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优选17篇)

作者:admin2023-03-04 17:17:02

  导读:《三个儿子》作业设计(优选17篇)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uǐ tǒnɡ hunɡ dɑnɡ cōnɡ mnɡ ɡē bo chē ln ( ) ( ) ( ) ( ) ( ) m zh chn din din zǒu zǒu tnɡ tnɡ ( ) ( ) ( ) 二、...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三个儿子》作业设计(优选17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优选17篇)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uǐ tǒnɡ huànɡ dɑnɡ cōnɡ mínɡ ɡē bo chē lún

  ( ) ( ) ( ) ( ) ( )

  mí zhù chén diàn diàn zǒu zǒu tínɡ tínɡ

  ( ) ( ) ( )

  二、请根据拼音组词。

  huǎnɡ( ) chónɡ( )

  晃 重

  huànɡ( ) zhònɡ( )

  三、照样子写一写。

  例: 校 郊 较 胶

  1.妈 ( )

  2.迷 ( )

  3.该 ( )

  四、你能帮助小马虎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吗?

  聪名( ) 娇傲( ) 彩红( ) 末来( )

  尔且( ) 密蜂( ) 沟买( ) 坏绕( )

  五、读一读,选一选,把正确的字用线画出来。

  1、一位老爷爷(坐 座)(再 在)旁边的石头上(休 体)息。

  2、另一个(孩 该)子(刨 跑)到妈妈跟前,(接 结)过妈妈手里沉(甸甸 句句)的水桶,(题提)着走了。

  六、比一比,填空组词。

  岭( ) 桶( ) 句( )

  铃( ) 涌( ) 甸( )

  七、请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写几句话。

  1、一个孩子翻着跟斗,像 ,真好看!

  2、 ,像 ,真好看!

  3、一个孩子唱着歌, ,真好听!

  4、 ,像 ,真好听!

  5、我的孩子既 又 ,谁也比不过他。

  6、 既 又 , 。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2

  之一

  佚名

  教学理念: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三个儿子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前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风车转盘,录音机,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本课激趣)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

  2、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设疑: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一个儿子呢?

  4、揭题:23 三个儿子(齐读课题,指导轻声)

  二、初读感知感受情趣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给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

  2、趣味检查识字情况

  小黑板出示:(词语做成苹果状)

  我会读

  嗓子晃荡胳膊停下

  拎着水桶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1)同桌互读(抢摘苹果)

  2)个别展示读(我能行)

  3)指导难读的字,以“沉甸甸”一词为例。举例ABB式词语。

  4)单个生字认读,设计大风车游戏。

  3、指导写字:胳膊重点是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同桌反馈)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1、课中操,(进入情境,创设氛围,引出重点句)

  2、引读重点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四、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分层朗读

  1)指导学生试读,交流情感。你感受到什么?

  2)谈自己的妈妈。(说说是怎么累怎么辛苦)——体会真情

  3)感情朗读,读出对妈妈的感情。

  2、升华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妈妈夸儿子的话。

  1、一个妈妈说:“我的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儿子在妈妈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

  3)指导理解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小结:妈妈心目中的儿子:聪明能干(板书)

  5)领悟升华

  “聪”指导看字形。听师范读拎水的句子,

  A、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B、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C、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再一次体会妈妈的累)——全体深情朗读——表演读

  3)如果你看到了会怎么做?你会说些什么?(联系实际发散、创造)

  四、再读课文突破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三个儿子中谁做得最好?

  2、小组交流反馈据学生回答板书:孝顺

  3、重新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4、理解老爷爷的意思。

  五、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1、优化板书,回归整体。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3

  【知识塔】

  一、你能帮小兔爬过山吗?

  二、我会填

  “甸”共有()画,第四画是(),与它形相近的字有(),“甸”可以组词()()。

  “拎”字共有()画,第五画是(),与它形相近的字有(),“拎”可以组词()()。

  【聪明屋】

  一、我会给句子加上标点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啊

  三个儿子爷爷说对吧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子

  二、小小模仿秀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一个……另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益智园】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4

  质疑演绎精彩──《三个儿子》教后感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应亚珍

  那堂语文课上《三个儿子》,临近课末,想小结全文时,不想一个学生已经急不可待地提问道:“老师,老爷爷怎么只看见一个儿子?”提问真是恰到好处,正是我想问学生的。学生质疑再请学生解决,不正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吗?我大大地表扬了该同学,然后有些得意地请另一位学生回答,答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一个儿子翻跟头翻到远处去了。”啊?居然错了!还是学习委员呢。我满怀希望地再请另一位学生作答,答案同样的令人咋舌:“因为两个儿子被妈妈们挡住了,老爷爷看不到。”真是令我啼笑皆非,自以为一目了然的问题,学生居然屡屡出错。

  怎么办?举手的还有几个,我也清楚其中会有我满意的答案。但是,教学关注的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课堂中教师以为简单的问题,一位学生答错了情有可原,接连两位学生答错就绝非偶然。看来,症结在于学生并未真正读懂课文。

  于是,我请学生再一次自由地轻读,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三个儿子是怎么做的?然后划出三个儿子具体做法的句子。

  一个在翻跟头,一个在唱歌,另一个在提水……

  “你最喜欢谁?”我换个角度,孩子们满脸兴奋,小手高高扬起。

  我随便叫了一位,答曰:“我最喜欢帮妈妈提水的孩子。因为他很孝顺。”我满意地笑了,暗想:看来,学生已逐渐走出“误区”,与我预设的目标逐渐“接轨”。正当我准备来个完美收场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很喜欢翻跟头的孩子,因为他跟头翻得实在太好了,就像车轮在转,妈妈看了能消除疲劳呢。”经他这么一说,另一位孩子也忙不迭地发表高见了:“我也喜欢会唱歌的孩子,因为他的歌唱得真好听!”

