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选16篇)

作者:admin2023-03-22 10:28:02

  导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选1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 第一课时 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上联是:课堂小天地。(下联:天地大课堂) 2、是的,古...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选1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选1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

  第一课时

  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上联是:课堂小天地。(下联:天地大课堂)

  2、是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书。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诗人孙友田先生去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板书课题。

  3、读一读课题,能读懂课题吗?读懂了什么?(在泛泛交流中抓住这几个要点:a、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是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b、对“课本”的已有认识。c、题目是一种呼唤。)通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猜想,让生泛泛而谈,唤起阅读期待。师适时总结引导: a、大自然会是一本怎样的绿色课本,从中能收获到什么。b、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c、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

  4、从题目中,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这真是个精彩的题目!那诗一定是更加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1)词与词组: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描绘、微风、相聚、苍劲、饱览、温馨、豪情、攀登、洋溢、胸襟、浩瀚 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2)指名分节朗读。

  6、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打开了这绿色的课本,你收获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本,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7、这真是一本五彩缤纷的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再次感受感受。

  8、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上节课,我们一起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这课本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呢?(美)

  2、哦,美,美在哪里?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美?读读诗句,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扣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4、总结:同学们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还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真是美不可言啊!下面就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其中的美。

  5、选择自己读得最满意的一节全班朗读。

  6、指名朗读。

  7、那这绿色的课本如何去打开呢?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8、指名交流,相机板书:发现——描绘——亲近——感悟(2——4节)

  9、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诗的首尾两节相同,这是无意义的重复吗?(不是,是从召唤起笔,又以召唤收笔,首尾呼应。)

  10、齐读全诗,整体感悟。

  11、自由读背。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3

  教学要求: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创造性地模仿着写一首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的语言,能够通过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产生美的感受,将这种感受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

  2、帮助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1、老师板书“课本”两个字,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再补全课题,学生读题。提问: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配图朗诵诗歌,使学生进入大自然美的情境。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

  敞开 绿阴 呼吸 芬芳 翠竹 挺拔 松柏 苍劲 绚丽 描绘 沃野

  耕耘 鸣禽 联欢 洋溢 温馨 相聚 清山 攀登 豪情 浩瀚 胸襟 撒开 云锦 明媚 黄昏

  a、齐读、指名读(提醒注意芬、馨、襟都是前鼻音)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有同学知道了吗?好,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大自然里有些什么?

  3、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芬芳”就是香,就是扑鼻的香气。

  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挺拔就是直,高。苍劲,就是有力。沃野就是很有营养的土地。耕耘就是耕作和除草。

  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理解洋溢就是充满,温馨就是温和芬芳,温暖、舒服、幸福。

  ④指名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包揽,就是充分地看。浩瀚,就是无边无际。

  ⑤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理解云锦,古代的一种织物,多彩瑰丽。

  ⑥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4、文章哪些段落写了大自然有什么呢?(2-4)所以课文就可以分为三段,第二段的段意就是告诉我们大自然里有许多绚丽的景色,有丰富的知识。那么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别急我们学下去。

  三、细读品味,产生美感

  (一)、学习第一段。

  1、请一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让他谈谈自己读后的感觉,也就是为什么要那样读。

  2、再请两位学生读一读这一段。

  3、总结:这里告诉我们大自然已经作好了准备,等待着我们进入他的怀抱,去参观,去游玩,去学习。

  4、齐读感受大自然的号召。

  四、指导写字

  1、耕的左边不能写错。

  2、襟的左边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

  3、瀚的右边不是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第一段,有同学给大家朗诵一下吗?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

  过渡:那么,大自然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

  二、细读品味,产生美感

  第二自然段

  1、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收获和快乐呀!看,(教师读第二自然段)

  2、大自然能带给我们哪些收获呀!

  3、哦,我们走出新苑小学,首先看到的是比较近的地方的景色,有正在拼命生长,挺拔的翠竹,有古老、苍劲的松柏,果园里(农民们正热呵呵地采摘着苹果、李子、葡萄,因为采用了优良品种水果的个子更大,营养价值更高,农民伯伯想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沃野里农民们正在耕种,布谷鸟还在多余地叫着布谷、布谷快快耕种,它不知道现代科学发达什么时候该耕种、什么时候该施肥都有农业科技站来通知的。

  4、老师的眼睛还看到了,好吧,你们说吧。你还愿意用你多彩的画笔描绘------

  5、请你把这一幅景象读出来给大家听吧!你读的时候你的脑子里有些什么呢?

