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策划方案 > 详情页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作者:龙傲天2024-06-14 10:16:01

导读:第1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一、活动时间、地点: 20xx年11月14日;荷叶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活动内容: 1.组织省、市心血管、健康教育专家深入社区开展面对面义诊咨询服务;...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通用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一、活动时间、地点:

  20xx年11月14日;荷叶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活动内容:

  1.组织省、市心血管、健康教育专家深入社区开展面对面义诊咨询服务;

  2.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开展免费测量血糖,发放宣传材料

  3.组织专家开展预防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

  4.设计印制《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读本》,现场发放

  5.邀请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领导参加活动

  6.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同时邀请省市相关新闻媒体参加活动并进行宣传报道。

  三、主办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合肥市卫生局

  承办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荷叶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加单位: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市疾x病预防控制中心、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蜀山区荷叶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2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将每年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呼吁全社会力量联合起来,开展普及糖尿病知识的全民教育,以早期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20xx年11月14日是第xx届“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发展趋势的数据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已经替代印度成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9.7%,患病人数超过9200万,患病前期人数高达1.48亿以上,每天新增糖尿病例约3000人。在调查中发展,糖尿病的未诊断率为60%,有近80%的受访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并且因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致命率约80%左右。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预测世界糖尿病患病人群在20xx年将直逼5亿,而我国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因此,“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二、活动主题

  为了我们的未来全民关注糖尿病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1、呼吁人们关爱糖尿病人

  2、提醒人们关注糖尿病,注意饮食健康。

  3、正确理解糖尿病预防重要性。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4日8:30至11:30

  五、活动地点:

  城市广场

  六、活动对象:

  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城市广场过往人群

  七、活动主办方:

  绍兴第五医院八、活动内容

  (1)糖尿病患者的免费监测项目(包括:血糖、血压、BMI、腰围)

  (2)糖尿病风险因素评估(登记:血糖、血压、BMI、腰围、有无家族史等,由糖尿病专科进行评估)

  (3)专家为糖尿病患者现场解答疑难问题,登记电话号码便于日后回访。

  (4)专科护士宣教有关糖尿病合理饮食及自我管理能力知识

  (5)专职护士宣教血糖监测方法及重要性

  (6)专科护士宣教正确胰岛素注射方法

  (7)在横幅上签字倡议

  (8)发放糖尿病教育知识手册

  (9)知识竞答

  八、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准备(20xx年11月12号——20xx年11月13号)

  1、准备“为了我们的未来全民关注糖尿病”的横幅。

  2、黑色马克笔十支,矿泉水三箱,测量仪器12套,桌椅12套。

  3、准备彩印好的宣传手册100本

  4、社区宣传这个大型义诊活动

  5、医院门口宣传告知这个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6、申请并确认场地

  7、展板十块

  8、知识竞答的题目

  (2)、活动过程(20xx年11月14日上午8:30-11:30)

  1、8:00所有参与活动工作人员在广场集合。

  2、现场横幅悬挂,桌子一字排开,前面排放展板。

  3、各个工作人到位就绪,确认分工。

  4、8:30正式开始

  5、4名专家及专科医生,2名(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6名护士分别测血糖、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患者做糖尿病教育及发放宣传资料,为病友提供咨询。

  6、1名工作人员负责签字工作。

  7、结束时主持一个现场知识竞答比赛,发送礼品。

  8、一名用相机记录活动场景,活动结束时寻找合适场地集体合影。

  (3)、活动后期

  1、将仪器统计归还

  2、信息部将照片上传网络。

  3、调查活动效果,交流活动感受,总结经验。

  九、注意事项

  1、因为是外出活动,请工作人员注意自身安全

  2、有秩序,有礼貌的进行活动,展示我五院风采。

  3、如有外界干扰因素,活动推至周五

  十、经费预算

  附:工作人员安排表

  第3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我镇慢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具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项目,建立我镇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档案;组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加大对慢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的力度,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我镇糖尿病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力争在20xx年底前,全镇病人管理率达8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健康体检率达到8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100%。