  是呀,会翻跟头是棒的呀,何况翻得像车轮在转;歌唱得好听也很能干呀,为什么不能喜欢他?孩子们说的确实是心里话。要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但也要立足于文本的价值取向呀。可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要孝敬父母,我硬灌吗?不行。绝不能以自己成人化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堂中最通俗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就是读书,还是让孩子们读书吧。我渐渐镇静下来,先对学生来个“将错就错”:“既然喜欢,那就请大家用欢喜的语气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孩子好吗!”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孩子们完完全全地投入了朗读,一个个读得津津有味。

  然后引导他们再次读第八自然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一段学生早已读过,并且也有学生答出妈妈们拎着的三桶水很重。可我忽视了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没有采用一些适合孩子的富有情趣的教学形式。毕竟现在的孩子很少提水,想让孩子把握文本的情感,必须换个角度,链接孩子的生活,唤起他们心中劳累的感觉,进行移情体验。

  “你有没有非常累的时候?累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这一问,孩子们的记忆闸门打开了。一生说:“有一次,我跟爸爸去爬山,一开始我还爬得挺快,可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背痛了。”

  另一生手舞足蹈说:“搬家的时候,我搬自己的小盒子,盒子里只放了三本书,走了一小段路,我就累得胳膊都痛了,只好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到了新家。”

  这下激起了更多学生的类似经验,想说的人很多,于是请孩子们同桌互说。

  此时,再回过头引导学生读第八自然段:“是啊,课文中三个儿子的妈妈就是这么累。多沉的一桶水哪!水直晃荡,三个妈妈?”

  “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真没想到,有了自己的体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可以读得这么声情并茂。我趁机问:“此时,妈妈们最需要的是?”

  “儿子的帮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趁热打铁:“是啊,能唱歌固然好,会翻跟头也不错。可是,当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给妈妈送去帮助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也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能称得上是好儿子。那么现在你知道老爷爷看见的是哪一个儿子了吗?”“帮妈妈拎水的儿子!”一切水到渠成!

  通过此次课堂实践,我深感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

  1、要敢于让学生质疑: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一个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应自觉加强教学基本功、书籍阅读量以及临场应变能力,随时作好接受学生质疑挑战的心理准备,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平台, 真正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2、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

  课前,教师细读文本、潜心会文,对文本的解读透彻到位,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教师精心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留足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空间,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把握课堂中的生成点,敏锐捕捉学生即兴闪现出来的疑问,予以引燃,并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究,从而引领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三个儿子》教后感

  浙江省海宁市海宁市新仓中心小学丁海琴

  这个星期五是我上教研课的日子。一早起床,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久违的太阳也出来了。啊,一个大晴天!我的心情也随着这好天气开朗起来。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踏着轻松的脚步走进教室,和小朋友一起学习23、三个儿子,引导他们探讨、交流,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结束了。在这堂课上,通过研读文本,让学生感受到了怎么样的儿子才算是真正的儿子,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堂课下来,感觉研读第八自然段,“一桶水可重啦!……腰也酸了。”还可以。从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桶水很重?及通过教师的范读,带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想象说话,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能通过有感情地读很好地表现出来。通过研读文本,水到渠成地解决本课的中心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但还是有很多处理得不好的地方:

  1、你平时拎东西有腰酸胳膊疼的经历吗?在上课时把问题也问错了,导致范围太大,感受妈妈此时心里会怎么想?有偏差。

  2、想从课文插图入手,体会儿子对妈妈的爱,但由于事先没有仔细观察图上小孩子的表情(脸上笑眯眯的),导致学生感觉这桶水不太重,还是改成想象说话:这个儿子在拎水时表情、动作、语言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

  3、在拓展延伸,深化主题环节,放的时间还可以多一些,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让讨论更充分些。

  4、教师说的比较多,评价语不够到位。

  在认真钻研教材,多次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已经感受到付出的快乐,上课后反思一下,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当然,好课是磨出来的,希望我的课能给后面上这课的老师一点启发。

  《三个儿子》教后有感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二小邢文琴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三个儿子》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我在教学时,没有给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后,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读书讨论。

  《三个儿子》教学有感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二小李科明

  一、充分读,然后问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水很重?

  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理清重点词,在学生的相互补充下,晃荡、走走停停、痛、酸等词语被标示出来了。这样的处理虽然比较简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必要的,首先,让学生有这样的印象,句子中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词语,其次,在朗读时有一定的指向,后来学生的朗读中,这些词语被读得较为清晰,最为关键的是,这为下一个环节设置情境,让学生谈感受有了词语的准备和积累,学生在无意中有了目标。

  二、情境体验

  教师请一名女同学,个子比较小,当场拎一桶重达七八千克的水,对同学提了这样两个要求:

  1、观察她拎水时的表现。

  2、心里想好一个问题,呆会儿问这位同学:

  ⑴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她走一走,就停了。

  师一指屏幕,(生齐说)走走停停。

  生:水都泼出来了。

  生:我发现她好累哟。

  ⑵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我想问她累不累?

  生:我想问她手痛不痛?

  生:我想问她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是怎么想的?

  生:手麻不麻?

  生:我想问她累了,休息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手敲敲背?

