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策划方案 > 详情页

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作者:楼慕羽2024-08-29 17:04:01

导读:第一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现状分析 蔡庄学校在校学生81人,其中留守儿童23人。留守儿童因隔代教养、亲朋搭帮教养等等,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家庭教育,在安全、健康、品...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精选2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现状分析

  蔡庄学校在校学生81人,其中留守儿童23人。留守儿童因隔代教养、亲朋搭帮教养等等,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家庭教育,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改善留儿童生活发展状况,特制定以下帮扶活动方案。

  二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真情服务,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我校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困难和情感、心理问题,让他们得以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 三、主要任务目标

  根据我镇在校困难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结对帮扶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儿童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结对帮扶教师要具体分析帮扶对象学习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明确阶段效果,加强学业辅导,帮助解决学习上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2、生活失助。部分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缺乏照顾,生活水平低。结对帮扶教师指导合理安排生活,加强营养,提高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心理失衡。部分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缺乏正确家庭教育,人格发展失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结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帮扶对象谈心,随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矫治不良心理,培养健康人格。

  4、亲情失落。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强烈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性格自卑。结对帮扶教师要对帮扶对象定期家访,当好“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用心呵护,经常组织活动,让留守儿童真实感受亲情温暖,不让亲情缺失。

  5、安全失保。留守儿童缺少亲人照料,自护意识淡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结对帮扶教师要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引导帮扶对象远离不良嗜好,远离不良人群,注意进行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具体要求

  1、摸准信息,建立台账。各教师要认真组织调查,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安排专人负责,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时分析存在问题,认真研究帮扶措施,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困难。

  2、认真组织,结对帮扶。全校教师要深入帮扶留守儿童家中,认真开展帮扶活动,为困难留守儿童排忧解难,主动解决实际困难。帮扶措施要切实可行,注重实效。

  3、家校联动,强化沟通。教师与帮扶对象家庭建立良好帮扶关系。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蔡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第二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村前蔷薇小学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特色,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培养自信、得到进步,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快乐自信自立进步和谐

  三、活动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如校园暴力等恶劣行为。

  3、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4、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水、电)人身安全(上、放学)。

  活动安排

  1、20xx年月份,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集体家访。

  2、20xx年2月份,开展"学校也是我的家"征文活动。

  3、20xx2年3月30日前,通过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自理生活情况

  4、20xx年4月份,留守儿童作客本班同学家庭"一日亲"活动。

  5、20xx年5月,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比赛。

  6、20xx年6月,开展学校留守儿童自理生活能力比赛。

  7、20xx年7月,开展检验留守儿童读书效果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演讲比赛;留守儿童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8、20xx年8月30日前,组织留守儿童向父母写信,汇报本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第三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支持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参加结对帮扶活动的单位

  全国文明单位和省、市、县(区)四级文明单位原则上均应参加结对帮扶活动。各县(市)区文明办,按照谁推荐谁管理的原则,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所有文明单位的结对帮扶工作。市直机关和行业推荐的文明单位,由市文明办和市直工委负责组织实施。

  三、结对帮扶主要内容

  1、组织教育培训。发挥文明单位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广大农民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组织“清洁家园行动”。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对照文明卫生村标准,建立保洁队伍,健全保洁制度,完善保洁设施,组织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净化庭院、粉刷墙壁、打扫房屋,硬化村内道路,整修坑塘沟渠,清除残垣断壁等,使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3、帮建乡村学校少年宫。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乡村少年宫并完善功能,真正使其成为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阵地、文体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

  4、提供文体服务。帮助帮扶村培训文艺骨干,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帮扶村送图书、送文艺演出、送文体器材。

  5、进行关爱帮助。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体现人文关怀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

  6、推进乡风文明。帮助帮扶村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事理事会和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村、户创评活动,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四、结对帮扶时间及目标

  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原则上以三年(—)时间为限。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帮扶的村,帮扶期满时,原则上要把结对帮扶村建成省级文明卫生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单位帮扶的村,帮扶期满时,原则上要把结对帮扶村建成市级文明村。

  五、工作要求

  1、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本轮文明单位结对帮扶重点是新型农村社区、交通干线沿线村和风景名胜周边村。各县(市)区可根据帮扶村的数量和分布,确定一个或几个文明单位帮扶一个村。几个文明单位共同帮扶一个村的,要确定一个主要负责单位。

  2、加强指导,注重实效。各县(市)区、市直文明办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科学规划帮扶对子和帮扶内容,细化分解帮扶任务,积极帮助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有关方面抓好工作落实。文明单位要充分发挥在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做好帮扶工作。要根据帮扶工作任务,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并与各县(市)区、市直文明办签订帮扶工作责任书。

  3、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市)区文明办和担负帮扶任务的文明单位,要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反馈结对帮扶工作最新动态。市文明办将根据工作进程及时总结宣传帮扶工作典型,扩大声势和影响,积极调动各级参与帮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4、完善机制,严格措施。要加大对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的督查力度,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每年年底前,市文明办将组成考核组,分赴帮扶村对年度结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文明单位年度复查评分依据。对于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表彰,对结对帮扶工作态度消极,未能按要求完成帮扶任务的文明单位,年度考核时要酌情扣减考评分;对不参与结对帮扶活动、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任务的文明单位,要按照有关程序规定撤消其文明单位称号。此外,各县(市)区文明办和市直工委文明办要及时向市文明办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半年报送工作小结,年底报送全年工作总结。

  第四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播扬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根据《中共化州市委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化发〔20xx〕2号)要求,现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各级决策部署,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长效机制

