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详情页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作者:辉夜姬2024-05-05 08:00:01

导读: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1) 历史教硏组在学校、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硏组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扬长避短,进步...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甄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1)

  历史教硏组在学校、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硏组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扬长避短,进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全组教师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师德学习,每人都认真写了心得体会,师德修养得到提升。

  2、同时利用教硏活动围绕新课程学习了课改理论和课程标准,提升了理论素养,使教学实践以理论为支撑,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提高。通过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认真评课,采取案例分析,并针对本组历史学科特点,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化。

  3、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利用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根据期初的计划我们组开设了一系列的公开课,既有优秀教师、学科骨干的观摩课又有新教师的汇报课;既有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模式又有成长中教师的公开课。这些课对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帮助很大。

  落实常规狠抓质量

  二、落实教学常规,狠抓教育质量

  1、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期初每位教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为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根据教务处的规定我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进行。

  3、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把立足点放在让来,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课改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4、各任课教师均能做到教学课后积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5、在教案的撰写和课堂教学活动中,本学期我组教师最大的优点是普遍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知识巩固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深化教研气氛,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1、有人说,教师要分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活到老、学到老是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为了吸纳新思想,历史组与XX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XX级本科生进行了交流学习,让教育走出课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本学期里,我组又继续在校内举行了公开课,各位老师主动听课学习,认真评课交流互相纠错、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本学期主要有刘超老师、韩秀岭老师、刘贵良老师、蔡晨晨老师、崔蕾老师、郝义鑫老师、常聪聪老师的校级公开课,温萍萍老师区级优质课评比并荣获第一名,通过讲课、听课、评课,我们历史教研组的教师能更好的交流教学心得与体会。让年轻教师获得更多经验,让老教师获得更多新的教学思维。

  3、期末考试的现场有老师随考的场景,切实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

  4、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为了进一步丰富历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全体历史教师的教研水平,9月28日至29日,在沂水县第三实验中学顺利召开了XX市初中历史深度学习教学研讨会。历史组的郝义鑫老师带来的经验交流赢得在场领导老师的热烈掌声,一致好评。

  四、存在不足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教研的”瓶颈”是专业引领不够,许多教研仍然是内容、形式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主要是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经验总结等。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影响教研的深入开展。学校、家长要让学生考高分,教师只能在这一指挥棒下培养应试能力,而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缺乏深λ硏究和探讨。尽管我们在教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总之,教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教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探讨更加有效的研究方式,不断提高我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学质量。

  团结创新砥砺前行

  有了对蓝天的憧憬,雄鹰展翅而飞,于是迎接它的是万里晴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历史组也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工作方向计划。

  一、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教研组在组织各年级教师开展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特点,在学期之初,制订教学教研计划及教学教研进度表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各年级督课活动,完善备课的组织与管理。本学期,教研组召开了两次全组教师会议,具体落实各年级备课活动,要求各年级集体备课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四定”,即“定主讲、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五统一”,即“统一教学案、教学进展、教学内容、测试、评卷”。要求教师要按学校要求规范地写好教案,以备讲课及教学检査之用;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有针对性,按学校要求进行批改、检查和讲评。

  2、强化教学检查,督促备课落实。在学校的组织下,本学年对全组教师进行了多次抽样检查,检查教案、练习、测试及评讲情况,通过检查,反馈出备课组集体备课落实得很好,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集体备课活动,保证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认真组织校内听课活动

  本组每位老师本学期均精心准备了公开课,课堂教学效果整体来说是十分好的,全体老师真正做到了互相学习,并且非常坦城的指出各自的不足之处,从来没有吹捧与互相吹捧,每位老师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达到了本教研组的另一目标:“公开课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提高自己的绝好机会。”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教研与指导中仍常感到“资源有限”,使用不畅,新课程的理念实践不够,以后的充电将是永恒的。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2)

  20XX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由于疫情的冲击,使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我们20中学严格遵循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对“停学不停课”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培训,提高每一位老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如期的开始了网上教学工作。