  二、项目内容

  根据《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1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患者筛查: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开展15岁以上居民每年测血糖;居民诊疗过程测血糖;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血糖,让患者主动与卫生医疗单位联系测血糖;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填写慢病健康体检登记表。

  2、随访: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我院每年提供4次面对面的随访。每次随访对患者进行询问病情、血压、空腹血糖测量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进行健康指导,并填写随访表。

  3、健康检查:糖尿病患者我院每年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并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体格、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等一般检查,并填写慢病健康体检年检表。

  三、职责分工:

  ㈠、成立项目领导组,负责项目的领导和协调,(领导组名单附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负其责,完成项目任务。

  ㈡、疾控中心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管理、项目督导、技术培训、健康教育、考核验收、相关材料印制和资料整理上报等工作。

  ㈢、各村卫生室负责对各村15岁以上人群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发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信息收息等)

  ㈣、我院负责本辖区项目的宣传,动员落实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指导村卫生室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发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

  四、工作实施安排

  ㈠、项目启动阶段

  1、成立慢病项目领导组,制定出工作方案。各村同样成立慢病管理领导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专人负责、设置管理门诊、制度规范上墙。

  2、召开全乡糖尿病、慢性病健康项目启动会。

  3、编制印发各种制度、表格及宣传材料。

  4、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

  ㈡、宣传筛查建档阶段

  1、大力宣传:通过电视、报纸、资料、板报、广播等方式广为宣传项目内容,把党的温暖普照到每个目标人群。

  2、建立测血糖制度。搞好首诊登记工作。

  3、开展慢病健康体检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动员人民体检并填写健康体检登记表。努力发现糖尿病患者,对高危人群至少测量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4、建立档案:对在体检中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第4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聚焦重点人群,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行动策略

  坚持健康教育先行。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糖尿病高危因素与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坚持人人参与行动。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坚持全社会协同推进。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三、行动目标

  到20xx年和20xx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3%及以上和85%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个人和家庭:

  1、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关注个人血糖水平。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则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2、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过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或体重至少下降7%,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周。

  3、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如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4、注重膳食营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饮食,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建议餐餐有蔬菜,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水果;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黄;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推荐饮用白开水,不饮酒;进餐定时定量,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5、科学运动。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适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社会和政府:

  1、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实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对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县卫健局牵头,财政局、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鼓励医疗卫生单位为糖尿病患者开展饮食控制指导和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对患者开展自我血糖监测和健康管理进行指导。(县卫健局牵头,文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肾脏损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县卫健局牵头,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信息化建设,助推糖尿病行动。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创新健康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行为干预,提高管理效果;运用健康大数据不断掌握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提高糖尿病防治的科学性。(县卫健局牵头,发改局、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糖尿病健康知识传播。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将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列入社区和单位对居民和职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电视、网络以及微信等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融媒体中心活动和培训工作。(县卫健局牵头,宣传部、文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健康同心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糖尿病防治行动的组织实施,统筹政府、社会、个人参与糖尿病防治行动,研究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进一步完善健康同心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行动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及时提出行动调整建议,并完善相关指南和技术规范。各单位要将落实本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部门协作。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按照职责各负其责,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行动实效。

  (三)开展监测评估。行动监测评估工作由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牵头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每年形成行动实施进展专题报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完善考核评价。将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健康同心建设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各有关部门的落实责任,每年开展一次专项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突出的予以奖励。对进度滞后、工作不力单位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各相关责任部门每年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

  (五)加强宣传引导。要编制群众喜闻乐见的解读材料和文艺作品,以有效方式引导群众了解和掌握,推动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正面宣传、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增强社会的普遍认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医务人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做好糖尿病防治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

  第5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医疗保障局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化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医保发〔20xx〕27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我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现就有关方案如下。

  一、明确保障对象,严格诊断标准

  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规范诊断,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且需要长期采取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我市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具体诊断标准明确为:

  (一)高血压诊断

  1.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首诊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建议在4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若首诊收缩压≥ 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伴有急性症状者建议转诊;无明显症状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诱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即可确诊。

