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策划方案 > 详情页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蓝哲羽2024-04-06 18:48:01

导读: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 根据安徽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推荐5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

  根据安徽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章程第条,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成立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处、班主任、艺体组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

  三、明确中小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中小学美育以构建中小学“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

  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

  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因此,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

  第一,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本学期制定如下活动安排:

  1、读书活动、文艺汇演。

  2、诗歌朗诵比赛。

  3、学雷锋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

  4、看教育片电影写出观后感。

  5、清明节祭扫、制作节日小报。

  第二、建立课余兴趣活动小组。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余美育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课余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爱好、专长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

  (三)、在艺术课中体验美

  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系统普及美育知识,将音乐、美术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龙头科目,充分应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通过讲解造型、色彩、画法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审美意识。通过讲解乐理知识,说明不同的曲调、节拍、音符的特点,掌握艺术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而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欲望,学会如何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

  (四)、在校园建设中实施美育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

  (1)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校园设施,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努力烘托一种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气氛。要让每一面墙会说话,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2)开展室内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布置好教室的墙壁、黑板。

  (3)建设好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督促教师充分运用好网络教书育人。

  (4)充分利用社会美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依托团队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广播成为美育的宣传阵地。

  五、强化评价,规范管理

  (1)加强艺术课程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艺术课程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

  (2)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价考核表上增添美育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师生参与艺术课程的热情。

  (3)其他学科教师的考核。其他学科教师在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突出美育教育的权重,量化打分。

  (4)将学生板报及手抄报、校园广播、班级美化绿化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

  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各位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美育工作氛围,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构建健全完善的美育工作体系和科学高效的美育工作机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努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儿童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2)

  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课程。立足学校规划要紧扣美,工作安排要突现美,教育过程要体现美,教研活动要围绕美,检查评估要总结美,使学生处在“立体美”的“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切实抓好学生美育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领导小组

  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导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

  三、明确小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以构建“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美育、体育协调实施的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

  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学生美育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小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本学期制定如下活动安排:

  1、学校艺术节系列活动。

  2、学雷锋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

  3、读书节朗读比赛、课本剧展演、最好书签设计等

  4、学生书写大赛

  5、学生书画展

  6、寻找身边的美图片展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3)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全面深化学校美育改革,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聚焦“教会、勤练、常展(演)”,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提高学生审美、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20__年,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优化美育资源配置,改革美育评价方式,健全学校美育教学、实践、展示体系,学校美育取得明显进展,学生美育核心素养明显提升。到20__年,基本形成全覆盖、高质量、体现我省优势与特色的学校美育体系。

  二、健全学校美育工作体系

  (一)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

  学前教育阶段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要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美、体验美、感受美,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小学每周至少开设4节艺术课程,初中每周至少开设2节艺术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普通高中每周至少开设1节艺术课程,课程内容要多样化,注重丰富审美体验,开阔文化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

  中等职业学校要将艺术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个学时,注重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以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艺术课程为主,培养审美修养高、创新意识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技术人才。

  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公共艺术课程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完善、责任使命感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美学、艺术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二)丰富美育实践活动。拓展校园美育活动形式与内容,丰富艺术实践项目,搭建学生美育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平台。每三年举办一届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每两年举办一届学生合唱节、舞蹈节、器乐节、戏剧节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班级或院系为单位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工作坊等集体美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1次校级美育活动、观看1场高雅艺术或戏曲演出。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1—2次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为依托,开展戏曲、书法等特色活动,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鼓励中小学在课后服务中开展美育活动。每年培育一批“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美育特色学校,认定一批高水平美育社团,挂牌一批美育实践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美育教师队伍。到20__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达到1:220;普通高中美育教师人数满足开齐开足美育课程需求;高校美育教师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占美育教师总数的50%以上。未达到标准的地方每年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美育教育教学服务,缓解美育师资不足问题。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指导学生艺术社团、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在优质课、教学成果奖、“中原名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等评选、认定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和考核评价机制,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四)建立美育帮扶机制。全面帮扶美育基础薄弱的地方和学校,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招聘向美育教师倾斜。在中小学教师“省培计划”中加大农村美育教师培训力度。实施美育名师送教工程、“快乐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文艺志愿服务行动,提升农村学校美育水平。实行县(市、区)内美育教师交流制度,鼓励美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发展“互联网+教育”,应用优秀数字教育资源推动美育智能化教学,保障城乡学校共享优质在线资源。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鼓励师范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与农村美育基础薄弱学校“手拉手”,协作共建、资源共享。

