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详情页

人才培养计划

作者:南黎辰2024-06-03 07:28:01

导读:人才培养计划 (一) 一、“卓越计划”给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卓越计划”的提出旨在培养工程界的领军人物,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本领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大力培养...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人才培养计划(分享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才培养计划 (一)

  一、“卓越计划”给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卓越计划”的提出旨在培养工程界的领军人物,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本领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医疗器械仪器产业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学生具有如下方面的能力:具有扎实的理、工、医等多学科的医学仪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并掌握医学仪器工程分析和设计原理,理解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具备实现医学仪器工程相关设计的智慧、能力及奉献精神;具有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知识。

  二、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14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所有的培养计划和方案都只是偏重于相互关联比较紧密的学科方向,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学科方向。由此,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本科生的培养方案非常多,相互之间的区别还比较大,但它们大多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课程的设置上,内容比较散,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较少。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理、工、医融合在一起的交叉型学科,课程设置除了一些公共课程外,其专业课涉及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基础等相关课程。在大多数本科院校仅仅是将这些课程简单地拼凑起来,并没有很好地将它们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形成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特色的专门课程。

  2.教师的知识结构很难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得课程体系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在大多数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教学任务是由电子、计算机、生物、物理、医学等领域专家来承担,他们往往在某一个领域内有很高的造诣,但要结合其它领域的知识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种现象阻碍了本科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也使人感觉课程体系比较松散。

  3.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产业的了解较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其相关产业更是最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大部分高校与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学生很难到相关企业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已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企业主要是以赢利为目的,不愿意接受本科生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训。

  三、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定位于医学仪器相关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并已经被确认为广西重点学科。依托于“生物医学传感与智能仪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紧密围绕“医药制造”等广西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以及广西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专业学科结构体系。这些改革举措有效解决了当前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工程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1、凝练专业方向,领航专业发展。

  凝练专业方向,不仅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还要了解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相关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只有不断加强与医疗器械相关生产企业的联系,掌握最新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专业需求情况,才能使专业方向紧跟需求,专业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2.加强科学研究,带动本科教学。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交叉融合特性非常明显的学科,这种特性在科学研究尤为突出。鼓励教师参与医学仪器相关的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科研项目。特别鼓励教师承担相关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这在教学方面至少有三个好处:(1)可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工程实践活动提供实际条件,同时也使相关工程研究可以到生产实际当中;(2)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融合理、工、医三个学科的知识点,掌握医学仪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工程设计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3)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包括企业委托的开发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工程实践训练活动,同时,让学生能够亲历生产现场,有助于对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解。

  3.完善课程体系,适应“卓越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置可采用多任务与相互联系的教学规律,鼓励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广度也有深度。课程的设置必须既重视基础知识,又突出专业特色;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一定的专业深度。主要应包括基础知识课程体系、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体系、医学知识课程体系、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选修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要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广泛听取企业相关生产专家的意见,了解企业生产中的人才需求进行设置,并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到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

  4.加强与相关生产企业合作,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建立高校与相关生产企业的良好关系对于工学本科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邀请企业参与院系对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专业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参与学校教育改革、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时修正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还可以聘请企业有较高水平和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并指导教学活动、实习、毕业设计课题、参与毕业答辩,让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5.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育。

  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全面发展,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交流能力的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培养方案中突出了主干课程同时,尽可能多开设前沿选修课,尤其是反映其专业特色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尽可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将工程建立在与经济、社会、科学、人文、自然、环境、法律、道德等为一体的大系统中,把人才培养置于这样一个大工程背景下,实施工程教育。

  总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需求非常旺盛的学科专业之一。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具备解决医学仪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来说,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加强与相关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在工程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实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精细化培养。

  人才培养计划 (二)

  我认为,选择职业目标应该有3条基本标准:一看行业发展前景,二看企业成长速度,三看企业的领导(直接上级)是否容易相处,双方在个性和个人价值观上是否契合,企业是否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工作,我把它作为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专业工作领域来看待,十五年前,他已经为自己制定了明晰的职业规划。

  22年底,我来到新浪,此时,新浪网刚刚摆脱互联网危机,恢复元气并走向盈利。我坦言他喜欢这家公司:这是个年轻的企业,它虽然只有xx年的成长时间,但是已经经历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新浪拥有年轻的管理团队,很多管理者都在3岁左右。这里少有条条框框,每天工作都在面对新的开始,充满了挑战和创新,工作感受非常适合愿意接受挑战的年轻人。其实,到新浪做人力资源部总监,主要原因并不仅仅因为新浪是一家知名的服务于全球华人的企业,而是因为新浪符合我就职选择的三条标准。每次选择进入一个新领域,他首先关注的是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然后看这家企业是否走在同行业的发展前列。企业发展速度快,人才需求量大,机会、挑战就多,给予的施展平台大。最后,要看企业的领导(直接上级)是否容易相处,双方在个性和个人价值观上是否契合,企业是否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工作,我把它作为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专业工作领域来看待,十五年前,他已经为自己制定了明晰的职业规划。

  一、内向男孩的自我磨练

  xx87年,我从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为了抱着能到社会中经历磨练的心态。我曾经将初期的理想定位在到煤矿或进炼钢工厂等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在他的心目中只有这些实实在在产出物质产品的工业部门,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可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他最终还是把职业方向定在了自己曾经很轻视的服务领域。小时候,我自认为比较内向,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但他没有因此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克服这一缺点。上大学后,他报名参加了公共关系学习班,后来还加入公共关系协会,并尝试到大学进行讲座,与大家交流公共关系领域的看法和经验。这个过程改变了他对公共关系的理解,也认识到自己个性的弱点不是不能通过职业锻炼克服的,我开始在与人交往方面为自己树立了起了信心,并且关注在人际合作领域的职业发展目标。xx9年,美国协和集团招募管理人员,经朋友推荐我应聘加入到该集团,担任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助理。在与协和集团中国区总经理一个加拿大老外的相处中,我学习到很多作为经理人的职业要求和从业经验,并开始有意识积累人力资源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二、从协和集团步入人力资源管理