  我们初一历史组全体成员,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一切行动听指挥,大家凝心聚力,团结奋战,老教师发挥了模范带头示范作用,青年教师一马当先,发挥优势,勇挑重担,使历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圆满的完成了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一、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全体成员经常,碰头,教研,商讨教学模式和方法,老师之间上课前,全组成员互相呼叫,目的是能保证每节课,顺利进行,学生能快速接受并适应网上学习。

  二、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好每一节网课,特意成立的历史学习小组,课代表牵头,组长监督,老师调动,确保每节课上课在线的人数。

  三、交作业时明确规定,每一页的正中间要写上本人的名字,组长签收,课代表督促,老师,点评,总结,答疑。

  四、及时验收,调整。学校组织了月考,各班及时进行反馈总结,调整教学。每课前基本提前10分钟上线,答疑解惑或者小测验,让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心中有数。

  五为了更好地提高网上教学效果,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公开赛课。历史组教研流程如下:

  1、初一历史组两名青年教师在4月22日参赛,4月24日早八点开始,全组成员进行了为时90多分钟的教研。

  2、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青年教师写反思,找对方的优缺点。

  3、老教师一分为二的评价,点拨,指导,场面气氛热烈。

  4、教研最后,全组教师一致表示,两位青年教师成长速度很快,教学过程也是稳扎稳打,网课教学也逐渐在摸索中适应并掌握,相信这次教研后,全组成员的教学能力和网上教学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赛课活动已经徐徐拉开序幕,相信此次活动每位参赛教师都会有所收获,有所领悟,有所成长。她们的精彩表现也给全体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初春的遇见,因赛课而美!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潜心钻研,砥砺前行!最后祝愿我们二十中学所有的教师明天更加精彩,二十中学的明天更加辉煌!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3)

  当前教学一线面临着新挑战,新考验与新机遇。高三、高二是旧教材、新高考,高一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教研,尽快形成备考新思路,才能引领学校、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针对新教材有三大对策,分别是:博观约取,大胆取舍,树立新的教材观;在教学中减而不简,深化认知,树立新的教学观;以研促学,以学促教,树立新的师生观。

  教学中务必突显历史学科特色,渗透了历史核心素养目标和“立德树人”要求,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整合,立足新高考要求,加强对做题方法、技巧、规律等方面的指导和归纳,增强规范答题意识。在接下来的备考工作中将加强研究,把握方向;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策略,结合近四年高考研究教材与高考试题、新课标,加强对学生审题、理解概括、规范方面的训练;与时俱进,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一、“新高考”本质上的变化——育人目标的变化

  (1)体现在国家意志,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教育功能,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时代要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要求。国际人才培养战略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

  (4)个体发展的要求。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

  二、20XX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大的变化主要是:

  1、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并作为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得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价值观念、综合品质和关键成就。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历史认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史料实证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必经途径;历史解释是认识历史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家国情怀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价值追求。

  2、重新编制了三种类型的高中历史课程;

  3、制定了评价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三、增强高三新高考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探索

  1、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XX年版,20XX年修订),熟练掌握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以学业质量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的效度,高考就要达到水平四要求。现在已经进入没有考纲的时代——“后考纲时代”,课程标准就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标教学势所必然。

  2、要认真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洞悉“一核、四层、四翼”,了解掌握国家高层的意图。要明确高考命题的十六字基本原则: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要明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的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选拔要求是研究学科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重要依据。

  3、要认真研读近五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真题,包括全国一卷、二卷、三卷和海南卷,以及国家考试中心指导下命制的山东卷高考真题。从高考真题中去发现高频考点,去寻找命题走向,去洞悉考查立意。尤其是海南省借鉴山东模式经验,山东卷高考真题的导向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要充分了解山东卷的“四不变”、“四变”。“四不变”是:题型不变,仍然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值不变,满分仍然是100分;原则不变,仍然是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三化不变,高考命题仍然坚持情境化、材料化和问题化。“四变”是指:一是时间变化,考试时间为90分钟;二是题量变化,山东卷是15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三是形式变化,材料更加多样化,图表大幅度增加;四是难度变化,开放性试题增加,山东卷后面的非选择题全部是开放性试题,难度加大。