  三、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

  (一)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编写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美育课程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开发一批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中小学美育教材按规定审定后使用。高校要探索建立以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为主体的高校公共美育课程教材体系。

  (二)完善美育教学模式。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成立全省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有益终身的艺术专项特长。培养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启动美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三)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多学科。推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与其他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围绕美育课程目标开展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探索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高校院系之间学分壁垒,融合各学科优势,全面提高学校美育质量。

  (四)科学设置评价方式。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建立艺术素质测评、中招艺术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美育评价机制。将中小学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完善全省中招艺术考试制度,扩大中招艺术考试试点范围,科学设置中招艺术考试测试内容与评价办法。逐步将高中阶段美育评价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继续开展全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工作。

  (五)推动艺术学科改革创新。专业艺术教育坚持以一流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支持高校创建艺术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艺术师范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坚定办学方向、坚守师范特质、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实践环节,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高校艺术师范专业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支持创建高水平艺术学科创新团队和平台,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高校艺术学科创新发展。

  四、强化美育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地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重点要配齐美育教师、加强场地建设。建立由省教育厅、团省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参照建立本地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学校美育工作管理机制,校长为美育工作第一责任人。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美育教研组,高校要成立美育教学部。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有关领导干部培训内容。

  (二)强化督导评价。将美育课程落实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美育工作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学校每年进行一次美育工作自评,自评结果纳入对校长的考核内容。高校要把美育工作列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将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

  (三)增加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美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学校要把美育工作经费纳入公用经费预算,保障美育工作正常开展。

  (四)改善场馆设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好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专用教室和艺术实践活动专用场馆,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1间以上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按标准配足美育器材,建立美育器材补充制度。将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小规模学校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高校要具备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大、中、小型场馆及设施,美育专用教室的数量及设备要能满足需要。

  (五)丰富校园文化。将美育浸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师生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美育教育教学实际,发挥美育实践活动和美育社团作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美育文化氛围,塑造鲜明独特的学校形象,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展示美、创造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温润心灵、陶冶情操。

  (六)统筹社会资源。拓展美育社会资源,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教育服务。选派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参与美育支教服务。推进高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开展志愿服务,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支教活动。探索组建美育教学组织、文艺工作者援教组织,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聘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进校园,成立工作室。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要统筹学校和社会美育资源,满足学生美育实践需求。鼓励学校与社会有关机构、校际之间建立美育课程、场馆共建共享机制。

  (七)营造社会氛围。宣传部门要加大对美育政策、措施和成果的宣传力度。教育部门要积极展示大中小学美育成果,鼓励、支持学校创作体现中华美育精神、地方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培育一批优秀美育活动品牌。各地要积极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____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美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推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思路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完善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学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加强美育与德智体劳有机融合、与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全员全过程全学科育人,全面提高以公共艺术教育为主体的美育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专业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富有特色的理工大学美育新格局。

  三、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全过程美育意识不断加强,美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评价体系逐步健全,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__年,基本形成全覆盖、高质量的具有桂工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明确任务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和改进我校美育教育教学,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底蕴、艺术审美、科学精神,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富有特色的美育通识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等领域中感悟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落实学分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2个公共艺术课程学分修读要求,鼓励学生跨校选修和学分互认。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加强两门美育通识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大学美育》课程建设;进一步丰富以艺术鉴赏类课程为主体,涵盖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方面的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群;积极引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美育资源;建设一批专业美育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美,提升学生专业兴趣、专业素养,以美化人。

  (三)完善美育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配齐配好美育师资,探索实施美育教师特聘制度。通过内培外引,不断优化美育教师结构,构建起一支专兼职互补、满足教学需要的美育教师队伍。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突出价值引领,强化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

  (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专业艺术人才教育质量。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桂工特色的艺术学科专业体系。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需求、艺术前沿有机衔接,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遵循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造就文化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

  (五)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搭建学生美育实践平台。强化指导,大力加强大学生艺术团、戏剧社、书画协会、汉服社等美育社团的建设。组织学生艺术团开展文艺演出,积极参加美育文化竞赛。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系列美育活动为依托,精心打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艺术文化精品,营造浓厚的校园美育文化氛围,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美育实践活动,形成“一院一品”“一社一品”“一团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文化建设成果。

  (六)美化校园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加强广播、电视、网络、教室、走廊、景观、标语、宣传栏等学校潜在美育资源的建设,以美感人,以景育人。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等新媒体对学校美育活动的宣传推广,营造浓郁的校园美育氛围,打造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

