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详情页

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作者:凌兰若2024-03-13 04:23:37

导读:第1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淮雅文,女,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XX区优秀辅导员,高新区教学能手。现任教于XX高新一小,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教育理念:...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通用12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淮雅文,女,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XX区优秀辅导员,高新区教学能手。现任教于XX高新一小,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教育理念: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重温梦想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能够在自己所站立的讲台上挥洒自如,能够成为被学生喜欢、尊重、佩服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从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天,一位省级教学能手精彩的展示课至今历历在目:潇洒的教态,知识的精准,细节的把握,课堂的把控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缺。我用仰慕的目光追随着那位年轻的男老师!也梦想着能像前辈一样潇洒自如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从心底也希望别人艳羡的目光,甚至狂妄地想:我可能不用到他的年龄就可以取得那样的成绩。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最初几年,梦想每次与我擦肩而过,而到最后竟然渐行渐远,甚至随着年龄的渐长变得那么的遥不可及。眼望年轻的老师如雨后春笋,朝气蓬勃,而我已经早没有曾经的年轻气盛和年少轻狂。我不止一次地想:是不是真像时下流行的那句话“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句招呼都不会打”。

  回望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除了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以外,自己空缺一份对得起自己的答卷。从最初的的梦想到现在已是不惑之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连颠带跑,一次次的被落下,很多时候是自己的放弃和胆怯。害怕失败,害怕辛苦,害怕付出,害怕别人的眼光,更不敢面对鼓不起勇气的自己。

  我想:每一个人,每一个拥有这种梦想的人,肯定也和我一样挣扎过,自问过。当我再一次下定决心参赛的时候,年过45岁羽翼不再丰满的我是在为自己出征。

  回望参赛

  在校级参赛时,我把儿子作为听课对象,面对新接触的部编版教材,不熟悉知识架构的我,每次总把问题设置的过于难,以至于儿子一个问题都不会,沮丧至极的儿子每次上完课都哭着说他再也不想听我上课了,在他们老师眼里聪明的他在我的课堂上变成了大傻子。所有的课我自认为精心准备,上课效果却一塌糊涂。此时的我黔驴技穷!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的名言:这是一个流行告别的年代,而我们还没有学会说再见。在我的眼里,这是一个流行变革的年代,而我没有学会适应。新课改已经在我的心上无情地碾过。重新静下心来,一遍遍地看教材,一遍遍地看教参,一遍遍地看不同的名师授课,总结研究渐渐才发现:所有的名师都对学情把握很精准。知识的传授都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把控上,每一次问题的提升都是有梯度的进行,小到一个字词的处理,大到核心问题的突破都是循序渐进地深入。在名师的引领下,每一节课我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路。不再迷茫,接下来的课相对轻松很多。

  参加区赛时,上的课是微型课,15分钟的时间内,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你的每一次停顿不再有人为你遮掩,所有的缺点会被放大,整个赛场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需要参赛的选手对每一个环节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知识的梯度进行都要心中有数。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做到张弛有度,拿捏到位都是对选手综合素质的考量。于是,不下几十遍研究教材,一遍一遍的对着镜子录课。多少个夜晚,苦苦的熬着,灯光漂白了四壁。为了把每一节课打磨到出口成章,醒着、睡着、走着、坐着,都在心里无数遍的反复记忆,咀嚼,消化,直到理想状态。回望参加区赛的整个过程:在历练中成长,在坚持中蜕化,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参加市赛时,所有的课已经牢牢地记在了我的脑子里,我从整个知识体系上进行了大框架的梳理。发现部编版的教材不在是教知识,更多的注重对学法的指导。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把每个年级的书放在一起,同年级的上下册对比,不同年级的上下册对比,不同年级相同单元对比,仔细揣摩研究,整个教材在我的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模式。部编版的教材低年级的教学都在为高年级做支架,每个年级的知识体系也是互相借力。一篇课文不再是一篇课文的教学,关乎到一个单元,关乎到一本书,甚至关乎到上下年级。

  一次次的摸索我发现:一篇课文的教学必须形成一个闭环:从单元导语入手,明确语文要素,关注交流平台,体会学习方法,再到课后习题,突破上课重点,最后回归文本教学,开启教学设计。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心中一定要清楚,不是教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教的越深越好。忘不了和参赛的选手们一节节的磨课,大家炎炎烈日下聚在路边,不在意路人诧异的目光,更忘不了匆忙的奔走于一间间的教室,学生们一次次对我的启发。教学相长让我切切实实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和探究教材的乐趣。无数次的观摩网上名师的课,大开眼界,我沉醉于其中,无数次在梦中复盘大师们的课。灵感突现的我半夜兴奋地醒来,在书上记下自己感悟!那些日子里,我的世界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孩子!没有家人!书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我的每一次灵感设计。在这些坚守的日子里,我很享受名师带给我成长的快乐!

  参加省赛时,我不再恐惧,也不再担心,有的是怎么更出彩!破茧成蝶,曾经的付出换来今日的自信。我一次次在告诫自己:世上不存在任何侥幸,当你有理由相信自己的时候,那就是你辛苦的付出给你最好的回馈!

  心存感恩

  回望来路,心中充满感恩,我的每一次前行,离不开朋友发自内心的鼓励,在我一次次想放弃的时候,总会看到他们鼓励的目光:坚持,再坚持!我很感谢我在一小的团队中,有领导的精心安排,有前辈们推心置腹的指点,一次次百忙之中的磨课让我的课向精细化更近一步,大家丰富的参赛经验使我深受启发,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中,我的个人系统更优化。感谢每一次为我付出的大家庭,使我的每一次上升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

  一路耕耘,一路成长!感谢有你们!

  第2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课堂革命,XX行动。“三个课堂”成为XX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金秋十月,20XX年XX省教学能手小学段评赛活动圆满落幕。十年砥砺磨剑,十年厉兵秣马,铸造闪亮品牌,作为十四五开局首赛,这一届评赛意义非凡,是过去十年“实践守正”的检验回首,是未来十年“创新开拓”起航扬帆。

  我有幸成为小学语文组的评委,两天时间见证了二十六节来自不同区域、涵盖不同课型的四年级语文课,虽不能纵观全局,横贯学科,但也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欣喜地看到绽放在“第一课堂”的创新之花,细致芬芳,香远益清。

  一、在教学思想上创新

  目标难点突破得巧

  20XX年XX省的首届课堂创新大赛就提出:要引领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课堂物态形式的改变,二是课堂教学形态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质量。

  不管课堂如何创新,教学目标始终是课堂的灵魂,是课堂设计的首要依据和指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的基本规律。赛课题签上不仅有课题,更有教学重点的提示。如《蟋蟀的住宅》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乡下人家》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感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天窗》重点句子的体会……所以,教师设计教学时首要目标意识,精准预设教学重难点,这是一堂课不会“跑偏”的航线。如教学《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重点为从写法的角度提问。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学贵有疑,请学生梳理: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都是从哪些角度来提的呢?