  4、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由双基、三维目标演化到素养目标,思考五大核心素养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落实。譬如唯物史观可以抓住哪些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家国情怀需要突出哪些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等。要重视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关注英雄模范。

  5、要加强开放性习题的训练,教师要勇于尝试命制原创的“情境+问题”式的开放性习题(如小论文、解说词、演讲稿等),进行仿真训练,标明分值,给学生提供展示答案的平台,进行客观的评分,既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更要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和规范意识。高考真题要完整呈现,重点在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练习不在量多,重在训练阅读理解,要当堂反馈。

  6、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上要留出时间给学生静心思考(动脑),动笔书写(动手),小组讨论、开口表达(动口)。只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一定会还老师以精彩。有互动才会有生成,有生成才会更精彩。

  7、使用学案导学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实用,彰显特色。要包括这些基本要素:课程标准,素养目标,考情分析,考向预测,导学问题,精选素材(形式要多样),高考真题,原创习题等。

  8、要注意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引进历史学科最新学术研究前沿成果,引领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和学术观点。

  渗透七大主题教育: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③重视革命传统教育;④国家主权、海洋意识及爱国主义教育;⑤重视法制教育;⑥注重民族团结教育;⑦贯穿生态文明教育。

  四、高三备考强化落实核心素养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和教材观:历史教学的价值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发展;历史教学的任务不是要学生记住繁多的历史知识,而是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历史教学的过程不是围绕着知识进行,而是针对具体任务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掌握历史教学内容;

  2、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设置恰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领;史料研习;开展论证,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深度拓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很多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领会把握新课标的思路、导向和具体内容,有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

  简而言之,视导就是通过“视”的手段达到“导”的目的。新的历史课程改革,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了教育学的最新趋势,尤其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重要的学术突破;体现了“中国方法、中国声音、中国政策”。

  不管最终效果如何,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至少我们出发点是好的。我相信:只要虚心,总会学有所获!只要坚持,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虽然现在我们还有很多迷惘,但比起最早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比起最早使用新教材的老师,我们无疑幸运太多。让我们抓住学科本质,坚定教育初心,笃定前行吧!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4)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教科处的直接指导及全体教研组老师的努力配合下,本学期历史教研组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现总结如下:

  1、各备课组按照开学初期制定的教学计划已经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进行复习阶段。

  2、教研组组织开展了20XX届高三历史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了上届历史备考经验,同时讨论了本届历史教学复习计划。赖校最后对高考备考以及教研组工作提出了独到见解。

  3、参加20XX年赣州市高考研讨会。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江苏省历史工作室名师何平老师和湖北省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丁茂文老师为全市部分高三历史老师作精彩报告。我校历史教研组积极组织高三和补习班的老师前去参会学习,参会的老师均表示此次活动帮助很大,受益良多。

  4、组织“一师一优课”的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及录像课的上传工作,朱优美老师获市优课的好成绩。

  5、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高一历史组组织高一高二关于长征知识竞赛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6、教研组参加了市教研室赖建仁组织的,由赣州一中新校区开展的中心城区教研活动。活动中各校老师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十二月份本来也有中心城区活动,但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赣州八中和赣州一中取消了教研活动,令人遗憾!

  7、“送教下乡”活动:赣州市优秀教师讲师团送教活动在XX中学南校区进行授课和讲座。省学科带头人龙南中学廖力生进行了《历史高考题选择题要解》授课及《高考历史备考策略》的精彩的专题讲座。南北校区历史教研组都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8、历史教研组全体老师前往赣州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两个小时的参观,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客家人的认识,加深了对历史教材的理解。

  9、学校组织了蓝青工程的拜师会和出师会。高二历史组的林娟在张江红老师的指导下如期顺利出师,而新的历史老师邓全香、赖莉莉及况婷婷进行了拜师仪式。

  10、历史教研组和生物教研组合作,为学校的教师元旦晚会精心准备了手语舞蹈《和你一样》

  11、历史教研组在办公室召开了备考组长工作总结会议,主要商讨了下学期教研组的活动计划和措施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期待20XX,新的开始!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5)