  6、齐读。

  第三自然段

  过渡:我们继续走着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我们又遇到了什么呢?(遇到了鸣禽、野花和祖国的山水)

  2、 “温馨”是什么意思呢?

  a、请同学们联系一下上下文,看一看。从文章哪边看出来的。

  b、我们来查一查字典,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c、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3、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起来读第三自然段。并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感觉。

  3、总结,小朋友们,你们好久没来啦,想同学们的鸣禽、野花都要和同学们一起来玩耍。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告诉世界吧。齐读。

  第四、五自然段

  1、大自然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许多快乐等待我们去收获。自己读一读第四、五自然段,想象一下祖国山水的景象。天空、大地、早晨、黄昏的美景。待会读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读。(祖国的山水很美,要包揽无限风光,要尽享大自然的无私给予,还必须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要想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搏击狂风巨浪,不畏险恶。)

  2、学生读第四、第五自然段。你觉得祖国的山水怎么样?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3、大自然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在呼唤着我们去发现、探索,清山说-----绿水说-----去吧-----去吧------

  过渡:大自然是美的,是可爱的,是幸福的。你能对大自然说一句话来回答它的邀请吗?

  齐读第二段读出我们的快乐,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读出探索大自然的无畏。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现在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了吗?(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给我们无比的幸福)

  3、让我们齐读课文。

  4、这里和第一自然段是一样的,属于前后照应、呼应开头。

  5、那么是不是多余的呢?(不是的,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悬念,通过第2-5自然段我们已经明白了,在篇尾的出现则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领悟于心的感觉。如果说,在篇首,它是对全诗主题的暗示,那么,在篇尾,则是全诗的升华。)

  四、小结课文

  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给我们无比的幸福。大自然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时间。

  课后延伸:组织朗诵比赛;组织学生仿写一首诗歌。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4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3、朗读诗歌,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想象绿色的大自然充满奇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教具准备:音乐磁带 图片 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9月20日 (总16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对课文语言品味的过程中,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1、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其中也充满了神秘和奇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感受大自然绚丽神奇的景色。2、揭题, “课本”有什么用处?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1、指名读、齐读课题2、读题,结合实际谈课本的用处。3、提出疑问:(1)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2)“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意思是什么?二、初读课文学生主动积极地朗读课文,并学会倾听和客观地评价他人,从而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1、自读课文。(1)朗读课文,熟读课文。(2)读课文时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3)这篇课文分成几部分。2、检查自读情况。(1)指读生字词,正音。芬芳 绚丽 耕耘 洋溢 温馨 浩瀚 黄昏 胸襟(2)检查生字词的意思。洋溢 绚丽 温馨 浩瀚 胸襟 耕耘 苍劲(3)指名朗读课文。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节的意思。第二部分(第2-5节)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予我们丰富的馈赠。4、配乐范读。你们也想像老师一样来读好这首诗歌吗?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反馈。(1) 读生字词(2) 理解词语,不懂的相互讨论。(3) 朗读课文3、自由读课文,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三部分(第6节)总结课文,号召孩子们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4、练读,指读,齐读。三、总结课文读出感情。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四、指导书写掌握生字,并能细致地观察,体会汉字的形体美,从而认真书写。1、出示生字,指读,识记。2、指导书写“馨”“襟”“翰”1、读生字,识记。2、描红临写。四、作业设计会写端正生字词语。积累词语。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2、写出带有“看”的意思的词。(不少于四个)如:饱览________第二课时9月20日 (总 17 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从本文学习一些写作方法。3、完成课堂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通过复习巩固,便于新的学习。正音:芬,览,馨。听写课后词语。读生字词。默词。二、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思考,达到自我感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进一步感受课文,并积累语言,达到自我内化的过程。(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课文2、想一想读了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3、教师总结:这一节告诉我们可爱的祖国召唤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学习第二部分 1、轻声读2-5节,想想“这绿色的课本”里藏有多少秘密,读了这“绿色的课本”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与快乐呢?2、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自由读。 读完之后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1)第二节,描绘了大自然的哪些动人画面。指导朗读。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2)第三节 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集体有感情地朗读。(3)第四、五节读了这两节,你明白了什么? 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饱览无限风光,尽享大自然的给予?指导朗读2、齐读第二部分。(三)学习第三部分1.自由读第6节。2.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3.指导朗读:语调可热烈、高昂些。(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2、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发言3、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把你的感受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你就怎么读,把表情写在脸上。)(二)学习第二部分1、轻声读,小组讨论,再互相评一评。2、交流(1)第二节发现 翠竹 松柏 描绘 果园 沃野自由练读,读出欢快、喜悦之情。男女赛读,齐读。(2)第三节体会到“鸣禽”、“野花”的活泼艳丽和对少年儿童的热情友好。把体会到的感情读 出来!(3)第四、五节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绿水”“天空”“大地”这些祖国山水的无穷魅力。学生自由谈。用热烈、欢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3、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三)学习第三部分1、自由读,讨论交流2、自由练读,集体朗读。三、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你喜欢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吗?把我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2、指导背诵。1、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喜欢之情。2、背诵课文。四、布置作业积累优美词句。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的空气()的绿阴()的眼睛()的翠竹()的松柏()的色彩()的果园()的风光()的大海3、收集描绘、赞美大自然的诗歌和片段,记下来。板书设计: 发现 翠竹 松柏去打开大自然 描绘 果园 沃野绿色的课本 联欢 鸣禽 野花相聚 青山 绿水教后反思: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瑰丽与奇妙的风光, 召唤孩子们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里汲取营养。全诗文辞优美,句式整齐,字里行间涌动着激情。学生只有真正的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字词,激情高昂的朗读课文,才能把这种大自然浑然天成,又不失色彩、活泼、温柔、清凉与舒适的特点展现出来。我是先让学生认真读好读通课文,做到字字正确,而后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对感受深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感情溶入作者的感情中去。这样,朗读课文起来就会发自内心的有感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5

