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一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能爬珠穆朗玛,干嘛还要爬那些小山?这是科学家颜宁的看法。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后赴美国普林...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优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能爬珠穆朗玛,干嘛还要爬那些小山?这是科学家颜宁的看法。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在他人眼里,颜宁起点高、潜力大,早已是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然而,从时间的后视镜看,这个阶段的颜宁,只是刚刚起步。
37岁时,颜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
一年后,颜宁团队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不仅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还对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解析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
第二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2005年—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现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她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带领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成果。
颜宁是一位结构生物学家,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视角。她的研究成果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通过解析一些复杂蛋白质的结构,颜宁的研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她的成就包括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的多篇高引用论文,以及多项专利申请和授权。颜宁的学术成果不仅在国内获得了认可,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第三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全职回国,协助深圳来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在11月1日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身着粉色上衣,兴奋地向世界宣告回国的决定,一时间占据各大社交媒体首页。很少有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如此高调宣告,演讲视频铺天盖地地在网上传播开来,掀起了不亚于她当年辞职赴美的舆论热度,许多人为之一振,激动不已。
这不是她第一次收获大众的欢呼和掌声,有时也不乏尖锐的批评和质疑。在2007年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时,她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名噪一时。在清华的十年时间里,她的科研成果令人瞩目,在最权威的国际顶刊上发表了诸多论文,还在2016年被《自然》评为10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7年,她离国赴美,受聘普林斯顿,成为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这样的咖位即便放眼美国众多教授也是“独一档”。由于正好落选中科院院士,颜宁也被舆论解读为“负气出走”,外界对此褒贬不一。不过几年时间,颜宁在美国当选两院院士,国内国外处境的“反差”之大再次引爆舆论场。
二十年多来辗转于清华和普林斯顿的颜宁,可谓是象牙塔里的“常住居民”,这回却“麻溜地”向母校普林斯顿递交了辞职申请,主动跳出舒适圈,努力实现人生的“第三个梦想”。但这次,她选择的既不是五道口,也不是新泽西(对她而言都再熟悉不过了),而是她口中的“梦想之都”——深圳。
第四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颜宁理科成绩拔尖,也不讨厌理科,就稀里糊涂地去学了。
现在回头再看,颜宁还是不能苟同班主任的做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文科并不比理科差。
高考时,颜宁以拔尖的成绩,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
填报志愿时,颜宁的理想依然是学文,清华的科技中文系很吸引她。
父母对此却并不赞同。他们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不如报生物系吧。
对于生物,颜宁不反感,高中的生物老师讲得也非常有意思,让她感觉很酷。
想起小时候在大自然中那些快乐与疑问,颜宁决定去生物世界一探究竟,把生活中那些“想当然”深挖出来,窥见生命最本真的奥妙。
从此,颜宁就开始了一段与清华和生物的不解之缘。
1996年,颜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习惯了当佼佼者的颜宁,刚开始并没有那么顺利。
第一次离父母这么远,在陌生的环境学着高深的课程,再加上身边同学都是各地尖子生,这让颜宁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
大学第一个学期,颜宁总是做着同一个梦——考试不及格被劝退。
期中考试时,各种不适与压力堆积在一起,终于爆发了。
从小轻松拿下各种考试的颜宁,竟然在考微积分时大脑一片空白,连最熟悉的公式都想不起来。
本以为这次考试肯定不及格,噩梦成真,但最后发现是67分,有惊无险。
这是她有史以来考出的“最差成绩”,却也让她松了口气。要知道,这是在大脑完全不运转的情况下考出来的。
第五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颜宁认为,在初期的时候老师一定要“Hands on”,不论学生有多聪明、多用功,经验教训总是比不上老师的。学生自己磕磕绊绊地折腾半天,也许你和他一起工作几分钟就帮他绕开了陷阱。她总是喜欢给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容易犯的错误,告诉他们平时积累的一些小窍门。
实验室内的第一批学生她都是手把手地带和教,和他们一起干活,关注细节,把好的科研习惯教给他们,避免他们走弯路。第一批成长起来后,第二批会由第一批带。当实验室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时候,她再“Hands off”。
颜宁认为,她从来不是想“管”学生,而是要“帮助”他们。实验室是学生强大的后盾,不要冷冰冰的,当同学们有一些特殊情况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照顾到,比如实验室内学生家人生病时,她会给一些慰问津贴。为人师长真的是要为他们好,而且也要问一问,自己的这种好是不是学生想要的好,不能把自以为是的好强加在学生身上。
第六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颜宁,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国内上的学,清华毕业后,她写了一封自荐信:“我觉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仅凭这一封信,她就获得到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学习的机会,硕博连读。
