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通用2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的:
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思维训练:
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图有5只猴,右 有2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操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图和蘑菇图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编题
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
P62 13 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篇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认识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大钟面、小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2、指导看图
师:小红起床了,妈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表扬她是一个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们也要像小红那样,听到闹钟响了,马上起床,不睡懒觉,养成好习惯。
3、揭题
师:闹钟可以叫我们起床,那你还知道钟表有哪些作用呢?
师:钟表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它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课
1、认识钟面
(1)看一看,比一比。
A、观察钟面
师:引导学生拿出学具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B、比一比
生汇报(都有两根针和1~12这些数字)
C、认识时针和分针
师:这两根针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仔细观察。
师小结: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一根更长更细的叫分针,另一根更短更胖的叫时针。(结合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板书特征:时针短、胖;分针长、细)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认识分针时针。(演示并讲解)
D、指一指,认一认
师指给学生认时针和分针。
同桌互相指认。
E、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钟面,生仔细观察(时针分针在走)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生思考)
师:(小结)像这样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结合钟面讲解)
生跟着比划,了解顺时针方向。
师小结:分针和时针总是朝着顺时针方向不停地转动。
2、认识整时
A、认识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7时)
这是小红早上起床的时刻,你知道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问:这个钟面上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生汇报:分针指着数字12,时针指着数字7。
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B、认识书上第91页主题图下面的三个钟面
师指着第一个8时的钟面,问:你能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汇报观察认时间的'结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我知道是8时)
师: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生齐读)
按上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先认,师再结合学生的汇报小结认整时的方法。
师小结:我们把刚才我们认的这四个时刻都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C、拨钟(认整时)
师拨钟生认。同桌互拨互认。师说时间生拨钟。
3、学习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师:刚才我们认出了钟面上的时刻,那你能把这些时刻记录下来吗?
A、介绍用汉字“时”的表示方法。
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写“时”字就可以。(板书:8时)
B、介绍数字表示方法。
出示电子钟8:00。这是什么?这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特点?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师简要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时,冒号右边是2个“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C、学生接着用两种表示方法把后面两个钟面上的时间表示出来,指导学生完成,并针对问题及时讲评。
三、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2页的内容
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是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出示课件)。
师:打开课本第92页,仔细观察图,说说他们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能用两种表示方法表示出每一个钟面上的时间吗?
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师讲评,生订正。
2、说说自己一天的安排
教育每个学生都要遵守纪律并爱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3、练习十六第三题:让学生试一试
四、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板书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2、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做时间的主人。
篇四: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十几减9的练习课
篇五: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操作,显示对美的追求,领略数学知识的美。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拼摆出想象的'图形。
教学难点:
拼摆出想象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七巧板、学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学具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出示拼摆的图形,引导学生欣赏,感悟图形之美。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从学具卡片中找出,按虚线剪开,再按下图拼一拼。
(1)引导学生想象,拼摆的图形像什么?
(2)启发学生还可以摆什么图形?
2、从学具卡片中剪下,再按虚线剪开,用剪下的4个能拼成一个圆吗?
3、从卡片上剪下其他图形,再按下图拼一拼。
(1)出示投影。
(2)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拼摆其他图形。
(三)全课小结
随堂练习:
1、用两个△和两个○拼摆一只蝴蝶。
2、用认识的图形,摆一朵花、一只小鸟、一架飞机等。
布置作业:
用认识的图形,拼成一个想象的图形,办一个小展览。
篇六: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伴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3、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出:
(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从右往左观察得到的。
4、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二)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三)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篇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水彩笔、剪刀、橡皮泥、印泥等工具;尺子,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形体
春天来了,森林里多美啊!小白兔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吗?(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小朋友搭得都很漂亮,你们用到了那些积木,你能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吗?(学生动手分积木)
学生交流:我们用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小朋友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的?(学生边摸边说)
2、全班交流:
——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
————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
——圆柱体的面圆圆的,弯弯的。
3、小朋友,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面记下来?我们准备了白纸,橡皮泥和印泥等工具,小朋友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下这些面,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4、小组合作活动,探讨把面记下来的方法。
5、全班交流,加以演示:
——-我把正方体放在纸上,照着它的边画下来;
——-我把长方体放在纸上,用剪刀沿着它的边剪下来;
——-我拿圆柱体的面在印泥上沾一下,然后印在纸上,就留下了这个面。
6、小结:
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呀!(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分别移下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我们把它们都请下来。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7、板书课题:认图形
三、操作巩固,加深认识
1、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已经和小朋友见过面了,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学生可下座位寻找,全班交流。
3、小白兔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出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你能不能用上刚才学的本领,帮小白兔围一围呢?围好后和小伙伴说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学生相互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图形)
——-你围了什么图形?