  五上备课参考大全(之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

  1.板书“课本”,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芬芳 绚丽 耕耘 洋溢 温馨 浩瀚 黄昏 胸襟

  (3)检查生字词的意思。

  洋溢 绚丽 温馨 浩瀚 胸襟 耕耘 苍劲

  (4) 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节的意思。

  4.交流自然段的意思。

  5.运用自然段相加法,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齐读课文

  (四)课堂作业

  完成习字册(一):1、抄写生字 2、补充成语 3、组词

  (五)家庭作业:

  1. 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第一节,闭眼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是根据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2.自由读第一节,在重点词语下做记号。

  3.全班交流汇报。(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阴、芬芳的空气)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去吧”要读出召唤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节。

  2.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象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在书中画下重点的词句。

  3.交流所画内容。

  4.四人小组描述根据所画内容想象的画面。

  5.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

  7.听录音范读,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节。

  2.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鸣禽”、野花“的活泼和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

  3.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指名试读,全体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4、5节。

  2.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3.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4.指导朗读:大自然对少年朋友是那样友好,大自然中隐藏着那么多的秘密,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收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录音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五)朗读第二至五节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节。

  2.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3.指导朗读: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4.录音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七)总结全文。

  教后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6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诗句,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2.引导学生想象绿色的大自然充满奇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在朗读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设下悬念。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教学后记:学生对带着问题去学文很好奇也很有兴趣,给学习课文开了一个好头。)

  二、初读课文。

  1.媒体播放课文录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逐节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教学后记:在以后的朗读中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览,边音;芬、馨、襟,均为前鼻韵母。)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第1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荫。”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了什么意思?(开头这样写生动形象,“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荫”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表明了祖国热情召唤孩子去绿色的大自然探索。)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是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含义是什么?(两个“去吧”是祖国深情的召唤。“芬芳”是香的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点题,指接触、认识大自然。)

  (3)指导朗读。

  绿色的大自然是那样美妙神奇,等着我们去呼吸那芬芳的空气、感受那清凉的绿荫,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节?(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指名读,集体读。

  2.细读第二部分(第2—5节)

  (1)细读第2节。

  指名读。

  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启发学生张大“明亮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景象、“沃野”的耕耘场面)

  指导朗读。

  小结板书: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2)细读第3节。

  女生齐读。

  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小节板书: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3)细读4、5节。

  男生读。

  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谈,加深感悟。学生也能谈出写东西来。)

  指导朗读。

  (4)朗读第二部分(第2—5节)

  3.细读第三部分(第6节)。

  (1)齐读第6节。

  (2)揭开新课开始设置的悬念,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缘由。(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回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3)指导朗读。

  (4)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第二课时(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生字。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本诗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配乐磁带、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第一层(第1节):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层(第2—5节):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丰富的馈赠的。

  第三层(第6节):呼应开头,总结全诗,进一步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反复:诗歌第1节与最后一节反复出现,一方面使诗歌前后呼应,回环起伏,有鲜明的节奏感。另一方面使诗歌意境更为深远,进一步升华中心。

  (2)押韵:句末“阴、馨、襟”等的押韵,读起来颇具韵律美。

  (3)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引导学生举例谈并朗读。)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熟读成诵。

  1.你喜欢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吗?把我们的喜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并背诵出来。

  3.教学后记:评议指导朗读,并引导当场背诵。对于个人展示者配乐朗诵或背诵。学习气氛很活跃。

  四、指导书写。

  1.说说生字的结构。

  提示: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紧右松,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紧下松。