  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初中历史组全体老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勤恳、坚持不懈的育人精神,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扎实开展,精心编制助学卡

  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每节课应确立怎样的教学策略来真正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是这学期历史组在集体备课方面经常思考的问题。助学卡是学生学习的依托,历史组在教学设计时力求助学卡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又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明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助学卡第一部分构建知识体系。第二部分选择精要且典型的史料,在史料阅读和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素养获得发展。

  二、凝心聚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历史课每节课学习一篇主题课文,有限的时间和庞大的信息量形成矛盾,所以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展开来讲。只有删繁就简有所侧重才能突出重点。围绕着学校高校课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我们历史组的学科特点,历史组确定了本学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的研究重点:史料阅读和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因此本学期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策略是:依据课标,将学习目标问题化,遴选重点内容,把重点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网状知识结构。基于此,课堂教学环节分为三部分:

  (一)读书知史,初步解读。即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构建网络知识结构。选择精要且典型的史料,通过基于问题链的不同类型史料的解读与互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史料研读,深度理解。

  (三)学习反馈,当堂检测。选取近三年中考题,当堂检测,当堂反馈。

  三、坚持听评课活动

  本学期,历史组依托讲学评习课例研修活动、“名师岗大讲堂”活动、课堂教学能力展示等活动,多次开展听评课。南校区徐颜梅老师执教八上《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张晓媛主任执教九下《冷战》,高江涛老师执教八上《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我们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大胆取舍与整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能看懂理解或看书动笔讨论能解决的内容不再“滔滔不绝”,力求教会学生自己整理,对教学中的重点概念或难点内容,力求抓住要害,点到为止,重视建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四、加强对考试的研究

  研究编制个性化、层次化的练习题,课堂上尽力做到精选精炼,有练必评、有错必纠。大到阶段性质量测评的出题、小到周测、每一次听写题目的确定力求严谨、准确。针对目前XX市中考的形势和要求,整合大量XX市中考题,并将其分类整理,直击考点。

  五、积极开展线上学习活动

  本学期主要进行了三次线上学习活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研讨会;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培训活动;XX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工作坊同步在线培训活动。这些线上学习与我们的单元主题教学理念相契合,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案例。

  一个学期以来,初中历史组通过精心打磨高效课堂教、积极开展专业阅读、磨课磨题、开展专业反思等引领学科组教师朝着专业发展方向不断前进。我们期待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绵绵用力、静静为功。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6)

  一学期来,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教育契机,强化学党史,落实教体局36字工作要求,同时紧扣“四个研究”,带领本教研组扎实践行了历史教研工作。高举立德树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真正落实“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全面育人”,弘扬良好师德,提升学生素质,厚植家国情怀。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基础,培养造就良好习惯。

  盘点上学期得失,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因材施教,六七年级继续强化良好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行为习惯,使学生守纪律、勤思考、重实践。八级部承上启下,一方面教育他们重视本学科学习,不丢弃不放弃,同时引导他们加大训练,主动探究,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毕业班则侧重知识的梳理整合,总结归纳,立足中考试题的训练与研究。

  二、抓好常规工作,加强四个研究。

  1、研究教材,加强备课研究。强化本组半天无课日研讨,每周四上午为雷打不动的教研活动时间,我们既注重业务理论的学习,更重视备课组内的集体研讨、个性化阐发,我们发扬团队协作,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研究教法、学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特别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绘制思维导图;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学期,我们按时间先后进行了“新授课示范课研究——全体老师的普听课活动——年长教师示范课——年轻教师汇报课——三课两评一反思——同课异构——复习课研究”。活动中,老师们全面参与,主动请缨,展现了良好精神状态,保持了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学期三个级部同时开展研究主题,制定详实的计划方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技能,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益。

  三、注重活动育人,拓展视野,积累知识。

  1、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政治契机,积极开展党史学习,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本学期,我们先后开展学四史,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充分利用学校、班级活动开展党史周周学活动,同学们撰写征文、绘制手抄报,举办演讲比赛。特别是本学期市教研中心在白XX学校举办的“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活动中,我校李辉老师指导的八级部侯亚敏同学在33名选手中表现出众,荣获一等奖。我校历史教研组活动材料在全市28个单位中名列第五名。