  当时,协和集团正努力开拓中国大陆地区的零售业市场,中国区总经理是个有数十年商业管理经验的加拿大人,他经常在周末带着我到北京各处进行调研,并通过个人经历鼓励我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行业前景非常好,而我的性格中又有较多的耐心与合作特质。于是,从xx91年到xx94年底,他安排我负责协和集团中国区的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工作。工作范围不仅是人事、行政,而且包括工程、安全、客户服务等多方面。我认为,这段工作对他影响很大,使他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并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确定为一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开始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时,我就是外行管内行。面对有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同事,在没有任何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要胜任岗位的要求,的途径就是大量阅读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

  三、家乐福考验理想执行力

  xx94年底,法国家乐福来到中国。经一家猎头公司引荐,我加入了家乐福。这家排名世界前列的零售业巨头以流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逐渐改变了他对服务业的一些偏见看法。当时在国内只有超级市场(supermarket),还鲜有超大型超市(hypermarket)。仓储式、零库存的销售模式对企业流程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家乐福非常重视整个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制度化,企业领导只对业绩负责而无权随意更改流程,流程的修订只能在每年一次的全国总经理会议上进行。更重要的事,公司不仅仅将规范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更注重执行,公司设有内审专员,专门监察流程的执行情况。而且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业务知识,各部门主管亲自授课,把业内最新知识技能和管理要求及时传授给员工。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发展,我到家乐福的一年后,公司全球行业排名不断提升,已经跃升到全球第二位。

  一年的'时间,因为工作出色,公司准备提拔他负责更多业务、财务等方面的工作,我却没有接受,他的目标很明确希望能把人力资源做到更好。我觉得,人力资源领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去学习、实践,足够他用一生去努力。在协和集团和家乐福的工作和学习使我认识到,服务业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会日益突显。他对比说,美国在建国初期,农业的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是非常大,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逐渐增长,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在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7%。韩国在2世纪七十年代的经济结构也与当今中国相似,后来也经历了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占主导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贡献将越来越受到业绩的证明和肯定。把人力资源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我有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如果从纵向角度划分行业,那么各个行业间的专业业务差距是很大的,比如技术再娴熟的炼钢工人也不能把它的专业技能应用在汽车驾驶上,一个人很难跨越不同行业。而横向划分则不同,比如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并没有本质差别,任何企业都需要绩效和人才的管理。

  四、在新浪施行人才管理理念

  22年xx月份我来到新浪,他很快便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融入了新浪企业文化。新浪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尊;突破创新;回馈社会;永续经营。我认为,要在实践中体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而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必须从单一服务职能的人事管理转变为以绩效为导向、以人才为本的战略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贯穿在企业的各个发展环节和发展阶段。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客户,要像尊敬客户一样对待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公司和员工发展之间的桥梁。如今,我最关心的是,除了工作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能力发挥。不同人的个性与他们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关联性,要为不同特点的人找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建立起全面报酬体系是必要的,薪水的激励作用不能作为长期因素,更重要的是工作认同感,让每个员工都能体验工作的乐趣;同时还需要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其有效克服职业发展瓶颈。近日,我正忙着安排和政府部门联系解决部分员工子女入托的问题只要对员工很重要,做这些工作都是必要的。我说,自己的职业选择也是个性使然。他为人心态平和,工作中的问题从来是对事不对人,也不会以对方职位高低为标准来衡量问题的轻重这是职业原则。我并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些物质方面的奋斗目标,也从不因为这些问题与人争执,我只是做我喜欢做的事。有些人说人际关系问题太复杂很难处理,我并没这样觉得,我很喜欢和人打交道。

  我戴着眼镜、文质彬彬,表面看起来,不是个外向型的人,但在骨子里却有种冒险气质。他非常喜欢郑毅带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比如探险、蹦极。喜欢挑战所以尝试着选择不同的行业,喜欢挑战所以来到互联网这个充满挑战和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行业。不管怎么选择,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很清醒的,在不断接受挑战的同时,他却又牢牢把握着方向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把它做到极致。

  人才培养计划 (三)

  一、学科发展战略

  “纲举目张”说的是任何工作一定抓住“纲”,只要抓住纲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若只抓目而不抓纲,那么常常会事倍功半,甚至大事无成。当前我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纲”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其发展战略应如何?参照现代管理学的理念,我麻醉学科的发展战略应以组织构架为前提、内涵建设为根本、人才队伍为关键。为什么?因为没有组织构架就没有相应内涵,没有内涵建设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而没有人オ队伍就没有一切。这里指的内涵建设主要是技术平台与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组织构架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应认清医院麻醉科若要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组织构架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临床科室组织构架三要素是:一门诊、二病房、三护理队伍。若麻醉科一无门诊,二无病房,三无护理队伍,麻醉科医师将处于“铁路警察”只管一段(术中)的局面,麻醉科既无医嘱,更无执行医嘱的护土,若如此,临床二级独立学科、围手术期医学如何能在麻醉科落地。应当承认从组织构架层面去解决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有较大困难的,但相信通过同心努力,这一问题还是有望解决的。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二、人才梯队建设