  2.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书写“馨、襟、瀚”几个字。

  4.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预习第2课。

  板书

  发现 翠竹、松柏

  去打开大自然 描绘 果园、沃野

  绿色的课本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7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 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课文练习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课文练习创作。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文章的层次,感知诗歌的特点。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提高性目标:

  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出示自学指导:

  (1)把课文读2遍,做到正确流利。没达到要求再读1遍。

  (2)看生字表,能盖住拼音,很快地说出本课中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不看书,完成《补充习题》一

  (4)读一读“洋溢、温馨、饱览、无限、浩瀚、云锦、明媚、胸襟”等词所在的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读自学指导,了解自学内容。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10分钟)

  4.教师指导:

  (1)朗读:选取2-4名困难学生分段读课文,出现错误,教师指导,请困难学生再读错误处,全班学生齐读错误处。

  (2)互相批改《补充习题》一。统计错误并加以订正。

  (3)理解词语:

  学生先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正确的教师加以肯定;错误的教师加以引导,或告诉学生,或联系课文让学生再体会。

  三、 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了解写法。

  1.出示自学指导:

  (1)默读全诗,看看一共写了几个小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补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你发现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把答案简单地写在书上。

  (4)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将学生的答案归纳、梳理。

  3.教师指导,对学生的发现给予鼓励。

  (写法特点:①首尾反复,前后呼应。②有些诗句对仗、结构相似。③二、四句押韵。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⑤丰富的想象。⑥有些字词用得特别妙。⑦借物抒情。学生的发现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及时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4.小结: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课件:( )的大自然

  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

  5.指导朗读: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6.试着背诵。

  四、作业设计:

  a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遍,并背诵。

  2. 摘抄文中优美词语和短语。

  3.完成《补充习题》二。

  b类:

  搜集描写大自然美妙景色的词语,诗句,诗歌,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基础性目标: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感悟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迪,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诗歌练习创作。

  提高性目标:

  进一步领悟诗歌表达特点,有创造性地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 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1) “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 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课本”,“大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3)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4)完成《补充习题》三

  2.点一生读题;

  3.学生自学,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4.生交流,师指导,朗读:。

  1) 交流第一题答案:

  a. 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如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 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 师小结并指导朗读: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朗读提示: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

  e.指名朗读。

  2) 交流第二、三题答案:

  a. 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 生思考、讨论;

  c. 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d.拓展延伸

  ①同学们,大自然的每一种景象都能给我们启迪,只要我们调动全身心、动用各种感官,留心观察,用心品味就能读懂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比如:(出示课件)看到青青的翠竹挺拔地屹立着,不怕风吹,不怕雨打,你会想到­——翠竹:不怕狂风暴雨、从不低头、正直、刚正不阿、坚强,做人就要像竹子一样正直、勇敢。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仔细品读2-5节,看看你能从哪些景象中读出什么启迪?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想,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②交流感受。

  松柏:四季常青、不怕风雪、昂首挺胸、坚韧顽强

  丰收:没有付出 哪有收获

  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果实

  青山:要饱览无限的风光,必须攀登,攀上山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美

  绿水:只有不怕困难,披波斩浪,勇敢前进,才能实现美好抱负,学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③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搬动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小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收扰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扬……(划线部分让学生自由填空)。

  e. 同学们,你看,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大自然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那为什么又称它是“绿色的课本”呢?(在课题的绿色上加“圈”)(生机蓬勃、充满活力、象征生命,象征着亲身参与活力,象征着和谐、美好)

  3) 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师: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起段第1节和总结段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 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 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a类:

  1. 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2、完成《补充习题》四的诗歌创作。

  b类:

  小练笔

  本文的作者对青山、绿水产生了联想,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借青山、绿水来启迪少年儿童要不怕艰险,勇于攀登,要有广阔的胸怀,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景象,你看了会产生哪些联想呢?请你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诗歌。

  板书: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百科全书

  闻、看、画、听、登、走 生机蓬勃

  充满活力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8

  作者:宗阳春发表时间:2004-4-29阅读次数:14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5、

  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9

  (一)教学目的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能有感情地背诵全文,并能流畅地默写。

  难点:

  1、 理解诗歌中字词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1、 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初步读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 标出课文中,第一课时重点要学习的近义词、反义词等字词内容。

  3、基础知识:

  芬:芬芳、清芬

  形近词:纷(纷乱)(纷繁)(纷飞)(纷呈)(纠纷)(纷争)(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顾客~,应接不暇

  吩:吩咐 氛:气氛、氛围

  绚:绚丽多彩、绚丽多姿、文采绚丽、绚烂(绚烂的朝霞)