  师:总结——从课文内容提问,从启示角度提问,从写法角度提问。敲黑板划重点,教师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写法提问”,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发放任务单,怎样从写法方面提问呢?引导学生总结“词语”“句段”“结构”三个方向,授之以渔,举一反三。这样,“小小任务单”最让老师们执教时望而生畏的“策略”难点,有了梯度、拐杖和阶梯,水到渠成。

  二、在文本把握上创新

  语文要素落实得准

  统编小学语文以双线组元来编排教材,课堂创新必须建立在语文要素的落实上,而不是浮于内容,蜻蜓点水。

  比如,《西门豹治邺》一课在语文要素的落实上堪称典范。这篇课文在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师非常巧妙地在初读课文之后,用拟定小标题地方法(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兴修水利)理清了故事情节。如何复述呢?老师抓住了这三大点:一是说说“复述”和“简要复述”的区别,在做好方法准备;二是练习对话语言的转述,做好角色准备;三是提示方法说清楚讲完整有详略,做好内容准备。这样学生的复述就非常地顺利,能保留与故事发展密切相关的的语句,对话部分尽量转述,参照板书提示的主要情节,确保有话可说,训练精准,过程清楚,效果明显。

  反之,也有一些课堂,注重课堂方法新颖,却将语文要素束之高阁。如习作单元《爬天都峰》文本解读细致,但却将“指向写作”的单元特点弱化,只关注“写什么”却忽略“怎么写”,只注重“外在形式”却淡化“内核能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过度地拓展德育要素,超量挖掘人文思想,语文学科训练要点偏差,抓芝麻丢西瓜,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

  三、在设计思维上创新

  教学方法运用得妙

  在课堂竞技的赛场上,能频频看到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改变。比如用激将法、鼓励法、竞争法来激活课堂,设置诸如名家质疑、美点追踪,焦点访谈,新闻发布,我当小解说等栏目,引导学生多层次、开放式思考问题,多角度立意,多方面选材,多形式表达,从而落实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如《爬山虎的脚》,引导作者细致观察的部分,抓住了“触”“巴”“贴”“拉”等动词,让学生到台前,用手掌来模拟爬山虎的脚,将读文和动作协调统一,学生一下就明了,原来爬山虎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得。用新颖、贴切的角度和方式推进教学,也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

  四、在课堂提问上创新

  互动情境创设得真

  语文课堂生动活泼,灵动丰富,学生才喜欢。老师就地取材创设情境,组织鲜活的语言,接地气而活灵活现的抛砖引玉,激发兴趣,盘活思维,激活课堂,打通教与学,学与用的通道,是新时代对好课堂的召唤。

  比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穿越千年感受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边关驻守的悲凉,一个“人未还”,饱含了多少凄凉与残酷啊!教师设计了三种不同角色的情境引读:

  白发苍苍的父母在呼唤:万里长征儿未还;

  守护在家的妻子在呼唤:万里长征夫未还;

  思念父亲的孩子在呼唤:万里长征父未还;

  一声呼唤感人肺腑,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中,教师又以“明月”为意向,月代表着“团圆”,那份归家的期盼,那份天下太平的渴望,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植入学生心中。古诗词教学传承文化基因,提升审美鉴赏,厚植爱国情怀的价值意义,在这节语文课堂展现的淋漓尽致。创新,其实就是深挖语文的美。

  五、在总结提炼上创新

  板书归纳设计得新

  创意板书也是创新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科学合理、巧妙有趣的板书,无疑能使知识条理化、清晰化,趣味化,更能加深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印痕,事半功倍。

  课堂上展现出来有绘图法、结构法、线索法、概括法、对称法、图标法等,各美其美,精彩纷呈。比如《飞向蓝天的恐龙》,用图示层级展现了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脚》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板书,表现蟋蟀住宅的环境生动有趣,画出爬山虎的脚攀爬的痕迹;《天窗》结课时,用一颗心型将板书串联,让人感受到这份真挚的“慰藉”;《凉州词》《母鸡》板书归纳出示学习方法要点;《西门豹治邺》用板书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些创意板书,配以教师规范的书写,精美的画面,与语文课堂相得益彰,便有了锦上添花之妙境。

  六、在作业布置上创新

  拓展学习安排得精

  在双减的政策要求下,各地各校在落实中都有各富特色的举措,我们可从本次教学大赛嗅到了来自一线教师改变。

  在作业设计上有了“创新”。一是“分层设计”的意识,如《凉州词》这节课,教师就设计了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两个层面,基础作业要求学生书写生字次,朗读和背诵故事。提高作业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搜集更多的边塞诗;二是“深度拓展”的理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就引导学生课后结合“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当时的社会现状,并拓展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的诗句,增加课堂的深度和课外学习的广度;三是“科学适度”底线,从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来看,没有出现超标超量的无效作业,教师在设计中,都能有意识增强作业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如《精卫填海》后推荐阅读《山海经》中其它的神话故事小古文,《蟋蟀的住宅》后可以结合课文画一画,倡导读法布尔的读一读《昆虫记》,《爬天都峰》后,可以回忆自己爬山的经历,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写写自己的爬山记。相信,这些作业方面体现出来的“变革”亮色,将会为双减之下的语文教学及作业设计提供很好的思路。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教学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感悟母语美好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从“赛场竞技”看“课堂革命”,犹如从一片树叶的生命,看整个森林的美好。在最美的语文“第一课堂”,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课课为创新之课。捕捉智慧的火花,点亮、温暖、蔓延、燃烧,就会成为“课堂革命”的一簇簇火焰,照亮前路。

  第3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从教学能手赛前准备到初赛、复赛,再到最后的决赛,经过大半个月的痛苦磨砺,终于走完了教学能手大赛全程。

  其间有过彷徨、迷茫,甚至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感谢同组老师的鼓励与自己的坚持,最终站在了教学能手的奖台。回顾整个历程,可以用“在磨砺中成长,在奋斗中收获”来概括。

  10月9日,教研所孙朝晖老师发布了20XX年思想政治教学能手大赛安排。怀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想法,我开始做准备。

  准备工作都是在每天正常的教学活动及学校活动结束后才开始的,虽然时间紧,但既然已经决定参加,还是要认真准备的。

  所以我开始整理全部教材的框架,并尽力把每本书的宏观知识结构进行梳理背诵,同时打印出了比赛通知中涉及到的讲话、文件等资料,开始阅读勾画并背诵重点内容。

  10月12日,初赛的日子到了,由于是闭卷,心里还是没有底气的,原因是并没能把所有的内容背下来,甚至连把所有的书看完一遍都没有做到。怀着紧张、担忧的心情,来到了初赛的考场,心里不断安慰自己,尽力就好!

  付出才有收获,这个道理果然不错,能考出初中组第二的成绩是我没想到的,也由衷的佩服考出九十几高分的老师。果然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不管怎样,进入复赛了,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复赛是写教学设计和进行无生授课,时间定在了10月19日,提前24小时发布三节课题,复赛时抽签选课题,这意味着一天要备出三节课来。18号一早,孙老师发布了三个课题,煎熬的一天开始了。

  政治组的老师们花了一节课时间跟我一起想点子,提出了很多想法,可我艰难的发现,没有办法把这些点子贯穿到课堂里。一直到中午,我连一个清晰的思路都没有,我很迷茫、烦躁,开始打退堂鼓。

  我的同事安慰我、鼓励我:大家都是一样的,别人也在痛苦着呢,就看谁能坚持了。想想很有道理,我于是重新振作起来,心想,就算是平平淡淡,也得把完整的三节课设计出来。

  痛苦的煎熬终于在凌晨三点结束,我的任务完成了,比赛时尽力发挥就好!抽签、写教学设计、无生授课,比赛有序的进行着,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一遍一遍熟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虽然对自己的设计很不满意,但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无生授课的展示。

