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信函文书 > 详情页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孤楚煦2024-02-28 22:15:14

导读: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一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冬季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学校又是人口密集场所,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传...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推荐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一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冬季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学校又是人口密集场所,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xx市第七十八中学现就出血热防控知识告知如下:

  一、不可忽视的“杀手”:

  可怕的出血热到底是什么?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主要由鼠类(黑线姬鼠、褐家鼠、大白鼠)等啮齿类动物携带和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情重、病死率高,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

  二、发病时间:

  全年均可发病,小高峰为每年4-6月(或5-7月),大高峰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一般为7—14天。

  三、哪些症状需小心?

  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面红、颈红、前胸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

  四、哪些途径能传播?

  1、呼吸道: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接触带病毒鼠的排泄物、分泌物,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

  3、消化道:食用被带毒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鼠体表螨类吸了带病毒鼠的血后又吸人血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出血热?

  1、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

  2、防鼠、灭鼠是防止感染该病的关键。住宅区周围定期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粮食储存应防止被老鼠污染,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4-6月或5月-7月和11月-次年的1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野外活动时注意不要被老鼠咬伤,野外作业的住地要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减少鼠、螨栖息和接触感染。

  3、管理好食品。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滋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病毒尘埃;清除草丛等。

  5、及时就诊。不明原因发热、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就地治疗,要避免误诊。

  温馨提示:

  1、请各位家长朋友近期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孩子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流涕、恶心、出疹等症状,请您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

  2、请各位家长朋友配合我校晨午检及病假追踪工作,不刻意隐瞒孩子病情。

  3、注意室内通风,引导孩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吃熟食,喝开水。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建校园平安,共护孩子健康!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二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身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容易被病毒侵入,因此,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种疾病。现在正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季节,为提高大家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控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知识。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全年均可发病,但有两个流行高峰,即4-5月小高峰和10月到次年1月的大高峰。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此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方式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起病急,高热达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面红、颈红、前胸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结膜、上腭粘膜和腋下皮肤等部位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点,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依次会出现少尿、多尿、血压降低等现象。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措施

  1、防鼠、灭鼠是消灭本病的关键。要注意生活和工作场所的防鼠、灭鼠工作,在果园、菜园、养殖场、食品加工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及时打扫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

  2、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贮藏等工作,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紫外线、乙醇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具有杀灭作用。

  3、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到草地上嬉闹玩耍,避免接触老鼠的粪便及尿液;时常曝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饭前、便后勤洗手;家庭垃圾日产日清,剩饭剩菜及时清理;保管好各类食物,最大限度降低鼠类滋生条件;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做好自我防护。

  4、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最有效、简单、可靠的办法,应尽早、全针次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规范接种程序是接种第一针后14天接种第二针,半年至一年强化接种第三针。

  5、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红、颈红、胸部潮红,呈酒醉貌)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症状,要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尽早规范治疗。

  学校预防措施

  1、每日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

  2、严格执行病、事假管理制度;病因追踪报告制度。对疑似或确诊病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在上级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消毒工作,确保传染病不在园校内蔓延。(传染病隔离期满后须持二甲医院出具的痊愈证明到保健室进行检查方可入校)

  3、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4、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除用餐时间外教室内不得留有任何食物,切断传染病源头。

  5、严格执行各项消毒制度,认真做好班级卫生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时开窗通风工作,减少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疾病隐患。认真做好校内外的环境卫生工作,及时清理垃圾,不留卫生死角。

  6、加强体格锻炼,提高学生自身免疫力。密切家校联系,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为了更好地预防流行性出血热,xx县第二中学将继续坚持做好学生晨午检工作,积极宣传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让学生健康愉悦的学习、生活!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三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冬季是出血热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学校人口密集,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现就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告知如下: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体温常在39-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上胸部潮红,发病急,全身症状有浑身酸痛、极度疲乏的感觉,有的还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人像喝醉酒一样,眼结膜和咽部充血,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点状、条状出血点,并伴有眼结膜水肿及眼睑、面部浮肿等。该病可引发肾衰竭,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

  三、流行性出血热是如何传播:

  1、呼吸道传播:通过携带病毒的鼠类的尿、粪便、唾液等排泄物,污染尘埃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感染。

  2、接触传播:通过被带毒鼠类咬伤或皮肤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毒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带毒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水或食物。

  4、螨媒传播:寄生于鼠类身上的螨类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四、预防措施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居家时每周要使用“84”消毒液对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活动场所和房间进行定期规范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让孩子不要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避免带孩子去不通风的密闭场所。

  4、学习、生活有规律。衣、食细节要注意,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温馨提示

  1、家长朋友认真阅读《告家长书》内容,遵循科学的方法,及时预防、减少孩子生病的机率。

  2、切莫讳疾忌医。由于冬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3、如果孩子有相关症状,应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原则,如实向学校报告病情。