  2、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如专题演讲会、故事擂台赛、激发对历史的探究欲望,增强体验感。本学期,七八两个年级分别开展“故事擂台赛,辩论赛,思维导图大赛”及时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作出鼓励性评价,突出亮点,提升素养。

  四、注重训练题研究。

  1、在教为主导中,教师的导再退而次之,突出典型训练题的导。加大课堂达标训练的精选,注重层次性,有梯度。就像前边所说,整节课不再是教师引导,而是借助有层次性,有梯度的训练题引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循序渐进。

  2、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重视单元过关、月考。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月考,并且及时召开了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3、教师进行中考做题,并开展解题析题研究,为命制课堂训练,更好把握知识点考的方向,考察的角度积累资源。

  五、切实搞好校本教研活动。

  1、教研与历史学科中考热点、疑点、难点相结合。要梳理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主干知识,中考重点,从命题角度、题型设计、设问提出、答案组织等方面入手,要求每个老师都研究了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增强教学针对性。

  2、加强热点研究。历史热点问题包括:短效热点、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等。在课堂教学和复习测试中应重视热点问题的渗透,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等学以致用,拓展联系,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草根研究。即小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们搜集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选择三个进行即时研究,及时记录。

  4、重视工作日志,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撰写教学后记、教学论文,了解、学习前沿知识,开阔眼界。

  5、及时做好文件精神的上传下达,如参加市教学研讨回校后第一时间组织老师将外出学习与大家分享。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历史教研组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完成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新学期,我将不断提高自我,勇做表率,带领本组成员立足本职,务实高效,开拓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使XX中学历史教学达到新水平。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7)

  教研组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地,XX中学历史教研组以教育新理念和相关教育教学法规为方针,以XX中学20XX——20XX学年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依据,立足于“以研促教”,坚持以加强完善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立足于“学-教-研”一体化,坚持以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本组教育教研水平为目的。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学期历史组强调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本组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恪守宪法原则,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充分发挥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本组教师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反馈良好,没有不规范的行为。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历史组重视对青年教师及新师的培养,一方面要求新任年级的教师写详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同时也对新任年级的教师进行多次的听评课,对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的探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方式,另一方面注重对李佳琳和陆美贤两位新老师的培养,在过去一年的基础上,继续由林静萍和王婉纯两位老师加强对两位新师的指导,提升她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并组织全组成员有针对性的对她们进行听评课,注重与两位新师的交流沟通,对他们的教学行为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及要求,充分发挥组成员的力量,促进两位新师在教育教学的进步。

  二、深化校本教研,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以来,结合本组的教学实际,立足于新课标、新教材,结合新高考的要求,树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做好教材研究,尤其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研究,全体成员在八月份参加国家及省级新教材、新高考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交流探究,更深入的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对自身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新课程理念更好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

  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本组成员根据学校的要求,抓住现实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问题即课题”的科组教研,重视历史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依据具体的学情,遵循预习——教学——复习的教学方式,着力于预习性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究,打造“三维”有效课堂,重视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重点落实了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指导思想,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面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历史组的教师们围绕学期初制定的公开课计划,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以研讨探索的教学主题为中心,全组老师积极听课、评课,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通过备课组和教研组的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做到每次活动都有记录,每次活动都有主题,都有中心发言人。其中高三级教师黎锐燕老师、王婉纯老师担任主讲人的《美国共和制的建立》以时间作为主线,在课堂上积极进行师生互动,使教学过程衔接紧密、节奏得当、条理清晰、课堂气氛活跃,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促使学生加深对美国共和制的了解。尤其是黎锐燕老师的教学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在探究高三级一轮复习课的方式及方法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高二级黄燕彬、林海华和林静萍三位老师就《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三位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授课线索清晰,逻辑性较强,知识点之间过渡较为自然,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掌握知识点。高一级邱小黎、李佳琳和陆美贤三位老师主讲的《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依托新课标,立足新教材,善于整合教材内容,重难点突出同时讲练结合,巩固知识。而林静萍老师的《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在讲授过程中能精准把握学情,通过具体的预习任务的布置,在课堂设置有效的探究性问题,并打破教材的限制重新构建历史的主干知识体系,使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化易,在小结中使三民主义的思想升华,做到与时俱进,因此,被评为本学期的历史组校性优秀课例。历史各备课组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教研活动,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中坚力量,各备课组长各尽其责,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成员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教师风采