  能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到决赛,真的让我吃了一惊。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的出乎意料,当你觉得不可能时,希望就出现了,前提是你努力去做了。于是理所当然的进入到了决赛准备阶段。

  在决赛准备阶段,亲身的体验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在这一阶段充分的展现出来。一次次的打磨,一次次的指导,一次次的修改,见证着我组老师们热心、耐心的帮助。

  从教学环节到教学理念,从教学资源到问题设置,从关注教师活动到关注学生活动,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这些天,虽然每天中午不能像往常一样午休,虽然每天晚上都要到一两点才能休息,但心灵的充实已然战胜身体的疲惫。

  10月30日,决赛的日子终于来临,这些天的辛苦都为了今天的展示,这些辛苦也终将随着今天的结束而结束。有一点紧张、有一点担忧、还有一点即将要“解放”的轻松,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完成了讲课比赛。

  跟磨课时的每一次无生授课相比,今天授课是无比顺畅的,可由于大改后没有机会再试讲,缺少对学生活动过程的关注,导致比赛时对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不充分,加之自己在课堂气氛的调动上还有所不足,使得今天的展示留下了遗憾。但不管怎样,总算走完了全程。

  结果很重要,过程更重要。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我从本组老师和评委老师处得到了很多指导,也从其他选手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感觉自己成长了。

  经过这次比赛的磨砺,我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得全力以赴,要坚定、要自信、要坚持,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过,付出过,才不后悔。

  第4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在磨砺中成长在思索中前行

  20XX年XX市中小学教学能手大赛早已落下帷幕,我有幸作为XX市铺镇中学的选手之一,在比赛中被评为XX市教学能手。我的参赛历程接近三个月,从3月份的校内比赛,4月底的区级比赛,再到6月中旬的市级比赛,在学校领导、谭茹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以及区教研室巫老师的支持下,不断地打磨课程,接受优秀同仁们的点评指导,最终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

  比赛期间我经历过焦虑和煎熬,经历过成长和收获,也经历过心灰意冷,这三个月着实在我短暂的从教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通过赛教获得专业上的成长与进步?结合这次的参赛经历,我总结为五个词:心态、计划、合作、细节、实践。

  一、心态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过:“要么你去驾驭命运,要么是命运来驾驭你,而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士!”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达成某个目标,那就首先要掌控好自己的心态。

  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区级以上公开课和教学比赛经历基本为零,去年本来已报名参赛,但是赛前给自己找了很多不适合参赛的理由:比如教龄太短、只带过一次高一、没有突出业绩、上课没有鲜明特色……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自信,最终打了退堂鼓。

  后来是自己想通了,一次比赛而已,根本没必要在乎得失,把它当成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奋力一搏,哪怕铩羽而归,依旧是自己的英雄。所以今年区上比赛的时候就抱着体验和学习的态度,心态放松,积极准备,结果就拿到了文科组第二的成绩,有幸进入了市一轮的比赛。但是在市级比赛时反而因为心理负担过重,状态受影响,发挥并不如区级比赛时好。事实证明,调整好心态,降低对赛教这件事的关切和预期,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二、计划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做事没有计划和准备,那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壁,直至头破血流。

  首先,今年的参赛并不是脑子一热的产物,本质上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计划。我从几年前就在关注教学能手比赛,但是基于我缺乏比赛经验的现状,所以每一次校内公开课活动或教学技能比赛我必然会参加,而且每次只讲高一的内容(为了适应教学能手比赛的要求),以此不断磨砺自己,直到20XX年10月有幸以“徒弟”身份随师傅刘洁老师参加了汉台区首届“青蓝杯”教学大赛,才有了第一次大赛的经验,那次经验也为我今年参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事务繁忙,所以每次比赛从下达通知到抽签比赛的时间间隔都比较短,但作为参赛选手,就必然要从很久之前就开始筹划和准备。比如:什么时候备完必修一和必修二两本书的微课,什么时候对重点章节反复进行模拟试讲,怎么准备反思稿,怎么准备答辩等等诸如此类都应该有条不紊且高效地提前进行。

  三、合作

  我很清楚地记得,只懂得讲课的我是怎么学会现场教学反思和答辩的,从区上的比赛进入市级比赛,这绝对不止我个人的努力,团队支持合作的力量不容小觑。

  记得在校内比赛时,我个人准备了一节《气旋》公开课,从梁新斌校长、赵永忠校长、杨婷校长、教务处主任到全体地理组教师均给出了诚恳的指导建议,针对我的现场教学反思,赵永忠校长以他丰富的参赛经验和评委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详细的修改意见,师傅刘洁老师也将自己的参赛经验和教学反思经验倾囊相授,本次区级比赛的脱颖而出绝对离不开铺镇中学团队的支持与协作。

  进入市级比赛后,突然倍感压力,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谭茹老师联系了我,彼时汉台区高中地理学科基地刚刚揭牌不久,她作为基地负责人以及XX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热情主动地邀请我磨课,这对我来讲犹如久旱逢甘霖。在这次磨课中,我接受了来自全区各兄弟学校优秀的前辈们的指导,也亲身感受到了来自校际合作交流所带来的益处。

  四、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话算是老生常谈了,在教学能手这种任务随机、时间紧迫的比赛中,考验的不仅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基本功,更考验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细节上的处理,个人觉得赛教最需要注意的细节有以下几个:一、导入环节务必要新颖且生活化,迅速抓住学生以及评委的注意力。二、知识讲授务必要逻辑严密,过渡自然合理。三、教学方法选取恰当,务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准确把握学情,巧妙突破重难点。五、注重体验性活动和练习的设计,拉进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六、注意课堂内容立意和主题的升华,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七、教学环节齐全并且时间安排合理,做到有的放矢,先求稳再求新。八、注意板书和多媒体之间的配合,板书内容要斟酌到位。九、教态端庄自然有亲和力,课堂用语言简意赅直击要害。十、反思答辩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且言之有物忌泛泛而谈。

  以上这些点其实也是我们日常教学应该达到的要求,但越是看起来常规和容易的事,在比赛时越容易暴雷,所以从平时就应该勤于对自己的每堂课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上述细节去提升教学水平,使得上精品课成为我们的习惯,这样在比赛时才能更从容应对。

  五、实践

  从求真务实的角度看,赛教课更像是表演课,有点脱离教学实际,比如图片影像资料的使用在地理课堂中无处不在,而赛教却只有课本以及最简易的PPT;比如实际课堂教学一般是40分钟左右,而赛教需要精准地把握在20分钟;但它又是基于教学实际的,比如20分钟的课囊括了所有的正常教学环节;比如教学场景里依然有学生(只不过换了一批不认识的)。怎么样才能解决这样的矛盾呢?只有反复实践。我们不能妄想按照平时的上课习惯去上好赛教课,而是需要根据赛教的要求将所有章节重新备课并进行模拟试讲,反复打磨和修改,这样才有可能呈现出一堂完美的赛教课。

  一场比赛,凝聚的是个人的心血和团队的力量,我自知资质平平,但因背后有人鞭笞鼓励,我才得以向前飞奔,千万句感恩在心头。属于我的赛道暂已关闭,但我收获的不仅是成绩和专业上的成长,更多的是内心的历练以及与战友们的“革命友谊”,愿我们共同成长!

