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1篇:初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蓼溆、肏攮、敁敠、_”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促狭鬼”等词语的...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初三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2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初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蓼溆、肏攮、敁敠、_”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促狭鬼”等词语的含义。
2.初步了解曹雪芹与《红楼梦》相关文学常识。
3.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疏通文意,了解作者如何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掌握环境描写的特点。
2.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追求虚荣的高尚品质。
2.培养学生对祖国古典文化的喜爱之情,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写“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场“笑剧”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87版《红楼梦》视频:《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片段,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截取)相信大家对《红楼梦》都不陌生,通过这段视频我们对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和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一起跟着刘姥姥的步伐,看看富贵奢华的贾府,也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释明确难读、难懂的字词,疏通大意。
明确:蓼溆(liǎoxù) 捏丝戗金(qiàng) 篾片(miè) 银箸(zhù)
2.概括全文,划分结构。
(1)自由朗读课文,划分全文结构,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明确: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贾府众人一起吃饭,席间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2)划分全文结构,每一部分分别讲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明确:可以划分为3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凤姐、鸳鸯等人设局拿刘姥姥取笑。
第二部分(第4-9段):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1段):凤姐、鸳鸯道歉、以实情相告,刘姥姥表达“笑”剧后的感慨。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分析这场“笑剧”
(1)刘姥姥在贾府的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明确:刘姥姥在贾府的这场“笑剧”是凤姐、鸳鸯等人主导的。因为她们觉得刘姥姥的一言一行都很滑稽有趣,与平时见到的人都不一样,与这座大观园格格不入,就想拿刘姥姥逗乐、取笑,同时也为博贾母一乐。
(2)这场“笑剧”的背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深意?
明确:这场表面充满欢乐的“笑剧”背后,是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对刘姥姥充满着悲悯与尊重,通过对“刘姥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下层劳动妇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下层劳苦人民艰难追求温饱生活的同情;同时,作者通过刘姥姥参观富贵奢华的贾府的视角,对贾府这种“朱门酒肉臭”的奢靡、_生活进行了深切的谴责。“笑”的背后是沉重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的深刻思考。
2.人物形象分析
(1)这篇课文描写了筵席上众人各具情态的“笑”,自己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分别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明确:
凤姐、鸳鸯的笑: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笑: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的笑:笑到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的笑: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贾母的笑: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2)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刘姥姥是一个乡下妇人,没见过什么大市面,参观、游览宛如仙境的大观园,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充满好奇,闹了很多笑话。而刘姥姥的言谈举止与贾府众人平日里所见到的截然不同,因此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刘姥姥的种种话语与行为,虽引人发笑,但都出自她的本性,淳朴率真、自然流露,毫不做作,表现得恰如其分。所以她虽然俗,却俗得可爱。
刘姥姥是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她知道自己扮丑,是为了博贾母一乐,为了自己生活,她不得不充当大家的“笑料”,配合演好这出“笑剧”,放下自己的尊严,以期获得别人的同情,得到些恩惠,好维持自己的生计。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姥姥虽然没什么文化,确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面对贾府的金碧辉煌,刘姥姥惊叹、夸赞,却没有流露出羡慕、奢望的情态,反而屡次感叹贾府的奢侈,同时仍保持着善良与淳朴,只想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在席间,刘姥姥觉得金银的筷子反而没有自己平时用的合手等细节,刻画出刘姥姥朴素实在、不贪慕虚荣的农村妇女形象。
3.分析文中对贾府的环境描写
明确: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描写了大观园的金碧辉煌。“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典型环境,它见证了贾府的兴衰,是全书主要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众多情节在此展开。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与塑造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故事也不例外。正是在参观大观园、与生活在大观园中的许多人物的接触中,作者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刘姥姥”形象。
(四)拓展延伸
播放电视剧“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片段,结合课文及课外的积累,谈谈在一进荣国府时,刘姥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与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见识到了贾府的富贵奢华的生活,也认识了刘姥姥这一善良纯朴、言谈风趣、有见识,又大智若愚、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形象。
课后认真读一读《红楼梦》中这一章的全部内容,写下自己的认识。
第2篇:初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故事情节。
2、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特色和作用。
2、把握、品味杨志的性格特征。
3、自主学习,质疑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杨志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与他失败的关系,认识“人和”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把握、分析杨志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研读文本,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问:作者是怎样写“天气热”的?写“天气热”有何作用?
(学生阅读文本,找出有关的语句,讨论交流)
明确: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间接描写:以凉衬热。
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天气热”,就没有后面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问:吴用等人“智”表现在哪里?从小说中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他们的“智”?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讨论。)
明确: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天气炎热。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挡住视线,便于行事。
假扮客商。
买酒喝,引诱对方。
巧妙下药,麻倒对方。
问:杨志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江湖经验的人,他的“智”又表现在哪里?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讨论。)
明确:假扮行商客人。
改变行走时间。
逼军士赶路,减少中途休息。
审察枣贩,警惕卖酒贩子。
酒不多喝。
问:吴用等人的“智”与杨志的“智”有何关系?
明确:用扬志的“智”衬托吴用等人的“智”。
问:根据课文的内容,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
明确:精明、谨慎,江湖经验丰富,刚愎自用,粗暴,不善于处理内部关系。
问:分析扬志失败的原因。
明确:内部原因,不团结、矛盾重重。(这与杨志的性格有关,最后,杨志已经失去了队伍的领导权,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外部原因:吴用等人棋高一招。
三、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问:“智取生辰纲”写的是吴用等人,但作者却以写杨志为主,最后补叙吴用等人的计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四、深入研究读文本,质疑探究。
问:吴用等人的计谋及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破绽?
(学生用“挑刺”的眼光阅读课文,力图找出“破绽”,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明确:有三处“破绽”。
1、白胜卖酒不带瓢?
①如果是散卖给地里干活的农民,则应带瓢。
②如果是卖给酒店,则可不带瓢,但为什么这时候挑去?又怎可中途卖给别人?这不是不讲信用吗?
2、“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交军去吃”,热心过度,急于推销(施计)。
3、“脱得赤条条”,晁盖等人是练武之人,肌肉发达,不同于一般人,不怕杨志看出有什么不对吗?
问:这些“破绽”有可能是作者的失误,但更有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现在我们假设是作者有意为之,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杨志为什么没有看出这些破绽?
明确:杨志在火冒三丈、烦躁、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由此可见,人和是多么重要。
教学后记与反思: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将文本读深、读透。尤其是“吴用等人的计谋及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破绽”这一环节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初三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初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教案范文格式,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区别左右教案,七年级的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