  教师引导那位女同学一一作答。

  3、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根据重点词中前两个可以通过观察得到,而两个表示个人感受的词语,要当事人说出来才能明白。果然,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很快说出了走走停停和晃荡的意思,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非常明了。而以小记者身分的提问,更是做到了充分二字,从“痛不痛”到“麻不麻”,他们的思考步步深入,已不不仅仅是课文的层面上的意思,麻,只有手在极其痛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这点点滴滴的观察与提问,都在说着一件事:水太重了,妈妈已经拎不动了。

  4、如果仅是到了这一步,还只是对重点句子的说明,但更为巧妙的还在后头,教师此时设置了一个场景:

  如果你就是第三个孩子,为什么要帮妈妈拎那么重的水呢?此刻学生的情绪仍是激动着的,他们说:

  生:我看见妈妈拎水很重,所以帮助她。

  生:男孩子力气大,女孩子小一些。

  (学生都鼓起掌来)

  生:因为我是妈妈的好孩子。

  这样的情境体验是高效的,因为它不仅仅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一次重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了体验,因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是多么的出色。

  5、在课即将结束,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看到了三个孩子的表现时,你会说些什么?

  生:有些不懂事,帮妈妈做事是好事。

  生:不是说第一二个孩子不懂事,第一个孩子翻跟头给妈妈看,是想让妈妈快乐些,而第二个孩子唱歌,是想让妈妈舒服些。

  师:妈妈累了,想不想让人帮忙?

  生:想。

  生:第三个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师: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见一个孩子。

  老师的想法是让学生说前两个孩子表现不对,只有第三个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于是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老爷爷的话。但在学生的表现上,我们看到,是和老师的预想是有别的。

  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他的话里提到了“好事”,这一方面是可能学生还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还有一种可能,学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里的好事究竟是值得去做的事情,还是我们大人所理解的好人好事呢?如果是前者,那是学生采用了和成人不同的表述,但如果是后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课上,老师也没有指出,就过去了。如果能追问一句:你所说的是怎样的好事中呢?这样会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这是语文课的根本,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的表达。

  引起我更多思考的是第二个学生的回答。首先,这不是课堂上老师所需要的答案,或是说,老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的思考会是这样的,这从后来老师的继续引导可以看出来。但这样的答案的出现,至少是表达了学生的一种思考,是啊,妈妈累了,但孩子以这样的方式──翻跟头、唱歌来帮助母亲解乏,妈妈心里会舒坦了许多,可能也轻了不少,这从课后妈妈老师的交流中也可以看出。但问题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场景不容许这样的表现:水那么重,妈妈那么累,这时,最应做的,就是直接的帮忙呀!语文课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抒发性灵的舞台,如何提供更多的舞台让学生去表现,是教学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更何况,当学生有了不同的生成,且是极有价值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宏扬,是激励,

  我们的教学设计,就是在这样的精心雕琢下,才有了生命力,才有了为学生所热爱的课堂。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5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23课《三个儿子》。

  一、教材方面

  这篇课文十分浅显,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孝敬父母”。教学时,我觉得给二年级的孩子们不必讲过多孝敬父母得道理,只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是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讨论就可以了。

  二、说目标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分为两课时,其中,我所讲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两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分角色读。

  (3)学会体贴、孝敬长辈。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本文内容中,人物对话多,抓住人物对话,揣摩人物情感是教学的重点。把“明明是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

  四、说教法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学校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在讲解本课时,预设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

  在复习时利用“摘苹果”游戏,检查孩子们对生字掌握情况,要求孩子们读准音,记住字形。在这个游戏中,我采用适当的鼓励方式,如摘下的果子送给孩子,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启发引导学生。孩子们也表现的不错,纷纷发言,争夺果子,还发挥想象力,利用编字谜,形近字,熟字加偏旁等识字方法记生字。

  (二)营造情感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学习、理解,离不开情感参与。激发学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动力。因此,让孩子们回忆妈妈的夸奖,模仿妈妈夸奖时的动作、神态,营造一个换位思考的空间,为后面揣摩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础。同时老师也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学习。

  (三)尊重教材特点,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我在这里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引导孩子找出对话,并启发学生学妈妈语气读出来。然后我用贴卡片的方式,把重点语句贴在黑板上,这样既让孩子揣摩三个妈妈的心理,又能很自然地完成板书。第二个环节抓住重点语句“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中的一个……一个……另一个造句,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

  (四)进一步读课文,体会孝敬父母的美德

  让孩子模仿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孩子”从这句话中懂的“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五)模拟文本情景,促进情感升华。

  让学生回忆爸爸妈妈曾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并在心形卡片上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几句心里话,感谢父母的养育和关爱。使情感得到升华,进一步流露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各位领导、老师,以上是我对《三个儿子》的说课,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在上课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恳请各位同行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6

  一、 教材分析和指导思想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只要能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与渔”,真正为学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真实的体验。在这样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镇青年教师比武大赛中尝试设计并执教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思考和大家交流探讨。

  二、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 创设生活情境、以图设疑

  1、 创设生活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生:扫地、烧饭、洗碗……(生自由说)

  师:你们真能干!那还记得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夸我很懂事,很乖,已经长大了……(生自由说)

  2、 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生自由表演)

  3、 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有三位妈妈,两个妈妈在吃力地提水。

  生: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在自顾自地展示歌喉(课件导入歌声);一个在翻跟头(课件出示动作翻跟头);最后一个在帮助妈妈提水。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同样你们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哦,谁开口讲话了?讲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咦,明明图片上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4、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然后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回忆父母亲的夸奖,一下子就使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为下面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最后利用课件导入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在自主观察、探讨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点、难点:‘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把握住了重点,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 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课件出示:请你这样做)