  第5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今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XX省教学能手大赛,并荣获了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回顾这一路的赛教历程,从校级、区级,再到市级、省级,有紧张焦虑,有充实忙碌,也有成长收获。特别感谢这一路给予我鼓励和帮助各位前辈,是你们让我在成长的路上方向更明确,目标更坚定。

  年初开学没多久,学校就组织开始了校级参赛选手第一轮的磨课。虽然受疫情的影响,开学比较晚,但学校领导并没有放松对我们这些参赛选手的磨练,用正式比赛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我也是初次接触10分钟说课答辩和20分钟微课的比赛规则,这让我有些慌乱,总是担心课堂时间不够用,为了合理把握时间,我多次邀请工作坊坊主张敏婷老师帮我听课,认真听取建议。张敏婷老师作为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更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上了多节20分钟的微课,供我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区级比赛前的那段备战阶段,还记得王敏副校长在动员会上的话“把你每一分每一秒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在认真备课上,当别人休息的时候你在备课,当别人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你在备课,当大家放假出游的时候你还在备课。”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每当我有所放松懈怠,我都会想起这些话,提醒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课当中,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完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记得邀请同事帮我听了多少节课,不记得修改了多少次教学设计,在这一次次的磨课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开心有失落,更多的是大家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在这里我由衷的说一声谢谢!

  一路顺利通过了区级、市级比赛,取得了推荐参加省级比赛的资格,兴奋激动的同时,压力也更大了。甚至还有一些胆怯,省级比赛高手如云,参赛选手个个实力雄厚。这种胆怯让我越发的不自信、焦虑,是张敏婷老师发现了我状态不稳,及时给予我心理的疏导。她以过来人的身份同我分享了她之前的参赛经历、状态心情,适时的帮我减压、调整心态,让我重拾信心。在她的帮助下,我再一次的梳理课本,精备业务,将课本从备广备深回到备简备精这一循环。

  11月3号到5号是我参加省级教学能手比赛的时间,张敏婷老师亲自陪同我去XX参加比赛,提前陪我熟悉参赛地点。比赛当天要早起我的号比较靠前,她早上4点多起来,陪我一起去比赛地点。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比赛顺利结束。历时大半年的赛教之路终于圆满的画上句号,我有幸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

  比赛结束了,结果固然重要,可这一路的历程更加宝贵,再一次感谢给我帮助的同伴们,给我方向指引的名师前辈们,这一路的成长蜕变离不开你们。当然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前路依然任重道远,我将坚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沿着前辈的脚印,携着同伴一起,继续在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

  第6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XX省教学能手和XX市体音美优质课展示两项赛教活动,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参赛前后的一些感悟。

  一、参加比赛是年轻教师成长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在参加比赛前,我已有了8年的教学经历,我自认在艺术课教学方面,还是有些认识的,但通过赛前的打磨,才发现以前的理解仅仅限制于怎样利用有限的40分钟,把本节课的知识给学生讲完。一节课仅仅考虑了教师的输出,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收获,根本谈不上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渗透、学习美术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对于赛教课来说,还差的太远。为了缩短这种差距,于是,我恶补了一些美术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想尽办法去找来优秀课堂实录、教学配套光盘一遍遍的观看,一个字一个字揣摩,分析其思路,领悟其教学理念;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资深教师。每一次讲课下来,总有脱层皮的感觉。经过听课、学习、揣摩、领悟的过程,在赛课时,就会发现理念不知何时已经提升,思想在不觉中得到绽放。通过赛前的一次次打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远在于知识的传递之上。

  不参加比赛就不知道什么叫全力以赴、什么叫筋疲力尽;不参加比赛就不知道什么叫全神贯注、什么叫寝食难安;不参加比赛就没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一线教学骨干,就没有机会和优秀同行沟通和较量,就没有机会体验来自同事同行们的热情无私的帮助!不参加比赛就没有机会聆听专家们一针见血的点评,没有机会开阔教学视野、提升教育理论。一个微笑的称赞就让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一个尖锐的建议就能给自己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所以说,参加优质课比赛是年轻教师成长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捷径。

  二、参赛的备战体会

  (一)精心备课,融会贯通

  1、备课是一个“由薄变厚”及“由厚变薄”的过程,美术教材很薄,每册只有9课40多页,这就是所谓的“薄”,备课的第一步,就是在通读教材后,从网络、书籍中搜索大量的相关材料,比如每幅作品的作者、流派、历史背景、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背后的一些故事等等,有许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不仅使教材内容变的立体丰满,也可以加深对美术现象及本质的理解,极大的扩充了教师的知识容量,使这本无形的教材变成200甚至400页,接下来,对教材进行归类、整理课型,形成自己的模式,再把相关材料填充进去。这个过程很象穿项链。如果说课型是一根穿珠子的线,那在“厚”的阶段准备的材料就是一堆散落的珠子。线要求尽可能的漂亮结实,珠子则要求良中选优,要舍得放弃一些内容很好但与课型、授课思路不符的材料。当把一串精致美观的项链从这堆珠子里提出来的时候,也就完成了“由厚变薄”的过程。

  2、目标定位,准确合理。

  首先要明确学科的要求,例如学科的核心素养,了解学科的基本要求,其次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准确合理的三维目标,围绕着三维目标设计新颖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三维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例如我在设计《蓝白之美》一课时,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那么我在教学设计中就这样去体现:首先通过对作品的用途、主题内容分析、构图、寓意等几个方面欣赏作品,培养学生鉴赏蓝印花布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突显了核心素养中要求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蓝印花布作品,在这一过程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在总结时对本节课进行情感的升华,学生已在鉴赏过程中感受到了作品的美,老师再适时点出对“文化自信”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蓝印花布的魅力,进而去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整节课的设计,无不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并完成了三维目标。

  3、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个原则的根本就是贴近学生,学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师们选择的材料、设计的情境、探究活动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所以学生在探究中表现非常活跃,大家都能做到主动回答、言之有物、滔滔不绝。

  4、抓住机会和学生交流,想办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学情。学情的预设,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反映能力的预估,对学情有预设,才能在设置问题时防止因问题过难出现冷场。

  (二)赛前练兵,多次试讲。试讲是很必要的,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讲课也是一样,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往往相差很多,突出表现在语言表达的准确和凝练上,所以必须试讲,可以用手机录音、录课的方式,发现自己问题。我在两次比赛之前都进行了四五次乃至更多次的试讲,试讲要尽量选择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获取更多经验和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应对复杂局面。随着试讲次数的增多,对于课堂的感觉也越来越真实,对于课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一节好课的形成,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三)发挥团队精神。教师的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力量,离不开团队的帮助,感谢学校,在我无数次迷茫和无助时向我伸出了双手,赛前的培训会上,学校学科带头人和省级教学能手毫无保留的为我们分享经验,同组老师在自己身体不便的时候依然坚持为我指导,为我一节节、一遍遍打磨课程,无数个夜晚老师们陪着我在录播教室试讲,为我指出问题,为我提供专业上的指导,回想起这段日子我是感动的,如果只靠自己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在以后的日子我也愿意去帮助需要的老师们,将我们学校这种优秀的传统发扬下去。

  教学设计、讲课稿、课件制作,一次次的否定重来,一遍遍的修改订正……换来脸上的颌首微笑,自然就有了自己心中的泰然自信。我觉得,要想关键时刻讲得好,平时的集体备课优显重要。只有平时做好了,关键时刻才能水到渠成。我们正是需要团队的力量来弥补个人的不足!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现业务提升的有效途径。

  (四)保持自信,迎接挑战。最后我要说的是心态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你的教学效果,那就是塑造阳光心态——自信。所以你要保持积极的态度,这是一个需要战胜自我的时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次次的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就是最大的进步。

  在比赛中我虽然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我深切感受到我的教学之路还是要再思考,再磨炼。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应该是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应该是一个行动中的思考者。以思考引领行动,在行动中引发新的思考。如此循环着一路走过教学生活的每一天,且行且学,且学且思,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在行中成长。才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前行的足迹,听到自己拔节的声音。

  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珍惜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和平台,积极参加活动,善于利用学科团队的力量,获得更好的成绩,祝愿你们越来越好,也祝愿渭初越来越好!