——-有人在钉子板上围出圆形吗?
——-为什么围不出圆形?
4、(电脑出示斜放的长方形)这是个什么图形?为什么和刚才的`长方形不一样?
——-原来长方形可以躺着,站着,也可以斜着,它们都是长方形。
5、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你来说说,来了哪些图形?(出示第42页的第5题)
——每种图形有多少个,你能用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学生涂色并统计)
——交流图色的方法,表扬把相同的图形涂上同一种颜色的学生。
6、开会的图形被小朋友理清楚了,(出示一长方体)老师手上这个长方体上藏着几个不同的长方形,你能找到吗?
四、全课总结,联系实际
今天我们又上了一堂快乐的数学课,认识了许多图形,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小朋友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在我们的校园里,家里,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
篇八: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和4隔着一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着一个数字。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
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
七、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篇九: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篇十: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 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赛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体订正
(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们好
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
生:有!
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速度大作战
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
12-9 = 16-9 = 14-9 = 18-9 =
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 18-9= ( )
2.看图写算式
师: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学们,我们来到了草莓地。
3、力气大作战
师:同学们吃饱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们比力气呢(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于号)
4+3 〇 17-9 15-9 〇 5+9 7+8 〇 9+6
4-9 〇 15-5 16-9 〇 13-9 12-9 〇 9+4
4、地雷大作战(想加算减)
师:同学们要小心了,可不要踩到地雷哦
9+( )=12 9+( )=18 9+( )=15 9+( )=11
12-9 = ( ) 18-9 = ( ) 15-9 = ( ) 11-9 = ( )
5.看图讲故事
师:我们安全的走过了雷区,现在休息一下来讲故事吧
(三)活动
师:同学们,在你们聪明才智的帮助下,喜羊羊他们顺利的夺回了宝藏,看,他们来向我们表示感谢了呢!为了庆祝一下,他们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大家准备好了吗?(音乐:找朋友)
(四)师:喜羊羊他们完成了任务,要回羊村去复命了,他们想买一些礼品带给大家,现在请大家一起去自选商场帮他们挑选礼物吧!
(1)妈妈给了你16元钱,你最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2)如果可以买两样,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五)学习了十几减九的几种计算方法,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说说15-8和13-7怎样计算?
(六)谈收获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大家这节课学会了讲故事,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等很多东西,还利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推理出了如何计算十几减八和十几减七这些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七)师:你喜欢灰太狼吗?
生:不喜欢,他老做坏事
师:对,灰太狼总喜欢搞破坏,但是老师觉得灰太狼有一个优点,他虽然每次都失败,但是却从未放弃,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那这节课靠我们大家的智慧,喜羊羊他们一次次战胜灰太狼,灰太狼一次次失败,我们胜利了,我们就是喜羊羊!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屏幕出示)
篇十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
篇十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四、板书设计:
分类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
按颜色来分一分
篇十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一、教师自我介绍。
1、静听上课铃声,养成良好预备习惯(教师提前1分钟,面带微笑走上讲台。)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再过一分钟,我们就会听到上课铃声了,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吧。(孩子们静静地倾听。)
铃声响过,师:这就是上课铃声,多响亮呀,它告诉我们:上课啦,上课啦,小朋友们坐好啦!身子快挺直,小手快放好,眼睛看前方,小嘴不吵闹。(教师示范,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坐得多端正,听得多专心,对啦,铃声响起来,我们的心儿静下来,笑容露出来,快乐的学习开始啦!
2、通过识字,进行教师的自我介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数学老师。(故作神秘)想不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里有三个字,我把它写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这就是汉字,读什么呢?不认识?没关系,我只要给它注上拼音,你们就知道读什么啦!(在名字上注上拼音)请几个小朋友读一读。小朋友的拼音学得不错呀!知道老师名字的小朋友举手,都知道啦?真了不起!不过在我们中国,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不能直接喊长辈的名字,老师也是你们的这个长辈,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和我打招呼呢?(孙老师好!)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师生互相打招呼,例如:展鹏鹏,你好!孙老师好!)
