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一) 为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精选1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一)
为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和对象
本预案适用于园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1、加强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完善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及时有效,力保不因危及师生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
(二)基本原则
1、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失职渎职,将依法追究责任。我园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负责指挥、协调、预防、处置等工作。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4、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三、工作职责
我园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法人代表为组长,分管园长负责和相关管理人组成的防台防洪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在上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全园的工作。
2、宣传知识。指导和督查全园措施落实情况。总结、推广给全体家长传染病的经验和做法。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预警的相关要求,对全园的教学安排及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及时调整。
4、建立健全传染病责任制。
5、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传染病工作的落实情况。
6、广泛深入地开展传染病知识宣传,增强和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7、在我园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迅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处置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传染病工作的管理。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学校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置工作。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1、根据传染病事件的发生情况,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防,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2、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应第一时间到现场应急处置。各成员必须服从指挥,协同作战,全力应对。
3、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措施,处置好所发生的灾害事件,确保师生员工的安全,尽力减少学校财产损失。
4、学校应尽力组织自救、互救,自身乏力处置时应迅速请求有关部门救援。
六、责任追究
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对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二)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主要职责:xxx
1.根据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防止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监督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师生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情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
7.及时向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残留等工作。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三)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一)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学校(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三)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
组长:
职责:对事件做出初步判断,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落实应急工作的部署,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调查和处理工作。
副组长:
职责:疫情报告人。协助组长做好应急的部署、调查和处理工作并具体指导、监督各成员:
职责:负责后勤保障,根据专业应急机构或指挥部要求,组织配送、调拨、监管、征用各类应急物资。
成员:
职责:关注事态的发展,配合对危险源实施警戒,协助组织人员抢救。
成员:
职责:具体负责学校公共卫生教育、宣传、指导及诊疗工作。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积极配合专业救护机构人员开展现场救护,院前急救,卫生防疫以及相关信息的报告、登记、归档等工作。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人群高度密集,是传染病容易传播的地方,从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学校全体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学校公共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督促、检查,认真落实责任制。
三、切实做好传染病的宣传工作。
通过健康教育课、墙报、专题知识讲座、给家长一封信等途径对全校师生、家长进行传染病的教育宣传工作,帮助师生掌握公共卫生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建立疫情监测制度: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晨检: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员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并做好相应的表格填写。
2、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每天下午放学前填好因病缺勤表格,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病人的早发现。
五、学校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
1.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及“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治疗、早处理”的原则,果断处置,积极抢救,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学校指定专人作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李程林),负责具体传染病报告工作,并由校长主管,确保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落实。并且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2.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学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必须30分钟内赶到事件现场,并组织开展救治、处置工作。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应当在30分钟内将相关信息以电话方式向属地卫生、县教育行政部门报告,40分钟内上传书面报告。
六、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1、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报告内容及时限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七、应学校要通过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要完善制度;保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的药品、经费、通讯、交通等基本设施设备;积极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
八、责任追究
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学区和教育局对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四)
一、预案总则
1、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的目的在于全面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2、适用范围:
指定预案适用于包括传染病、饮用水污染、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可能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二、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1、组织架构:
建立由政府主导,卫生行政部门为核心,公安、交通、教育、民政等部门以及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社区等多方参与的应急组织体系。
2、职责分工:
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个人在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环节的具体职责,确保责任到人,行动有序。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1、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等多维度监测网络,实时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潜在公共卫生风险。
2、预警机制:
制定科学的预警标准和阈值,当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预警阈值时,启动预警程序,发布预警信息。
3、报告流程:
规定严格的报告时限、报告内容和报告路径,确保突发事件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上报至相应层级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因素,将事件分为不同等级(如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并对应设置不同的响应级别和措施。
2、应急措施:
A、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共卫生事件,详细列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B、疫情防控:病例隔离、密切接触者追踪、疫苗接种、医疗救治、公共场所消毒等。
C、饮用水污染: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紧急供水、公众告知等。
D、食物中毒:样品采集、源头追溯、餐饮单位管控、健康教育等。
3、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透明地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防控措施和健康建议,同时加强对社交媒体等渠道的舆情监控和正面引导。
五、后期处置与评估
1、善后工作:
包括事件结束后对受影响人员的救助、补偿、心理疏导,以及对受影响区域的恢复重建等工作。
2、应急能力评估与预案修订:
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识别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据此定期更新和完善预案。
六、特殊场景下的应急预案
1、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针对学校环境特点,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如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实施校园封闭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等,以保障全体师生健康与教学秩序。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五)
第一章 总 则
一、编制目的
通过本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保障全体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学校校长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组织、动员师生共同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第二章 组织体系