  2.诊断不确定或怀疑“白大衣高血压”,有条件的可结合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辅助诊断。动态血压诊断标准:白天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夜间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70mmHg,24小时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家庭自测血压标准: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且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即可确诊。

  2.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浆葡萄糖加以确认,有需要的可以进一步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3.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不能依此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再确定糖代谢状态。

  二、规范用药管理,明确待遇标准

  在普通门诊统筹的基础上,将最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直接用于降血压、降血糖的乙类治疗性药品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及时做好新增“两病”药品目录维护。医务人员在开具处方时,应当优选目录内甲类药品、国家基本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及集中招标采购中选药品,减轻“两病”参保患者用药负担。

  一个统筹年度内,对“两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和普通门诊统筹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不设起付标准,基金支付比例为50%,最高支付限额为1000元。同时患有“两病”的参保患者,一个统筹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200元。“两病”参保患者的门诊用药待遇和普通门诊统筹待遇不得同时享受。门诊特定项目和“两病”门诊用药待遇起付标准、基金支付分别计算。同属于门诊特定项目和“两病”门诊保障用药诊疗项目范围的,按照门诊特定项目享受待遇。

  三、规范临床评估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明确评估流程

  1.申请。已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医保“两病”患者,直接向本人的家庭医生提交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申请表(详见附件)。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医保“两病”患者,先申请签约家庭医生,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后,再向签约家庭医生提交申请表。

  2.受理。家庭医生接收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每周定期将符合要求的申请表统一汇总后报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完善申请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3.评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临床评估小组,由3名以上医师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每月定期组织集中临床评估,在临床评估结束后,一周内将临床评估结果报参保地卫健委备案,并在医保信息系统完成参保人员待遇标识。确保符合条件的居民医保“两病”患者次月起享受“两病”门诊用药待遇保障。

  4.质控。参保地卫健委组织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专家成立临床评估质量控制专家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评估工作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和随机抽查;对临床评估结果存在异议的,根据当事人申请开展复核工作。

  (二)明确时间节点

  对于经规范诊断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已纳入基层规范化管理且需要长期采取药物治疗的“两病”患者,由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患者需求、按照评估流程于20xx年8月底前,在医保信息系统上完成待遇标识。对于新增的“两病”患者且需要长期采取药物治疗的,先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后按上述流程操作。

  (三)明确工作要求

  基层医疗机构要坚持标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不得把没有确诊、不需要长期采取药物治疗的患者维护进系统。坚持完善医保定点服务协议,将“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服务纳入协议管理。

  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做实患者健康管理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压实基层医疗机构和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责任,加强有关“两病”人群规范化管理的业务指导和考核,保证“两病”数据规范、真实、完整。切实做好“两病”患者的全流程服务,加强“两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积极推动“医防融合”。

  完善“两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制度,确保根据临床需要配得齐、开得出“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内的药品。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的“两病”药品纳入门诊用药保障范围,与定点医疗机构互为补充,充分满足群众就近拿药需求。

  五、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监督管理

  医疗保障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要协同推进对“两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及待遇标识维护工作,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医疗保障部门要强化智能审核监控信息系统应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禁重复配药、超量配药等违规行为,杜绝超范围用药等不规范诊疗行为,坚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第6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控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基于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健康管理、综合干预能力明显增强,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患者自我管理有效衔接的慢性病全程管理模式基本形成,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感受度显著提升。

  (二)具体指标

  1、高血压、糖尿病的知晓率不低于60%;规范管理率不低于60%;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因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10%。

  2、20xx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签约服务率达到60%,20xx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签约服务率达到90%;

  3、20xx年,每个乡镇卫生院、经培训合格且能较规范开展高血压诊疗和2型糖尿病诊疗的医生分别不少于2名和1名。

  二、目标人群

  辖区内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重点关注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三、主要任务

  (一)高危人群和患者发现

  1、高血压高危人群和患者界定标准

  (1)高血压高危人群确定标准:具有下列1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即为高血压高危人群:

  ①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和/或舒张压80-89mmHg)。

  ②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腰围≥85cm);

  ③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④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4次);

  ⑤长期膳食高盐;