  麻醉科人才梯队应当有4个层次,即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学术带头人及学科带头人,这是一座醉科人才队伍金字塔。

  (一)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应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数量充足不仅是要能满足医疗的需要,还要能满足科研与教育的需要。当前我麻醉科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按人口与麻醉科医师之比以及手术科室医师与麻醉科医师之比,我们的现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因此,疲于医疗、职业耗竭的情况普遍存在。其根源是我国现行医院人事体制与机制不能适应国家及医院发展之需要,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定能逐步得到解决。

  麻醉科人员的专业结构明显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无护理专业人员,二无工程技术人员。由于麻醉科没有护理队伍,麻醉科医师“自管、自取、自用、自记、自销”药品与消耗品现象普遍存在,麻醉科既无医,更无“三查七对”制度,这不仅是严重违规,更是违法,必须及时纠正。麻醉科是医院中仪器设备较为集中的科室,就其数量与价值而言,在医院中仅次于影像科,但至今麻醉科未配备有工程技术人员,麻醉科医师“亦医、亦护、亦工”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迫切需要解决。

  (二)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是麻醉科人才队伍的重要基础,低年资住院医师一般来自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医师(规培生)或“专业学位”硕土研究生(研究生),其身份可以是单位人或社会人,高年资住院医师是指已经通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住院医师。无论哪种情况,住院医师都是麻醉科工作的动力,因为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能有力地推进麻醉科的建设与管理,使麻醉科工作能规范有序展开:住院医师也是麻醉科工作的劳动力,他(她)们工作在麻醉科临床医疗的第一线,直接为患者服务:住院医师更是麻醉科人才队伍的后备队。当前的工作主要是以质量为生命线推进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要以质量标准及其科学评估为抓手,认真抓好基地质量、师资质量及管理质量,要充分认识到,若三者缺一就不可能有“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同质化,当然也要因地制宜解决规培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与不同要求。

  (三)主治医师

  麻醉科主治医师是学科发展的后劲所在,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秀的主治医师队伍是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主治医师队伍,这支队伍的成长一是要依靠规范、严格的住院医师培训;二是要注重对主治医师的历练,其中要特别注重品德与能力的历练,即要“用心做人做事做学问”,要倡导在做事做学问中体现做人,在做事做学问中历练做人,这是主治医师日后发展的基石:三是要注重创新思维及素养的培养,“守业必衰、创业有望”,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学科的未来发展,而素养对于主治医师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是至关重要的。

  (四)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是麻醉科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什么是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是在知识面宽、基础扎实、专业精通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或方面有较深造诣的资深医师。所指领域(或方面)可宽可,可以是麻醉学的三级学科,或临床麻醉或重症监测治或疼痛诊疗;也可以是专科麻醉,如小儿麻、心血管麻醉、胸科麻醉、脑科麻醉、产科麻醉等:也可以是某一专题,如药理学方面的药代学、肌松药镇痛药等,又如麻醉与免疫、血流动力学、困难气道管理、超声应用等依据上述概念可以认为:优秀学术带头人对学科的发展及其知名度及权威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他(她)们的造诣、研究水平与权威性,在某一领域或方面常可起到指明方向、发表中肯见解,甚至“一槌定音”的作用。一般而言,一个优秀的学术带头人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副高以上职称;②从事相关的医教研实践,具有良好的临床与实验室支撑;③获得国家级相关课题或专利或奖励;④发表过水平较高的相关研究论文或专著;⑤具有一支合理学术团队。

  应当指出:当前优秀学术带头人相对严重短缺,究其原因关键是:①对通才与专才的认识不足。要充分认识没有通才就没有专才,但没有专才就没有核心竞争力。②对优秀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中坚认识不足。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认知中,只有学科带头人,没有学术带头人;因此出现眼睛都盯着科主任的位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③在人事体制层面,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特别是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设而要更多倡导“立交桥”,不要“红绿灯”,这个“立交桥”上可站着更多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他们不相互排斥而是相成相辅助。

  我国麻醉学科队伍如此庞大,在麻醉学专业各领域的方方面面多需要有权威性高、一言九鼎的人才,这就是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此,建立优秀学术带头人成长的机制也是刻不容缓的。尊重人才,更要尊重优秀带头人,应成为当今的风尚与体制。

  (五)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就是麻醉科主任,是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人物。优秀学科带头人应是学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如前所述,除知识面宽、基础扎实、专业精通,或已是学术带头人外,还应通人文、懂管理、重修养。

  对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要求是:有追求,有思路,有能力,有情商。追求是理想、是信念,没有追求就没有动力,没有追求就没有精神,要立志、能担当,要立志为学科乃至医学科学发展作毕生奉献;追求要“舍私取公”,还要“法乎其上”,因为现实可能是求其上而居其中、求其中而居其下、求其下而一无所有。思路首先取决于思维,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要有战略思维,要懂得“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的道理,要纲举目张,要有清晰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因为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必须从思维上将“术、法、道”融为一体:术者技术、措施、具体方法:法者规范、指南与路径;道者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如何认识、掌握、驾驭规律。

  能力指的是谋事、成事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必须有较强的能力,这是实现理想与目标的基本保证。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要善于谋事、谋成事,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而谋事者必谋天。

  情商指的是一个人的修为。一个优秀的科主任必须有良好的情商,否则最优秀的学科也会毁于一旦,因为没有情商就没有人格魅力,就没有优秀和谐的人才梯队。情商中最重要的是要认知并控制情绪,不但要认知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更要认知和控制学科同仁、特别是学术骨干的情绪,此外要宽容与善待同仁,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有两段名言可以共享,一段是毛泽东主席的教导:“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绝不是易事,因为需要胸怀与境界。