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指挥机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本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统一协调指挥全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副组长:协助校长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员:年级组长、班主任负责协调、沟通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上级指示。
组员具体分工:
xx:负责做好人员的协调工作、负责日常监测、负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预防意识和防护能力;为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提供舆论支持。
xx:负责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物资供应;负责消毒工作。
xx:负责上报师生每日健康状况。
xx:是全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业务主管,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提供日常培训指导。
年级组长、班主任:负责本年级、本班的日常监控工作。
第三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晨、午检监测制度,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监测,对缺课学生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课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课者由卫生老师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1、设立一名专(兼)职报告人(保健老师),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教育局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第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高度重视,根据不同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确保迅速、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校园稳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报告、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做好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内发生。
二、校内传染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1、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市教育局批准。
2、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3、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三、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第五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善后处理
一、后期评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在政府的领导下,组织职能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二、奖励与责任
学校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其他事宜
涉及有关赔偿、补偿、奖励、社会救助等其他善后事宜,按市、区相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学校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建立健全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学校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和实战能力。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宣传教育
学校要利用广播、板报、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师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六)
为确保我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减少伤亡,控制蔓延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应急措施
1、建立每日报告制度。各班级每天向办公室报告本班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病例或疑似病例,在病例诊断改变、病人治愈出院或死亡数、与患者接触或密切接触者等详细信息,办公室定时向市教育局报告本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况。
2、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活动作相应调整,也不安排外出参加大型教研活动。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管理,加强对校内各种流动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暂停各类培训活动。
3、加强医学观察,医务室严密注意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主要病症和可疑病症,及时报告和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做好药物用具的准备工作,指导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
4、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对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
5、调整教学方式,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坚守岗位,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6、加强宣传工作与舆论引导,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要求,学校将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的事件信息,使学校信息公开、透明,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正确引导,稳定师生的情绪、心态,消除师生员工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四、具体应急反应
学校根据所在地卫生部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
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的反应
学校启动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值班制度,指导、督促学校各处室、各班做好应急准备。按照当地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治工作,启动相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大力开展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C级警情的响应
在预警的基础上,学校立即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进入应急状态,督促各处室、各班落实各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治措施,按照当地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开展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治工作,落实各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治应急措施。
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B警情的响应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B级警情发布后,在C级响应的基础上,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取消一切校内外大型群体性活动,对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4、公共卫生突发事件A级警情的响应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A级警情发布后,在B级响应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形势,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对学校的教育进行调整,采取停课放假和调整教育方式等紧急措施。
本预案启动时间为: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启动本预案。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七)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二、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和教师综合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2、重视信息的收集。与镇医院建立联系,收集学校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八)
为确保业主及客户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做好流感、集体性发热、流脑、食物中毒、非典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及时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定。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成员:总经理助理,各管理处(部门)经理及主管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三)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四)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并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措施
(一)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落实应急预案要求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
(二)建立卫生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三)定期组织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认真落实健康教育。
(四)对物业管理区域公共场所、生活场所、阴沟等进行定期消毒、除"四害"及消杀等。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一)在第一时间内以口头汇报或电话形式向公司服务清洁部(电话:xx)报告。
(二)服务清洁部确认信息后及时报告公司总经理(xx),经公司总经理或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指导服务清洁部将信息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xx)。
(三)及时送患者到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协助相关单位护送病人到医院就诊。
(四)及时了解和掌握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进一步落实各项应急预防和控制措施。
(五)服务清洁部加强对大厦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和落实,并立即组织人员对重点场所进行消毒以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六)在控制疫情期间,公司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应与客户单位密切配合,坚持每天进行症状检测,如发现有相似症状的人员,要及时安排隔离和就医。
(七)服务清洁部每天追踪发病动态,认真做好每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统计工作,以完成传染病发病等的续报工作。
六、事后处理
(一)当最后一例病例确认后,在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时才可以结案。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小结工作。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九)
XX汽车站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XX汽车站(以下简称车站)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车站全体员工及从业人员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及时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车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3、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重视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处理的宣传教育,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车站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组织机构