  第7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20XX年7月,我有幸参加XX省中小学教学能手比赛,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从校级、市级,再到省级比赛,可谓高手云集,辛苦千万,所幸,虽感压力山大,但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算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4月20日,走进学校的教学能手赛场,等待上课铃声时,我的心不禁有些激动,一年来,为了准备比赛,我的确付出了许多,看着孩子灵动的双眸,我有些紧张更有点迫不及待。参赛选手都是学校的精英,我只能成功,因为我的路在前方……

  5月23日,市上的能手比赛如约而至,市级比赛用的依然是我熟悉的人教版七年级秋季教材。说课时,评委老师脸上隐隐浮现的笑意,让我的内心逐渐平静。课堂上清晰的思路,流畅的环节,让我庆幸,我有机会继续走下去。

  不敢停歇,哪怕是一分一秒,对于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一堂课,都要精雕细琢。备过的课,重新打磨,一遍又一遍,甚至还要推翻重新来过,家庭聚会,小友漫步,都与我绝缘。

  6月14日,省上的红头文件正式递到我手上,却让我难以接受,省上比赛用的教材临时有变,改为八年级上下两册教材!不到一个月就要比赛,可红红的文件轻轻地完全否定了我先前的准备工作。握紧文件,我沉了沉心,再难走的路,我不放弃,也不能放弃。

  我是老师,首先要为我的108个学生负责,冷静的告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孩子,我要备好课、上好课,对学生,不能有丝毫松懈。不曾想,同课头老师在这个时候被抽去参加中考命题工作,隔壁班的课,我得带,工作量加大,我默默告诉自己,我依然能行!

  常规工作,占去了我大量的时间,我自己的参赛备课工作只能从下班的时间里往出来挤。加班学习到午夜,是一种常态,天天叫外卖,省了不少时间,却苦了本就脆弱的肠胃。

  多少次深夜当安保人员推开还亮着灯的集体办公室,忘记时间的我只能报以最最歉意的微笑。有一次依稀感到教室窗外人影晃动,抬头看到的竟然是我们深夜察看校舍的高校长,校长推开教室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李娟啊,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备赛也要注意身体啊!”我感动中多了一丝心酸,身体可以自己扛着,家中的孩子却有一个多礼拜没有见过,妈妈每天打个电话,告诉我,让我早点休息,告诉我,儿子幼儿园挺好的……我想听听孩子的声音,妈妈说,孩子听了会想妈妈……

  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校园里,独自回到有些闷热的宿舍;多少次累到极致倍感无助时,独自把眼泪强忍。距省上比赛不到半个月了,身体终于抗议了:感冒、发烧、嗓子溃烂、声音嘶哑、身心状态都不佳的我,似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太多人的宽慰,只能增加内心压力。还好偶尔的冷嘲,算是给我打支强心剂,我竟然微笑着注意调整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还不错。没几日,身体还是垮了,正式罢工了!临近比赛的前一周,我不得不请假看病,苦笑着看笑颜粲然的护士妹妹把冰冷的药水输送到细细的血管里。

  7月1号病假,5号出发,踏上我的征程。一路上百感交集,最终以坦然的心态抵达XX。

  7月5号下午到长庆八中附近的酒店,安顿好后,我熟悉环境,呼叫外卖,继续看书。也许是因为换了地方,也许是由于心理压力,也许是赛前紧张不安,一晚上醒来好几次。

  7月6日下午,我的课,起了个大早再熟悉熟悉教材,看到亲朋好友为我祝福祈祷的信息,心里暖暖的,身体状况不好又如何,忐忑不安的辗转反侧一晚上又能怎样,付出了那么多,即使失败,又怕什么!百里之远的妈妈也定是一夜难眠,调皮的儿子肯定等我回家一起踢球,亲近的好友早早准备了丰富的活动等着我……出门时,看着镜中自己笔直的衬衣,淡雅的妆容,扯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等我!

  一路轻快,我笑着走入了备课室。八年级上册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SectionB3a-3c,是一节写作课。

  一张复印页的教材,一个不联网的电脑,一个空优盘,一个半小时的备课,十分钟的说课答辩,二十分钟的上课。我毕生难忘。这堂作文课,学生为主体,孩子们动手前,我自然导入和半开放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我自编的英文歌曲,更是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个开头,我很满意;写作中,我适当引导学生注意审题,分段,时态和书写,教室里沙沙的笔头触摸纸的声响,让我内心雀跃;学生习作完成,我展示两位学生的作文并修改评价。家庭作业布置知识与情感价值同巩固,随着“Enjoyfoodbutdonotwastefood!”话音终结,下课铃适时响起。

  我做到了,终于做到了。一路走来,几多辛苦,几多收获,留下的只有感动。

  妈妈的无私奉献,

  学生的期待期盼,

  领导的引领鼓励,

  同事的支持帮助。

  耐住寂寞勤努力,

  跨过荆棘翻过山,

  人生路上喜与忧,

  阳光总在风雨后。

  感谢母亲,

  感谢领导,

  感谢亲友。

  学无止境,我要继续向各位教学大咖,教学名师请教学习,怀揣感恩,牢记使命向前进,不忘初心继续行!

  第8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感谢城区三小的领导,是你们带领我们一起奋斗,是你们打造出这样一个凝心聚力的团队,是你们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是你们一直为大家默默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没有你们的正确领导,我们城区三小也不会有辉煌的今天,更不会有一支敢打敢闯的队伍。我们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我们参加县级教学能手大赛的时候,是张勇校长带领领导班子成员亲临现场为我们加油,助威!在我参加市级比赛时,也正是我们学校代表柞水县接受“九三学社”调研组调研的关键时刻,而此时张校长竟然还派出曹书静老师去商州协助我,足以可见,您把每一位老师的比赛看的如此之重,这让我怎能不感动?在此,请各位领导接收我深深的敬意,更感谢我们的好校长,感谢我们的领头雁!我要为我们的领头雁写一首赞歌:

  阳光下

  花儿在绽放

  春风中

  桃李正芬芳

  你是三小老师心中的太阳

  你是三小老师心中的方向标

  你是三小老师心中的启明星

  你是和煦的春风在荡漾

  无限的情

  永恒的爱

  在这里点亮

  秦岭脚下

  一颗明星

  冉冉升起在乾佑河畔

  孕育成功

  托起希望

  千里之行从这里启航

  润泽大地

  感动百姓

  教育的花园里有你浓郁的芳香

  放飞梦想

  塑造栋梁

  青春在这里书写辉煌

  感恩同事篇

  回顾比赛,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备战时那段紧张、忙碌的日子。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能手”这样的比赛机会总会显得那么弥足珍贵,因而就会特别上心,生怕抓不住机会。不是都说“成功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吗?可往往越是想准备的尽善尽美,反而会导致茫然、不知所措,对此,我也不例外。幸运的是,在我们学校主管教学的丁锋涛校长,华乐云以及吴仟枝,柴红,王青霞等各位前辈,还有亲爱的同伴范辉琴,肖霜,苟明妮,李萍,曹书静,阮琛,石丽等老师的耐心指导,我很快找到了有效的方法。此时此刻,全体同事们帮助我的那些感人一幕幕浮现眼前:4月12日下午,我到三年级三班教室上课,余正婷老师怀着7个月的身孕,还在教室忙着组织纪律,帮忙拉桌子重新分组,我着急的喊:”你不敢帮忙,快歇一会儿……”她哪里听我的,继续和学生一起快速地拉,那一刻,我的心揪得紧紧的……说不感动,那是假的;5月16日那天下午,我的搭班老师李卫虎严重感冒,发着高烧,嗓子化脓,无法说话,无法喝水,就那样还坚持趴在讲桌上坚守岗位……当时还让我放心去参加比赛,班级有他,让我不用担心,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难受极了……同日下午两点半,在商州,曹书静老师看着我的参赛衣服说,你的衣服装在包里拿过来压皱了,这明天让评委们看到了,肯定不好,我赶紧出去找地方给你熨平。我说不用啦,这会儿太阳太大,正是最热的时刻,我话还没有说完,她就走了,这让我怎么不感动?5月17日,我们六年级组5个老师:我参赛,王玲老师当评委,廖老师和李卫虎老师请假,两个班只剩下吴仟枝老师一个人,那一天,她一个人监管两个班,真是无法想象她怎么穿梭在两个班级之间的,只知道那天晚上她的脚肿了,无法落地……这样感人的一幕幕就像电影里面的特写镜头,被聚焦,放大,一瞬间击中了我的心。借此平台,我想由衷地对你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个人体会篇

  通过本次教学大赛,我收获颇丰,既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又给我带来了灵感,还积累了宝贵的比赛经验,也让我清醒的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下面我就结合此次参赛经历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希望能为以后参加此类比赛的老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自信引导成功———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从内容设计、活动组织等诸多方面体现出课改精神,尤其需要教师自信。无论你才能多么卓著,如果缺乏自信,则无异画饼充饥,于事无补。要坚信自己能够讲好,教态自然亲切,抬起头来看着学生,不要只看着课本或者别的地方。把课堂教学的简单思路记在心里,而不要记在书上照着读。在课堂中出现的随机问题不要紧张,而要镇定地加以处理。声音要洪亮,让教室内的每一位听课师生都能清晰地听到。在心目中始终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言谈举止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平时多练习,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在备课时认真仔细一些,力求把各种问题准备好,即使课堂上产生意外情况也要自信。

  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觉得: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太苛求自己必须做得多么好,也不要把结果看得那么重,只要自己尽心尽力了,顺其自然就好。其实心态平和了,也就不会给自己束缚过重的压力,轻装上阵,反而会更自然,更自信,更清醒,更利于自己水平正常发挥,甚至可超常发挥,反而效果更好。

  其次,要有选择、有重点的准备。这次比赛所用教材的范围定在苏教版三、四、五年级下册,对于我来说,工作以来从未讲过苏教版三、四年级的课,对课本内容特别陌生,要想把每一课都熟悉了,时间根本不允许。经过深思熟虑,我只熟悉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每课所在书中的位置,然后把所有课文按题材分类,最后每一类课文写出一篇教案模板;在接到通知参赛的这两个月以来,我每天早晨上六年级语文,下午上三四五年级语文,为了上好每一课,每一天晚上看优秀课例到12点,边听边做笔记,手稿写了A4纸一踏半,60天的准备让我知道了备课的方法:分类备课,既减轻了我的备课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要彻底更新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引导作用,把放飞心灵的时间和空间彻底地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但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我们总是不能完全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学习任务,总是大包大揽、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这样反而局限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阻扰了他们的创新。

  因此,课堂上我们应尽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步学会质疑、争议,通过引导学习总结学习方法。从而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促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我想: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不再感到拘谨、害怕,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能,发展个性和多种能力的平台。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但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

  四、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

  这次比赛,也是XX市教学能手评比规则全面改革的一年。要求就只用一本没有批注的教科书,现场抽课、说课、答辩、讲课,说课和答辩一共10分钟,讲课时间为20分钟,这和以往不同,以前讲课30分钟,而且要求老师上完整的课,从导课到布置作业不能少一个环节,这真正考验的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多么的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吃透教材,这也是将来我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总结,努力的目标。首先,语言要规范,能有较强的吸引力,要做到准确、简洁、清晰、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音量要体现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态要亲切自然。我想:做到了这些,课堂语言就能吸引住每一个学生,他们就会有欲望好好听课,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其次,是板书要工整、规范,直观性强,没有错别字。此外,板书还应具准确的概括性,要设计独特、美观、得体,吸引学生的眼球。最后,在课堂上教师不但应具备善于利用各种适合的手段随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也应具备遇到意外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第9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聪明的陀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有感

  时间是一道转轮,寒来暑往,兜兜转转,却在不经意之间让人经历了成长,产生了蜕变。

  记得开学前刚到东升实验幼儿园,一见面就收到参加“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的邀请,内心激动的同时多了几分顾虑。激动的是幼儿园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不仅是源于对我的信任,还有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提升专业发展的考虑。顾虑的有“我能不能把这件事做好呢?从来没参加过信息化的比赛会不会把这事情给搞砸了呢?”就在内心忐忑的时候,脑海里回想起培根的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这次机会对于我来说幸运且珍贵,更是一次很好的挑战,必须得抓住它,努力做到最好,不留遗憾。

  1、话题巧捕捉,生成活动

  什么才是幼儿当下关注和喜欢的呢?基于幼儿的视角,我与班级幼儿开展了多次谈话活动,但兴趣点都比较零散。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听到班上有几个小男生在建构区嘀嘀咕咕,其中有个孩子说舅舅给他买了乐高玩具,另外一个孩子说暑期还去乐高培训班了特别有意思,大家都对乐高产生了话题。对啊,当下流行的玩具也就属乐高积木了,那是不是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用乐高积木设计活动呢?可是单纯的拼搭积木和信息化教学也无法融为一体。淘宝搜索乐高玩具,居然有一套可以用平板控制,这不正是我要找的吗?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啊!结合“我最喜欢的玩具”谈话梳理,孩子们兴趣点大致相同比较喜欢陀螺。于是我根据《指南》大班科学领域的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聪明的陀螺》教学活动。

  2、用心多思考,设计内容

  在活动“有趣的陀螺”下,我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尝试投放类似于乐高大颗粒积木的玩具让幼儿进行拼搭,随后引入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积累经验。如:《认识乐高积木》活动,给幼儿提高多套小颗粒乐高积木自由拼搭,生发幼儿的兴趣。《我会看图谱》活动,让幼儿学习如何读图进行操作,训练幼儿的空间建构能力。《学习平板操作》,开机、选择、退出……通过基本步骤的练习,让每位幼儿初步掌握平板的操作与使用。

  3、第一次磨课,发现问题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可操作性强,在平板的使用过程中幼儿对于接收到的图谱阅读上存在困难,在拼搭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有的幼儿甚至无法完成,导致编程无法进行授课超时。研课组在听课中也发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随后大家一起研讨调整,目标细化、PPT步骤图更清晰化,拼搭过程提供半成品压缩内容,缩短操作时间,保证活动能在顺利开展。