  (一)建立“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制度。全面落实“代理家长”制,确保每名留守儿童都有义工队队员担任“代理家长”,要求“代理家长”做到“三知”和“三多”,“三知”即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情况、知其父母外出务工情况;“三多”即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建立跟踪服务制,各“代理家长”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一次,每月至少两次去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和慰问。

  (二)建立谈心交心制度。学校教师每周至少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与他们进行零距离交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三)建立家校互动制度。班主任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要到所负责班级的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一次,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及时向监护人汇报他们在校情况,了解他们在家生活情况,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学校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四)建立定期开展活动制度。根据实际,义工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关爱活动,每逢元旦、春节、“六一”等重大节日都要开展应节的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能时刻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社会的关爱。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教育留守儿童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

  (五)建立为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制度。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由义工队的医生、护士为他们进行每年一次免费上门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委会、机关单位、中小学校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相应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二)配强工作力量。教育、司法、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关爱工作扎实开展。积极发挥义工队作用,协助开展各类关爱活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妥善解决人员、经费等问题,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法制保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镇司法所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维权服务,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四)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教工作,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责任的法律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活动宗旨:

  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目的是发挥弱势群体帮扶志愿队的优势,通过志愿者组织的实际行动,动员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为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提高服务和帮助。

  二、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生活失助:约有6%的留守儿童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3、心理失恒: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等恶劣行为。

  4、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5、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开水、电)人身安全(上、下学)。

  6、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因为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三、措施活动内容:

  1、倡导全社会,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通过网络论坛等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并呼吁更多有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作好本次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作好报名志愿者的登记造册工作,及时在网站发布。

  2、初步构想从附近社区开始,以后慢慢辐射到其他区域。两名志愿队员与一位留守儿童结对后,双方要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情互动,为日后帮扶打下良好的基础。责任人要及时把帮扶双方的具体情况(志愿队员网名、留守儿童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就读学校、班主任姓名等),整理登记,并在网站公布。

  3、在志愿队中开展“家访”活动。坚持“家访”制度,即访班主任、访临时监护人。弱势群体帮扶队员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临时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

  4、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信活动。志愿队员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开展两地书信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温暖。队员可将有代表性的书信和邮件保留,将把传递爱心的书信装订成册,发放给各位队员与留守儿童。

  5、组织关爱留守学生召开座谈会,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志愿队员还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

  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社会的温暖,我们将用真心去倾听,用真爱去温暖,用真情去为留守学生服务,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绿荫。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鞍山市__高级中学

  20__年3月25日

  第六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活动时间:

  20xx年元月10日下午1:30队办公室集合(暂定)

  活动地点:

  崇仁县三山乡长仁小学

  参加人员:

  县妇联、县红舞鞋、县义工、长仁小学

  活动准备:

  宣传组:横幅(“爱心守护,希望同行”关爱留守儿童)

  活动组:音响、队旗

  活动内容:

  一、教孩子朗读《游子吟》并讲解诗歌的意思(10分钟)

  二、老师讲传统的孝道故事(由义工队完成)(30分钟)

  三、教唱《爱的人间》(由红舞鞋完成)(30分钟)

  四、志愿者与孩子一起跳兔子舞(由红舞鞋完成20分钟)

  五、赠送“微心愿”(15分钟)

  六、合影留念。(自由组合照像、合影,拍照30分钟)

  七、活动要求:

  1、各志愿者按时到达集合点。

  2、各志愿者要服从安排,维护志愿者的形象。

  3、各组队员要熟悉游戏的规则。

  4、队员们来回途中的安全各自负责。

  第七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关心未成年人,让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引导青少儿以童心奉献爱心,以童心奉献孝心,提升快乐感和幸福感。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市城管局团委、妇委会与古楼街办飞鹅社区、鄂城新区马元村共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青少儿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精准扶贫

  二、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市城管局团委、妇委会

  联办单位:古楼街办飞鹅社区

  鄂城新区马元村

  协办单位:湖北新天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三、活动时间

  _年5月28日上午8:30——11:30

  四、活动对象

  古楼街办飞鹅社区、鄂城新区马元村留守儿童和市城管局14周岁以下儿童,共计62人。

  五、活动内容:

  1、参加活动的对象于5月28日上午8:30分在古楼街办飞鹅社区门口集中。

  2、8:30——9:00工作人员、志愿者带领儿童及家长到飞鹅社区夕阳红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并送去端午节礼品(时令粽子)。

  3、9:00——9:30集中乘车到贺龙军部旧址参观,由志愿者为活动对象进行红色传统教育。

  4、9:30——11:30在湖北新天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华影国际影城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六、责任分工:

  此次活动由市城管局团委、妇委会负总责,其它相关单位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1、市城管局团委、妇委会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场地联系、留守儿童接送;活动所需礼物的采购。

  2、古楼街办飞鹅社区、鄂城新区马元村各自负责此次活动留守儿童的组织、看护工作。

  3、湖北新天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此次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工作。

  第八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xx】13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xx】43号)、《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本政发【20xx】18号)精神,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无监护能力是指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因重病、重残等原因丧失监护能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家庭尽责。按照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坚持政府主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坚持全民关爱。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坚持标本兼治。既立足当前,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留守问题。

  (三)工作目标

  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建立健全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到20__年,全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政策和制度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妇联、团县委。列第一位者为牵头单位,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落实政府责任。政府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强化基层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村(居)民委员会每月至少走访一次留守儿童家庭,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全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详实完备、动态更新(每季度至少更新一次)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并每个季度向县民政部门报送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并抄报县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

  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的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县民政局)

  加大教育保护力度。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教育局)

  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和在校生活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全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逐一登记其父母外出务工和监护人变化情况(每季度至少更新一次),并在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标识。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确保所有留守儿童都有结对帮扶教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并给予必要支持;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