  三、人才成长之路

  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麻醉学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应是三步曲:第一步是从医学院校毕业,进“5+3+X”模式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或进入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步是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并取得国外背景,国外背景指的是在发达国家或较著名学科与实验室进行研修或深造达一年以上者;第三步是经反复历练后最终成为优秀学术或学科带头人。除此以外,应善于发现并支持自学成才的优秀人才,此等人才虽为数不多,但确有其人,是历史之必然,不能排除与否定。

  成才之路关键不是学历与背景,关键是历练,在历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追求、奋斗与悟性。追求是前提,没有追求就没有成才之路。奋斗是根本,奋斗是要去勤奋实践,在实践中磨炼,要在奋斗中磨炼你的意志,做到坚韧不拔;在奋斗中磨炼你的思维,做到不怨天尤人、善于责己、因势而谋;在奋斗中磨炼你的能力,做到既有战略又有战术,与时俱进。悟性是关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是人人都能如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悟是非常重要的。我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任重道远,学科振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这是时代的呼唤。相信优秀学术(科)带头人是关键,他(她)们人数虽少但能推进发展、重塑历史。

  人才培养计划 (四)

  一、指导思想

  在医、教、研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医学科技领军人才的后备力量,建立起适应我院医疗事业发展和重点专业建设要求、符合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的青年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和良好环境,为我院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培养目标

  通过选拔中青年医学人才并经五年的重点培养,使培养对象成为我院医德高尚、医疗技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医学、科研力量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合理完善我院“老、中、青”的人才梯队。

  三、人才选拔

  (一)选拔条件。

  1、优良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求真务实,愿为医学事业献身,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埋头苦干的求实作风,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心理素质。

  2、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医学实践能力。掌握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对学科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处理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本专业中有一定影响,能够提出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想,有较好的科研、教学、临床、组织管理能力。近五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无不良医疗行为,无年度考核不合格。

  3、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探索医学科学求知的热情和执著追求精神,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能够看懂一般专业外文资料。

  4、身体健康,原则上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

  (二)选拔程序

  1、个人申请

  2、部门推荐

  3、医院审批

  四、培养原则

  (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培养中青年后备人才时,要坚持技术和品德两方面培养并举,培养出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医学人才。

  (二)坚持高标准、严格培养。从选拔或考核抓起,提出高标准及起点,做到“宁缺毋滥”,严把考核关。建设一支能在医疗、科研等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中青年医学人才队伍。

  (三)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我院将从工作条件、人事环境、生活条件、职称晋级等方面下功夫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优秀人才。

  同时大力发展自身后备人才的培养,达到既补血又造血的目的,使医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人才施展才华的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学科发展的问题。

  (四)坚持医、教、研并重。在实施工作中不能以医疗技术水平、科研业绩或教学水平其中之一作为单一培养指标,而是要坚持医、教、研并举。将中青年医师培养成三方面都突出的医院后备人才,促进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三个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培养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业务水平。积极拓宽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为他们的培训进修、合作研究和科技攻关创造条件和机会。优先推荐他们到各级学术团体任职,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竞争,给与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帮助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出国进修、出版专著,让他们经受锻炼,不断增长知识才干。另外,通过聘请有名的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医院进行学术讲座、专业培训或指导的方法提高中青年医师素质。

  (三)建立导师制。培养对象须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术导师,提高培养起点。导师必须保证在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工作一定时间,并与培养对象单位鉴定合同,保证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鼓励“老带新”培养方法。定期组织院内老专家与中青年

  医师相互学习的交流会,用老专家的经验帮助中青年医师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

  (五)激励人才、奖惩分明。通过物质、情感等有效地调动中青年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中青年医师创造出成绩。在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和条件留人”,留住医院人才。

  六、管理办法

  (一)制定中青年医学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和规章,统一组织中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与培养对象签定培养合同。

  (三)负责批准或撤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对未能如期完成合同计划的培养对象,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撤消培养资助计划;

  (四)组织评估考核。对培养对象实行目标考核与动态管理,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终期综合评估,建立考评档案;

  (五)根据考评结果,在原核定经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下一年度经费额度;

  (六)组织培养对象通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活动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七)组织培养对象进行省内、国内的合作与培训,扩大建立科研合作与业务培训渠道,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八)根据考评结果,对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人才培养计划 (五)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需求,护理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从20xx年起分层次全方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养。

  一是注重5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二是注重重点专科人才的培养;三是注重护理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护理部根据医院五年护理发展规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出20xx—20xx年护理人才培养计划, 具体方案如下:

  一、加强新护士培训

  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岗位规范化培训包括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等。

  三、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

  为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选拔ICU、助产、新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肿瘤科等特殊科室 的护士为专科护士培训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具有卫生和教育 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重症医学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具有3年以上重症医学科临床

  护理工作经验;手术室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2年以上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经验。肿瘤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利用远程教学的平台,与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或标杆医院对接和帮扶,互通信息,通过远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以提高我院重点专科整体护理水平,并逐步建立起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也可采取院内进修、轮转等方式培养各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

  四、加强护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其职能发挥强弱,对护理质量管理、护士素质的提高及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护士长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相当水平的综合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满足护理管理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扩大,二级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通过加强在职护士长的继续深造、新上任护士长的管理知识培训及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通过公开竞聘,重点选拔,定向培养,形成护理管理人才的梯队培养,为今后走上护士长管理岗位打好坚实基础。具体方法如下:

  (一)对以前参加过进修和清华班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护士长,在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积累了一定护理管理经验的前提下,年龄在40岁以下者,可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