  4、第二次磨课,活动瘦身

  根据第一次磨课调整后的活动过程又一次的进行试教,这一次幼儿在读图时没有较大的困难,但是在半成品拼搭的时候耗时仍然较长,设计编程控制陀螺旋转时幼儿好奇心较强,摆弄各种零件导致编程失败,最后改装的环节没有时间。这次磨课后我内心很着急,这种突发状况如果在赛课过程中出现该怎么办呢?难道这课要放弃编程这一亮点吗?这现象让研课组也有些担忧,既然是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编程这个亮点一定要保留。于是在大家的研讨之下决定对课的前半部分进行瘦身,提供成品陀螺和手柄,并将最后一步改装陀螺进行删减,减少活动内容,着重研究编程控制。

  5、第三次磨课,挖掘深度

  通过前两轮的磨课,整个活动流程能顺利的进行,时间把控也较充足,忐忑的心情终于有些舒缓。但是在认识需要的编程按钮之后,编程控制陀螺转动视乎缺少挑战性与层次性,幼儿都能感受到陀螺在平板编程之下能顺利转动。研课组对于课程设计的深度又一次的进行研讨,有老师提出:“陀螺转的快慢有办法控制吗?”我瞬间明白了,陀螺旋转是由马达功率按钮键决定的,下面的数字是可以选择的。研课组在给活动流程瘦身的基础上更深入化,让幼儿探索马达功率大小与陀螺旋转速度的关系。

  6、经历中成长,感悟收获

  (1)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巧用幼儿手持陀螺和幼儿操作平板,让两位幼儿协商、分工合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合作机会。

  (2)关注幼儿操作体验。

  平板电脑幼儿缺少操作经验,前期铺垫使幼儿能熟练操作。但是在第一次使用时,孩子们在操作平板的时候比较拘谨,害怕摔坏它。保护平板固然主要,可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我为此与他们进行了一次沟通,让每位幼儿都愿意使用平板操作。设计编程中,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比较,观察与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学习符合幼儿特点

  科学教育要生活化、游戏化,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指南》,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有趣的陀螺”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编程,运用推理、判断验证陀螺转速与马达功率大小数字有关。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发展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4)自身专业发展所得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相信: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连续数日,在忙碌、担忧中度过,但是在整个备战过程中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经验,还收获了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我对活动设计的把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起初的追求幼儿的读图谱操作到最后内容的瘦身、重难点的调整,让我深深到感受到活动设计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动手操作,更应该考虑幼儿通过活动收获的知识和技能,从多维度考虑更适合幼儿的活动。

  总之,这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有苦有甜。并最终获得了XX市特等奖的好成绩,这不仅是我个人努力钻研的结果,更是东幼这个大家庭教研团队的专业体现。比赛的结束,是我个人成长之路上的一个逗号,我将以此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出发,追随儿童立场,不断寻求专业发展的新高度。

  第10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今年7月3日,我赴省参加了XX省教学能手比赛,此刻离比赛结束已过去将近一月,回忆起赛教的点点滴滴,心中不免波澜起伏,这一路走来,有艰辛的泪水,亦有成长的快乐,它们都化作美好的回忆,珍藏于我的心底。现在我用最真诚的文字把心中的感触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以此自勉。

  感恩遇见,轻装上阵

  20XX年,我40岁,这个年龄对于参赛者来说,已经老大不小。记忆力减退,精力不再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么旺盛,再加之前几次参赛铩羽而归的经历,所以我的同龄人见到我都真诚地说:“佩服你的恒心和勇气。”其实,我哪有那么大的恒心和勇气,之所以能够在赛教的路上坚持不懈,屡败屡战,除了我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的身边有一群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他们在我失败时给我安慰,在我放弃时给我鼓励,在我困惑时给我指点迷津。赵校长、方书记、赖校长、黄海燕主任、程康玲老师、黄敏老师、王媛老师、吴小红老师、方小华老师、蒋永波老师……他们就像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座座灯塔,指引我不断前行。当然还有我学科组的小伙伴们,他们在我赛教期间也默默地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帮我分担手头的工作,陪我磨课,给我加油、打气……正是因为生命中遇见了他们,才有我的不断成长。

  孜孜不懈,砥砺前行

  赛教确实是一件很熬人的事情,参赛者不仅要对三、四、五年级的每篇课文都有正确、深入地解读及对各教学点的充分预设,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超强的心理素质及灵活应变的能力。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心理焦虑,这是这半年来我的生活常态。为了保证在不影响班级上课的前提下我每天坚持磨一节课,学生8:20上早操,我就7:30到校,去教室找早到的学生试讲,日日坚持。下午6:00,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尽管饥肠辘辘,身体疲惫,但是我却心中窃喜,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研读教材,专心备课了。我的生活变得极其简单,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没有周末,一切的娱乐休闲活动都离我而去。尽管有时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快要转不动了,但看到自己能按照备课的计划逐渐推进,对一篇篇课文的解读不断精进,特别是对那些不好讲的课文也有清晰的教学预设,心中又觉得非常欣慰。于是常常在筋疲力竭的时候安慰自己:“坚持下去,市赛结束后就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再坚持一个月,七月省赛结束就可以轻松过暑假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几个月的历程,正如冰心奶奶所说的那样:“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样的奋斗虽苦犹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一学期,我把以前学习积累的理论知识积极运用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设计及实施中,并积极结合课程标准等教学理论来反观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是否合理,通过这样的双向备课,使我能够比较精准的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并能合理地组织教学。为了使教学更优化,我积极向网络资源中的名师学习,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从中汲取灵感。积极请教学校的其他语文教师,与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虚心聆听他们的建议。因为近几年语文教材换成了统编教材,再加之语文赛教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抽到的赛课签规定了教学点),这都对我之前对二十分钟的赛教课的认识和理念,带来了极大挑战。至今仍记忆深刻的是,在市上组织的冲省选手第一次集中培训活动中,聆听了专家的培训,深刻领悟到二十分钟的课怎样做到一课一得?什么才是旧课新上?在这短暂的二十分钟里,根本容不得你有任何走流程的形式教学,一定要尊重学情,直指核心训练点来设计、组织教学,要在课堂上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时心中一震:“糟了,我之前所有的备课要推倒重来。”于是,又把四、五年级所有的备课,按照我现在的领悟一课课地重新来备。好不容易这一遍的备课终于快要整理完了,我又参加了市上组织的冲省选手第二次集中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执教了《牧场之国》一课,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教学,我自己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我紧紧扣住“体会文章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组织教学,先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再引导学生发现表达方法,学习方法写写校园的宁静之美。教学目标符合课标中的年段要求,而且得到了较好的达成。可是点评时,专家老师的话却给了我当头一棒。在肯定了我的许多优点之后,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有偏移。”听到这句话我心中一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们的核心训练点是体会文章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体会并不是要在课堂上就去学习表达,特别是二十分钟的课堂,你无法做到。阅读单元的课文和习作单元的课文定位是不同的……。”我边听边想,如醍醐灌顶,阅读与习作的单元的课文作用是不同的,这说明我对统编教材的解读还是不够准确到位;“言意兼得的语用课堂”不一定非得要有小练笔的环节,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好好的朗读、深切地体悟也是言意兼得,这说明我之前对语用课堂的理解还有偏颇。看来,我的备课又要推倒重来!而此刻离省赛只有半个来月了。时间紧迫,于是又更加地废寝忘食,重新一课课的审视我之前的备课,几乎是咬文嚼字地来琢磨教材解读是否正确,教学目标是否精准,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那半个月真希望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每天不需要睡觉就好了。就这样,一次次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次次地推倒之前的预设重新备课,这一过程,让我对二十分钟的赛教课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控。所以省赛时我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才能够获得评委老师的认可。

  比赛虽已结束,尽管有许多的艰辛,但更有许多的感动。我将以此为起点,心怀感恩,向光而行!