  溢:充溢、溢出、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上、神情上。

  瀚:(广大)浩瀚、瀚海:指沙漠(瀚海无垠)

  襟:连襟、胸襟、襟怀、襟抱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

  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昏天黑地

  3、头脑迷糊,神智不清:昏庸、昏头昏脑、昏沉、昏君

  4、失去知觉:昏迷、昏厥

  拔(拔草)(拔剑)(选拔)(海拔)(出类拔萃)(拔刀相助)(拔河)(拔苗助长)(拔腿)

  拨(拨开云雾)(拨付)(拨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泼(泼妇)(泼辣)(活泼)(泼墨)(泼水节)

  沃(沃田)(肥沃)(沃土)(沃野:肥沃的田野)

  连(骨肉相连)(藕断丝连)(连续)(连队)(连环)(连接)(连累)(连忙)(连绵起伏)(连锁店)(连载)(连夜)

  联(联合)(联盟)(联系)(联欢)(联络)(联名)(春联)(联播)(联唱)(联手)

  (联网)(联谊)(联想)(联展)

  聚(聚集)(聚会)(聚宝盆)(聚餐)(聚合)(聚精会神)(聚居)(聚沙成塔)

  览(游览)(展览)(浏览)(阅览)(一览无余)

  空kong(第一声)天空、空城计、空谈、空荡荡、空口无凭、空前绝后、空虚

  kong(第四声)空白、空地、空缺、空闲、空余

  近义词:

  绚丽(绚烂)胸襟(胸怀)描绘(描写)敞开(打开)

  反义词:

  清凉(炎热)相聚(分离)黄昏(清晨)浩瀚(渺小)

  二、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篇课文。我们大声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今天,我们以小组间比赛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知识。优胜者除了能给自己这一组加分外,自己还可以得到一颗星。但我有一点要申明,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不可以大声的喧哗,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话可说都应该举手表示。

  (二)“自主—合作”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今天,比赛的内容都是有关课文的基础知识,先给同学们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同桌相互先考一考,读准字音,生字可以写一写。(十分钟)

  我们以“读、写”为主,想考一考读。

  黑板出示:

  沃野 敞开 挺拔 苍劲 鸣禽 洋溢 温馨 攀登 饱览无限 豪情 浩瀚 胸襟

  云锦(前鼻音) 明媚 绚丽

  1、指名读

  2、齐读

  3、练写

  4、默写(分成两组,一组比较中等同学,一组基础较差的学生)

  词语读完了,我们来比一比读课文。

  5、轮读课文,明确全文的分段

  6、自由读全文,特别是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7、指名读正音

  (三)梳理课文结构

  1、 细心的同学在刚刚读课文中,有什么发现?

  2、 你能根据你的发现给课文分段,并写下段意吗?(指名上黑板写)

  (四)质疑问难

  1、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谁在读课文中,有什么疑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石头书》吗?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包蕴着无穷无尽的知识,除了“石头书”外,还有“树木书”、“贝壳书”等各种各样的书。不仅如此,大自然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充满魅力的山水画、鸟兽图,可以说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书,是我们永远也学不

  完的课本。

  二、细读第一部分(第1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

  什么意思?(生动形象,热情召唤)

  “去吧……,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是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

  色的课本”的含义是什么?(指接触、认识大自然)

  3、指导朗读

  三、细读第二部分(第2~5节)

  1、指名读第2节。(1)想想这一节大自然描绘了哪些动人的画面?

  (2)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

  (3)练读。

  2、女生齐读第3节。

  (1)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2)“温馨”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练读。

  3、男生齐读第4、5节。

  (1)祖国的山水、大地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大自然的给予?(必须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

  (3)“胸襟”可以换成什么词?“明媚”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热烈、欢快的语调)(5)练读。

  4、齐读第二部分。

  四、细读第三部分(第6节)

  1、齐读第6节。

  2、首尾呼应,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缘由。(大自然美妙神奇,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就会给我们以丰富的回报。)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语调可热烈、高昂些)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五、总结写法特点

  (1)反复:前后呼应,回环起伏,有鲜明的节奏感。

  (2)押韵:韵律美。

  (3)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

  第三课时

  1、组词

  芬( )溢( )禁( )绚( )

  纷( )益( )襟( )循(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动词)

  ( )大门 ( )课本 ( )空气 ( )微风 ( )青山 ( )大海 ( )笑容 ( )电脑

  ( )风光 ( )早晨

  ( )的绿阴 ( )的空气 ( )的翠竹

  ( )的松柏 ( )的野花 ( )的果园

  ( )的大海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1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 )的大门 ( )的绿阴 ( )的翠竹