  三、落实教学常规,注重教学反馈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每周的组会都针对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反思。每个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备课,且各有特色。每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在教学设计方面,全体成员能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环节齐全,重难点突出,预习任务明确,同时,增加不同类型的史料,注重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特别重视预习任务设计的具体化及落实和检查,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其中高一备课组根据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结合初中教材的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做好初中向高中转变的能力培养,完善知识的接轨。高二备课组针对新的高考制度,根据合格性及选择性班级的特点,在具有多年高二级学业水平教学经验的林海华老师的主导下,依托多年积累的习题,集体命制了十套供合格性班级使用的练习卷和多份供选择性班级使用的练习卷,努力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高三级备课组制定切实可行的一轮复习计划,依据新高考要求,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重构,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历史教研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是规范扎实的。

  本学期以来,历史组各备课组根据教务处的要求,进行单元测试与段考,无论是考试试卷还是练习题,各备课组能以自编为主,精挑细选,注重具体知识点的考查和落实,同时注重对阶段考试进行诊断式的质量分析,补充的习题具备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考试所反馈出的问题,在每一阶段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调整,抓具体知识点的落实。另外,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信息的梳理,全组成员客观看待,共同探究方法,积极改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四、营建公众号,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历史教研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成员参加学校关于希沃多媒体智慧黑板的培训,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完善自身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现代教育水平的掌握及应用。同时,历史组积极建设微信公众号,每次由不同的成员主笔撰稿,再由李佳琳老师将每次的教学研究活动都上传至公众号,使公众号成为我校我组教育教学交流的前沿。

  本学期里历史教研组在前进,在提高,进一步的展现出它应有的活力。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第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研究。第二、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尤其是筹备一定的经费,提升对各种专业的历史教学网站的利用率,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第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尽量改进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大单元加小专题备课,构建历史体系;多听课,多听本科组的课,共同进步。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第四、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第五、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加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林小荣副校长的带领下,历史组成员将进一步的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共同促进历史科在新教材、新高考形势下的教研教改工作的进步。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8)

  根据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以学促教”“以学导教”要求,历史教研组坚决拥护学校的正确决策,并在学校的有力领导下,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本学科的各项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学期历史组强调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本组成员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反馈良好,没有不规范的行为。历史教研组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青年教师写详细教案和教学反思,注重对陆美贤老师和李佳琳老师两位新教师的培养,配对的指导老师多次多方的对两位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注重思想的沟通交流,对她们的教学行为提出严格要求,提高他们的教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本组青年教师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授课方式等在组内进行探究。

  二、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落实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工作及要求。各备课组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务处关于学生的作业及练习要求,尤其是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不放松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及指导,注重在网络教学中对学生的解题指导,让学生在本年度的特殊情况之下,仍能学好历史,提高对历史科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每周的教研组会上,本组成员对各备课组的授课进度、作业要求尤其是具体的预习任务的布置等都进行合理的探讨和安排。各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认真做好记录,每位成员都能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且各有特色。每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能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各年级备课组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校本教研课题提供一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全组成员进行了听课、评课,进行了业务理论学习,重点落实了学校提出的“以学促教”“以学导教”的指导思想,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力图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科的学习效率。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有:高三级历史备课组黄燕彬老师、邱小黎老师的《段考试卷评讲》,高二级历史备课组林海华老师、王婉纯老师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高一级历史备课组陆美贤老师、李佳琳老师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同时,王婉纯老师开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的校性公开课,在组内进行了面对高二级在新高考的要求之下,如何打破教材限制,对教材进行重构的探讨。此外,还认真组织了对新教师的听课活动,尤其是对两位新师的汇报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的听评课。在这些活动中,备课组和教研组都是精心组织准备,备课充分、认真,讨论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成员畅所欲言,评出该节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活动中,各备课组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的中坚力量,而备课组长亦各尽其责,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成员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三、教研组公众号的建设