  培训。根据需求可分批派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继续深造。

  (二)对于新上任的、年轻的护士长,可以通过自学、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或通过参加清华班管理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现代管理理论在记录管理中的应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等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

  (三)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拔德才兼备,有一定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群众基础好,年龄35岁以下,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大本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通过自愿报名与科室推荐相结合,重点选拔,选择到医院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进行定向培养。培养方式如下:

  1、可在院内重点科室轮转,每个科室1—2个月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2、安排有经验的护士长专门带教,跟班学习;

  3、安排到护理部轮转2——3个月;

  4、参加院内管理知识培训;

  5、通过重点选拔,定向培养,考核合格后可选送参加清华班的培训。 每个科室都必须建立起护士长、副护士长及后备人才三个层次的人才梯队。对于人才断层的科室,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每年人才招聘(大本生的补充)或通过全院调整来逐步完善。

  人才培养计划 (六)

  摘要:“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计划”为背景,讨论与研究在顶层设计指导思想、组织管理和保障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并重点探讨了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以期构建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新机制。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xx)34-0037-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为各行业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对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湖南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淀了62年的办学经验,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首批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湖南工程学院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先期启动20xx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四年来学校围绕“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先导点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分为通用标准、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三个层次。其中,通用标准规定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层面的标准,也是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根据和基础,是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和基本标准。依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提出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l0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湖南工程学院制定“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创新点

  “卓越计划”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与卓越的态度,推行的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强化的是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湖南工程学院创建行业与企业深度参与的卓越计划“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学年主要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结合专业内容适当穿插企业短期实习;最后一年在企业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集中实践安排在第七学期,采用“项目制”和“轮岗制”模式,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在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

  为制定完善的“3+1”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工程学院多次与不同类型的企业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针对企业学习方案的研讨,校企双方合作制定了企业学习培养方案、企业学习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机制、企业学习生活管理机制、企业学习工程教学团队。如表1为机设专业学生赴某企业学习前2个月的安排。

  表1 “卓越计划”——企业教育培养计划(**公司)

  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1年时间的培养,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掌握机械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参与项目开发、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综合素质;提升其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而达到融研发工程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序号培训时间培训部门培训内容培训要求实施

  负责人考核

  方式备注

  11人力资源部企业介绍、管理制度学习、企业文化介绍、安全教育、行业发展介绍熟悉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具有对社会及企业环境的认知;企业运作模式的认知能力人力资源部主管考试

  22生产车间根据3D模型,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组装设备能够看懂3D图并能依图组装部门经理&企业导师实践操作实习报告

  1 学习和认识各种电器、气动、五金元件性能、用途、原理能够识别各种元件实物,并了解其性能及使用

  2 学习使用solidwork

  绘图软件能够用solidwork绘图

  2 认识各机构动力元件动作时序了解动作元件在设备中作用

  1 学习模具及各机构的组装要领了解设备机构件组装关键点

  三、组织管理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保障点

  1.责权利清晰的组织架构

  为加强对“卓越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学校成立了基于学校、教学院、专业等不同层面的各类工作组织,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职责明确、责权利平衡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学校“卓越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层面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全校范围内资源配置和“卓越计划”的实施保障;“卓越计划”办公室负责全校“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专家指导委员会起咨询、指导和顾问作用;各实施学院均成立教学院“卓越计划”工作小组,领导并执行学院“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专业教学工作组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专业校企协作组负责审定企业学习方案,研究和处理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聘任,特别是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校企协作问题;公共课协作组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和评价公共课部的教学改革。

  2.创新“企业学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一个以教学质量为监控对象,包括对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和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控制,对促进高校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学质量执行体系涵盖的主要内容有:

  (1)企业学习的过程控制。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原始学习记录和学习成果进行把关和评估,包括实习周记、阶段性实习报告和月度总结、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并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共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评价。表2为机设专业学生某企业20xx年下学期成绩评定表。

  表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企业学习阶段成绩评定表

  企业名称学生学号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安全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产品工艺与设备企业生产与管理产品装配与技术服务产品研发、工艺与制造

  成绩评定按照五级制评定(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评分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时间:20 年 月—20 年 月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根据各专业企业学习培养方案,建立了企业学习阶段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包含时间进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及质量反馈等内容的监控体系;采用企业现场考察、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检查作业课程设计、与企业指导教师访谈、听取企业反馈等方式,参照现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式建立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

  四、课程体系重构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难点

  “卓越计划”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各实施专业需遵循工程集成与创新特征,根据自身特点重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以彰显专业传统优势,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制造及工艺为落脚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其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知识分层递进,强调工程知识认知规律,从通识知识教育到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再到工程专业知识教育和企业知识教育由浅入深地分层次递进。

  1.素质能力分群

  由通识教育课程到学科基础课程再到专业课程,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知识的工程应用性、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能力素质培养的对应性,将理论课程整合为9个课程群,包括:1~4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群;2~6学期开设的力学课程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控制技术课程群、机械制造课程群、专业拓展课程群、综合素质拓展课程群;7~8学期企业负责的企业培养课程群,以及贯穿大学四年的校企联合开展的综合能力课外培养课程群。

  2.理论实践融合

  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交互进行,达到“工学交替”的融合效果。

  3.人文知识渗透

  将广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校内校外贯通

  强调校内外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从校内的工程认知教育逐步过渡到企业的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

  五、教学方法改革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支撑点

  “卓越计划”着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路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了基于问题的小组研讨式教学方法,并开设了创新性实验;“供电工程”等专业课程则采用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方法,在课程开设初期布置了5个供配电工程设计项目,将学生分成10个设计小组,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完成所给项目的设计内容,课程教学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强知识应用能力与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高低压电器”等课程教学则采用基于工程实际课题的QQ群课外研讨式教学方法,搭建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学生三方互动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结合,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对接。