  ⑥男性≥55岁,更年期后的女性。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②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目前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2、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界定标准

  (1)糖尿病高危人群确定标准:具有下列任1项条件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①有糖耐量减低和/或空腹血糖受损者;

  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一级亲属);

  ③肥胖或超重者(BMI≥24kg/m2);

  ④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kg)分娩史者;

  ⑤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甘油三酯升高(≥200mg/dl,即2.22mmol/L)者;

  ⑦年龄45岁及以上者;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下列1项或1项以上者,即视为糖尿病患者。

  ①随机静脉血糖检测≥11.1mmol/L。

  ②空腹静脉血糖检测≥7.0mmol/L。空腹血糖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

  ③葡萄糖负荷后2h静脉血糖检测≥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3、发现途径

  (1)机会性筛查。通过日常诊疗、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签约家庭医师入户诊疗或随访时,识别高危人群,发现和确诊患者。

  (2)健康体检。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门诊)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制度,对所有前来接受健康检查(含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居民必须常规开展血压、血糖检测项目,发现有血压、血糖异常者,及时指导其进行高血压、糖尿病诊断。

  (3)重点人群筛查。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建立并有效实施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血压异常的居民要指导其到专科门诊进行确诊,筛查出高血压患者或者高危人群;对所有住院患者常规开展空腹静脉血糖检测,筛查出糖尿病患者或者高危人群。

  4、登记与报告

  (1)信息报告。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含各级各类健康管理中心)建立高血压、糖尿病信息报告制度,即每月10日前汇总上报机构内诊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电子信息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电子信息按现住址分发至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于患者信息核对和追踪管理。患者的电子信息具有隐私性和保密性,未经授权不得用于患者管理以外的翻阅和利用。

  (2)建档立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种途径检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登记造册,填写《株洲市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表》(附件1-1,1-2)。对各种途径检出的疑似高血压(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疑似糖尿病患者(即空腹血糖≥7.0mml/L和/或任意血糖≥11.1mml/L)应及时做进一步确诊或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对各种途径发现的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包括新确诊和既往确诊患者),应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二)健康管理

  1、患者随访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和)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合并症情况,做出治疗决策,并且通过门诊、上门服务、患者俱乐部、自我管理小组等多种形式,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开展患者随访管理。

  根据患者临床评估和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随访时开具“健康教育处方”(附件2-1,2-2)。规范填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及时掌握死亡、迁出、失访、拒绝等终止管理患者信息,在居民健康档案中注明终止管理时间和原因,分类存放档案。对随访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季度进行1次血压、血糖控制效果评估,在随访服务记录中填写控制效果等级。对符合转诊指征(见附件5-1,5-2)的患者及时转诊。

  2、实施签约服务制度。依托(县域)医疗中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由专科医师、全科医生、公卫医生为主体的“1+1+1”居民签约服务专业团队,制定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规范,明确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以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为对象,全面实施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有效提供患者自我管理技术、就医及用药指导、就诊及转诊绿色通道等套餐式健康管理与服务。到20xx年底,患者签约率达到60%以上,到20xx年,患者签约率达到90%以上。探索在各级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门诊)推行居民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机衔接。

  要推进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面向区域共同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任务职责要进一步落实县公立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以医联体等为载体,激励这些机构的在职医生下沉到基层多点执业,主动参加签约服务。

  在大力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签约服务制度的基础上,以纵向医联体、医共体为载体,全面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包括构建功能定位明确的县级医疗中心(含中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糖尿病诊疗服务体系,制定高血压、糖尿病双向转诊技术规范及流程制度,逐步建立基于高血压、糖尿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3、推行患者自我管理。有机衔接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业团队)的指导与组织下,在辖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中大力推广系统化、规范化的患者自我管理技术,指导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掌握自我管理知识技能,激发自身责任和潜能,建立患者尤其是康复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经验分享机制,有效地帮助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血压血糖控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改变其行为生活方式,进而缓解临床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三)综合干预

  1、健康教育。建设健康教育阵地。在县级媒体开设健康教育专题栏目,在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机构)、县级党校、劳务技能培训班常规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道德讲堂开设健康教育大课堂,在居民(村民)活动中心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健康教育室。开展群体性健康教育。