  1、 标出课文自然段,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并圈出难读的生字词语。

  2、 同桌互相讨论讨论:你能用什么办法把这些生字记住。

  3、 读后请思考: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用横线在课文中划出来,并把自己当成妈妈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却必不可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从感知文章的语言符号——文字开始。认识生字、生词是顺利进行阅读的前提。所以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型。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朗读课文的能力。这一过程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自主空间。通过孩子们自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等方式自学生字,找到了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并在此基础上自悟出自己就是妈妈时的语气和神态。

  4、 交流反馈

  ⑴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胳膊 嗓子 拎着水桶 聪明 走走停停 沉甸甸

  师:你能当当小老师,提醒一下其他的同学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胳膊”读轻生,“嗓”为平舌音,“拎”为前鼻音……(生自由说)

  ⑵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男女赛读、开火车、齐读)

  ⑶课件出示多音字(晃荡 明晃晃)

  师:这一对词语你还能读吗?总结“晃”为多音字。

  (三) 朗读交流,体现阅读乐趣

  反馈: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你都在课文中找到了哪几句?

  (课件出示前两位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话)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大家听听,他们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1、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很能干。如果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生:我认为我儿子是一个天生的歌唱神童。

  2、 交流提高

  交流一 师(面带微笑):我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学生自己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展示给同桌听听。(同桌互读两位妈妈的话)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妈妈,来自豪地夸夸自己的孩子!(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为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自由练读,提供朗读提高的空间。

  交流二 (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 提出疑问 前两位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 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

  3、 你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这位妈妈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两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位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映是多元的,对不同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就非常必要了。

  (四) 自主发现,细小见真情

  1、 自读发现:三位妈妈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夸自己的孩子的?(生:井边打水时)打完水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7、8两节,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第8节)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2、 指名个别读,再齐读

  师:读了这段,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水很重。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水很重?

  生: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水的重吗?

  3、 朗读提高(男女赛读 齐读)

  [设计意图] 自主发现是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的内容,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一个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让学生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和另外两个儿子的鲜明区别,体会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 这样重的水桶,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设计意图] 动手动脑,读读划划,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五) 体会感悟 挖掘内心想法

  师: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种的水桶,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妈妈。

  师赞扬: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课文中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看到这三个孩子的做法,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体会了第一个孩子翻着跟头的本领很大。

  生2:我体会到了第二个孩子唱歌很动听。

  生3:我体会到了第三个孩子很关心疼爱自己的父母。

  ……

  师小结: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都很大,但他们却没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个儿子虽说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能够?(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像第三个儿子那样把他发扬光大!

  (六) 开拓思维 发挥想象

  师:你能像课文中“一个(只)……一个(只)……一个(只)……”的句势来练习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师提示: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生1:一只小猫在美美地吃鱼,一只小猫在拼命地抓老鼠,另一只小猫在太阳下懒洋洋地打瞌睡。

  生2:一位老爷爷在打太级,一位老爷爷在舞剑,另一位老爷爷在慢跑。……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这个句型的练习,让学生从多角度大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造的火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无比。

  (七) 回顾课文 落实重难点

  师:学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他看见的这个儿子指的是谁呢?

  生:老爷爷眼中的儿子是第三个儿子,因为只有第三个儿子是孝敬父母的。

  (八) 总结课文 情感升华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到这里,王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 方少时 孝与亲 所当执(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体验的升华。此时,不需要干涩说教,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在教材内容本身,不在简单到认识文章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这个意义世界。因为,文本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

  (九) 课外延伸

  最后老师还还给大家布置了快乐作业:(课件出示)

  1、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写进你的日记里。

  2、 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这时铃声响起)

  三、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问题。比如有些问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就草草收场;在练习说话时没有很好的引导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7

  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1、教师口述《黄香温席》的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课文;《三个儿子》 生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通顺。标上自然段序号。 思考: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妈妈们在谈论的儿子? 2、反馈:1)检查生字、词。 带着拼音读(自读,个别读,齐读。) 词语卡片领读。 2)抽自然段朗读。(进一步巩固字词) 3)回答思考的问题: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妈妈们在谈论的儿子?三、精读课文 1、学习2——6自然段。 1)、课件出示三个妈妈说的3句话 师:请同学们细细地默读2——6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是怎么在说自己的儿子的?边说边课件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指课件板书:你觉得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怎么的呢? 第一个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第二个儿子: 有一副好嗓子 第三个儿子: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指导朗读,升华情感。a) 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呢,是都在夸自己的儿子吗?b) 如果你是前两位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呢?(和同桌之间先练一练)c) 课件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学生读)d) 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一点啊?e) 课件出示(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指名生读)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f) 交流读,评价,提高。g) 师生分角色朗读。四、学习第8自然段。1. 情景体验2. 教师请一名女同学,当场拎一桶水,对同学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她拎水时的表现。3. 引出第8自然段4. 生齐读;找出段中体现水桶重的词语;再带着感受读,边读边想象妈妈拎水桶时的表现。五、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1)生默读9——11自然段。2)找出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师板书3)问题:当你看到了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以后,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4)师小结。六、出示老爷爷的话。问题: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七、总结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做事的?八、扩展阅读《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学生小组讨论。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

  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

  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

  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

  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

  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

  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

  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五、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三个儿子》《幸福的感觉》。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培养孩子的思考和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生活中同学们一定得到过妈妈的表扬,能展示一下吗?(学生自由表达)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两篇文章中也有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我们先来听听《三个儿子》中妈妈的夸奖吧!

