积极的参与,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于是在总结提炼这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去努力准备好下一节课。
上好一节课,不仅仅对教材上内容的精雕细琢,而且要不断根据每年中考题开拓出自己心得特色教学资源。每个中考题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挫折,都是一个学习拓展后的成长台阶。为了讲好这个新问题,我常常找几个骨干同学配合着进行试讲,从他们的反应中增加删除部分内容。一次两次三次,感觉满意了才到教室里去讲。还有一种拓展渠道,就是利用好社区或家乡的教学资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一些属于本校和教师个人可以开展的特色探究活动,让一个两个乃至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将星星之火燎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不仅书本上有地理,教师心中有不断推陈出新的地理,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生产中也有值得探究令人惊喜的地理。
实际上,这种备课的深入拓展,是让作为教师的自己努力做学生学习中的首席。我们要让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师首先要做这方面的榜样。要让学生学会做主题学习或研究,教师要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这种探究,经过自己每日一叙的助力,成熟以后讲给学生听,会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更好学习课本知识和进行调查研究中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我喜欢并践行上有灵魂的课,就是把生命中最灿烂的学习探究合作创新等种子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中。“滋养人文情怀”,这个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只有在教师精心编织学科故事中才能得到最好的落地生根。
学用课标,永远在前行的路上。一个教师努力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人生,也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七)
为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推进课程改革,落实工作室统一学习“新课标”活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为此抓住暑假的空期,好好阅读了《2022年版地理课程标准》,通过阅读,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总体板块变动
首先来看总的内容板块编排,如上图。红色方框部分是2022年版新增加的内容,共增加了八大板块的内容。从目录上可以看出,这八大板块更是强调了核心素养和实践活动,可以总结成一条线“教什么(核心素养内涵)——怎么教(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教了啥(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教与学(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展示教(地理学习活动参考示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示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德树人,更加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型学生。
二、关于“课程内容”
新版地理课程内容按照“宇宙-地球一地表一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注意“顺序”一词,在旧版本没有提到这个词。从空间结构看,由大到小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路脉络更加清晰。七年级上册地理关于经度、纬度的知识对于初一少年来说,确实有点难。应该放到后面学,由近及远,先中国,后世界。但事实是现在的粤教版地理教科书是先世界,后中国。新版沿用这个顺序。从右图可看出,现增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知识、探月探火工程、空间站将编入新版教材中。这本来是高中地理要学习的内容。可能刚接触有点难,但是在学习之后,对整体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为以后高中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点设计还是比较合理。
三、关于“学业质量”
这是新版课程标准的重点增加内容,属于专家研制新项目。用“研制”一词,表明新版课程标准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专家学者用了多年的时间才搞出来的,是有科学价值的,意义不可非重。编制学业质量标准,那肯定是给老师划定范围,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材施教,避免努力了也没用。为了避免教师教的内容、学生学得过多、过难,学业质量标准一出,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学业质量标准就像我国的法律一样,必须要以明文法条为依据。教师教到哪个程度,学生学到哪个程度,考试考到哪个程度,全都是“学业质量标准”说了算。摘录几句相关“条规”阐述一下:“简要描述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说明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简单的天文观测等活动综合思维”。增加“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模块,并不是把高中的知识点直接照搬下来传授,而是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施教,提取关键词(简要描述——说明——进行简单),像进行简单的天文观测等活动,你只能把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指导观测,不能把太深奥的太空知识灌输给学生。
总之,新版地理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中,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核心素养和地理实践活动,学生除了学,还要实践。虽然课标内容多,但需要在教与学的同时研读,领会更多的精华,从而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学生。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八)
今年开始的初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新尝试。新版课标课程内容与2011版内容相比,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与目标贯穿整个课程标准,促进开启素养导向的地理课程改革,坚持育人为本,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观念与思维方式开展综合学习活动。融入信息技术,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学科实践。总体看来,2022年版课标是对2011年版课标的全面修订,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开创了新起点、开辟了新路径、开启了新征程。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这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这是由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决定的。地理课程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学科内,还体现在学科间,2022年版课标中就规定了应将不少于总课时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以地理知识和方法为基础,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如历史、生物、文化等,初步形成从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形式可采用项目式学习、单元式学习等方式,采用任务驱动,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构建知识。学习主题和内容要选取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探访“地球之肾”——湿地,可对本地的联安湿地开展野外综合考察,结合生物学、信息科技、艺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从不同视角聚焦湿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全面认识湿地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新课标从侧重教学结果转向侧重教学过程,教师要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教师应与时俱进,摆脱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研究者、开发者,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在体验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测量旗杆影子的长度及方向变化;用橡皮泥制作地形模型;动手绘制校园平面图;动手拼中国行政区划图;讨论保护“骑楼”等特色民居的方法;学生分角色扮演农民、开发商、政府人员、环保人士,来探讨“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考察家乡的河流,探寻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了解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此外,附录1“地理学习活动参考示例”和附录2“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示例”,为教师组织学习活动和地理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实际,自主体验,参与实践,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就使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总之,地理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去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用心去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九)
经过一段时间对新旧版地理课程标准的阅读、研究对比,本人以“地球仪和地图”这一内容板块为切入点浅谈新版的课程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2011旧版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分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就包含了地球仪和地图的知识及相关内容要求。