  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在开展活动或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工会、共青团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妇联要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残联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残疾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通过老少携手、实名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利用农村关工委活动阵地,开展日间照料、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各项关爱活动,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县关工委分别牵头,县公安局)

  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税部门要依法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妇联、团县委)

  (二)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人员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有关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强制报告责任人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属于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生活的,要责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训诫;属于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的,要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托其他亲属监护照料;上述两种情形联系不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要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并协助通知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属于失踪的,要按照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及时开展调查。属于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对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应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实施保护;属于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为、实施保护;对于上述两种情形,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其就医、鉴定伤情,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打下基础。公安机关要将受理报告及应急处置等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卫计局、县妇联、县检察院、县法院)

  健全评估帮扶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接到公安机关通报后,要会同民政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在村(居)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医疗机构以及亲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建立评估档案,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县司法局、县检察院、县妇联、团县委)

  强化监护干预机制。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公安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于监护人将农村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六个月以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着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其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妇联、团县委)

  (三)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要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其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更好条件。(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公安局)

  符合落户条件的`要有序推进本人及家属落户。(县公安局)

  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要纳入保障范围,通过实物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满足其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县城建局、县财政局)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要在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帮助。倡导用工单位、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为其照料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条件和更多帮助。(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卫计局)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开放,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县教育局、县财政局)

  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各乡镇(街道)要大力发展经济,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和落实财政、金融等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对有意愿就业创业的,要有针对性地推荐用工岗位信息或创业项目信息。(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卫计局、县妇联、团县委)

  县政府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难点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民政部门作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牵头部门,应将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等工作统一整合,配备专职人员。(县民政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20xx年上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功能,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

  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督促有关方面落实相关责任。要加快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和各方职责,特别要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团县委)

  (二)加强能力建设。民政部门要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本建设,依托救助管理机构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县民政局)

  发展改革部门要统筹规划,将新建、改扩建救助管理设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予以支持。(县发展改革局、县民政局)

  要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逐步完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场所设施,满足临时监护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财政部门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县财政局、县民政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岗位设置的管理工作,科学合理设置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岗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__〕39号)精神,落实好救助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工资倾斜政策。(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

  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寄宿制学校合理分布,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需求。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开辟儿童活动场所,提供必要托管服务。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县教育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乡镇(街道)配备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职人员,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妇联、县财政局)

  (三)强化激励问责。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适当给予奖励。(各级人民政府、县综治办、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

  (四)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县综治办、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妇联、团县委)

  各乡镇(街道)要在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实施方案》;要做好关爱服务和救助保护的有效衔接,精准实施关爱保护,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和有效关爱保护。

  第九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健全关爱留守儿童机构,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着力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学有所教、困有所帮、安全有护,健康有保,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省市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监护、安全和服务体系,共同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促进和谐罗河建设。

  二、工作对象与主要目标

  (一)工作对象

  全镇范围内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半年以上,其与父母一方或与其他亲属生活的16周岁以下少年儿童。

  (二)主要目标

  积极构建党委、政府主导、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新格局。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全镇幼儿园、中小学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农村散居留守儿童建档率达90%以上。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特别是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状况和需求,建立儿童动态监测档案。

  3.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各中小学建立儿童活动场所、图书室、运动场所等关爱服务阵地,探索建立学校、家庭、村(居)相衔接的关爱服务网络。根据儿童特点,组织开展可持续的关爱服务。针对特殊困境留守儿童需求,开展救助帮扶、实施营养改善等关爱服务项目。

  4.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采取措施,教育引导外出务工的家长和监护人承担好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提升科学教养的能力和水平。

  5.建立以镇综治办为牵头单位的法律保护网络,积极开僻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强有关儿童权益保护和家长责任及义务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维权服务。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姓名及其关系、父母务工情况等。

  (二)开展“三个优先”真情关爱活动

  1.学习上优先辅导。各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一是重点开展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党员帮扶活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募集助学资金,帮助贫困留守儿童解决“上学难”问题。着力搭建亲情沟通桥梁,建立“亲情间”,组建亲情微信群,每周四下午4点至5点,专供留守儿童与远方的亲人进行视频与语音对话,让外出家长能与孩子及时沟通和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及时得到亲情关怀。同时,联合开展留守儿童周边环境净化行动,对网吧、游戏厅、校园周边车辆等进行综合整治,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打造留守儿童之家,桌子、椅子、图书、篮球、排球、跳绳、跳棋、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用品配备齐全,为留守儿童在放学后提供一个阅读、交流、娱乐的空间平台,让他们放学不孤单,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机制,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居)要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留守儿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要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教实践活动,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要利用节假日、农忙时节,组织召开返乡家长会,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网站,为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辅导和咨询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使我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镇党委书记许利华同志为组长,镇长侯福祥为常务副组长,主任科员汪鹏亚为副组长,吴琼、熊新明、张新彪、桂先琴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汪鹏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事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

  1.镇综治办: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协调有关部门依法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负责视频聊天室、活动室、图书室等设备的添置。

  2.罗河中心学校、中学: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管理内容。一是积极做好《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入园需求;二是建立和完善各中小学住宿和用餐制度,确保安全、卫生,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结对帮扶、沟通交流、寄宿优先等服务制度,设立心理辅导员,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管理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利用节日和假期,召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共同研究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

  负责提供视频聊天室、谈心室、活动室、图书室场地,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等素质教育课堂,设立心里辅导员;学校要有专职老师分管留守儿童工作,对留守儿童实行一人一档登记造册管理,对家长的'微信、务工地进行摸底,做到要有活动安排、活动计划及年终工作总结。

  3.镇妇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留守儿童社会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做好留守儿童之家指导中心建设;二是切实开展好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活动,精心组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特色活动。