车站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分管车站经理助理办公室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做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
2、检查督促做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和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3、负责综合协调、指挥各班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实施救援行动。
4、及时向相关上级部门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件情况。必要时向公安110、消防119、医疗急救120等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发布和解除突发公共卫生元器件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6、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与防范
1、监测
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车站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网络体系,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2、报告、预警
(1)车站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电话:
区疾控制中心电话:
(2)报告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涉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3、防范
在车站重要位置设立宣传栏、警示栏等,提醒员工、经营方、旅客以及其他车站从业人员必要的注意事项。同时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普及科学防范知识,让广大员工、经营方、旅客以及其他车站从业人员进一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1、应急反应的原则
(1)科学决策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车站立即向站务中心等相关上级部门以及卫生部门报告,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并提出应对措施。
(2)分级响应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根据相应级别启动应急反应。
(3)快速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快速高效的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及时调整
根据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提高预警和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应急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
2、应急反应措施
(1)车站一旦发现重大传染性疾病(如SARS、甲型流感等疫情),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2)车站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以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日向上级实行“零报告”,加强商情通报。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调集车站区域内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4)控制措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故时,根据污染食品扩散和职业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围,划定控制区域。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宣布疫区范围,对疫区实施封锁、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等强制控制紧急措施。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
(1)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向站务中心等相关上级部门以及区疾控制中心逐级上报,最终由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较大(I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向站务中心等相关上级部门以及区疾控中心报告,由区人民政府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3)一般(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发生一般(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车站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车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根据卫生部门提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建议,结合实际,向站务中心等相关上级部门报告,单位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保证应急处理所需的物资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行装物资供给,以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已经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六、应急物资保障
1、物资储备
车站有计划地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储备各类包括: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和器材、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传染源隔离及卫生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车站财务负责应急储备的经费保障,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车站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卫生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2、通信与交通保障
应急指挥组织、预防控制和医疗应急救援机构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十)
为了有效预防、准时掌握和消退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危害,保障酒店来宾及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平安。特制定酒店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一、成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总经理助理。
成员:(质检部经理、客房部经理、餐饮部经理、保安部经理、人事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值班经理)。
发生公共卫生突发大事,在处理小组成员到达之前,由现场值班经理负责处理。
二、酒店公共卫生应急小组职责:
1.负责设立大事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总经理担当总指挥,负责对突发大事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负责公共卫生突发大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3.负责向卫生监督所报告公共卫生突发大事相关信息,电话:。
4.负责公共卫生突发大事预防、现场掌握、善后协调处理。
三、传染病大事应急措施:
1.酒店公共场所要保持卫生干净,空气流淌更新。来宾接触设施设备准时消毒清洁。
2.客房客用棉织品及易耗品一客一换,日常用品一客一消毒。
3.当酒店公共场所发生疑是传染病大事,现场工作人员准时向部门经理报告。所在部门经理准时向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aaaaa,由总机通知小组成员准时到位。
4.所在部门经理在报告的同时,准时隔离疑是传染病区域,监控相关人员。必要时请酒店保安部人员帮助完成。
5.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依据现场状况推断,是否送医就诊、是否向卫生监督所报告。
6.由当地卫生预防保健科查明大事真相,酒店应急处理小组帮助处理相关善后工作。
四、饮用水平安大事应急措施
1.酒店向来宾供应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向饮用水供应商索要相关证件备查。包括饮用水及饮水机生产单位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批件、检测报告。
2.向来宾供应的杯具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确保杯具干净平安。
3.当酒店发生饮用水平安大事时,现场工作人员准时向部门经理报告。所在部门经理准时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报告,由总机通知小组成员准时到位。
4.所在部门经理在报告的同时,爱护好现场。亲密关注相关人员,准时送医就诊。
5.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依据现场状况推断,是否向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
6.由卫生监督所查明大事真相,酒店应急处理小组帮助处理相关善后工作。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十一)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控制学生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流行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市教育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有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以学生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为重要内容,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2)学校实验室保存的烈性病菌株、毒株、毒种等丢失。
(3)发生在学校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员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或血吸虫急感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涉及范围达到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8)发生在学校的,经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例及血吸虫急感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疫情局限在县(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在本县(市)域内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员人数10—5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数5人以下。
(7)发生在学校的、经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或血吸虫急感病例、发病人以及疫情涉及范围达到县(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4)发生在学校的,经县(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学校广泛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领导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组织、指挥、协调、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机构要形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病例,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工作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1)办公室
主任:
成员:
职责:统一部署、协调学校各部门履行职责,收集上报传染病等疫情与突发事件变化情况,及时处置应急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2)疫情监控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食物中毒、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监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校园环境整治。
(3)食品安全监督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按规定把住食品的采购、储藏、加工出售等关口,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后勤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条件,保证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清洁卫生及重点部位消毒工作;对后勤服务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4)督办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督办学校落实门卫制度、来访制度、凭证出入制度、晨检制度、生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定期消毒制度,督促学校食品卫生。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十二)