  二、(读)自主合作,体验阅读内容

  1、出示导读提纲:

  ①、大声读一遍课文,然后用括号画出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②、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读一读,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

  (学生自由读画,同桌交流练读)

  2、交流: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和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几句话吧?

  3、三个妈妈说话时语气一样吗?

  三、(交流)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我们先来听听前两位妈妈的话吧。

  交流一:(利用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交流二:(利用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板书:一个儿子聪明有力 一个儿子 唱歌好听)

  真不错,第一位妈妈用“既……又”这对关联词,自豪的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夸一夸吧。(课件让我也来夸一夸)

  2、引读:因为第一位妈妈的儿子不但聪明还有力气,所以妈妈骄傲地说:“…………”因为第二位妈妈的儿子唱歌好听,所以这位妈妈也自豪地说:“…………”(学生接读)

  交流三:(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板书:另一个儿子 没有特别)

  2、“特别”的反义词是什么?

  3、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4、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感悟)体会感悟,挖掘内心想法

  出示导读提纲;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看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反馈: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

  (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生找重点词出示)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学生读)从你的朗读声中,我感觉到了三位妈妈很辛苦)

  3、朗读提高。让我们都来做做妈妈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拎一拎这沉甸甸的水桶吧。

  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别人的帮助)

  4、是呀!此时别人的帮助对妈妈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生读画)

  出示导读提纲;

  面对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你去读读书第9、10、11自然段,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生读画)

  1、汇报出示三个句子(引读:当妈妈拎着水桶晃晃荡荡走来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走走停停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腰酸胳膊也痛时……)

  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谈)(课件我想说)

  3、是呀!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支持赞成第三个儿子的做法。现在我们来看,他真的像妈妈说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擦去“没有特别”改成“孝敬父母”

  五、(生华)主题阅读,进行情感延伸

  1、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同桌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出示课件)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课件)

  总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也要像父母关心我们一样时时处处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孝敬自己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下面让我们走近另外一篇文章《幸福的感觉》,再来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儿子吧。

  出示导读提纲;

  1、默读文章,找出乔治妈妈夸乔治的话,小声读一读,体会乔治妈妈的内心感受。

  2、文中乔治的哪些地方使你感受最深的?画一画,与同学分享。

  1、学生阅读《幸福的感觉》,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感悟升华。

  (三)拓展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同学们,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课件:孝敬父母就是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孝敬父母就是…………)

  快乐作业:(任选一)

  1(读)读一读《黄香扇把温席》《卧冰求鲤》《 陆绩为母藏橘》《乌鸦爱妈妈》等故事,和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2(写)学了这两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想法,把它写出来吧。

  3(做)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

  下课前,老师想把《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记在心中,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师生齐读)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0

  《三个儿子》教学案例

  重庆市万州区高峰小学 张臣艳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生字“拎”、“桶”、“停”,并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练习说话;有感情地读好人物语言,感受母爱。

  2、读懂课文,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3、感受父母劳动的艰辛,学会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并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练习说话;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父母劳动的艰辛,学会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过程:(课件随学习过程一一出示)

  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们先聊聊天,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还记得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吗?妈妈的夸奖就是一种爱,在过“三·八”妇女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又是怎样回报妈妈的呢?(生说,师:真是孝顺的孩子)

  一、导入

  1、上节课x老师带着你们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三个儿子》。指读,请齐读。

  二、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交到很多新朋友,先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词语卡片)

  指名读(2遍)注意指导提示大家

  注意轻声:嗓子 晃荡 拎着

  注意变音:沉甸甸(一声)(评:准确!)

  ——开火车读(这一组准备)——齐读(一起来记记它们)

  三、学文

  (一)学习1一7自然段,理解是怎样的三个怎样的儿子

  1、按要求自读。

  出示要求:

  (1)轻声读课文1一7自然段,用直线画出三位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

  (2)再把自己也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2、展示交流。指导学生朗读。

  交流一:

  先来听听第一位妈妈是怎样说的,指名读,采访:这位妈妈,刚才你在夸奖自己的儿子时是什么心情?(很自豪,)为什么?(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真让人自豪!孩子们能夸奖得更自豪一些吗?把你们练习的结果展示给我们听听。师引读:一个妈妈说……

  交流二:

  (1)再来听听第二位妈妈怎么说的,请你读。大家听听有没有读出妈妈的语气来。采访: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你能来帮他改善一下吗?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

  (或者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一样,其他的同学也来练习一下,争取读的更好。自由练习)

  交流三:

  (1)前面两位妈妈都夸了自己的儿子,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呀?生答,原来她的心情很平静。

  (2)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会怎样说这句话?指读,师带读。

  我们一起带平静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原来是这样的三个儿子,我们初步了解了他们,下面,老师邀请三位妈妈和我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1-6自然段。看谁最能体会妈妈此刻的心情。其他同学就把自己当作正在休息的老爷爷,听三位妈妈聊天吧!(请学生,自主分工,师读叙述部分,准备好了吗?)评

  (二)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妈妈辛苦

  1、就是这三位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接读(课件出示8自然段)…….(师叙述7自,引读8自……)你读懂了什么? (水很重)(板图:一桶水)你能读好第一句话吗?(读的太好了,像他一样读读。或,你认为怎样读好第一句话?“可”字还可换成什么词?“可”字读得重一些)

  交流反馈:你还从哪些地方出水很重?(晃荡,走走停停,痛,酸)相应词句变红,快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这些词语画上标记吧。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师带读:水直晃荡,……(“走走停停”读慢一点)刚才,我们从作者的笔下体会到这桶水可重啦!你还能从插图中什么地方去体会吗?(水直晃荡,水面有波纹;妈妈在揉手腕,她的手都酸痛了)从这里你还体会到妈妈此时什么感觉?(妈妈很辛苦,很累)此时,你觉得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儿子来帮她提水)让我们共同去感受妈妈的辛苦和劳累吧!齐读这段话。

  2、过渡:这时,三个孩子迎面跑来了,他们看到妈妈的辛苦了吗?他们会怎么做?