  ( )的果园 ( )的松柏 ( )的风光

  ( )的大海 ( )的早晨 ( )的胸襟

  2、 呼吸( ) 打开( )

  描绘( ) 显示( )

  二、按要求用“苍劲” 造句。

  1、形容树木:

  2、形容书画: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 )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 ),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 )。号召我们少年儿童( )。

  2、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是 ( )。

  3、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 )、( )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 ) ,

  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 ),其中的妙处是 ( ) 。

  四、拓展练习。

  1、 在诗人眼里,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课本?说说你的理由。

  2、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请你写出5句带有各种颜色的古诗句。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1.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

  )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

  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

  2) 补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点一生读题;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点也)

  2)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

  a.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

  b.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

  “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

  c. 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

  d. 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3) 交流自学题答案,相机指导朗读:

  a. 点生回答第二题答案:

  师说:学完生字,我们再来看看内容,谁能把(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补充完整?

  有生回答(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 诗人让我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说:哪个更准确呢?

  学生比较选择,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结果生大都赞同:(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师小结后让生齐读补充完整的题目。

  师说:知道了内容,我们再讨论一下结构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生举手答读,他生评读,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启发:文中几处写到了“祖国号召我们”,让生找后分男女生读1和6 节,生水到渠成地想到是总分总结构。2-5节具体写的是大自然。

  b. 点生回答第三题答案:

  师说:到现在课文真正写了什么,相信大家已经了然于胸了吧?是什么呢?

  生齐答:自然。

  师再问:哪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

  师随机点生回答,几生回答、补充、更正后得出:空气、翠竹、松柏、果园、

  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师说: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师随后呈现小黑板:( )的大自然

  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

  师说: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优生或师范读,他生齐读。

  6.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 读课文、看图片等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空气、翠竹、松柏、果园、

  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围绕板书总结:我们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受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可黑板上的自然“打开”中“打开”加引号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讨论。

  2.最后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让我们身临其境,也到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去享受欢乐和温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难点:1.理解 “打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

  2.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 “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 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点一生读题;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第一题答案:

  a.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 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 读、看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

  e.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f.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2)交流第二题答案:

  a.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生思考、讨论;

  c.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d.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a.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b.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翠竹、松柏

  描绘果园、沃野

  与鸣禽野花联欢

  与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3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30

  师:齐读课文,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受到了自然现象的启发。

  师: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究竟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当我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之时,就会想起“木”字。当我登上山峰,倚靠在大树旁,就想到了“休”字。所以,我认为大自然是本具有丰富知识的语文课本,

  生:我认为大自然也是音乐课本。小燕子、小蝌蚪┉┉都是音符。哗哗的流水、枝头的娇莺┉┉都是优秀的歌手。

  生:我认为大自然更是美术课本。它色彩明丽,多姿多彩。河流、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栩栩如生,构成了一幅活的画。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使老师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集。春天的绚丽,夏天的火热,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一一展现在眼前,金色童年的幻想尽在其中!

  师:你真棒!多么浪漫的想象啊!

  师:同学们,大自然鬼斧神工,神奇而又美妙!你打开它,就会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她也许还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愿我们心中都拥有一本绿色的大自然课本。

  〖评析〗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追求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教师以朴实无华的言语循循善诱,让多少学生的思绪飞扬,让多少学生的心灵共舞!这样的课堂教学,如同我们每天的生活一样自然。大自然本是一本无字之书。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把身教室的学生,引领到了广阔无垠、充满生命活力的大自然之中,从大自然中汲取到了丰富的营养,获得了真知。课堂上,老师实现了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真实自然地教学,从打开孩子们手中的大自然课本入手,继而也就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

  转载自妙桥小学博客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4

  一、教学提示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引出话题

  1同学们,大家好!先请大家看一个词语

  ※——课件(文字):大自然

  (1)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大自然里有些什么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课件: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2)面对这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你想把大自然比作什么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动画提示:说一说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的确,大自然像母亲,无私地给予人类一切;大自然像智慧老人,启迪人类不断创造,也有人说大自然像本无字书,写着无穷的奥秘……那么,在现代诗人孙友田的眼中,大自然又像什么呢?)

  ※——课件(文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起读课题

  2、咦,诗人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这个“课本”里又写了些什么呢?

  ※——课件(文字):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首诗。

  板块(二)了解诗意

  1、请每位同学先把课后的生字、词语读准确,然后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的时候,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

  ——课件(文字):饱览lǎn云锦jǐn胸襟jīn

  敞chǎnɡ开微风fēng相xiāng聚

  芬fēn芳fāng苍cāng劲jn黄hung昏hūn

  先自己读读,能找到它们读音的特点吗?