  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宣传,牌子、管理制度上墙,宣传图窗栏的制定。

  4.镇团委、工会: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号召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富丰富的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帮扶和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施“希望工程”等助学行动,保障贫困留守儿童的就学权利。

  5.镇、村挂点干部:与在校教师实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每月对所挂点留守儿童进行回访,对特殊困难的儿童实行救助制。

  (三)完善工作机制

  要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活动室管理制度,不断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积极加以宣传和推广,以更好地指导来推动项目的实施工作,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十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为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对象与目标任务

  工作对象:农村留守儿童为父母双方从农村居住地流动到其它地区3个月以上,自己留在农村居住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

  目标任务: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使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成长环境有较大改善。建立完善留守儿童保护管理制度;倡导和完善“代理家长”制;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培训工作等。努力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地”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摸底排查,建立台帐。20xx年6月23日前,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所有农村留守儿童、辍学儿童进行全面、深入、细致排查,彻底查清留守儿童数量、构成、特点、家庭状况等基本情况,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台账,于6月25日前以社区为单位汇总报社会事务局。6月30日前,社会事务局汇总后报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同时,7月15日前,各社区服务中心要以建立以留守人数、姓名、监护人情况、父母动态、学习状况等为主要内容的留守儿童信息库。

  (二)评估风险,明确分级。各社区在做好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建立类型、等级评估体系,实行分类监管。对被监护人的评估,一类:无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亲属委监护人的农村留守儿童;二类:无父母监护,但有其他亲属为监护人的农村留守儿童;三类:无父母监护,但有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监护人的农村留守儿童。根据留守儿童生活、监护、教育、健康情况以及受到伤害的程度和频次,将各类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受监护人基本没有履行监护职责或无监护人,被监护人已处于流浪乞讨维持生命和生存。二级:委托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不力,导致被监护人不能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辍学以及染上不良行为。三级:委托监护人疏于对被监护人的监管,导致被监护人心理受到严重伤害、歧视、漠视、体罚及不公正对待。四级:委托监护人由于自身能力缺陷,不能正常履行监护责任,导致被监护人行为出现偏差、心理失当、性格孤僻、偶尔会逃学等。对委托监护人进行评估,较好:委托监护人较好履行监护职责,留守未成年人生活、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较好保障;一般:委托监护人能基本履行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生活、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但未成年人有产生行为偏差、心理失当等情况的潜在风险;差:无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缺乏良好的引导和关怀,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心理失当、辍学、外出流浪乞讨等非正常情况。

  (三)建立机制,构建体系

  1.强化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各社区服务中心要督促辖区处出务工人员为家中留守儿童指定委托监护人、对一类留守儿童要由社区指定其监护人并订立监护合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好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学校、村委会(社区)要与农村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其他监护人签定《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书》,对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予以教育、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强化社会的关爱责任。新区工管委、社区服务中心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帮扶,村居两委对其辖区实行留守儿童多对一帮扶;积极探索各种关爱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要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亲情关爱和贴心服务为主,以赏识教育和励志教育为重。

  3.强化学校的教育责任。成立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小组,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关爱;辖区内各学校在校内设立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对留守儿童两周必须家访一次,每月必须召开一次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把学校教育很好地融入到留守儿童日常工作中,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校人身安全。

  (四)着力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1.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社会事务局要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充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在安排、指导、检查、考评学校工作时,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一部署,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平等权益。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彻底根除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努力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3.落实救助政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障制度。社会事务局要设立留守儿童救助基金,要做好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享有的社会救助。要及时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家庭及留守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家庭困难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配合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农民工家庭及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结合开展与农村留守儿童“手拉手”、“结对子”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4.大力开展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聘请有资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不定期对辖区各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推行学校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有关爱、感情有寄托、学习有帮助、生活有支持、管理有保障。

  (五)切实净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

  加强农村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营业性音像场所的整治和监管,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网吧长效管理机制。(责任单位:红桥公安分局、红桥工商分局)

  三、工作要求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健全完善新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统一管理和领导,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组 长:

  成 员: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因难“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提供经费保障。

  (三)加大督查,严格问责。为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建立督查机制,采取定期督查、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形式,对此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摸底排查工作以及排查后开展的关爱服务进行督查,对认识不到位、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必须立即整改。对督查中发现有假落实、严重失职和重大过错的必须严格问责,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出台背景及制定依据

  为切实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推进儿童福利服务事业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xx〕50号)及《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金政办发〔20xx〕113号)文件精神,出台了本实施意见。

  二、农村留守儿童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均离开永康市域范围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责任,本人留在户籍地(或常住所在地)、不满十六周岁的户口登记地除城市社区外的`未成年人。

  三、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加快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为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尽快形成家庭主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团协同、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从五方面做好保护体系工作:一是落实家庭主体责任。留守儿童监护主体责任在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二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基层政府要加强家庭监护教育,督促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高监护能力。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保障力度。三是加强部门联动。统筹民政、教育、发改、财政、公安、司法、人力社保等部门资源,共建保护网络。四是发挥群团优势。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生活指导、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五是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加大关爱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部分:全面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措施

  一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做好留守儿童信息排查、采集及录入工作,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完善基层儿童福利督导服务体系。推进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儿童之家和儿童福利督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儿童福利督导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发现报告和帮扶转介机制。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报告监测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监测、实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等关爱服务。四是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依托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建立健全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五是依法处置监护侵害情形。依法严厉打击或处置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遭受家庭暴力,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

  第三部分: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强督查问责。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督查问责。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第十二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迎接国家妇儿委工作组验收为契机,实现社区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减少城乡差距。全面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主任:赵伟田

  副主任:丛茂华、刘正宽

  总干事:王芳

  成员:刘正兴、郭和国、李向东、江汝贤、金仁芳、李建海、李小飞、刘红莲、莎莉

  三、组织机构职责:

  1、主任全面负责邓高社区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工作。

  2、留守儿童工作副主任2名,1名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具体活动的安排、辅导及各种演出等;1名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3、总干事负责组织治理学生,协助教师进行辅导;协助学校组织各种各类活动。

  4、所有成员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学生的辅导及总结等具体工作。

  四、活动内容:

  1、文体科技类:编童谣、唱红歌、看优秀影片、读好书、太极拳、象棋2、技能培训类:绘画、舞蹈、剪纸、编织、计算机运用。3、国学经典诵读

  4、道德实践:法制情景剧表演5、社会实践:宣传活动

  五、活动要求:

  1、面向全社区少年儿童,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2、强化管理,配齐配强师资力量,充分运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出力,为推进邓高社区留守儿童工作发展而献计献策。

  3、邓高社区留守儿童工作选择、制定适合本社区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评价机制。

  4、留守儿童工作要定期组织部分有经验的退休老教师或老干部来学校参观指导工作,为"乡村留守儿童工作"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5、实行责任负责制,责任到人,项目到人,学校还要制定相应的赏罚措施,保证留守儿童工作的良性发展。

  六、活动时间:

  主要以放学后和节假日为主要的活动时间。

  七、评价方式:

  1、把留守儿童工作各类艺术活动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从而实现留守儿童工作活动经常化和制度化。

  2、强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方位的培养与教育,鼓励培养社区儿童的兴趣爱好。

  3、留守儿童工作定期进行单项或多项比赛、交流、会演等活动。

  4、年底工作人员做认真总结,并登记造册。

  八、安全治理:

  1、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安全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由专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活动场地、活动设施、音乐器材等进行监视、检查、维修等。

  2、留守儿童工作活动小组设负责人一名,负责学生的日常治理和安全工作,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杜尽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活动项目及要求:

  舞蹈类

  舞蹈是以肢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种类活动目标活动场地及设施活动措施活动内容参考教材舞蹈。

  1、把握扎实的基本功。

  2、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进步审美能力。

  3、能随着音乐自编、创造舞蹈动作。按省级规范化标准配备的场所、镜子、把杆、木地板或地毯、音像器材等。

  4、抓紧时间,捉住机会,苦练基本功。

  5、多看有关舞蹈的节目,多听音乐,随音乐的节奏自编舞蹈。

  6、基本功练习,简单的舞蹈组合。

  7、组合练习,成品舞练习。

  8、成品舞练习《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教材》。

  第十三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我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给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结合均衡教育发展及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重点时段排查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有效遏制侵害、伤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和安全事故。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关爱保护工作格局。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乡镇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执行力。结合实际,调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站及村(居)党组织作用,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落实村(居)委员会职责。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落实村(居)民委员会职责。结合学校教育,建立详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患、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3、明确部门职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民政部门承担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牵头责任,推动建立工作领导机制,教育部门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失学;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发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独特作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加强教育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和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完善教育关爱服务团队和志愿服务团队,在寒暑假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服务,有效预防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强化宣传,营造关爱保护氛围。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增强全社会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充分发挥微信、QQ群等网络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完善救助保护工作机制

  1、完善救助保护强制报告机制。明确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强制报告责任。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要履行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未履行报告义务的,要严肃追责。

  2、完善救助保护应急处置机制。镇派出所要及时受理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坚持依法依规处置单独居住无人监管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离家出走、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等情况,必要时将留守儿童送往医疗机构接受救治或就近护送至其他亲属、村(居)民委员会实施保护,并将相关情况通报镇人民政府。

  3、健全救助保护评估帮扶机制。镇政府会同民政、司法等有关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村(居)民委员会、中小学校以及亲属的协助下,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于监护人及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民政部门要及时将其纳入救助范围。

  4、强化救助保护干预机制。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部门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于监护人将农村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6个月以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着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要依法撤销监护人资格并另行指定监护人。

  5、做好农村留守儿童隐私权保护工作。各相关部门在参与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要切实做好留守儿童隐私权的保护工作,未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同意,不得将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联络方式等隐私外泄,同时注意保护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隐私、私人空间和情感隐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配齐工作人员。完善农村儿童关爱保护相应的工作机构,每个村(居)委会配备1名专(兼)职儿童保护工作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创新关爱方式、综合采取学校寄宿、社会托管、家庭代管、父母回归等管护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严格激励问责制度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责任制,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费,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要定期采取明察暗访、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严格督查。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第十四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根据集宁区妇联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为切实做好我街道留守儿童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家园作用。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辖区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动员社会支持,增强家长责任意识为着力点,大力推动全办上下为辖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和良好环境。

  二、基本功能和目标任务

  1、各社区要逐门逐户进行摸底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把留守儿童花名在4月22日前上报办事处。

  2、在各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家园。

  三、实施要求

  (一)硬件设施

  1、有活动用房20—30平米,房屋安全、方便、实用、布局合理,环境温馨。

  2、配备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刊和一定的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娱乐要求。

  3、配备电脑或电话等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

  4、配备基本的课桌和简单的生活应急用品。

  (二)软件方面

  1、成立留守儿童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完善的学习、活动、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

  3、组织自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爱心妈妈”和代理家长要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做到“五个一”,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谈心一次,与班主任联系一次,与监护人沟通一次,给留守儿童写信一次。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档案中要有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结对表、帮扶花名册,兴趣爱好作品,心得体会以及活动开展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5、聘请专业人士为留守儿童做心理疏导。

  6、组织捐赠活动,保证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

  7、加强留守儿童家长、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与培训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对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家教知识、监护人权利义务、儿童维权等知识的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办事处要把留守儿童家园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成立留守儿童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切实把留守儿童家园建设抓好抓实。