3、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
师:孙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平时也有很多爱好呢,请小朋友来猜猜看,老师喜欢什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画一些简单的符号。例如书(爱看书,说说自己看书的故事)音符(喜欢音乐)漂亮的字(爱好书法)
师:我还喜欢什么呢?对啦,孙老师最喜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愿意和孙老师交朋友吗?呀,我真是太高兴啦,我多了那么多的朋友啦!那你们愿意跟着孙老师学本领吗?好的,朋友们,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自己变得更棒!
二、熟悉校园,班级,激起学生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1、歌曲引线,让学生体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小朋友们的歌声里充满了快乐,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是呀,我们现在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了,上小学啦,我们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小学生。开心吗?老师祝贺你们!(很庄重很认真地)成为一名小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会写字,会看书,会许多许多本领,多了不起!谁来神气地说说这句话:我是小学生!(你来说,多自信的小学生!我真喜欢这位小学生!)一起说说。,
2、知道学校名称、班级名称以及所在位置。
师:小朋友,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呀?(出示学校图片,教师讲解:位置,功能)我们是几年级几班呢?我们的教室在哪儿?
3、填写表格(拼音)。(反面印儿歌)
学校:奎屯市三小
姓名:
班级:一
教室所在位置:南一楼
我的老师:孙老师
(请几名小朋友上来读读自己填写的内容)
三、上下课基本规则训练。
1、学习《上下课》儿歌。
上课下课歌
上课铃响,快进课堂。下课铃响,不慌不忙。
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做好准备,再出课堂。
积极动脑,发言响亮。走路轻轻,入厕及时。
自觉做好,人人夸奖。游戏文明,争做榜样。
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上下课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
2、解读儿歌要求,细化上下课的规范。(注意时间安排,来不及可留待下节课再进行,切忌匆忙,每个规范要训练到位,在进行下个规范的训练)
下课铃响,及时上厕所,课间不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书本文具摆在什么位置,上课怎么站立和老师打招呼,举手发言姿势、下课和老师再见等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
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是小学生啦,我们的学校又大又漂亮,有美丽的花坛,干净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还有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小朋友,喜欢我们这个大家庭吗?让我们相亲相爱,在这个大家庭里开心地学习、生活吧!
其他要注意训练的要点(可选用,时间允许的话,可加入第一课时):
一、小朋友简单自我介绍(让孩子们互相认识,知道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新集体。)
二、知道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读书看书姿势,握笔姿势,坐姿,站姿)
三、继续进行坐姿训练、听课发言常规训练、课前准备和下课时的常规训练。
训练要求:
1、坐姿要求:小手平方桌面(右手在上),双脚平放地面,腰背挺直,眼睛看着黑板或老师。
2、听课发言要求:听课要专心,坐姿端正,不能教室里随意走动,不能同桌或边上的小朋友随便讲话,眼睛跟着老师转。别的同学发言,要认真倾听,如果有话要说,要先举起右手,得到老师的同意,起身,向右或向左轻移一步,站到凳子旁边,双手自然垂肩,腰背挺直,发言要响亮。
3、课前准备和上课规范训练要求:根据课表安排,拿出相对应学科的课本、作业本以及文具,按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的顺序整齐地摆在课桌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动作要轻。师生问好,学生站姿参考发言时站立要求,坐下立刻端正坐姿。
4、下课训练要求:老师说下课,小朋友们再见,小朋友起立,说老师再见。然后轻轻收好课桌上的东西,把下节课要上课的课本文具轻轻摆好。轻轻走路,轻轻说话,及时入厕,安全游戏。
5、路队训练要求:安静,快速,整齐,和前面小朋友对齐,不能走到队伍外面,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能推挤。
篇十四: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由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
②两块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3)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
5 +1 + 1=7(块)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①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②集体展示。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七巧板
5 + 1 + 1 =7(块)
篇十五: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全课小结(略)
执教:四川省郫县犀浦实验学校张玉强
评析:四川省郫县教委教研室付强
篇十六: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材内容:新课程第二册教科书P9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水果图片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
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
电脑出示配乐动画:
(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住着一直叫聪聪的猴子。明天就是它的生日,有许多的好朋友来为它祝贺生日,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2、(没看清)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五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
4、报告整理数据的方法。
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A、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B、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电脑再放动画片。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你能把自己记录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吗?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出示课题)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三、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6、3、7、2、3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这个同学统计得对吗?你能来说一说吗?