  历史教研组积极参加了本组微信公众号——白中历史教研的构建,内容包括:教研组工作记录、校本教研的相关材料、业务理论学习的相关材料、研讨课、汇报课如历史科电子课本、微课例《从“分户令”看商鞅变法》《从总统扩权看三权分立》等。今后历史组全体成员会继续丰富充实本组公众号,使公众号成为本组教育教学教研交流的阵地。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体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一、加强对20XX年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利用好本组订阅的各种历史资料,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继续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同课异构研究。

  二、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成员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同时应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热情,使之成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四、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继续改进预习任务的布置,注重基础年级的单元构建以及历史教学的主干性,注重高三级历史教学中的基础夯实及有效的补偿性、变式性的训练,加强历史科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9)

  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学校和教科处的正确领导下,初中历史教研组全体老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勤恳、坚持不懈的育人精神,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凝心聚力,打造历史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围绕着学校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我们初中历史组的学科发展规划,历史组确定了本学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的研究重点:史料阅读和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我们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先学习基础理论,再实践研究,总结问题经验,再次实践探讨,最后总结凝练出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即[定位时空,提出问题][自读课文,掌握事实][研读史料,深度理解][点拨总结,提升内化]。

  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力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会读、会写、会问。

  “读”:课本是学生手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料,是其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从七年级开始,我们把教会学生阅读课本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划重点、分层次,看目录、理线索,形成思维导图,掌握主干知识,明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

  “写”:学完一节课内容后,引导学生梳理一课或者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知识线索,以时间轴的形式准确书写重大历史事件,清晰地呈现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立体地建构单元知识线索。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们尝试了“批注式阅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不同符号将看到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作用、影响等关键信息圈画出来,必要的地方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同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以便与小组成员、老师交流。如果对某一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有想法,可以用简单的文字在旁边写下来。当学完整本书的时候,这些批注就成为系统思考的依据。从而对阅读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和对比,从总体上把握章节或全册书的内容。

  “问”;初中阶段读和写是基础,能够形成问题意识,才表明素养确实得到提升。首先,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精心选择史料,借助史料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其次,指导学生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尝试解决问题。第三步,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推论。论从史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是教师教学的根本。这是我们历史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的依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

  二、精心备课,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我们的教研组都提倡要做到精心备课、精心上课。在备课过程中,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在一节课中有效确立“核心问题”并涵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教研时间必过课

  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我们应该如何上课?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每节课应确立怎样的教学策略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这学期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本学期历史组共集体教研14次。每次教研时间由每个年级的骨干教师进行单元主备,三个年级组的老师分别对本年级下周要讲的内容进行过课,活动前有备而来,活动中畅所欲言,发挥集体的力量,力求每次教研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所收获。

  2、坚持听课评课活动。

  本学期,初中历史组依托市教科院视导、“实验名师大讲堂”、毕业班复习样板课展示活动、校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多次开展听评课活动。张晓媛主任执教八下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刘秀青老师执教七下第17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温强老师执教复习样板课《罗斯福新政》和《八上第一单元》复习课,贾颖超老师执教八下《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高江涛老师执教七下《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李笑笑老师执教《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专题复习课。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大胆取舍与整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能看懂理解或看书动笔讨论能解决的内容不再“滔滔不绝”,力求教会学生自己整理,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概念或难点内容,该讲解的讲解,该深入的深入,力求抓住要害,点到为止。

  回顾这些课,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力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又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线索,在史料阅读和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素养得到了发展。在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达成方面,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自我感悟与修正,达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三、尽心命题,加强对考试和评价的研究

  本学期三个年级分别完成阶段质量检测的命题工作,每次命题前先出双向细目表,核对每一个考点,有时为了完善一个知识点要多次翻阅20XX、20XX中考题及各种资料。每次考完试做好质量分析。研究编制个性化、层次化的练习题,课堂上尽力做到精选精炼,有练必评、有错必纠。大到阶段性质量测评的出题、小到周测、每一次听写题目的确定力求严谨、准确。