  (三)学习第9——11自然段,体会关心妈妈

  1、请默读课文9——11自然段(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动笔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听明白了吗?开始吧(说要求时慢一些)

  2、学生逐句汇报。

  (1)一个孩子的表现,关键词“被他迷住了”读出这种语气

  (2)读出“真好听”,(读得真好!和 他一样读读;或老师还没听到好听的歌声,你再读读——读得真好听!)

  (3)看看第三个儿子的做法。(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①用喜欢的符号标示出表示动作的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生边答师边板画:第三个儿子提水的样子)。你怎么理解文中“沉甸甸”这个词的?(说明水很重!)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很棒!句中的“沉甸甸”就是平时见过的abb形式,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绿油油,白花花,红彤彤,黑乎乎,明晃晃……)(孩子们平时的知识积累得真好!)

  ②看到妈妈提着沉甸甸的这桶水,最后一个孩子会怎么想?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③看到儿子接过这桶水提着就走了,他的妈妈会想什么? <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我很满足了)

  多会关心妈妈的儿子呀。

  (4)谈感受,练朗读。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个儿子的表现,你对这三个儿子怎么看? (允许各抒己见:)带着这份心情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些话吧。齐读

  3、句式说话练习。

  (1)课件再单独出示(课文后面的那段话),填空:

  三个儿子一个( ),一个( ),另一个( )。

  (2)仿说句子(选一句说):

  ①三个小朋友正在活动。一个( ),一个( ),另一个( )。

  ②那几朵花真好看。一朵( ),一朵( ),另一朵( )。

  ③那些鸟真自在。一只( ),一只( ),另一只( )。

  (四)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白要关心父母

  1、我们班的孩子反应真快!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里有几个儿子?(三个)可老爷爷却这样说…… 出示,师读。请问:现在你明白老爷爷眼里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了吗?(第三个)为什么?多提问几个孩子。(他知道帮妈妈提水。)你觉得第三个儿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生:他是爱妈妈的孩子;他是关心父母的孩子等)师板书:关心、体贴父母。

  2、其实前面两个孩子也很能干,老爷爷为什么就看不见他们呢?(前两个儿子只顾着炫耀自己,对妈妈的辛苦和劳累却视而不见。)现在我们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成为老爷爷眼中看得见的儿子,你想对这两个儿子说点什么?

  小结:原来,老爷爷眼中只看到了能为父母分担,知道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孩子,也就是真正的儿子!

  3、现在你还觉得第三个儿子是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吗?是一个怎样的儿子?(“孝敬父母” )

  4、让我们再一次来细细的品味老爷爷意味深长的这句话吧。

  四、拓展

  1、学《新三字经》。

  课件出示,师大致讲解——

  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出示:自读,指读,齐读。同学们了解小黄香的故事吗?师讲

  2、师配乐小结:同学们,让我们将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心灵深处,(画红心)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课后,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细细阅读,相信能给你们很多的启发。或者把你在电视上、书上看到的,或是你身边的哪个小朋友是孝敬、体贴父母的,把他们的事迹讲给同学听。

  五、作业

  (配乐刘一帧:《孝敬父母》)这是今天我准备送给妈妈的一张“爱心卡片”,卡片上我是这么写的(师诵)

  敬爱的妈妈:

  每当看到您两鬓斑白的头发、日渐佝偻的身影,我的鼻子总禁不住酸酸的!上下班的路上,停下您接送的脚步吧!我已经长大了,让我也来照顾您,好吗?

  今晚,请一定要允许我做好两件事:握着您的手,陪着您一起看完您喜欢的电视剧;给您打一盆热水,为您轻轻的揉揉脚。我爱您妈妈!

  同学们下课以后,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在卡片上写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然后送给她们。

  六、写字

  要想表达你们的爱意,首先得把爱心卡上的字写得工整、漂亮才行。来,让老师看看你们写字的水平吧。请看大屏——

  课件出示“我会写”图标 ,下一排中 “拎、桶、停”三个单字。1、准确读出它们(两遍)。(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观察到什么?(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都注意左窄右宽)

  2、书写、指导、范写重点字。

  (1)(请你们在田字格里,看谁写的最端正、最漂亮!)学生书写“拎”字。 注意端正姿势,背坐直,保护眼睛。

  (2)学生写后展示评议(右边撇竖中线起笔,第一点在中心,最后一点不要漏写,竖中线起笔。形状要左窄右宽)(谢谢提示,要注意占格,还要注意结构。)师范写。

  3、学生写后两个字。在田字格里漂亮的写写。没写好的同学留到课后去写。

  下课!