  ◎动画提示:读准字音

  (2)同学们真聪明,这里的绿色字都是前鼻音,而橙色字都是后鼻音;

  (3)请跟我一起读一遍:第一行,注意前鼻音的发音……;第二行,注意后鼻音的发音……;第三行要同时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

  2、俗话说得好:旧书不怕百回读!请你默读全诗,看看一共写了几个小节,每一节又写了什么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思考、讨论。

  ◎动画提示:了解内容

  (通过仔细的阅读,大家一定明白了,这首诗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节:写了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部分是第二到第五节:写了我们投入大自然,勇敢探索,就一定会收获成果。

  第三部分是第六节:写了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案设计

  ◎动画提示:获得发现

  你发现没有,哪几个小节的内容是相同的?

  你们真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回答正确,第一节和第六节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这两个小节为什么要相同呢?请大家说说。

  ◎动画提示:请你说说

  (3)嗯,同学们说出了一点儿意思,确实,这两节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课题。但是,这两节放在一头一尾,作者如此安排可是独有匠心的啊,相信大家通过学习,最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板块(三)品读感悟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诗歌的第二部分品读感悟: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课件(文字)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大家带着问题认真地读读2—5节,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出来。把你找到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交流。

  ◎动画提示:边读边画一起交流

  同学们一定都找到了吧!

  ※——课件(文字)点击后依次每行出示:翠竹松柏果园沃野

  鸣禽野花

  青山绿水

  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

  (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绿色课本内容丰富,有许多的事物:在第二节中,有翠竹、松柏、果园、沃野;第三节中有鸣禽、野花;第四节中有青山、绿水;第五节中有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

  这四组不同的事物就仿佛是大自然的4页书,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沟通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置身于原野、森林、高山……亲近大自然。)

  (3)这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2※——课件(文字)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1)请同学们在四人学习小组中,再细细品读2—5节,一同讨论,合作学习3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动画提示: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2)在共同的探讨中,同学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发现了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大自然的:第二节的翠竹、松柏、果园、沃野的美丽是亲眼所见的,第三节的鸣禽、野花的联欢是亲身参与的;第四节的青山、绿水的对话是亲耳聆听到的;第五节的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这些美好的事物是用心感受的。

  我们调动全身心、动用各种感官,留心观察大自然,才能读懂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正因为如此才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课件(文字)点击后依次出现“破折号和后面的文字”:

  翠竹松柏果园沃野——亲眼所见

  鸣禽野花-——亲身参与

  青山绿水---——亲耳聆听

  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用心感受

  3、读完第五节后,你一定发现这里还有个空,可以填上很多内容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去感受大自然呢?请你发挥想象,像诗人一样来创作一段。

  ◎动画提示:写一写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课件(文字):挥动有力的双臂,

  去触摸太平洋跳动的脉搏。

  迈开坚定的脚步,

  去丈量喜玛拉雅山的高度。

  你受到启发了吗?看来诗歌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可以填上很多内容。但是,诗歌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意味深长。

  板块(四)反复诵读

  1、同学们体会得多准确啊,请你把刚才的体会融入诗歌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读。

  (1)读的时候要注意:无论读到哪一节,都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眼睛看到了翠竹松柏、你的耳朵听到了青山绿水的对话……带着想象来朗读,能把诗读得更美。请一位同学来读给我们听听,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动画提示:读一读评一评

  2、面对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读读这首诗了,请各位小评委给我打打分吧。

  ※——课件(文字)分屏出示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朗读诗歌真是一种享受啊!我感到快乐温馨、豪情壮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来,配上优美的音乐,我们一起分节朗读,2—5节分别请4位同学读,首尾两节一起读。

  ※——课件:音乐+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4、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的发现吗,为什么这首诗的首尾两节要相同呢?现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谁来谈一谈。

  ◎动画提示:谈一谈

  是的,正像大家所体会到的,文章首尾呼应,诗句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的暗示,两个“去吧”,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绿色”点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篇末是对全诗的升华,激发少年儿童勇敢探索、勇于实践,朗读时要注意对比。

  板块(五)活动拓展

  ※——课件:每人搜集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开个“大自然的赞歌”诗歌诵读会。

  三教学备注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充分的想像,将文本读通、读实、读厚。

  2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5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对课文语言的品味。

  三、教学准备:印有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字美,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设下悬念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3、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情况。

  (1)检查读词语情况。

  出示卡片:

  洋溢 沃野 饱览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黄昏 绚丽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帮助正音)

  (3)指导读好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注意语速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概。

  1、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问题:

  a: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b: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四)细读课文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

  (1)“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开头这样写生动形象,“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阴”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表明祖国热情召唤孩子去绿色的大自然探索)

  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是什么意思?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含义是什么?(两个“去吧”是祖国深情的召唤。“芬芳”是香的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点题,指接触、认识大自然)

  (3)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绿色的大自然是那样美妙神奇,等着我们去呼吸那芬芳的空气、感受那清凉的绿阴,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节?(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指名读,集体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研究生字,看看哪些字是容易写错的。

  2、教师重点指导写以下几个字

  “耘”的左边是“耒”,不能写成“丰”。

  “襟”的左边是“幸”,不能写成“守”。

  “瀚”的最右边不是“翁”。

  (六)布置作业

  1、写《习字册》上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

  三、教学过程

  过渡: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读了这“绿色的课本”,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与快乐呢?