  县疾控健康教育科实施核心健康信息发布制度,组织并指导各级各类机构利用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群体性健康宣传,广泛普及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主导作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发挥在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方面的主阵地作用,要把健康教育列为常规医疗规范内容并贯穿至整个诊疗行为中;在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制度,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住院、出院等诊疗环节必须开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基层医疗机构要把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要内容,利用各种渠道(如口头交流、专题讲座、宣传咨询、设置咨询室、标语、橱窗、板报、专栏、播放录像、张贴或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对辖区居民普及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及技能。

  2、危险因素控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高危人群和患者进行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低盐饮食、控制体重、心理平衡等咨询和劝导服务,给予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指导(参见附件3-1,3-2《高血压、糖尿病非药物干预》)。县疾控中心要指导并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高血压高危人群要求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要求每年测量一次空腹血糖和/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A)。

  3、支持性环境建设。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抓手,推进健康步道、健康小屋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开展健康家庭(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创建。到20xx年,以县为单位健康步道、健康小屋数量不少于3个,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酒店每类不少于10个,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不少于30%。

  (四)统筹开展其他重点慢性病干预

  1、组织开展慢性病监测

  全面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农村妇女两癌)等重点慢性病和死因监测,加强监测信息分析与利用,及时了解完整、准确的株洲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恶性肿瘤(两癌)等重点慢性疾病发病情况,动态分析慢性病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组织开展重点专项

  (1)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和干预。依托株洲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我县35岁-64岁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治疗率、早期干预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保健意识,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2)结核病早诊、早治、筛查信息网络直报。建立定点医院(株洲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上下联动的结核病综合防控体系,加大患者发现力度,提供规范化的患者管理服务,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项目。建立完善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残联等多部门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依托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线索调查、诊断、报告、治疗和管理,落实分片包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服药率。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成立由王宇平局长为组长,分管基本公卫、医政的王松良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控领导小组,负责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局公卫股,由分管公卫的副局长王松良兼任办公室主任,公卫股股长李志娜为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协调调度、组织督导考核与评价。

  (二)技术保障

  1、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分别设立高血压、糖尿病的临床指导中心和中医临床指导中心,承担辖区范围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业务指导。要求每年培训人员不少于150人次;临床中心业务指导每年覆盖率达100%,临床指导中心业务指导每年乡镇覆盖达100%。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设置慢性病防治科,专职负责高血压、糖尿病防控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管理;由县疾控慢病科牵头,组建由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师组成的县级健康管理讲师团,负责集中和巡回讲座、高危因素干预及患者自我管理技术培训,要求每年培训不少于2次,培训人数不少于150人。

  (三)经费保障。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将积极争取同级政府及财政部门重视和支持,对落实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各项任务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四)宣传发动。各医疗单位要大力开展对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重要意义的宣传,让各级政府及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各界了解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危害的严重性和推进综合防控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层面形成广泛共识,促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格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五、考核评估

  县卫计局将高血压、糖尿病的综合防控工作纳入年度医改和卫生计生重点工作任务,实施绩效管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要制定工作制度、运行流程和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内部考核与评估。县卫计局每年至少组织2次督导、考核评估,并及时上报与反馈考核评估报告。

  第7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的通知》(呼党发〔20__〕14号)精神,推动《关于印发健康内蒙古行动20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内健推委发〔20xx〕2号)任务落实,推进20xx年糖尿病防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呼和浩特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__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居民糖尿病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糖尿病得到有效防控,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防治措施不断加强,规范化诊疗水平稳步提高,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全市居民糖尿病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防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糖尿病得到有效防控,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实现健康呼和浩特有关目标。

  三、主要指标

  1、到20__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15.9;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2、倡导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四、任务措施

  1、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巩固提升卫生城镇创建,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建设,并建成一批示范旗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旗县(区)评选,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行动实效。