  (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一批精品课程。加强信息技术与公共艺术课程的深度融合,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引进和建设8-10门高质量的美育在线开放课程、“金课”和微课。加强教材建设,结合地方理工类高校实际,研究开发2-3门美育课程系列校本教材。

  (八)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筑牢美育培根铸魂基础。一是通过诗词经典、孝贤文化等通识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依托校外艺术馆所、校内图书馆、校史馆、地质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等所蕴藏的丰富美育资源让学生感受文化传承、汲取文化艺术精髓;三是依托“桂工讲坛”、第二课堂“到梦空间”等平台持续加大美育类文化讲坛建设,每学期开展不少于10场美育相关讲座活动,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让优秀美育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四是继续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高质量高水平专业艺术团体进校园活动,提升审美品位,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五是每年分阶段有计划开展书法、绘画、设计、音乐、舞蹈、话剧等美育成果展,让学生参与到校内艺术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审美教育;六是坚持抓好每三年一届的大学生艺术展演,并依托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戏剧社等学生团体,认真开展校内外调研采风,精心创编一批弘扬桂工精神、具有地方民族传统特色等校园歌曲、舞蹈、舞台剧、影视、校园景观设计等原创艺术展示作品,培育、凝练美育优秀案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桂工美育文化品牌,努力打造我校大学生美育教育特色展示基地。

  (九)提高服务能力,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美育+”社会服务工程等活动,主要从教师培训、精品剧目编排、校园文化建设、本地资源运用、红色文化传承、国学元素注入六方面开展对口定点帮扶、支教扶贫、社区服务等美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整合校内场馆资源,充分挖掘我校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将我校图书馆、校史馆、地质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向社会有序开放。

  (十)提升美育科研水平,丰富美育研究成果。依托学校美育研究所,整合校内美育科研力量,协同创新,分类组建研究团队,重点研究美育课程和美育教材体系、教学规律和模式、考核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深入研究中华美育精神,形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丰富性、独特性的理工科高校美育研究成果。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共同参与的美育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党委定期研究美育教育工作。建立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制定美育发展规划,落实保障配套条件,将美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障美育工作的经费需求。建立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组,加强对美育工作的指导;落实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美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推进落实。教务处统领全校美育工作,负责规划、指导、推进、评估相关工作;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部负责联系校内各职能部门,协调全校美育工作的开展,科学合理设置美育通识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开展美育教育教学;人事处负责组织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宣传部负责全校性美育的宣传推广工作;学工部(处)、校团委负责培育美育活动品牌,组建与管理大学生艺术团,组织学生开展美育相关活动。

  (三)推进学科美育,加强全过程融入。艺术学院、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等应积极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过定期举办设计、美术作品展等活动,与相关学院、部门联动,挖掘活动中所蕴含的美育元素,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形式,强化对作品美的诠释,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让专业艺术教育成果转化为公共美育资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各学院(部)应积极深入发掘本学科专业的美育元素,配合有关单位参与美育课程与相关品牌活动的开发,组织美育课程与活动实施,并进行相应课程与活动的安全教育及管理。

  (四)落实保障配套条件,确保美育工作所需。学校统筹安排有关经费,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学校美育场所和设施设备建设,设立学校美育日常经费专项,对美育理论研究、课程建设、美育实践、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予以保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美育发展。

  (五)加大岗位激励力度,促进美育教师职业发展。加强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建立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内培外送,着力提升美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培育一批美育名师;建立相应激励机制,鼓励美育教师组织、指导学校课外美育教学活动、比赛等。

  (六)完善美育评价机制,强化美育工作督导。完善美育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研制艺术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实施美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把美育工作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督导范畴,并强化督导检查结果应用。

  六、其他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__理工大学美育工作细则》(__理工〔20__〕__号)同时废止。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深入学习贯彻____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到20__年,美育课程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__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现代化的具有__特色的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晒课表”制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学前教育阶段要深入落实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艺术课程,音乐、美术课程每周各2课时,一至二年级每周另开设1节写字课,三至九年级每周另开设1节书法课。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普通高中艺术课程为每周1课时。非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必修课程不少于72课时。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2个学分方能毕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将美学、艺术学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二)面向人人加强美育实践。学校美育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每名学生在校期间掌握1—2项艺术技能。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建立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研学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展示交流,特别是要以合唱为突破口,唱好__本土的红歌、民歌,推进学校美育整体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国学经典吟诵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每3年分别组织1次省级大学生、中小学生和幼儿综合性艺术展演,每年举办1次红歌合唱展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每年开展中小学生幼儿艺术专项展示,各大中小学幼儿园每年至少要举行1次校级美育(艺术)展示活动。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品牌活动。