  感谢您的配合!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四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冬季是出血热季节性发病高峰,我省部分地区出现出血热病例。学校人口密集,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了预防和控制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学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就出血热防控知识告知如下: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体温常在39-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上胸部潮红),发病急,全身症状有浑身酸痛、极度疲乏的感觉,有的还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人像喝醉酒一样,眼结膜和咽部充血,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点状、条状出血点,并伴有眼结膜水肿及眼睑、面部浮肿等。该病可引发肾衰竭,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

  三、流行性出血热是如何传播:

  1、呼吸道传播:通过携带病毒的鼠类的尿、粪便、唾液等排泄物,污染尘埃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感染。

  2、接触传播:通过被带毒鼠类咬伤或皮肤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毒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带毒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水或食物。

  4、螨媒传播:寄生于鼠类身上的螨类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四、预防措施: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居家时每周要使用“84”消毒液对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活动场所和房间进行定期规范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让孩子不要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避免带孩子去不通风的密闭场所。

  4、学习、生活有规律。衣、食细节要注意,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5、切莫掉以轻心。由于冬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并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原则,如实向学校汇报病情。

  谢谢您的配合!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五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冬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就是其中的一种。为预防控制出血热在校园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别提醒家长掌握以下基本常识:

  一、正确认识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xx市是出血热的老疫区也是重点疫区,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或5-7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现在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xx又是该病的多发地,因此要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

  1、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而感染。

  接触传播:被老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注意:人与人之间是不传染的。

  注意: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者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xx市的主要带毒老鼠是黑线姬鼠,属于野鼠,鼠背有条很明显的黑线,个头不大,一般出没在郊县水源附近的田间、野地,带毒率较高。

  2、临床表现有哪些?

  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三红: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

  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

  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以上总结的“三痛三红三点”并不是所有症状都会出现。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出血热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注意: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冬季高峰期间,如果出现感冒、发烧一定警惕出血热,要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二、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1、灭鼠防鼠

  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也可以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还可以用老鼠夹进行捕鼠灭鼠。

  2、整治环境卫生

  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床下不堆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清除一切可能造成鼠类滋生的环境。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3、注意饮食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物保存等工作,杜绝或尽量减少室内存放食物。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食具,杜绝病从口入。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饮用罐装饮料时注意擦净罐口或使用吸管饮用。

  4、及时就诊

  (1)、如被老鼠咬伤,立即用20%的肥皂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洗净伤口,有条件的可再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并尽快到正规医院进一步处理伤口,遵医嘱接种疫苗。

  (2)、近期接触过鼠污染物者,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达38℃以上,应及时就诊,就地治疗。

  5、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16岁及以上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出血热疫苗。

  出血热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疫苗本身不会引发感染。有疫苗接种需求的人群可咨询所在辖区疾控中心进行接种。

  温馨提示

  1、近期孩子如有感冒症状,必须到区级或区级以上医院相关科室筛查出血热,并及时就诊。

  2、加强孩子体温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及时就诊。

  3、教育孩子不要把零食带入校园。

  4、教育孩子不要去田间、河边、草坪上玩耍。

  5、要搞好家庭卫生,保持室内整洁,定期通风,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做好防鼠。

  若您的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流涕、出疹、呕吐、腹泻、黄疸、红眼或乏力及胃肠道不适等可疑症状时,请及时到区级或区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切不可掉以轻心,胡乱吃药。并在第一时间履行请假手续,将就诊情况告知班主任。在家休养至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后,携带卫生院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每一位家长务必重视,但也不要过于紧张害怕,让我们家校联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六

  尊敬的各位家长:

  随着天气转冷,流行性出血热也逐渐进入高发季节。该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情重,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请家长们了解以下防护知识,增强防护意识,家校合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xx市是出血热的老疫区也是重点疫区,目前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xx市是出血热的老疫区也是重点疫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或5~7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现在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冬季要做的事,防范出血热不能少。

  一、出血热的传播方式

  出血热可以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螨媒、垂直等多途径传播。最常见的是接触带出血热病毒动物的排泄物(唾液、尿液、粪便等)而感染,或摄入被带毒鼠类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发病。

  特别注意:

  1、人与人之间是不传染的。

  2、要注意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者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xx市的主要带毒老鼠是黑线姬鼠,属于野鼠,鼠背有条很明显的黑线,个头不大,一般出没在郊县水源附近的田间、野地,带毒率较高;城区出没的老鼠也就是我们一般在家里看到的老鼠为小家鼠、褐家鼠,带毒率较低。

  二、出血热的易感人群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主要人群为男性青壮年,在田间、野外、建筑工地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得出血热。