  (一)讲读第2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

  板书:翠竹、松柏、果园、沃野

  3、指导朗读。

  (1)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愉快)

  (2)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的感情)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4、小结

  (二)细读第3节。

  1、指名读课文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2)联系课文,理解“温馨”是什么意思。(“温馨”是温和芬芳,这里是温暖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5)小结板书:与鸣禽野花联欢 与青山绿水相聚

  (三)细读第4、5节。

  1、男生齐读第4、5节。

  2、理解诗句的意思。

  (1)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

  (2)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绿水”、“天空”、“大地”的美好神奇。

  (3)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4)理解“胸襟”、“明媚”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大自然对少年朋友是那样友好,大自然中隐藏着那么多的秘密,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收获,我们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要用热烈、欢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我们探索自然的快乐、无畏)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4、齐读第二部分(第2~5节)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1、学生齐读课文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

  2、解开新课开始设置的悬念,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缘由。(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3、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总结全诗,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迷人的课本,照应诗歌第一部分,思想感情进一步升华,语调可热烈、高兴。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五)总结课文

  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反复、押韵、拟人……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机板书。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1、带着“你喜欢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这样—个问题去读课文。

  2、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3、引导学生当堂背诵。

  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空气 ( )的绿阴 ( )的眼睛

  ( )的翠竹 ( )的松柏 ( )的色彩

  ( )的果园 ( )的风光 ( )的大海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16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诗歌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情趣,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全诗看,作者神思飞扬,但又似散实聚,关键是作者写作中处处彰显、开拓“去”这个动作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意义内涵。

  在学生深入理解、朗读、体悟了诗歌意象后,我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进行了诗歌意境的探究——“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并以“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这一句作为情感突破口,逐层解构诗歌意境。就这样,学生的审美从“体验”层次顺势上升到“鉴赏”层次。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学生在这里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让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孩子们却从生动的诗句中不经意间体察到了“宽广的胸怀”“辽远的视野”“生命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也就在这种和谐的课堂里,学生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打开了大自然的课本 ,也打开了人生的课本。

  第二篇反思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大自然的厅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上课前,我就已认真经备好了教案,教案是备得很详尽,如果按照常规课来上的话,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可是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认为这样来上的话,就失去了诗歌应有的特色,让这首优美的诗歌也成了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同时也就失去了将其编入课本的意义。

  在课前读了这首诗歌,觉得要象教案上那样让学生来分析,来体会的话,不但学生无法体会得如此深入到位,而且会让诗歌失去其韵味,要想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的目的,除了读,还是读。

  上课铃响之后,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这堂课。

  首先板书课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一起读一读,然后问:“课本,大家见过吗?”“哪些能被称为课本的?”学生对“课本”这个概念是极为熟悉的,一下子说出了许多课本的名字,且显得十分兴奋,借着这个势,我又问“课本能教给我们什么啊?”知识,学问,这是学生们都能说出来的,我再问:“大自然又是什么啊?”一下子,学生都没有话了,我马上意识到我的问法出了问题,改口问“大自然中都有些什么啊?”这回学生可有话说了,从植物到动物,从身边有到听说过的,个个是滔滔不绝,一下子劲头就来了。我继续问“那大自然也能象课本一样教给我们知识和学问吗?”显然,这个问题是学生一时没有想到的,不过,稍作思考,就开始有学生以自然界中植物能指方向来回答了。见火候已到,我这样来正式导入课文的学习:“作者将大自然比作课本,那么就让我们打开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述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的。”

  然后在整堂课上,以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展开和组织教学,请读得好的同学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其他学生来说说他这样读让你有什么感觉,这样,课堂始终围绕“读”来进行,学生一遍遍的朗读中深化了理解,升华了情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这堂课,让我和我的学生是如此地轻松,如此地投入。由此可见,只要心中有目标,我们的课堂就能举重若轻。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选1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选16篇)《谈礼貌》教学设计(优选17篇)《爱如茉莉》实录(优选12篇)积累运用(优选14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优选14篇),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