  (二)科学有序,规范运行。留守儿童家园建成后,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原则。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帮助和督促定期开展关爱活动。

  (四)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留守儿童家园的管理采用一级抓一级、分级考核的办法进行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较快,农村富余劳动向城镇转移,这就让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中的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需要其他亲人及社会的关爱,我兰田社区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县妇联、镇妇联的领导、关心支持下,依据自身实际,成立“寸草心”留守儿童之家。

  一、社区留守儿童现状

  我社区共割18个居民小组,981户,总人口3078人,适龄儿童198人,其中留守儿童54人,这些孩子都有隔代监护或者寄居在亲戚家中,这些儿童整年甚至几年见上父母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具有以下特征:

  1、营养不良,性格孤僻。

  2、成绩落后、厌学,甚至逃学。

  3、身心发育不健康。

  为了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全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上,同时也让留守儿童感到社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社区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寸草心”留守了儿童关爱小组,并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二、兰田社区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关爱小组。

  社区每年对全社区的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社区在镇妇联主任的指导下,成立的关爱小组,巾帼自愿者,成立“寸草心”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儿童“一帮一”帮扶委员会。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1)开放飞“蓝色阅读希望书屋”我们社区儿童站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至六点对所有儿童开放图书室和活动室,让他们结束、看书、增长知识,丰富见闻。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留守儿童之家为儿童购买篮球、乒乓球、军旗、象棋、羽毛球、五子棋、跳绳等体育器材,让儿童随时能到家园借器材参与体育锻炼。家园还适时开展一些比赛活动,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提高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所有的儿童在社区中能锻炼出健康的体魄。

  (3)认真开展家园序列活动。一是开展每周一次的家园活动,让家园铺导员为他们讲法律知识、安全常识、社会规则等,或让儿童们自由讨论活动的内容,自己主持活动:或让儿童在辅导员的陪伴下借书看书:或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等,让每一次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儿童参与其中,快乐其中。二是开展与国家法定节假日相关的活动,比如中秋节我们开展了“中秋话想念”的活动,让留守儿童通过家园爱心视频,爱心电话与在外务工的服务童话,送去节日祝福及对父母的想念之情,还有重阳节开展“尊老爱老”活动,让儿童为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上自己亲手制止的贺卡和节日祝福,还有世界环境日、三八妇女节等活动。让孩子在节日庆祝中明白节日的意义,同时鼓励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4)开通爱心电话和爱心视频,让孩子能到家园与父母交流,增进感情。家园每周末对孩子开通爱心电话爱心视频,让孩子通过登记就能和父母通上电话,通过与父母约好上网时间就能和父母见一面,这样大大缩短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心更密切,感情纽带更牢固。

  (5)认真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寸草心”家园成立爱现帮扶小组,简历服务职责,落实了具体服务项目,成员由爱心妈妈及镇、社区干部、学校教师等担任爱心辅导员。每位爱心辅导员负责一至两名儿童的帮扶,通过与儿童一起活动、交流、走访儿童家庭等形式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及时为需要帮组的孩子提供帮组。爱心辅导员必须一个月走访儿童两次,并及时填写走访记录。

  由于我们今年才深入开展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还缺乏经验,我们管理还不够完善,所以造成许多工作上的不足和不到位。但是基于儿童需要社区的共同关心,我们家园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这项工作,努力探索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家园中每一位儿童快乐成长、健康进步。

  第十五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为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推进我旗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xx〕13号)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xx〕75号)和《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乌政办字〔20xx〕149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目标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对我旗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精准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困境家庭儿童救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精神关爱而造成心理障碍,辍学、厌学,甚至成为问题儿童,因缺乏监护而遭受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全旗外出流动人口达到总人口的36%。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将是我旗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长期的、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密切配合,抓出实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儿童优先,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的关爱保护。要坚持构建“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形成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确保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切实防范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事件的发生。20xx年全旗要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和机制,在重点乡镇和服务内容上要有创新和突破。到20xx年,各乡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未成年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安全、更有保障,留守儿童现象明显减少,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在祖国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家庭监护,父母尽责。家庭监护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主体责任是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家庭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家庭发展中,要优先考虑儿童利益,更加注重以文明方式进行教育,防止家庭暴力,虐待等侵害事件的发生,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实行以地方为主、分级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的管理体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在旗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与各相关部门积极协作、相互支持,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和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

  (三)社会参与、全民关爱。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事业,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宣传、报告和监督,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拓展关爱服务形式的内容,规范关爱行为,加大关爱力度,形成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

  (一)强化家庭文明监护意识

  督促家庭依法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重视对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指导,在政府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强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应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鼓励父母外出务工、创业期间通过微信等新媒体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子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状态,给予更多亲情关爱。培育监护人依法监护意识,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时以文明方式进行,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杜绝家庭暴力发生。加强对监护人的监督,各乡(镇)、村委会以乡约村规、邻里互助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监护的宣传和监督。父母或接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委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建立覆盖城乡三级(旗、乡、村)救助保护体系

  旗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指导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推动部门间沟通与协作,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切实将国家、自治区和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结合我旗实际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细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认真组织指导所属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关爱保护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协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做到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各项具体政策的落实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创新管理方式,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台账式管理,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责任制和监督问责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乡(镇)、村委会开展的摸底排查和监护监督等工作要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好上级部门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各项措施,细化工作任务,打牢工作基础,形成关爱保护工作机制。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一季度检查更新一次,精准施策。同时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和其他监护人员的法制宣传和指导,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督促其履行监护职责,提高监护能力。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走访、专业社工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各村委会要细化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要熟悉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和其家长外出务工情况信息,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全面排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状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