3、这样一张用来统计各种数据的表格我们就叫统计表。
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五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得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刚才这样的表格叫统计表,那么这张图叫什么呢?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五、练习应用
1、明天就是聪聪的生日了,老师也调查了我们班小朋友的生日是在哪个月份,并制成了一张统计图。从统计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大家帮了聪聪这么多忙,聪聪非常高兴,它想请小朋友们也去为它祝贺生日,你们愿意吗?
电脑播放聪聪的话:小朋友,很高兴你们也能来我家做客。我想去买一些大家喜欢的水果来招待你们,可是我又不知道你们喜欢吃哪些水果,你们能帮帮我的忙吗?
4、学生填调查表,在自己喜欢的水果下面做上记号。
5、老师读数据,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填出统计表中的数量。再根据各类水果的数量,在统计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
6、展示、评价
(1)谁愿意跟聪聪说说我们班小朋友喜欢吃哪些水果?
(2)看着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六、小结
1、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我今天有好多的收获。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2、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统计的知识,你发现了吗?
3、别急,小猴聪聪还有话要说呢!(小朋友,你们可真厉害啊,今天就学会了这么多,还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谢谢大家帮了我的忙,同时也欢迎你们明天到我家来过生日。再见,再见。)
篇十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
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四、教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巩固应用
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同学们,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吧!
篇十八: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篇十九: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2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要让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后、左右;1-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是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
1、准备课4课时;
2、位置6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4、认识图形(一),3课时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5课时
6、1—20各数的认识,10课时
7、认识钟表,3课时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课时
9、总复习,10课时
篇二十: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小红花)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学生说,教师相机贴出四种立体图形)
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板书)
[评: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性的活动“包装”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课始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下面进一步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基础。]
二、组织活动
1? “滚一滚”。
交代:请_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
(1)听口令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3)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由于准备的圆柱和乒乓球的重量不同,为此可能是圆柱滚得快些,如有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这一现象,只要说出理由,也给予肯定。)
(4)师生共同总结。
(5)评价。主要针对在合作学习时有没有争抢积木,哪组学生听、说都能做到专心、响亮来评价,奖励好的学习小组。?
[评: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旁人是无法替代的。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其内心蕴藏着无穷的创造潜力。教师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初步感知各类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适时地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行为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下一阶段的?活动。]?
2? “堆一堆”。
谈话:(放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1)操作: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交流。
(3)学生评价。
[评: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应不剥夺、不示范、不包办,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3?“摸一摸”。?
讲述:看着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出示木偶:圣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
(1)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2)分小组摸,请每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 “搭一搭”。?
讲述:下咱们来轻松一下,(放轻音乐)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大家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把你刚才拿出来的物体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东西来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音乐停,学生静)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评选优秀设计师。?
[评:学生边讨论、边琢磨、边试搭,你拼一块我搭一块,偶尔还为不同的创意产生小小的争论。结果,很多学生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造型,并设置创意奖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 “数一数”。?
谈话:刚才小朋友分别用这四种物体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创作,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三幅图,说说图中搭出的图形像什么。?
①奥运会的领奖台;②麦田;③小火车。?
(2)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用了哪些几何形体,各有多少个
(3)打开课本,自己看图填数。?
(4)第三幅图用了几种物体,分别是小火车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要这样搭
[评: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先让学生说说每一幅图像什么,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再让学生按要求数出物体的个数;最后让学生说说用了几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
三、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看看你们组得到什么花,你觉得你们应该向哪个组学习?为什么?
(2)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什么呢
(3)小结。?
[总评]?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同时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主要特色在:不代替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的内容,组织小组合作;不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提供创新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不代替学生表述,教师重视语言训练,让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尽量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完整、正确。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通用2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亲子活动方案范文,植树活动方案,助残日活动方案范文,幼儿园大班消防演练活动方案范文,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