而2022新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部分从空间尺度的视角进行了重新组织:“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图”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教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时,能够从空间尺度的视角,明白不仅要教会学生地理知识,还要让学生参与地理实践、运用地理工具,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参与融入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之中。而这里的地理工具主要是指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可以直观地表现地表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还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主要包含经度、纬度、经纬网的知识;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主要有方向、比例尺、图例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地球仪和地图都具有实体,我们能真正触摸得到,故称作地理的工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新版课程标准特意把“地球仪和地图”部分剥离出来,不再是原版的普通内容,而是作为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活动一起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这样的编排,我觉得有如下方面作用:
一、提升了地球仪和地图作为工具的重要性。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地理工具,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学生的日常出行经常需要用到地图(包括电子地图),例如,到一个陌生地方要学会用地图做导航工具到达目的地;为了提升地理实践力这一重要核心素养,需要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同样离不开地图。
二、使整个课程内容结构更完善。如图,首先把研究对象分为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每个部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地球仪和地图作为地理工具,无论在大尺度还是小尺度空间研究中都离不开,贯穿于全部地理教学和学习过程始终,而不是旧版课标里作为“地球与地图”的一部分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并列排布。按照此图的框架展开教学,我们也能实现课程教学的灵活化和动态化。
所以,我认为这样修改后的课程内容结构是更趋于科学、合理的。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十)
本人认真学习了新《地理课程标准》,颇有感悟。新课标是我今后教学的指路明灯。新《地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构建中学地理教育的总体框架。
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一、新《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
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教学,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
坚持创新导向:进一步强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改革。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二、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坚持以人为本,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课程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观念、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提高健康生活、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等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积极开展地理户外实践,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提升核心素养;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就为目标,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引导、改进、激励功能;终结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学生地理课程学业成就的作用,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使评价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对地理教材新的感受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教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终身有用的地理。新课标地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课程。他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联系生活,感悟知识。展开一个地理知识内容,首先考虑学生的生活情境生活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地理。并应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知识解决大问题。新课程标准还特别注重要使学生具有初步地理素养,爱国意识,全球性认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构建开放式地理教育。
四、对地理课程目标的认识
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人地协调观,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人们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破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所在。
2、综合思维,是一种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动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3、区域认知,是一种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认识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这是地理教学的常规方式,也是地理教学考查方式的重要体现形式。
4、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它是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活动,进行观察、认识地理环境,体验、感悟人地关系,并做到“知行合一、乐学善学、不畏困难。
五、新课标指导下地理教学的课程实施方向
1、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要与地理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相互照应,循序渐进;考虑学生差异,学习程度、学习需求等,体现地理课程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用符合学生特点的素材和表达方式,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注重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景设置。生活中,处处皆地理,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总能找到相关的生活现象来指导地理教学。
3、聚焦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容要求”相关学习主题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加强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需要拓展学习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接受能力,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人,活到老学到老,夕阳无限好”。作为教师要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珍贵的案例,写好教学反思能够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新课程对地理教师还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十一)
2022年4月21日地理新课标正式颁布,放暑假前老师们及时拿上了蓝色书皮的地理新课标,利用假期自己先翻阅了一遍,8月18日来自太原的地理教研员肖明光老师(女)给矿区全体地理教师进行了新课标的培训,肖老师委婉的语言表达、生动的案例解析、高瞻远瞩的地理理念深刻诠释了地理新课标,让大家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几点学习体会。
一、新课标适应新时代
地理新课标的完善和修订更适应现代社会的育人需求,在坚持原有的正确的课改方向前提下,更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更新课程内容,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体现课程时代性;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以上新课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的学习,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政治站位和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渗透,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理论指导。
二、新课标推进新课堂
通过对“地理课程理念”、“地理核心素养内涵”、“地理课程内容”等的学习,结合肖老师典型案例的讲解,自己深刻领会到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有所改变:1、转变观念——“跳出地理”看地理,站在义务教育培育“三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高度,认识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2、转变方法——“进入地理”看地理,深刻理解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从教授知识点到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转变,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综合性和实践性在地理课堂的实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对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真实情景任务和跨学科整合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还需下功夫,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今后的教学中需认真不断的研究“新课标”,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深入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特点,制定最佳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质量。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十二)