  (三)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

  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要督促指导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向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开放,实现小学、初中阶段就近入学,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要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对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会同公安部门、共青团组织指导协助中小学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校园欺凌等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中小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多种方式加强与受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帮助监护人掌握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旗教育局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管理责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外出务工家长间的联系沟通,形成学校、家长、委托监护人共同关爱培育的合力。

  (四)发挥群团组织特点参与关爱服务

  强化各群团组织之间横向协作机制。工会、共青团、关工委、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妇女儿童之家、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等为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创造条件,提供心理疏导、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就业指导等服务。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加快推进“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青少年维权岗”等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平台创建工作,有效发挥各群团组织在维护留守儿童权益中的作用;逐步探索、建立观护制度,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测评服务;妇联要依托妇女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共青团要重点建设青年志愿者数据库,为留守儿童选择专业青年志愿者提供服务。残联要组织开展残疾留守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

  (五)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保护

  坚持全民关爱,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寒暑假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读书学习、心理疏导、城市体验等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门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民政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家长”关爱帮扶机制,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帮助援建爱心家园和村委会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等关爱服务设施、举办村委会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日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促进全社会共同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

  四、构建夯实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一)建立强制报告机制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等及其工作人员要切实履行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有关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救助保护强制报告责任人和有关单位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发现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生活的,要责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训诫;属于受委托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的,要联系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托其他亲属监护照料;上述两种情形联系不上留守儿童父母的,要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委会或市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并协助通知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属于失踪的,要按照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及时开展调查。属于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必要时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市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实施保护;属于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为、实施保护;对于上述情形,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其就医、鉴定伤情,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打下基础。公安机关要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乡(镇)。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留守儿童因遭受侵害等原因需要转学、异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教育部门应给予保障。

  (三)健全评估帮扶机制

  对受到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儿童,各乡(镇)人民政府在接到公安机关相关情况通报后,要及时会同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在村委会、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及亲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四)强化监护干预机制

  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公安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监护人将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六个月以上导致留守儿童生活无着落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其近亲属、村委会、乡(镇)民政管理所等有关人员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同时,要发挥好村委会作用,协助做好入户查访。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等行为情节较轻,依法可不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应在送交加害人、受害人的同时,通知村委会做好入户跟踪查访工作;对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保护令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及村委会后,公安机关及村委会应当协助执行;对协查中发现告诫书、人身安全保护令不能很好落实与执行的,村委会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保护。

  五、加强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和能力建设

  (一)加强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水平。加强农村学前和义务教育投入,结合国家以及自治区关于农村中小学建设相关项目,在有条件且符合整体布局要求的乡(镇)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建立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容纳能力,突出儿童特色和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积极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爱心家园及“阳光庭院”“有福‘童’享”“快乐学校”等标牌的关爱服务阵地,配备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对留守儿童数量较少、居住分散的边远村庄,要将留守儿童送至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就读。在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村委会、社区建设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爱心家园,力争3年内基本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全覆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爱心家园等关爱服务设施建设,要按照有统一标牌、有固定场所、有完善设备、有人员管理、有儿童档案、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台账、有经费保障的标准,强化建设和使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要与基层文化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基层文化中心的多重服务保障作用。

  (二)加强关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旗、乡、村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构,加强关爱服务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建立旗、乡、村专兼职工作人员微信群,互动交流,促进工作。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工作经费、有专职人员、有制度措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中小学校师生比例,完善农村学校教师工种结构。择优选拔优秀教职工担任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员,对于兼职管护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创新关爱方式,综合采取学校寄宿、社会托管、家庭代管、父母回归等管护形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六、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动作为,抓好落实。

  (一)调查摸排,实现精准帮扶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农村牧区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和《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统计台账。与学校合作,依托全市“三留守”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困境未成年人摸排工作,每季度最后月15日之前更新数据库报旗民政局,持续开展调查分析研究,为实施精准帮扶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立考核问责和激励机制。旗政府将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责任制,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奖优罚劣,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适当给予奖励。旗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采取明察暗访、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严格督查,及时发现措施不落实、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督促限期整改解决,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三)加强法治保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展立法调研,加强执法检查,进一步明确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监护义务,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增强全社会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维权服务,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四)营造关爱保护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公益广告、微电影、爱心捐赠等形式,积极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企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等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中来。鼓励城市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手拉手”自由结对,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网络管理,避免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认真总结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全面提高我旗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水平。

  第十六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地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主题口号:

  “手拉手传递温暖 心连心共促成长”

  三、活动对象:

  三河街道全体留守儿童

  四、目的意义:

  此项关爱行动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本着“真诚、真心、真爱、真行动”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构建学校、社会合力共育的模式,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五、活动安排:

  1、组建一支“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女能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

  2、发放一份“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举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启动仪式,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3、召开一次“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通过交流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成功经验,共同探讨“关爱留守儿童”有效帮扶机制。

  4、举办一次“我是留守娃、我快乐、我幸福”主题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具体内容和形式自行安排。该活动旨在展示我街道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全街道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5、以社区为单位,分别成立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立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管理、权益保护、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增强他们(特别是留守女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开展一次“两地书亲子情”活动。组织 “留守儿童”给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写信,与父母交流、分享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六、活动要求:

  1、加大宣传教育,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呵护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少年,是构建和谐社会交给我们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展示窗、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阵营中来。

  2、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使命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推进我街道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社区要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上位置,列入议事日程。

  3、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实效。

  第十七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为重点,以深化关爱活动为总抓手,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强、长期有效的关爱工作,推进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流动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法律援助率100%。