博士毕业后,颜宁没有像其他留学生那样选择留在国外,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做了一名老师。在清华大学的几年,她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内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还被权威杂志评选为“中国科学之星”。
颜宁从不否认,“好玩”是她从事科研的一个重要原因。
她当然知道科研从来不只是好玩。刚进施一公实验室那会,“我是做什么,什么做不出来。比我早几个月进来的另一个复旦学生,已经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了一篇论文。”
第七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今年45岁的颜宁,研究方向是膜蛋白结构生物学。1996年,她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0年获学士学位,同年9月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2004年12月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博士后期间,颜宁重点研究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成功解析一个重要膜整合蛋白酶的高分辨率原子结构,并揭示了它的作用机理。
2007年,30岁的颜宁受聘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2017年,颜宁受聘普林斯顿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2022年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宣布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12月10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颜宁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
第八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颜宁,女,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莱芜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1977年出生在山东莱芜的颜宁,打小就充沛有活力,活脱脱一个野姑娘,爬树偷桃子,下河捞鱼摸虾,成天风风火火的样子。
生物系博导的她,原先是个金庸迷,和同龄女孩一样热衷于各种明星八卦,她曾经的目标是北大中文系,理想职业嘛,是当个娱记。
原本高中分班都选了文科了,可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她败给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班主任生拉硬拽拖回了理科班,清华生物系这个专业也是父母建议她报的。
将科研当作一生的事业?当时的颜宁可没想过,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着朝前走。提起当年报考的事,她说,“我高中就觉得我最想干什么,肯定干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进不了,所以就报了清华。”
第九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颜宁教授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类叫做“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跨膜蛋白,这类蛋白控制着体内电信号的发放,能让机体对各种各样的刺激立即作出反应。为保证持续有效地运作,这些通道需要快速开启和关闭。2017年,颜宁教授利用冷冻电镜解析出了电鳗的高分辨率钠离子通道结构,为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发现也使科学家能够了解药物和有毒物质的活性作用机制,为新疗法的研发开辟道路。
“在结构生物学领域,我们总是自豪地说‘眼见为实’。”她说,“在原子级别的分辨率下观察结构能让我们立刻解开谜团——我觉得这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4月25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颜宁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在生命世界里,因为缺乏合适的检测手段,还有大量分子是科学家们无能为力的,比如:代谢产物,以及为数众多的糖类和脂类,它们也被称为“暗物质”。生物学家因为功能而知道生命“暗物质”的存在,但“暗物质”有多少或者结构如何,既没办法看到,也无法操控。这使得疫苗和抗体开发到现在都是个难题。
“但科学研究中正是这些难题才真正地令人激动”,颜宁说,如果能够有效、密切地监测这些“暗物质”,也许就能找到新的生理与病理的分子标记物,从而助益人的生命健康。“我的实验室在去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系统,令我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大量多糖的精细结构,那一刻其实真是经历了久违的狂喜。”颜宁感叹。
第十篇: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
2022年11月1日上午,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发表《归去来兮》的演讲,宣布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并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消息一经推出,刷屏网络。
论坛现场,颜宁提到了她的三个梦想,前两个是分别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这两个都已实现,第三个梦想则是让更多年轻人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发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做出真正原创性的发现。
她说:“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份心思,近年来我越发感觉到,在实验室育人、看到一代代的年轻人在接受我的科研指导之后去拓展自己的一片天空,做出更多成果、培养下下代科学家,那种传承的成就感甚至已经超越了我自己做出科研突破的快乐。”
颜宁想要搭建一个平台,去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健康挑战,发掘、挑战生物医学难题,做出原创突破,回馈社会。
也就在这个时候,颜宁收到了深圳抛来的“橄榄枝”,协助当地创建一所集科研、转化、经费资助、学生培养等若干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
第三个梦想,颜宁选择与深圳一起实现。“于是,我麻溜地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
这种朝着梦想努力的兴奋和快乐再次点燃了颜宁的内心,她说:“我的梦想就是经过我们一代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大家说起生物医药的大湾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东半球的这里!”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优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科学家颜宁典范事迹介绍,学校关于世界无烟日的倡议书,简单餐饮店规章制度,开展抵制烟卡教育活动简报,革命英雄的故事事迹,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