  2、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慢性病的综合防控,积极推进慢病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全市已建成的9个自治区级慢病示范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慢病示范区申请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建”为核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组织的“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活动。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要求,认真做好糖尿病诊断、评估。对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建议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循医嘱用药,定期进行体检和并发症检查。依托辖区人群健康档案、慢病病人档案及管理情况,掌握并上报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评估及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肾脏损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5、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促进信息来源统一,数据一致。尝试个人掌握家庭、个人健康档案,了解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并积极与家庭医生互动,加强卫生健康、合理饮食的宣传指导,促使个人健康意识及个人健康管理技能的提高与应用。

  6、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制订糖尿病中(蒙)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并开展试点试用。

  7、各级卫生健康委、宣传、广电局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8、各级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倡导科学运动。倡导群众糖尿病患者遵守科学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五、保障措施

  1、健康呼和浩特行动推进委员会负责《健康呼和浩特行动》的组织实施,统筹政府、社会、个人参与健康呼和浩特行动,协调全局性工作,指导各旗县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研究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组织开展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

  2、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推动落实有关任务。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

  3、各旗县区将落实本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针对本地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4、监测评估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各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在推进委员会的领导下,各专项行动工作组围绕行动提出的目标指标和行动举措,健全指标体系,制定监测评估工作方案,对主要倡导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重点任务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评估。

  六、考核评估

  按照健康内蒙古行动推进委员会制订的考核评估实施方案开展考核评估,各专项行动工作组根据监测情况每年形成各专项行动实施进展专题报告,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形成总体监测评估报告,经推进委员会同意后上报呼和浩特市政府并通报各有关部门和各旗县区党委、政府。

  第8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以下各类可单用或联合应用(两种或三种),并可与胰岛素合用,联合用药时各制剂均应减少剂量。对每一患者药物的恰当选择,取决于病情(血糖高低、空腹或餐后高血糖、胰岛功能、肝肾功能、并发症、肥胖与消瘦)、药物特点、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年龄、价格等因素。

  (1)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通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食欲降低、恶心、呕吐、腹泻等,采用餐中或餐后服药或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不良反应。单独应用极少引起低血糖,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诱发乳酸酸中毒。

  (2)磺脲类:磺脲类(SUs)属于促胰岛素分泌药,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磺脲类适用于尚存在一定胰岛B细胞(30%以上)的2型糖尿病,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术期、儿童糖尿病、全胰腺切除术后以及对磺脲类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等。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并有可能在停药后低血糖仍反复发作。此药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等。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可逆性地抑制小肠a糖苷酶,进而阻碍糖类分解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口服治疗糖尿病药物之一,可单独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并作为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用药。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服用,饮食成分中应有一定量的糖类。本类药在肠道吸收甚微,故无全身毒性不良反应,但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不宜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消化性溃疡或部分性小肠梗阻以及小肠梗阻倾向的病人,也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此类常见药物有阿卡波糖。

  (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又称格列酮类,为糖尿病。此类药物可单独或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胰岛素抵抗明显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和水肿,该类药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药联合使用时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等。

  2、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似物:包括动物及人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适应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者、对口服药有禁忌症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差者、2型糖尿病遇严重应激者(如较大手术、较严重感染、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出现并发症者(血管病变或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最常见和严重的副作用为低血糖,治疗时务必进行血糖监测。

  二、手术治疗

  代谢手术:体重管理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超重或肥胖病人减重有助于血糖控制和减少对降糖药物的需求。首选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可加用减重药物。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体重的影响。如果生活方式干预联合或不联合药物治疗,未能有效地减轻体重且血糖控制不佳者,可以考虑代谢手术,代谢手术可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体重、高血糖、血脂异常。

  三、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营养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也是年长者、肥胖型、少症状轻型病人的主要治疗措施。总的原则为确定合理的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

  1、合理控制总热量:体里低于理想体重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伴有消耗性疾病者,能量摄入可适当增加10%~20%,肥胖者酌减,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患者每天总能量根据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而定。理想体重的估算公式为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营养物质分配:

  (1)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成年病人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50~400g,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200~250g。

  (2)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15%~20%,成年病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8~1.2g;孕妇、哺乳期归女、营养不良或伴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者,需降至06~0.7g。