  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一般临床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以两周多见,在发病初期,大多病人的临床表现像感冒、发烧,容易忽视。

  xx疾控提醒,在冬季高峰期间,如果出现感冒、发烧,一定警惕出血热,要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治疗。做到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四、出血热的预防

  1、灭鼠是根本措施。大面积投放鼠药,采取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清除垃圾,消灭老鼠栖息场所。

  2、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三针。接种第一针后14天接种第二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三针。

  3、搞好室内卫生。定期通风,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

  4、杜绝病从口入。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障等工作,严防鼠类污染食物、餐具,食物应加盖儿或放置在老鼠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饮用水应煮沸。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五、被老鼠咬伤后的建议

  被老鼠咬伤后,不建议立即接种出血热疫苗,因为出血热疫苗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而不用于暴露后的应急接种。咬伤后,建议首先前往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然后自行观察两周,若在两周内出现发热、感冒症状,不要自己吃退烧药,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老鼠咬伤历史;若观察2周后无任何症状,这时则可以选择去接种点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预防再次感染。

  出血热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疫苗本身不会引发感染。有疫苗接种需求的群众可咨询所在辖区疾控中心进行接种。

  家长们,值此传染病高发及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果您或家人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或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请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以免误诊,延误病情。家校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科学防护从我做起

  提高警惕

  莫要大意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七

  尊敬的家长们:

  你们好!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容易发生多种传染病,肾综合症出血热就是其中的一种,肾综合症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在校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提醒师生、家长了解、掌握以下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

  1、什么是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每8-10年左右有一个发病高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称为秋冬峰;4-6月或5-7月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称为春峰。

  2、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的?

  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也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鼠咬及密切接触、螨媒传播、垂直传播途径感染人。

  3、哪些人容易患出血热?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主要以近距离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的机会多的农民、学生、青壮年为主。

  4、出血热早期主要有哪些症状?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的症状和感冒相似,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表现为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脸、脖和上胸部发红症状,貌似醉酒。

  5、出血热会造成哪些损害?

  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病变在肾脏、肾上腺皮质、右心房内膜下、皮肤粘膜等处显著;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脑膜炎、肺水肿。

  6、为什么出血热必须尽早治疗?

  尽早治疗能有效减少低血压休克、腔道出血、肺水肿、继发感染等严重威胁生存率的并发症的出现,有效降低死亡率。

  7、为什么出血热患者不能自行使用退烧药?

  出血热病毒致病的病理基础为全身小血管损伤,从而引起大量血浆外渗,所以发热期后常出现低血压休克。如果在高热时给予强效退热药物,可因大汗而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加重低血压休克。那么高热时怎么办呢?可给予冰袋冷敷降温,另外,此期常用地塞米松减轻中毒症状,也有退热作用。

  8、出血热为什么会出现休克?

  由于病毒和免疫反应广泛损伤全身小血管与毛细血管,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使全身血容量下降而出现低血压休克,病情继续发展可能引起大出血、继发感染或多尿期水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休克。

  9、出血热能否治好?

  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死亡率可以高达近20%,死因多是肾脏遭到病毒破坏而衰竭。然而近十年来,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死亡率已经下降到1%左右。虽然肾综合征出血热是非常凶险的疾病,但经过有效的救治,一般预后都比较好,不留有后遗症,肾损害是暂时的,经过治疗后基本可以恢复。

  10、如何预防出血热?

  1防鼠灭鼠注意家庭卫生,应用药物或机械等方法及时灭鼠。

  2接种出血热疫苗,疫苗接种是防控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最有效措施;接种人群: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及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鼠类的高危人群;接种程序: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应当重新开始免疫;温馨提示:出血热疫苗是灭活疫苗,接种该疫苗不会因感染活病毒而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

  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八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冬春季是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在校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提醒家长熟悉掌握以下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起病急、进展迅速,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高峰10月份到下一年1月份远高于春季高峰(4-6月份)。

  传播途径

  主要传染源为动物,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而鼠向人的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未见人-人传播报道。

  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关键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防鼠灭鼠,这是本病预防的主要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2、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3、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就近到规范医疗机构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如何识别早期流行性出血热?

  如果患者突然发病,畏寒或寒战,继之高热;可伴或不伴头痛、腰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困倦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红),淤点和结膜充血等症状中之一或多项者;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或看见过老鼠、鼠排泄物;或所处地区为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等,可高度怀疑流行性出血热,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

  流行性出血热“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好日常预防,积极应对,就可以有效阻断它的流行与传播,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冬季是传染病高发期,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也多加注意,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孩子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流涕、恶心、出疹等症状,请您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班级老师,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推荐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初级中学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离婚协议书范本2024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版本2024年春节致小区居民一封信女方自愿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模板119致家长的一封信,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