  第11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我参与XX省教学能手大赛的经历虽已过去一个多月,但赛前赛后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能够参与此次教学能手大赛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重要机遇,因此我全力以赴认真备赛,努力提升各项专业能力。同时,也在领导、同事以及工作坊各位成员的帮助和鼓励下,历经诸多考验,最终走上了省赛的赛场,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回首各个阶段的历程,我深刻感受到了此次比赛对自身专业能力的历练,也产生了诸多心得感悟,收获颇丰。

  一、学习理论、夯实基础

  由于长期从事办公室行政工作,导致我对一线教学略有生疏。但我深知,唯有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于是我便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抓手,在熟读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力求对每个领域幼儿的发展目标都了然于心。记忆效果不好,就采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笨办法”,一遍遍抄写《指南》帮助记忆。同时,为更加深入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和认知、思维发展规律,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灵活性、生动性的教学方案,我不仅广泛地阅读了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有关著作,还通过学习平台认真汲取诸多教学名师备课、上课的经验,以求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做到科学、精准地开展幼儿教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

  二、立足实践、磨砺技能

  20XX年,我有幸成为了“孙祝玲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的成员,获得了孙园长各个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同时也借助工作坊这一优秀平台得到了诸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参与了市内三所幼儿园市坊联动活动、送教下乡活动等诸多教育教学实践,在为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打磨教学能力,观察教学互动效果,在课后及时根据听课、评课的老师和评委们的意见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和教案的修改整理。同时我抓住办公室各处室成员包班上课这一难得的实践机会,利用包班时间一节一节地上课磨课,并邀请工作坊成员进行听课、评课,及时根据他们的意见对教案和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从而提升自己的上课水平。此外,为更好适应各项赛教、比赛的要求,除了磨练课堂教学水平,我的其他各项技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在完成每天的工作后,我会坚持到排练室练琴、练舞,努力将自己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特长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便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具灵活性、生动性,从而帮助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能够在学习教学名师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全力以赴、持之以恒

  相信每位参与赛教、比赛的老师都不免会出现紧张、疲惫、焦虑之类的高压状态,我自然也不例外。从20XX年4月开始,我先后参加了市直两所幼儿园的赛教、全市幼儿园教学能手大赛,最终晋级省级教学能手大赛。各项比赛历时两个多月,不仅是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身体和心理素质的考验。面对不断地自我施压甚至是焦虑恐慌,我不断告诫自己:成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比赛过程中的学习和收获。要以平常心来面对一切,将比赛当作“不平常的日常”轻装上阵。只要做好了平常的训练和积累,正常地发挥,坦然面对任何结果,不被备赛和比赛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吓倒,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自然能够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众多年轻的、能力出众的老师们的竞争中,我凭借着自己的不骄不躁和努力付出,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四、前进路遥、幸得相助

  我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幼儿园各位领导的赏识与培养,也离不开各位同事的支持与鼓励。正是幼儿园、工作坊给予了我优秀的平台和如此宝贵的机会,让我得以与各位优秀的同仁们进行学习交流,让我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展示能力、锻炼成长。也正是领导和同事们,在备赛过程中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听课、评课,提出意见,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才能让我不断地进步,最终走上省赛的赛场。非常感谢园领导对我的培养和帮助,感谢各位同事给予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在这样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集体中学习工作,让我感到无比幸运和幸福!

  五、整装蓄势、再临征程

  省赛已经告一段落,在此过程中的诸多实践,得到的意见以及自身的反思和感悟,都成为了我前进路上的重要经验和不竭动力。我将及时总结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积极开拓创新,将比赛中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继承下来,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已经取得的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仍需拼搏努力。我将以本次比赛作为新征程的新起点,继续努力,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为幼儿教育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12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鼓励下,有幸参加了区教学能手大赛,收获颇多。

  在我还未调入三小之前,干什么感觉都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很少能感受到同伴间的互助,也很少有专家的引领。所以,在我从业生涯的前五年,教学水平一直处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自从调入三小,我这个摸黑前进的平庸之辈,感觉一下子找到了组织,有了前进的方向与奋斗的动力。

  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我觉得首先自己得做到自信、从容、洒脱。当然自信的前提是我每天抽出大量时间,一遍遍反复研读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研究“一米阅读”中各个版本的教学设计,浏览网上优秀的课堂实录,然后理清教学思路,书写教学设计,并反复熟悉教学流程。只有自己做到胸有成竹,在请导师们听课时才能做到自信、从容。

  我参赛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超级重视本次活动的校领导与几位优秀的名师的指导与点拨。在校内比赛时,为了得到更专业的指导,校领导专门请了教研室的冯晓斌主任来做评委,通过校内的教学能手大赛及赛后评委点评,我懂得了,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该仅仅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与课后习题,设置两个目标,足矣。其后,刘校请了曹晓艳老师、董丽丽老师、罗青梅老师、马彩艳老师做我们的专业指导老师。这几位导师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超,尽职尽责。每天的工作再忙,都准时来听我的课,听后做出精准点评,指出课堂中的不足之处,教学设计中的拖沓之处以及她们自己的好的教学思路……常常是上课20分钟,但是课后大家一起讨论能占一节课。在讨论中,我对一篇篇陌生的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讨论中,我懂得了在设计时,要大胆对内容取舍,紧抓重点段落,这样才能落实重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但都蜻蜓点水般不实。在讨论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巧妙地过渡与引导。比如,第二单元“金秋时节”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熨帖”这个词语时,当学生方法说的不完整时,老师可以这样过渡:老师告诉你……在引导学生读中体悟情感时,可以这样引导读:谁还想读?谁还能读的更好……在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董丽丽老师更是亲自设计了教学过程,经过研讨,我明白了应该仅仅抓住青头和红头的两组对话来学习,在品读两组对话中,体会它们是好朋友。在教学《花的学校》时,杜校建议可以这样导入:“孩子们,老师今天告诉大家一件新鲜事儿,花居然也有学校,它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导入一下子就勾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各位导师不仅对课堂进行了指导,对我的说课环节也进行了循序渐进的训练。从语速、礼仪到内容与时间的把控,无一例外。在各位导师的高度重视下,我也不敢怠慢,有压力才有动力,我的说课经过反复训练,从之前的结结巴巴到后来变得比较流利。

  除了名师专家们的指导,我的成功参赛还离不开和我一起备战,一起参赛的周丽老师。我俩备不同的课,互相听课,互相指出不足,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三年级上册中的精读课文或讲或听都过了一遍。晚上备课时,难以把握的内容,常常在电话上一讨论就是半小时,大大提高了备课的效率与质量,这次活动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同伴间互助的好处。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学校专家名师们的引领下,在同伴互助下,我终于勇敢迈出了一步。为了走的更远,我将继续努力。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通用1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读一线带班优秀心得体会2024年新时代师德师风十项准则心得体会青少年近视防控技能提升培训心得体会2024年第一季书香铁路我喜爱的好书推介活动直播观看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