新课程标准是全新的教学理念。暑假期间xx市组织全体成员研读2022年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感触颇深。我对新课标认真地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阅读和理解,取得了一些收获。
课程性质一章简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科及其重要作用,并对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兼有两者的性质,进行教学时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开,这对学生地理思维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当中说到“地理课程贴切生活”,我认为这是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们今后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多带学生前往户外进行地理实地教学,能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地理的魅力,不用拘泥于课本冰冷的文字,加强师生联系,培养他们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发现探索地理奥秘,解决现实中环境生态问题的能力。
课程理念中对教师提出了五点要求,这要是新课标新时代下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告诉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爱护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观念和责任。“优化课程结构”、“活化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改革”说明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只是低效的教学效果,我们应结合地理课程,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运用现有媒体技术,开设鲜活,有趣,高效的地理课堂。
课程目标是我们开设地理课程的目的,需要体现出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当中四个能力是学生在地理课程中核心素养的体现,人地协调观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但是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两点。综合思维意味着学生能多角度地,辩证地思考和看待问题,这需要学生能联系多种地理要素,能从多方面地靠近问题的本质。这就离不开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引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事物的整体性与相互作用,让学生明白各种要素之间能相互影响,培养他们的交叉学科运用能力,即运用其他学科如物理,数学解决地理问题,培养他们基于时空思考的厚度,即能从不同的区域或时间之间进行思考。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地理实践,户外考察,让学生切身实地地感受和体验人地关系,把握课本理论和真实环境中的一些出入,分析解决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对新课标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发现其与老课标有着很大的不同。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其放在地理课程的核心地位,紧跟时代步伐,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是为国家培养地理高素质储备人才的重要改变。老课标当中较为单一的学习评价体系,变成了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能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下具备地理应用能力的学生。同时,新课标比老课标更加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实地活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与环境保护意识,符合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课程目标。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十三)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更新了课程理念,为促进地理教学高质是发展,培育时代新人规划了落地路径。
新课标提出了立足核心素养、构建学习任务群、加强课程整合、变革学习方式、重视评价导向等五大理念,和2011年版课标相比较,新课标在传承中有创新,修订幅度很大,特别是构建地理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跨学科学习等的提出,对末来地理教材修订、教学变革、学业评价等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课程目标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时代实实在在地到来了。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地理工具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内容,这样的变化,从学科教学方面正面回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另外,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注重核心素养内涵和目标要求,其中,核心素养内涵里特别提到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个要求,对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整体概念,在分析和解决地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力品质方面有较强的解释。另外目标要求里着重使学生建立立足家乡、放眼世界、初步具备崇尚真知、独立思考、进一步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能够培养在实践中乐于合作,勇敢克服困难等品质。
从课程内容看,新课标从“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比2011版的课标中更加全面的展现地理的大局观。地理课程以认识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要线索。在新课标中,除了内容要求外还添加了学业要求,能够更好的让教师对孩子们的评价做出具体要求。
学业质量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又一个突出亮点。课标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两个方面,对学到什么程度进行了明确定位。在学业质量描述部分,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学业质量描述”、“地球的表层学业质量描述”以及“认识世界和认识中国学业质量描述”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定位。学业质量和学习任务群中的学习内容,细化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指向性、操作性都很强,对于教学实践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跨学科学习成为了地理学习倡导的方向。课标明确提出,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与以往课标中的“综合性学习”相比,“跨学科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地理学习为基础,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联结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围绕学科内外、社会生活中的话题,进行探究活动,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发展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是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的具体体现。
新理念、新目标、新内容。新的课标为地理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勾画了清晰的蓝图。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们如获至宝,我们要主动将课标学习和具体教学实践对接起来,对照学习,实践反思,这样才能保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偏离方向,进而不断提升育人、教学质量。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十四)
利用假期的时间认真研读了初中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收获很多,感悟颇深,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
2022年版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并依据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内涵提出了具体课程目标。地理课程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升与具体化,四个核心素养表现分别指向地理学科的不同特性,各有其侧重点。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目标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目标,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要求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更加凸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重视地理实践和学生自主探究等活动的开展,落实课程理念要求。
二、关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感知
1
明确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学段衔接。课程标准不仅仅是强化了党的教育方针更是细化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课程。
2
新课标还特别注重要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与评价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地球上有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具有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
3