  四、用心阅读,潜心研究

  学期初,张晓媛主任要求历史组全体老师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等专业期刊,并强调要坚持阅读。

  在期刊阅读中,将相关认识记录下来,利用教研时间与组内老师分享交流。本学期,大家认真研读专业期刊,发现项目式学习、统编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单元教学成为学术热点,并围绕这些主题积极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大量阅读促进团队教师快速成长。

  我们还就学科教学中的“育人”问题展开系统性的课题研究。历史组积极申报市级育人课题《初中历史学科育人的实践策略研究》并获批立项,课题主持人张晓媛主任做开题论证。

  五、守正出新,参加党史全国教研会线上培训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更好发挥历史学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月28—29日历史组组织全体老师参加了《20XX年统编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全国教研会》线上培训活动。

  通过培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初中历史课堂进行党史教学,要把握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环境特点及自身发展特点,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章、中共中央权威理论文献等史料,引导学生回到当时的时空分析理解问题,理清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决策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回顾本学期,历史组全体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温强老师和李笑笑老师的复习课模式得到校领导和博兴、沾化来校学习团队的一致好评。贾颖超和高江涛老师被评为XX实验学校“第四届教学能手”。市级育人课题《初中历史学科育人的实践策略研究》获批立项;贾颖超老师申报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研究》完成中期工作推进。

  一个学期以来,初中历史组通过精心打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专业阅读、磨课磨题、同课异构、关注核心素养、开展专业反思等引领学科组教师朝着专业发展方向不断前进。我们期待着春耕夏耘、绵绵用力、秋收冬藏、静静为功。

  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 (篇10)

  一、指导思想:

  20XX-20XX学年伊滨区历史学科中心组认真贯彻了本学期XX市教研员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伊滨区教体局教研室20XX-20XX学年工作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教学方法,调动全区历史教师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实效教研,普遍提升初中历史教学业务水平,促进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思路:

  以区历史学科中心组为核心,以全区中学历史教师为主体,以各校历史教研组为基地,以集体备课、解决教学的问题为载体,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为目标,学习理论、引领方向,培训骨干、带动全体,创造典型教学案例、促进日常历史教学改革,及时反思交流、认真总结积累。

  三、重点工作:

  初三历史复习工作研究;中学历史教师队伍建设;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探究。

  四、本学期完成的主要学习活动如下:

  1、在教研室领导组织下,初三开展了“青橙教研联盟”活动和“书生教研联盟”活动,要求大家精研《历史课程标准》与《解析与检测》,根据中考课程改革的方向、命题的导向,进行中考模拟命题,并结合一段时期的学习进行划定范围的出卷,之后两大联盟进行了试卷交换并进行了测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在“书生教研联盟”教研活动中,我做了关于20XX年中考试卷分析和出题特点与趋势的汇报,各位老师研讨了下一段复习的方法与细节。

  3、认真分析总结近三年的初三历史中考试卷,找出命题变化的趋势和命题的思路,科学命制了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卷,组织全区考试,并及时写出试卷分析和试卷命制情况分析,用以指导以后教学。

  4、在教研室领导指导下,初一初二在庞村学校开展了优质课教研,重点督促检查高效课堂与教学常规落实执行情况。

  5、利用所主创的“初三历史教学”公众号,对于本区历史教师提供历史资料和历史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供区集中评卷统一标准,评卷老师评卷心得分享,有效指导了区学科教研。

  6、在集体备课、教学常规、培优补差方面对于本学科教师提出了统一要求。

  7、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重视对我区新进历史教师马亚辉、吕炳辉、王豪杰、李颂等教坛新秀的培养,给他们分发教研任务,鼓励他们勇挑重担,积极分享自己的教研成果,提高他们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在区教研室领导及各位历史教师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历史教学规范高效,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升,各位教师教研热情高涨,老教师学识丰富、注重细节,新教师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双方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奉献于伊滨区历史教学第一线,让我们期待伊滨区历史教育新明天!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甄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2024年历史学科教研总结收费站值班长工作总结消防演练总结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20242024庆祝元旦活动优秀总结,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