  六、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点

  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专职教师指有工程背景和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兼职教师实施聘任制,面向社会、业界聘请具有丰富理论及实际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湖南工程学院建设高水平“卓越计划”师资队伍的措施主要有:

  1.提升专职教师工程能力素养

  强化工程经历,鼓励学校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派遣中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实施不少于2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选择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对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2.企业指导教师遴选措施到位

  在企业学习阶段,学校从企业中聘任具有丰富工程经历、较扎实理论基础和受过大学教育、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与学校派出的导师一起联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

  3.加强“卓越计划”授课教师资质认定

  校内教师具备在企业工作5年的工程经历后可优先聘任承担“卓越计划”教学任务。将条件不具备的教师分批次派往合作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校企联合运行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

  一个卓越的工程师必须有在企业接受教育与培养的经历,选择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上能达成共识的企业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创新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是关键。

  1.基于企业内在需求的利益驱动机制

  学校帮助企业逐步解决人才和技术需求,同时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及提高知名度。

  2.基于校企合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

  基于校企合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人才培养计划 (七)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广西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处于优势地位,必然要求行业内集聚大批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西高等院校作为地方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保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一、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通常指在学习和工作中能破旧立新,不拘泥于固有思维,勇于开拓和探索,能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而由于旅游业自身具备一些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这决定了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行为的有力驱动,它表现为一种兴趣和欲望,对主体的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化需求,只有具备充分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超前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进而为行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种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对旅游发展形势能保持敏锐的视角,对旅游新事物有着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并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欲望。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思维主体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进行的推理、想象、联想和直觉的高级思维活动。它不仅“是个性的核心要素、智力的核心成分,更是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元素。”旅游业本身是高敏感性,极富变化的行业,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有效地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树立充分的创新意识之后,应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养成不从众、不泥古,随时能以独特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创建具有独特社会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创新意识作为一种兴趣,要切实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必须以创新思维作为方法,以创新能力作为执行保证。由于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业态扩展迅速,信息更迭频繁,这意味着旅游从业人员不仅应具备充分的创新意识,更应该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技术储备,并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将各种极富创造力的想法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二、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广西对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这种背景下广西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主要有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13所普通高等院校。综观这些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虽然都较为注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却显然不够,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到教学评价等众多领域,均离创新型人才培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较为缺乏独特个性及创新精神,无法满足广西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认知不足

  目前,广西大多数高校对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广西高等院校均为以培养本科学生为根本任务的教学研究型高校及教学型高校,其普遍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群体应为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应为研究型大学的任务,从而忽视了对本科层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研究型大学培养和造就具有新理论、新思想的人才,教学型高校培养把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具体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基石的教学研究型及教学型高校,更应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正是由于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认知不足,广西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未将对创新素质的要求纳入到其正式的培养目标和体系中。因此虽然每年广西高校招生及毕业人数大幅增加,但能够独当一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仍然较为缺乏。

  (二)教学方式创新性进展缓慢

  近年来,广西部分高等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断探索,促使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课程中运用。但是总体而言,以教材、教室和考试为中心的维持性教学模式,在广西大部分高校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而维持性教学主要是着重对前人知识的灌输,对前人经验、思路的传承。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作顺向辩护,不能逆向反思;只能静态复制,不能动态生成;只能被动适应,不能主动建构”。[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得以充分调动,开拓创新的视界和眼光也被严重限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均极为欠缺。

  (三)创新型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育需要创新型教师的引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体制模式影响,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均有所欠缺。这一方面是由于广西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创设较晚,且脱离于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因此相当数量的教师是从原学科转行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缺乏相关的旅游从业经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突出理论性,缺乏实用性、创新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不尽合理,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影响了教师创新的积极性。

  (四)创新平台极为缺乏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校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互相支持、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双赢模式,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的绝佳平台。目前广西高校开办校企合作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理工学科上,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仍然以校企双方签订实习协议为主,缺乏真正的校企合作机构。学生实习大多为顶岗实习,工作也以机械的体力劳动为主,很少涉及管理环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很难得以发挥。正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与企业合作建立真正的运作机构,导致即使学生有创新的意愿,创新的成果,也缺乏可供他们操作实践的创新平台。

  三、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它的确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质量。而广西高等院校现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较为趋同,均围绕着人才的“应用性”和“复合性”等特性展开,很少将人才的“创新性”这一紧扣旅游市场需求的特性纳入培养目标中。这就直接导致各学校由此展开的教育活动中对创新教育的严重忽视。因此构建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首先就必须更新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根据学校类型及所处地域的特点,充分明确其对创新素质的要求,突出其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个性和特色,并且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教学计划、优化有关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这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实施后,更应形成长效机制对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常规性的检验和评估,从而确保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增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

  由于对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广西各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理工科,对文科类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旅游管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更新到创新平台构建、科研项目启动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广西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除尽力争取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之外,还应该积极与旅游企业交流与合作,引导旅游企业逐步成为创新资金的投入主体,甚至可以考虑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实现多渠道筹集创新专项资金,为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获取足够的资金保障。

  (三)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一支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充分的批判性思维和不断求索的创新精神,才有可能在上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思维、挑战权威,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创新的项目中,获得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而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从校外引进旅游管理领域中的高水平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首先需要学校改革过于单一片面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为教师创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其次,应大力资助现有教师深造进修、出国考察,以此掌握旅游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还应鼓励教师进入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丰富其实践经验,为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加强知识储备。同时应将这种进修挂职行为逐步制度化,使得教师队伍的不断深造、不断学习得以常态化、终身化,保障创新活动具有长久的内驱力。