  板书:

  23 三个儿子

  简笔画水桶 关心父母 田字格书写“拎”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1

  ●1.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好孩子。

  (2)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先告诉你的同桌。

  2.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3.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2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二十三课《三个儿子》.我先分析教材和教学对象,然后从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这些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 分析教材

  《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基于这样的分析,我让学生认读三位妈妈的对话.充分感悟妈妈的辛苦从而引导学生对比三个儿子的表现,我把把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做为难点.

  二, 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环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识字方法.所以我把识字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学目标:

  1, 在知识目标上,强调会认读6个生字.

  2, 在能力目标上,强调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强调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克服学习难点,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推进教学过程.

  一,启情导入,初读感知.以谈话导入的方式引入课文,问学生爸爸妈妈因为什么事,是怎样夸奖你的 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思考,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二, 整体感知.这部分分两个环节,一是进行识字教学,二是让学生说出主要内容.识字教学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我追寻识字教学规律,先读带音节词语,再去掉音节读,最后读单个生字,学生通过自读,领读,男女生接读,开火车读等各种教学方法,来认读词语.让学生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并通过带有生字的一段话来及时巩固识字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识字效率.

  三,重点认知.让学生精读1-6自然段,找出妈妈夸奖儿子的话,并指导朗读.通过朗读来感悟三个儿子的特点.为了顺利突破课文难点,我抓住学生喜欢活动,乐于表演的的特点,让学生模仿妈妈,有声有色地朗读出来.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孩子们在仔细阅读第八自然段的基础上,从"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些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妈妈很辛苦.并通过朗读来突破课文难点:依据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水桶重,妈妈的辛苦;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对妈妈的体贴,关爱之情:妈妈提水多辛苦啊!妈妈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帮帮她呀!为了更进一步发现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学生会马上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并非常准确地围绕第三个儿子的做法进行朗读汇报.随即,老师问学生文中的"老爷爷明明看见三个儿子, 可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看到了一个哪个儿子 为什么这正是课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显现出来——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孝顺的儿子.最后,我们将对课文的中心进行一个拓展填充,问孩子们在家里都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孩子们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使孩子们爱父母的感情有了质的升华.

  在总结课文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对那两个儿子的看法.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实现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四,教学设计反思: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在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激励性语言的评价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同时在课堂中也生成了一些新的值得我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我想这些都需要我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3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两个妈妈都夸耀自己的儿子如何好,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1.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分角色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3)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

  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

  五、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内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一—(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别——

  2.特别——

  四、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一—( ) 重——( ) 后——( )

  3.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4

  谢岗镇大厚小学 陈计全

  今天,我评课的课题是《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课文,这组教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三个儿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我听了麦老师这节课,仿佛溶入到这个有趣的故事之中,不但使我明白了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还真正感受到在座的孩子们的主动学习精神,以及他们不但在学校守纪律、认真学习,在家也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这节课令人耳目一新,富有以下六个亮点:

  一、 教学充满乐趣

  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符合儿童的特点,麦老师就以这些特点,采用了生动、直观进行教学,还跟孩子们亲切交谈,学生倍感亲切,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课堂处处充满乐趣,孩子们在演中学、在乐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二、 识字中求实

  识字教学的重点是读准字音,加强生字的理解,找出认字的规律,重点指导,做到:有比较、有示范、有指导、有评价。麦老师在读音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文中念第四声。然后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句子,检查学生识字情况,使新课标认字练习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 读书美中务实

  读中体会、读中积累是我们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老师牢牢把握着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放手让学生读,引导学生美读,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以合作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文中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在赛读中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懂。

  四、 导语优美

  老师以优美的语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朗读课文非常有感情,富有语感美,我现在想问一下,三个儿子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你又懂得了什么?(学生答:我喜欢第三个儿子,因为他能帮助妈妈干活,使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体贴父母)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老师以生动、活泼、设计巧妙、直观、形象的板书给学生美的享受。

  五、 教学设计新

  解放学生,是我们目前教育改革主旋律,设法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例如: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三个儿子是怎样的表现,让学生自己去找、去画,找出答案讨论汇报:一个孩子翻跟斗,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然后老师质疑: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让学生们讨论得出答案: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干活,孝敬母亲,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这里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打破小课堂。最后老师还引导学生:你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段话吗?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语言是多么丰富有趣,而孩子们的深情交流和进一步扩大阅读量和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收服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兴趣。

  六、 教法学法新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唯一。麦老师采纳了自主、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发现、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麦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令以上六个亮点得以落实、升华。

  这节课给我们带来美感、启发的同时,我有两个建议:

  1、 在学生进入角色有感情朗读的时候,学生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但不要忽略了让学生通过读表现出三个妈妈提水的辛苦。还要加强指导学生读好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

  2、 在拓展活动中,老师是否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如:把你在电视上、书上看到的,或是你身边的哪个小朋友是孝敬、体贴父母的,把他们的事迹讲给大家听。老师还倡议同学们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5

  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出示课件:游戏:小猫走迷宫;

  (夸奖小朋友)哎哟!小朋友你们真能干!你们真厉害!你们真棒!

  (二)、生活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夸奖你的,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呀?(指名说)

  你还能加上你妈妈的表情、动作,来说说吗?