  4、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1、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帮扶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摸清家底、做好统计。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要继续按照“四有”原则,完善留守儿童档案。有留守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健康状况、贫困情况、家庭地址、学校班级;有留守儿童家长姓名及在外务工的联系方式、地址;有留守儿童所在社区村组干部的联系方式、地址;有留守儿童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或亲友的联系方式、地址。同时,在建立档案时,要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身体状况等信息分类见档,进行分类管理,做到留守儿童情况家底摸清。

  3、加强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机制。 学校继续聘请法制副校长,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办黑板报、手抄报、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题培训,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遇到困难如何寻求法律的帮助,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通过“学生—家长”、“学生—老师”、“学生—社会”沟通、谈心、互动互动机制的完善,不断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和快乐成长。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落实优先政策,建设留守之家。

  学校继续落实“三个优先”政策,在寄宿安排、困难补助等方面做到优先考虑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同时,学校联系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营业性音像场所的整治,杜绝留守儿童因无家长管理而进入这些娱乐场所。学校将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安排专门的老师全程参与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适时进行指导,做好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工作。

  四、活动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2、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广大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

  五、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成立学校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3、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4、档案信息更新。

  5、亲情电话联系活动。

  6、举行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会、座谈会

  7、其它活动

  十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国庆”庆祝会,才艺展示。

  4、其它活动

  十一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工作检查考核。

  3、优秀留守儿童表彰活动。

  4、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撰写。

  5、其它活动

  十二月份:

  1、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第十八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活动主题:心手相牵快乐成长

  二、活动理念:让我们“以人为本”思想到达一个共识多去关爱留守儿童,通过活动能让更多的儿童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构成用心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三、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2、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进近留守儿童,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和寂寞。

  四、活动地点:xx小学

  五、活动时间:5月31日(星期一)上午09:00――10:45

  六、活动资料:

  1、欢迎仪式负责人:平垌小学

  2、座谈会参加人员:高州市邮政局、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代表及地方有关领导、平垌小学领导

  3、游园活动负责人:平垌小学

  4、庆祝“六一”大会主持人:平垌小学

  (1)介绍参加慰问活动的单位及代表

  (2)节目表演:唱歌(梁兴文)、舞蹈(陈思明)

  (3)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优秀青年教师林雪瑜讲话(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4)颁发留念品

  (5)平垌小学活动总结

  (6)合影留念

  七、活动准备:

  1、横幅:“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主办: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团委会、高州市邮政局团支部

  承办:高州市云潭镇平垌小学

  另制作四条激励性的标语挂在校园,以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联系人:赖锦强)

  2、根据活动节目制作一个音乐光碟

  3、车辆带给

  4、参加人员数量高州中学初中校区:8人高州市邮政局:5人

  组成一个临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3人)

  八、活动要求:

  1、参加人员用心活跃,有团队合作精神,服从管理,统一行动。

  2、活动以简单愉快氛围为主,以开心为导向。

  3、以留守儿童为中心,顺其自然的开展,不注重程序和广告新闻效果。

  4、要报节目的义工提前报上节目、统一制作,活动前一天统一彩排。

  5、义工服务队人员要求:听从安排。

  第十九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活动背景: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正需要的关爱。十堰小草义工协会特此发出倡议和策划走进留守儿童身边,弥补他们内心的空白。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这是所有儿童最喜爱的节日,留守儿童期盼和亲人一起过节的愿望愈加强烈。十堰小草义工协会准备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游十堰活动,使这些小朋友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节日的快乐,体现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

  二、活动主题:

  “走出大山看世界,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活动

  三、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四、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意在通过组织农村留守儿童游玩人民公园(动物园)、参观十堰博物馆、汉江师范学院等途径,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和自强不息、大学生孜孜以求的工作和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视野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课堂上没有的科技知识,开阔视野,拓展科技创新思维,从而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立能力,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同时以培养小草义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让现代的独生子女更加懂得满足自己的现在生活,懂得将自己的`爱分享给那些幼小的心灵。并且宣传这一现象,让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

  五、活动内容:

  为了给以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内心的空白可以更少一点,让他们的童年可以更加有色彩,以“牵手相伴,共享阳光”为口号,以“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化、项目化,立足社会,服务社区,面向社会”为发展思路,十堰小草义工协会特此发出倡议和策划“走出大山看世界”大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我们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事业单位能够支持我们的活动,参与到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第二十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切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留守儿童”问题既影响到“留守儿童”个体的性格、心理、学习、行为方面,也影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其群体之庞大,所暴露的问题之多,使“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活动旨在让留守儿童体会到社会关爱,并得到一份珍贵的礼物。社会的关爱是留守儿童的精神食粮,能为他们开设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亲情缺失,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

  三、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生活失助: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3、心理失恒: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有的甚至沉迷好玩,行为失控。如部分留守儿童有偷盗等恶劣行为。

  4、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5、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火、开水、电)、人身安全(上、放学)。

  6、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因为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四、活动内容和基本要求: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募捐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政教处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教学楼下设立悄悄话信箱,每周五开信箱,阅后并给与回复。

  6、办公室开设太极小学公用QQ网络,让学生在网上能面对面和自己的亲人叙旧,谈谈自己的想法,能与父母沟通交流。

  7、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两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帮扶教师必须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三个二”的具体要求,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多到其家中走访 “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老师联系沟通

  “三个二”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两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两次;每两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两次

  8、学期末,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帮扶学生的情况和学校德育课题实验《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写一篇经验总结上交教务处备档。对落到实处,认真撰写论文的,期末考核加分;对敷衍了事的者,则在期末考核上扣分。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2、加强监查,严格考核,力求工作落到实处。

  3、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建立长效机制。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社会的温暖,我们将用真心去倾听,用真爱去温暖,用真情去为留守学生服务,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绿荫。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精选2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范文农村关爱留守儿童方案范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奶茶店员工工资薪酬方案春游的方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