一、总则
1. 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 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本地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 各部门职责
卫生健康部门:承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工作,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工作,开展疫情监测、预警、防控和医疗救治等工作。
医疗机构: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和转运,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防控措施的落实。
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卫生执法监督。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
三、监测、预警与报告
1. 监测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开展日常监测和重点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公共卫生事件。
2. 预警
根据监测信息和评估结果,及时发布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 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卫生健康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核实、调查和处理,并按照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
四、应急响应
1. 分级响应
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2. 响应措施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事件的原因和传播途径。
组织医疗救治,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采取控制措施,如封锁疫区、限制人员流动、停止聚集性活动等。
开展卫生消毒和环境整治,消除污染源。
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应急处理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充足供应。
五、后期处置
1. 善后处理
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伤亡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和补偿。
2. 总结评估
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3. 责任追究
对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保障措施
1. 技术保障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2. 物资保障
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物资。
3. 经费保障
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通信与交通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和交通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指挥和处理工作的信息畅通和人员、物资的及时运输。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
1. 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培训
定期组织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
八、附则
1. 预案管理
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适时进行修订。
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制定部门]负责解释。
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十三)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单位的突发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组织网络,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三、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 (十四)
一、目的和依据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在本社区范围内突发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处置。
三、实施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发出预警。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和监测资金,做好物资、人员、技术准备工作,确保有效开展工作。
(二)统一指挥,机构落实
社区内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卫生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三)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突发事件处置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社区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在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及时救治、及时控制”的要求,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四)科学防治,依法处置
各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科学、依法、有效地开展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
四、各部门职责
居委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发出预警;设立专项资金和监测资金,做好物资、人员、技术准备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各项处置措施,并进行督查;组织人员,调派车辆,认真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社区警务室和安全办公室:在指挥部统一部署下,实施对坐车人员和物质的交通检疫、物品查验和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做好疫区的交通运输管理;打击利用突发事件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负责现场控制、疫区封锁和事件发生地交通控制及安全保卫工作;协助实施对传染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事件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
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家禽家畜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与卫生院的沟通,开展人畜共患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强农药管理,指导和加强广大农民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清理整顿剧毒鼠药市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五、应急处置措施
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在社区应急办统一指挥下,落实有关控制措施,全面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一)严格执行重大紧急信息限时报送制度。
1.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必须在2小时内报告街道和卫生服务中心;并续报有关情况及处置工作措施。
2.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村委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情况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不按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二)严格控制传染源、截断传播途径。加强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与应急接种和预防服药工作;做好疫源地消毒和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
(三)明确中毒原因,封存可疑物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现场采样、调查,分析中毒原因;查明突发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发病人员和死亡情况,对已扩散的中毒源进行追踪,依法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
(四)组织医疗救治、减少事件损失。加强对医疗救治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卫生院做好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隔离和治疗,做好病人的抢救和转运工作。
(五)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确保措施落实。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加大对疫情报告、传染源管理、密切接触者隔离、疫源地和医院消毒,以及学校卫生、公共场所、饮食卫生的监督执法力度。
(六)做好卫生宣传、消除社会恐慌。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消除社会恐慌情绪。
(七)规范情况报告、保证信息畅通。全面收集应急处置工作信息,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处置进展情况,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真实。
为了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市一中(益智中学)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学校师生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2、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的指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见附件),设立应急公共卫生知晓事件处理办公室——医务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应在10分钟内赶到常设办公室,研究制定应急措施,并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3、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学生收听季节传染病的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季节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杜绝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4、建立严格的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卫生、办公室卫生、学生宿舍卫生、饮食卫生等检查制度。
5、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遇有学生突发群体性(1个班3人以上同时出现)公共卫生事件,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医务室;医务室必须及时向学校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同时报告市教育局体卫工作站及市、区两级疾病控制中心;不得瞒报、漏报和谎报;并积极采取救治措施: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学校迅速联络医院进行诊治,医务室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7、在群体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学校在疑似症状未确定时,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做好隔离处理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8、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预案自行启动。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精选1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范本,酒店停水应急预案,村级农村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医院停水停电应急预案,防洪度汛安全的应急预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