  (三)、朗读指导:

  这里,还有几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在小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练一练。

  3、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指名几生读)

  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课件出示(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么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指名生读)

  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妈妈的话,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生朗读)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再去读课文,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自由朗读)

  交流展示:

  看了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学生讨论)

  10、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结果:请两组小朋友来表演对话,随机点拨升华主题。

  (四)、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6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所谓“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真情,读出实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文章的内涵才能水到渠成,落实到位。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2、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句式的准备,装满水的水桶。

  2、课文动画《三个儿子。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轮盘巩固

  1、猜谜送果子。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今天这些字宝宝躲在苹果树上不肯出来,它们要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字谜,猜中了他们就跳出来了,请听: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一个个苹果鲜红饱满,惹人喜爱。

  ⑴手中握着令牌。

  (拎)

  ⑵蚕儿吃桑叶。

  (嗓)

  ⑶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晃)

  ⑷装水要用它,材料是木头。

  (桶)

  ⑸远看是勺字,近看是块田。

  (甸)

  2、转轮盘组词说句子。这些字宝宝真高兴啊,它们一跳跳到了转盘中,你能认出它吗?

  (出示一个转动的轮盘)

  ⑴随着轮盘的转动抢读出现的生字。

  ⑵开小火车给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2~6自然段,妈妈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加上你的动作展示一下。

  二、巧设悬念,自读质疑

  1、听了妈妈们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三个不同的儿子,可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找到老爷爷说的话,读一读。

  (相机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齐读第13自然段。

  3、读了老爷爷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板书: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过渡:

  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老爷爷有这个想法,他看到的儿子又是谁?从课文中找答案。

  1、初读激qing情萌发:

  ⑴学生自由读7~13自然段。⑵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⑶学生边汇报边重点理解第8自然段。

  (出示第8自然段)

  ①请小朋友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朗读)

  ②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呀?

  ③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边读边理解“晃荡、可重了”词语的意思。)

  ④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很累,体会读。

  (体会“走走停停、腰也酸了”的意思)

  2、表演悟情情渐深:

  ⑴创设情境悟情:

  听了你们的精彩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老师读得时候,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妈妈提水桶,其他同学站在座位上表演。

  师旁白:

  先请妈妈们弯下腰去,水桶就在你的脚边,试着把它提起来,哎呀,好重啊!再来一次,哦,提起来了,往前走一步,停一停,再走一步,停一停。

  ⑵采访感受激qing:

  ①采访上台提水桶的孩子:你现在心里最想的是什么?

  ②小朋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③齐读课文。

  ④句式感情:

  看到妈妈脸上流下的汗珠,我真想,看见妈妈弯着腰弓着背,我真想,看到妈妈辛苦的样子,我真想说。

  3、自读辨析情亦浓:

  孩子们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当看见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帮助她,三个儿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⑴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⑵三个儿子谁做得对?请说说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节朗读课文)

  ⑶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①找动词。

  (板书:跑到、接过、提着走。)

  ②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⑷齐读老爷爷和妈妈的对话,再次体会老爷爷的话,你现在觉得那个儿子是谁?为什么?

  ⑸句式渲情:

  那是第 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二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三个儿子却只看见 ,跑过去 他多么 妈妈。

  4、课终延情情未了:

  ⑴学了课文,你想对两个儿子说些什么?

  ⑵听了你们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⑶句式练说:

  (书面作业)

  听了这些,一个儿子翻着跟头,翻着翻着 ,一个儿子唱着歌儿,唱着唱着 ,另一个儿子什么也没说, 。三个妈妈开心的笑了。

  ⑷看到这些,妈妈们会说些什么?老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可以师生对说,也可以生生对说。)

  四、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观看课文动画,学当配音演员。

  (播放课文动画)

  1、看,仔细看,记住人物说的话。

  2、演,加上动作演。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跑

  接

  提

  晃荡

  走走停停

  腰酸背疼

  《三个儿子》作业设计 篇17

  温馨寄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习目标】1、会正确读写词语“晃荡、聪明、沉甸甸、水桶、嗓子、胳膊”。2、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说出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并能够举例说出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课文中的拼音自学生字。用红笔标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部分,多读多写。2、通过对比读课文,说出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说出尊敬父母的做法。【自主学习】(一)自学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这一课有 个自然段。2、结合课文中的注音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3、在课后田字格内书写本课生字,并用红笔标出易错的部分,加强记忆。(二)自学检测(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huàng dàng cōngming chén diàndiàn( ) ( ) ( )shuǐ tǒng sǎngzi gē bo( ) ( ) ( )(2)我能把课文通顺地读下来。【合作探究】1、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在课文中用“——”线画出来。三个孩子看着妈妈提着沉甸甸的水桶,他们都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分角色朗读,读出三个妈妈的语气,并比较三个儿子的做法。

  特长 看到妈妈提桶时的做法 第一个儿子 第二个儿子 第三个儿子

  2、老爷爷看了孩子们的表现,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拓展延伸】 看了三个儿子的做法,我想说一说我的看法,今后我们该怎么做。 【当堂小结】我们学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我懂得了 【当堂检测】一、对号入座。 zhuǎn zhuàn1、转( )身 转( )动转( )圈 转( )弯 huǎng huàng2、明晃( )晃 摇晃( )晃( )荡 晃( )眼睛3、请在正确的选项后打上“√”。(1)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那个儿子是:a、翻着跟头的孩子。 ( )b、唱着歌的孩子。 ( )c、接过妈妈手里水桶的孩子。 ( )(2)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a、另两个儿子到别处去玩了。 ( )b、老爷爷没看到另外两个儿子。 ( )c、另外两个儿子没有帮助妈妈,他们不懂得关心妈妈,不是妈妈的好孩子。( )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三个儿子》作业设计(优选17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三个儿子》作业设计(优选17篇)把握语文特点,实现多元对话──《日月潭》教学案例(优选14篇)《笋芽儿》同步练习(优选15篇)朱德的扁担(优选13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优选17篇),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