  (三)配齐配强美育教师。各地要加大中小学音乐和美术教师补充力度,未配足配齐音乐和美术教师的地方应在每年新招聘教师计划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专门用于招聘音体美教师,音乐和美术教师入校后不能转岗转教其他课程。在申报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中,适当增加音乐和美术专业人数比例。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学校到20__年、农村学校到20__年,每百名学生拥有音体美专任教师达到0。9人以上(申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须在当年达到标准)。加快高校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到20__年,未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70%以上。严格中小学美育教师准入条件,美育学科教师岗位招聘要设置相应专业门槛。在美育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科目中,将“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分值比例从原来的5:5调整为4:6,提高学科专业知识考查的权重。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搭建美育教师业务培训与能力提升平台,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好、能上示范课、能训练社团的全能型教师。持续实施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农村实习支教计划,建立多元化专兼职美育师资队伍,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

  (四)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选用艺术课程教材,注重教材纵向衔接,实现主线贯穿、循序渐进。鼓励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围绕课程目标,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鼓励学校积极开发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非遗特色的美育课程资源,按照音乐、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比例,作为校本教材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五)提升美育教学质量。以提高质量为导向,进一步明确美育课程育人目标,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充分挖掘我省赣剧、采茶戏、剪纸、红色文化和民族民间歌曲、舞蹈等美育资源,鼓励民间美育资源、馆藏文物资源进课堂,拓展美育空间。依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__省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加大美育教学综合改革力度,推动学校美育整体发展。设有艺术师范教育专业的高校,艺术课程设置及教学要与中小学美育课程相衔接,并依托现有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定期开展美育师资专项培训和美育实践活动,培育一批美育优秀教学成果。

  (六)改进美育教学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美育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认真做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学校美育工作评估和学校美育工作年度报告等工作。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美育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依据课程标准设计考试内容。围绕教会、勤练、常展(常演)的要求,完善美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指导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确保美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将美育教师在美育方面取得的业绩视同为教学科研业绩,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教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美育专项课题,在教学成果奖等评比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七)建立美育帮扶机制。深入开展乡村美育振兴行动,逐步补齐农村学校美育“弱、小、少”短板。通过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的全科教师。鼓励对乡村学校各学科在职教师开展美育培训,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与活动指导的兼职美育教师。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等综合改革实践,建立校际教师共享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校分布情况、交通情况合理制定“统一课表”,统筹组织县域内优秀音乐、美术教师到边远农村中小学开展“走教行动”。大力实施高校艺术专业大学生农村支教计划,支持高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继续实施“特岗计划”,优先满足农村学校音乐、美术教师需求。

  (八)推进美育融合发展。依托“赣教云”平台,开发和遴选一批美育精品在线开放共享课程,推进“互联网+美育”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教学点美育教育资源全覆盖,促进全省美育资源共享和美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开展“五个一百美育工程”(100个高水平学生艺术团、100个学校美育实践基地、100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100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100所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积极推动美育优质课展示、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美育教师能力展示等各类美育活动资源共享。统筹乡镇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美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采取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补齐师资和资源短板。城市和社区新建文化艺术项目要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倡导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高校美育改革成果等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非遗馆等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按国家规定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利用新闻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广播、宣传板报等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学校美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总体谋划,把学校美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教育部门要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牵头推进学校美育改革;财政部门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编制、人社部门要协助配齐配足美育师资;发改、自然资源部门要统筹做好学校美育场地建设规划;住建部门要加强学校美育场地建设指导;文化部门要推动文化艺术场馆按国家规定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专业人员参与指导;宣传、广电部门要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宣传;共青团和文联要动员和组织美育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完善管理机制。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内设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以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统筹抓好学校美育工作。各市、县(市、区)教研机构要配备音乐、美术专职教研员各1名,建立音乐、美术教研员准入、研修、考核机制。高校要设立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门,负责做好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支持团委、学生会开展课外活动和大学生艺术团组建、教学、训练、展演等相关工作。继续发挥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咨询作用,成立__省高校和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鼓励各地成立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抓好美育工作,提高美育工作成效。

  (三)改善美育条件。各地要建好满足美育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配足配齐美育教学所需要的器材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并把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中小学校建设美育场馆,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非遗馆等艺术场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

  (四)强化督导评估。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把学校美育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督导评价、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课程实施不规范、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市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严肃问责。

  (五)营造社会氛围。宣传正确的美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强对家庭美育的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少年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引导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及时总结、推广学校美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全面提升全省学校美育工作水平。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推荐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安全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初级中学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