  (四)构建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创新型人才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敢于质疑、习惯批判式地看待问题。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通常在上思维活跃,课外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但广西高校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没有给这些学生的创新活动以足够的激励,而且由于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将学生限制在单纯的听课、背诵、复习、考试的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课外调研、进行探索性研究的积极性。因此,要激活学生创新的激情,必然要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多样化的方式取单一的考试成绩去衡量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效仿其他地区高校推行创新学分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这种学分制是“全日制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创新实践活动而获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智力成果或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优秀成绩,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

  通过创新学分制,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课堂的限制,通过参与各种科研实践获得创新学分,从而达到在制度上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提供多层次创新平台

  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南、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进行引导、大量专项经费给予资助,还需要搭建充足的创新平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场所和机会。因此广西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在院系应该主动与其他专业、院系,甚至旅游企业共同合作,为学生搭建多层次的创新平台,推动其创新理念转化为实践成果。首先应搭建实验创新平台,即将实验室向学生充分开放,使学生能积极利用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其次应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级、省部级的学科竞赛,同时还应针对本专业的特色为学生设计大量技能训练和竞赛,如“自驾车线路设计大赛”“景区活动策划大赛”等,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平台还应包括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即旅游院系应该切实与旅游企业积极合作,共同创办真正的运作机构,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如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就与广州广之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广东第一个在校内建立的校企合作旅游机构——“大学城广之旅实验旅行社”。该社实行以“校企投入,企业化操作,专业,自主经营,自主,自我服务”的“一二三”运作模式,使学生真正独立自主地在模拟企业成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的旅游活动,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平台,很值得广西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借鉴。

  人才培养计划 (八)

  学校自_年一月四日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以来,我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为进一步加大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_”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_”期间继续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现就选拔培养拔尖人才工作重新规定如下:

  一、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的实施,力争用5年的时间选拔出80名左右年轻的优秀人才作为“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校重点建设的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且使他们都成为本学科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从而保证我校重点建设的各个学科能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二、选拔条件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治学作风。

  2.团结容人,有与同代人及隔代人合作共事的品格和献身教育、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

  3.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创新,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4.掌握两门外语,其中一门能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

  5.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活动。

  6.具有博士学位,职称为副高职以上。

  7.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8.在具备上述各项条件的同时,还须具备以下任意两条:

  ⑴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发明创造、教学成果)三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上各奖均应是获得证书并在课题中承担主要任务者。

  ⑵ 近5年独立撰写并正式出版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或主编过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批准出版的本学科全国统编教材1部。

  ⑶近5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最具权威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所发表的论文有一篇被sci收录,有3篇被ei收录的。以上所发表的论文要求本人必须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⑷ 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职务;或在国内一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者。

  ⑸ 已经或正在使用双语进行教学者。

  ⑹近5年是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其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5万元以上者。

  ⑺在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中成绩显著,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并被国内同行一致认可者。

  三、选拔程序

  选拔拔尖人才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

  1.根据选拔条件,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学科或专业进行民主评议,然后由所在学院按照条件要求组织专家进行初评。

  2.各学院经过初评产生的候选人要向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提供《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代表其学术水平的论文、著作以及鉴定证书、获奖证书、课题立项说明书等有关佐证材料。

  3.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候选人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要向评审专家汇报个人学习经历、工作业绩以及科研等情况,并阐明自己近3年的学术计划。同时还要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

  4.评审会专家评议讨论并投票表决。

  5.学校对专家评审通过的人选进行公示。

  6.学校批准公布。

  四、选拔范围

  拔尖人才选拔的范围包括学校规划确定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同时,学校特别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领域里寻找新的生长点。凡近年来在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领域内有较为深入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符合上述选拔条件的,也可以按程序申报。

  五、支撑条件与组织管理

  1.为确保此项计划的顺利推进,学校将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抓这项工作,由下设在人事与专家工作处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2.学校为确定的拔尖人才提供如下支持条件:

  (1)为每位拔尖人才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

  (2)拔尖人才每月享受特殊贡献津贴100元。

  (3)学校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1~2次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的差旅费用。

  (4)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500元书报资料费补贴。

  (5)为每一位拔尖人才指定一名导师。

  (6)对拔尖人才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学校优先予以考虑解决。

  3.对拔尖人才的任务要求:

  拔尖人才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必须完成下列科研任务:

  ⑴每年必须在东北林业大学中文学术期刊目录a类所规定的杂志中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1篇。上述发表的论文要求均应为第一作者,且必须是以东北林业大学名义发表的。

  (2)3年内必须申请获得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且本人必须为第一主持人,个人可独立支配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经费在5万元以上者。

  (3)5年内必须出版一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获得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4.学校的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两年进行一次评估。完不成规定任务指标,经评估低于三分之二票数者,将取消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资格,不再享受拔尖人才各种优惠政策。

  5.拔尖人才在下面情况下将不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继续培养:

  (1)经民主推选并经组织批准为学科带头人;

  (2)年龄满45周岁;

  (3)有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和学术制假者;

  (4)由于种种原因不宜作为拔尖人才继续进行培养者。

  6.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是我校在新世纪之初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重大举措。各个学院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且要注意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积极参加所在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安排他们到一些重要岗位上去锻炼,以增长他们的才干,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积极为他们出国考察、访问及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条件,特别是要积极推荐他们到有关学术团体中担任职务,提高他们在国内的知名度。