地理课程内容结构的设置为主题学习-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进一步突出地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地理课程标准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的区域学习对象,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4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要尊重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要具体了解每位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状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从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地理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努力培养学生对这门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能力。通过学习研读新课标,我们将不断领会新课标精神,紧跟时代的发展,探索创新。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十五)
2022年8月11日下午,地理组聆听了由李宗录老师主讲的视频专题讲座《核心素养下的区域地理教学》,总共有三大模块分别是:什么是地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课程标准的变化、核心素养指向的区域地理教学、听了李宗录老师的视频讲座,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总的来说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在评价中认知位置
区域评价是区域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区域评价可以针对区域的每一个要素,也可以针对区域整体。例如,位置问题是区域地理教学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传统区域地理教学中,地理位置的教学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维度,主要采用描述的方法,简单、机械而又止于表层。如果在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之后,展开对地理位置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评价,则无疑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水平,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地理位置的感知能力是个人地理素养的核心,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渗透。地理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这个特点可以用来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
2、在决策中认知地方
地方是最为复杂的地理概念,对地方概念的理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人文地理学中的地方包括三种基本含义:地球表面的一个点、个体或群体的所在地、日常生活中的范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地方又被赋予相互联系中的切换点或节点、作为栖息地而产生的地方感、地方身份、作为场所等含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自然特征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水体、植被、动物和人类。人类根据其信仰和人生观,发展了各种文化、聚落、社经制度和生活方式。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观念和行为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
3、在过程中认知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是多样化的。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造成了多样的文化景观。人类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又在改变周围环境,创造出不同的社会环境,包括和谐的景观和冲突的景观。
4、在联系中认知空间的相互作用
区域是有差异的,差异导致了关联,关联使得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地球上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自给自足。为了交换资源和信息,各地之间建立了运输和交通网络。对空间相互作用的洞察,导致对人类现时通过物资和信息交流以及人口任何一个区域,都需要把它当做地方来教,从地方的视角,认知其个性、赋予其感情、抽象其观念和行为,把其作为一个节点纳入到地理环境的网络。
5、在尺度中认知区域
在进行具体区域的教学时,要不断地转换视角,从不同的尺度对区域进行审视。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看清“庐山”真面目,除了在内部进行细细体察以外,还需要跳出区域,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区域教学的尺度意识,可以让区域教学变成一个多维的空间,不断抵近区域的“真实面目”。
由于核心素养离不开情境,所以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显得异常重要。区域地理教学情境可以是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地理实践情境;也可以是地理模型、地理设计、地理制作等实物操作情境;还可以是图文材料、视频材料等信息载体情境。地理情境可以一境到底,也可以采取问题链的方式分段呈现。在信息时代,应该加大区域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比如可以运用各种视频材料、网络材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材料,VR视频等材料,把一个区域“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素养。
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十六)
通过对本次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习,综合思维是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综合思维是指人们综合地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地系统是一个综合体,需要从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时空变化等角度加以认识。综合思维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动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本文从内容整体、乡土地理教学及知识网络三个方面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的运用,以提升初中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把握内容整体,构建地理要素的综合思维
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进而构成一个教学中综合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师在教学时,紧抓地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将综合思维意识灌输给学生。
首先,教师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作为平台,气、水、岩石、生物等地理要素之间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及岩石循环等过程进行能量和物质迁移的交换,从而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师讲授各地区自然环境先让学生列举该地区各要素的特征,再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各要素特征加以综合分析,进一步发现各要素特征所体现的整体特性,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其次,注重空间认知和区域综合,提升学生区域综合思维,由于人文要素特点和不同区域存在不一样的表现,彼此之间的组合和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把握地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效唤醒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从而利于地理的整体教学。
二、融入乡土地理,扩展学生地理的综合思维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其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可对生活和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融入乡土地理,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并研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地理知识,能够对相关的现象加以自主思考,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样可有效锻炼并拓展初中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站在时空角度,对各种地理现象和事物更加全面正确地看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点,进一步推动综合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三、梳理知识网络,有效巩固地理的综合思维
教师运用综合思维,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根据不同的知识梳理路线展开相关操作,地理知识网络梳理时,可选择以章节为主线进行梳理,也可以以地理知识点包含关系加以梳理,知识网络的梳理,可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变得清晰,也将零散的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经过教师的定期引导,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性的知识梳理习惯,一定程度上有效巩固了地理学习的综合思维。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建立有形认知,从而使学生对地理的基本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综合认识,以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学品质。
总而言之,综合思维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应对地理学科复杂的实际情况的能力,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应结合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对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引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角度更加全面性、系统性,进一步挖掘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思维深度。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暑期教师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暑期教师学习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暑期教师化学新课标研读心得体会,暑期教师培训会心得体会,观看《北疆答卷·塞外粮仓》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