  (3)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5%~30%,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小于总能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小于300mg/d。

  (4)成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25~30g/d。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6g以下。

  (5)戒烟限酒。

  3、合理餐次分配: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比例后,按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4kcal,每克脂肪产热9kcal,将热量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并根据个体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

  四、其他治疗

  运动治疗:久坐时应每隔30分钟活动身体一次,建议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为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血糖>1~16mmol/L、近期频繁发作低血糖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严重心、脑、眼、肾等慢性并发症者暂不宜运动。

  第9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第一、饮食和运动,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角度上,糖尿病的病人比较提倡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高蛋白的饮食需要注意监测的指标,是尿蛋白含量,假如尿蛋白水平已经明显升高了,蛋白质的含量就不能过高,每天每公斤标准体重摄入的蛋白质含量不能超过1.2g。另外低碳水饮食,低碳水对于糖尿病人非常重要,特别是波动比较明显的病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高,会造成血糖的明显的波动,这种情况下建议适当加入粗粮,对血糖进行比较平缓的治疗。运动角度上,主张一星期运动150分钟,每天大概30分钟左右的运动量。运动以后有微微的出汗,第二天有运动的欲望,运动量就够了。

  第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当中范围比较广,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用药。口服药物常用的包括双胍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磺脲类药物,还有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药物,注射用药目前有两种:一种是胰岛素;另一种是GLP-1受体激动剂类的药物,所有药物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三、糖尿病教育不要忽视,因为糖尿病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性的疾病,在业内有三分靠医生,七分靠自己的说法,靠自己的角度,主要是强调糖尿病的管理。糖尿病的管理要管的好,就必须要有好的定期糖尿病教育。因此要跟糖尿病主管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到医院听关于糖尿病的讲座,还有系统的治疗方案,更加有利于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糖尿病的管理。

  第10篇: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__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__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胜采辖区人口老龄化严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也在每年都有所增加,并且出现年轻化趋势,针对糖尿病患者,制定如下干预方案:

  一、健康教育干预法:

  1、病人就诊或入户体检随访时,进行一对一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

  2、利用社区活动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印刷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材料及健康教育处方,到人口密集的场所进行发放。

  3、张贴宣传图片,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在各社区及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知识宣传。

  4、利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讲。

  5、举办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有关糖尿病知识及必要的糖尿病健康技能。

  二、健康教育干预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多数患者能比较全面的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能正确的进行自我保健。大多数患者能根据医生开具的健康教育处方坚持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监测血糖、尿糖,合理运动、胰岛素注射和足部、皮肤护理等自我保健知识,学会日常饮食结构调整,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剂量计算和皮下注射技术,并通过心理干预,纠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情绪和行为,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达到最佳状态。

  三、健康教育内容

  1、心理教育指导:部分患者缺乏耐心,担心寿命缩短,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可刺激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产生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不利于病情好转。应给予安慰、鼓励和正确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忧虑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

  2、饮食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年龄、血糖值计算每天学药的总热量,按“三高二低”规则进食,避免饱食。

  3、运动疗法教育:其作用在于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个人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宜。

  4、药物治疗教育: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家治疗,患者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上期、规律用药,不可擅自改药或停药,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低糖识别及防治指导:低血糖常见症状为疲乏、饥饿感、头晕、出虚汗、心悸、面色苍白、脉速等。对于低血糖的处理,明确提出分两步,第一步给予能快速吸收的单糖,如6粒果冻、一颗糖、一匙蜂蜜等,第二部给与吸收较慢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饼干、面包等,仍无改善,立即送医院治疗。

  6、足部及皮肤方面的指导:教会患者检查足部的方法,每天细心检查足部及趾间有无水泡及皮肤损伤,观察足趾的颜色、温度,如发现皮肤苍白或紫绀,皮温较低,应注意保暖。

  通过这种健康干预活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家应该行动起来多参加些有关健康的活动。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通用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交流会活动方案2024幼儿园活动方案 幼儿园活动方案怎么写2024年清明节活动方案腊八粥的活动方案范文,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