  人才培养计划 (九)

  一、工作背景:近年,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对供水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公司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制订了企业未来五年供水规划。而就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存在管理人员学历、职称,职工技术等级、文化程度四偏低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经营管理人才两缺少的现状,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必须从现实出发,转变观念。根据前期对企业青年职工学习需求及在读教育情况显示,目前企业青年职工已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将学习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青年中有34%的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再教育,有41%的人每天花2小时以上看书、阅读,有33%的人经常阅读与专业有关的著作或文章,35周岁以下青年职工学习需求度依次为:岗位相关知识、计算机、外语、企业管理、法律等,我们应针对青年需求,以岗位为核心,因人制宜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不断加速青年人才的培养。在公司党政支持下,由政工部、企业管理部、团委三方合力,共同实施35周岁以下青年实施三年人才培养计划,为青年进行职业生涯导航,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青年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工作目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根据公司发展要求,确立了“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的工作方针,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养,努力实现厂科级干部复合型(知识广、业务精、管理严);管理人员专业型(业务精、善管理、协作好);关键岗位技术工人一专多能型(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具体实施:

  1、上下联动,实施针对性培养。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各部门通力协作,群策群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合作的工作格局。在选“苗”上,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开阔视野,既要对现有骨干出课题,压担子挖掘潜能,提高技能,又要大胆启用新人,广纳贤人,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二级联动,经民主推荐,逐一分析,列出有培养前途的35周岁以下青年,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企业内部的优秀青年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举荐,通过加强对企业发展重要、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青年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相匹配。

  2、落实措施,开展阶段性推进。青年人才重在培养,贵在教育。为了更好落实人才培养三年规划,在对青年进行学习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分阶段实施具体培养措施,以项目运作方式,不断提升青年思想修养、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

  1)第一阶段:基础培训。针对对象:新进公司参加工作的青年以及掌握一般操作技能,进取向上,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的青年。实施目的:了解行业特性、企业情况,按照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企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主要措施:技术等级培训。针对前一阶段调研中所显现的职工技术等级偏低的现状,我们将加大技术等级培训力度,通过拟订年度技术登高计划,组织人员参加水务宣传教育培训中心或社会技术培训机构的相应培训班,不断调整各等级职工比例,经过三年努力,企业内逐步形成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为骨干的职工队伍。岗位专业培训。为建设现代化的供水企业,近年,公司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与技术,不少青年被安排在岗位一线。我们将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缺啥补啥原则,加强对有持证上岗要求的岗位(工种)以及企业生产、水质、服务等专业岗位的实务培训。今年配合污泥处理项目运行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污泥脱水处理工艺的岗位培训,今后几年还将针对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项目的启动,开展相应的岗位培训,使青年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成为岗位技术能手。

  2)第二阶段:能力提高。针对对象:企业内具有较强责任心,一定工作能力,担任班组长或专业技术骨干的优秀青年。实施目的:引导、带领青年立足本职,开展岗位建功,拓宽业务知识面,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在思想修养、理论水平、业务技能上不断有新提高。主要措施:开展“导师带徒”活动。

  人才培养计划 (十)

  为使我院更好地履行承担区域医疗卫生枢纽作用,进一步加强我县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郁南县人民医院承担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与保障措施和培训方案》。

  一、重要意义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医疗卫生人才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县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一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根据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我院决定将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用制度加以保障和规范实施,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计划,加快我县基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促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环境

  1、建立卫生人才培训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我院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和政策保障,严格执行我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驻点帮扶1年以上的政策,鼓励我院具有中高及职称人员主动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驻点帮扶或开展短期的学术讲座、临床教学和理论授课等,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服务技能。

  2、改善条件接纳人才培训。为鼓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员 到我院临床进修或短期实习,我院创造条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我 院进修或参加短期实习的人员免费提供住宿,医院食堂向进修实习 人员开放,以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从事学习,提 高学习效果。根据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安排,我院每 年重点帮扶6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卫生院持续帮扶时间为5年,帮扶理 念以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增强了帮扶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 帮 扶 效 果 的 持 续 性。

  (二)保障措施

  1、建立领导组织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营造良好环境:

  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授课和带教老师,做好学员的生活保障。

  3、制定激励政策:视带教老师授课和带教情况,合理发放带教费。

  (三)人才培训方案

  1、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医生积极参加我院每周开展的专题讲座,各卫生院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选派人员到我院进修学习,我院根据其人员、进修学习专业等要求,无条件地接收并按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需实施,因材施教,提高培训效果。 2、我院计划每年度定期至少开展专题知识1期讲习班,由我院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讲课或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讲课,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排人员参加。

  3、充分利用我院名老专家资源,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骨干为对象,组织建设好技术传承工作,培养后备医疗技术人才力量,掌握先进专业技术,使其向全院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在科室业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4、每年开展1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的专项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5、加大对乡镇的巡回医疗工作力度,成立专门的医务部负责组织落实,组建专门的巡回医疗队,每周至少下乡巡回医疗1次,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50%以上行政村。

  6、我院积极组织学术讲座活动,外聘专家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及由本院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讲,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及其它专业初级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一般技术工作。

  7、我院每季度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一次,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技术人员来我院参加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经费投入

  1、我院计划从全年业务收入中拿出0.5%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金,用于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所开展的讲习班举办、学术讲座、短期培训、临床进修实习等,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有关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进修人员按规定享受与本院职工同等待遇。

  2、加强培训相关设备设施的建设,逐步改善多媒体室音像设备,持续改进教学成效。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人才培养计划(分享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人才培养计划2024年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客户经理工作计划残联工作计划体育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