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详情页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作者:曲蔚然2024-01-24 17:07:18

导读: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1) 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够参加此次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在会议中,在线上能够遇见这么多全国的优秀名师专家,领略到他们学富五车...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精选1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1)

  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够参加此次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在会议中,在线上能够遇见这么多全国的优秀名师专家,领略到他们学富五车的风采,聆听他们精彩的演讲,这些让我非常感恩,并且受益良多。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的主旨报告指出,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人,所以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具有一颗不停止学习,丰富自身学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之心。

  2019到2022年三年疫情之间,我们师生一直在线上和线下学习教学中切换,目前终于在2023年伊始,生活逐步回归正常。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挑战,一次进修自己的机会。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打破固有的理念,开拓创新,打造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互动性、生成性的课堂,成就教师,发展学生。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黄莺院长发表的作业与课堂的有效互动探索中指出,作业是减负的关键点,是课改核心点,也是管理的提升点。

  在“双减”的背景下,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作业和课堂有效结合,将作业放在结构性学习系统中去思考非常重要。

  作业与课堂有效互动和联通非常具有意义。

  一、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学,在知识和情境的真实的交互当中去认识自我,与客观世界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对话,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二、减轻第三种负担。所谓第三种负担即是不适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负担。课堂效率低,用加时加作业的方法来弥补就是过重负担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将课堂和作业相结合,相辅相成,就能推动减负的步伐。

  三、优化教学行为。我们教师要积极参与研修,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研究作业和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法,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减负道路上的一大举措。

  通过此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了当今教育的六大趋势;学到了怎样抓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到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方法举措,使之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更加明白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到了各种提升自身学识,更新理念,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各种方式方法。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更是我们要做到的事情。我们要努力培养好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意识,良好的道德情操与遵法守法意识,落实立德树人,让学生们在学校健康成长,并将一切教学教育方法举措真真正正落实到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学生都能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好少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也将继续向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努力。所以我们要及时更新自我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顺应并抓住时代潮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勇于创新,开拓思维,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取长补短,发挥自身优势,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停歇,保持一颗年轻蓬勃的进取之心。人人争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2)

  参加“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会议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为主题,聚焦学校育人实践、双减、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等专题,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两天的时间,学习了学科育人、课程育人、作业育人、评价育人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与优秀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继续秉持“植根养正”的办学理念,把良好习惯与品格培养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行动路径,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和育人质量水平,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回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上,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3)

  参加“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年会围绕育人实践、双减进行、作业改革等主题展开。作业改革主题中,王月芬等三位专家、校长就“新时代高质量基础性作业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进行了主题发言,以详实的案例分享了参与作业改革的“思”与“行”。作业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不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判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抓手。在今后的实践中,学校将重点落实基础性作业建构的六项基本要求,推进“培、读、导、研、赛、引”作业设计能力提升六举措,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性作业,以作业改革撬动学习变革,构建“双减”背景下的智慧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4)

  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高度重视教育战略地位,锚定教育强国目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我们的育人实践”主题中,三名来自一线优秀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征程中的点滴实践,新内容、新主题、新热点,让我耳目一新,更让我感受到学校日日行动,一点点改革,一点点落实,方能呈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双减进行时版块交流中,北京景泰小学把握课后服务政策,整体定位,形成“三维两融一感”的思路,三维:全面的作业辅导、多元的提优补差、丰富的社团活动;两融:校内校外的资源融合,家校协同的资源融合;一感:打造有幸福感的课后服务。我们也应更加丰富课程的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作业的辅导质量,关注后进学生,设置爱心作业班,促进课后服务工作走深走实,提升教育满意度。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5)

  本次论坛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论坛为期两天,论坛议程包括主旨报告、大会发言、课堂观摩交流、平行分论坛和平行微论坛。

  论坛邀请了两院院士、名校校长、高校教授等,分享对基础教育的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擦出灵感的火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以自己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思考。他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激发出学生心中的激情,然后要优秀的老师来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民选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要关注教育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不断培养出能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等专家学者也分享了自己对基础教育的看法。

  虽然我们应该直播的形式参与,但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本次论坛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成就、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将助力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贡献学会力量。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6)

  2月11日,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教育年会为期两天,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各地区教育学会负责人及专家教师等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通过这次线上学习,我也收获良多,总结如下:

  一、人才的培养不可加急,不可设置。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为这一重要阶段的学子提供注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养培养的教育,是摆在广大中小学教育人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时代的课题。但是,我们的教育,包括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静待花开,不能急功近利。讲所谓的效益那种多以智力和成绩为标准,选拔出少数学生进行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做法,忽略了人的长远发展,功利化要不得。

  人才不是加急的订单,可以加速培养的都是知识内容的学习,而非思维方式的跃升。加速培养会导致容量过慢,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也不利于形成自由思想的氛围。研究古今中外大师成长的经历、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通识教育,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一是需要有闲,要给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空间,“双减”为此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即使是在日常的美术课上,确定主题之后,大多数孩子都能将自己的想象力体现在画面中。二是需要有热爱,基于兴趣与志向的个性为发展成就创新人才。不论是什么学科,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二、教育要脱离哺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一定基础上才能有拔尖,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拔尖。教育要脱离哺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了方法,才能随时随地汲取营养,获得提升。整体育人水平不高,拔尖创新人才也出不来,只有在丰饶的土壤中孕育的创新人才,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基础上发现、保护、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才是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应该要做到“三要”,一是要引领建构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文化。营造善待个性、宽容特异、激励特长、富于安全感的文化氛围,尤其要善待那些虽有特长却学科发展不全面、挺有个性的学生。二要提供探究的环境,做好课程开发、设施设备配置。要组织好各类探究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创新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三要善于发现,倍加珍惜,精心培养创新的过程。比如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常持意见,对正向的某些领域学科执着追求,且能够做深做透,又做出创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等,就要善于发现,倍加珍视,好好的培养。

  三、面向全体,五育并举。

  创新育人,首先是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开始。强调人的内在的生长,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实现他们全力发展的理念,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其次是抓好面向全体的五育并举,创新学校的文化和育人的方式。开启开好五育课程,在五育课堂和实践拓展中发现、识别拔尖创新人才,为其提供适合的教育。第三,是基于热爱和自主的个性化发展。学校开设的社团课程,就很好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沃土,让学生基于兴趣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发芽开花的机会。

  四、观念教法同创新,教师与时代共进步。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育全方位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习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守正创新、锐意改革,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团结奋斗谱写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7)

  2月11日,我观看了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会议视频,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收益颇丰,特别是双减政策下作业的改革,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一、“双减”之下,重新认识作业的功能

  我们长期的作业负担问题背后是由不正确的学习观导向、对主动和高阶学习的漠视、短视的评价导向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双减”之下,必须要重新认识作业的功能与价值,扭转不当的考试评价导向。在加强课后服务与作业改革的基础上,重视正确的学习方式与评价导向。要认识到:

  1、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后训练了,它早已融会贯通于学习的全过程中。

  2、作业已从附属意义的学习活动,发展成为另一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如果说课堂是老师现场带着学生学习,那么作业便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3、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任务。过去我们只重视作业承载学习内容的一面,而忽略了作业的其它属性与功能。

  因此,“双减”下的作业改革,要站在对作业完整定义的视角展开。

  二、作业改革的切入点

  1、克服“拿来主义”的作业,关注“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性。“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与分立是需要我们重点反思的。今天的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了“拿来主义”,把现成的作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却忘记了思考作业背后的深刻意义。其宗旨也是变“拿来主义”为自主设计作业。因为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渐渐发现,作业意图是否明确是决定作业有效性的前提。教师明确作业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进而让学生了解其目的,作业才会有效。基于此,作业研究的切入点渐渐从作业的形式转向作业的功能。一是日常作业的改进。让教师以平时作业中的问题为例,大胆进行改造完善,同时阐述自己的改进思路。二是作业的创新设计。鼓励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某一具体学习内容,原创设计有效落实学习目标的作业,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2、减少仅训练、重复型的作业,把握不同阶段作业的功能与特点。当我们关注作业的功能就会发现,当前我们的日常作业中,包含训练意义的作业太多,却没有很好地把握不同时间作业的不同功能和特点。

  在课堂上,没有听到老师的娓娓相授,没有看到师生精彩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老师在课堂上言语的占时可能连10%都未必有,但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呢?老师是怎样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三、“双减”政策提醒教师作业要内容精简、形式多样

  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得布置超标的作业,不得使用“题海战术”,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对于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老师们该如何转变观念呢?布置作业重在“精”“趣”“实”“变”,作业设计注重实践形式和训练试题类型与内容的思考,试题类型注重多样化、试题内容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通过作业让学生变成诗人,画家,变成哲学家,通过回顾、思考、梳理,准确建构思维模式,提升学习力。这是对教师严峻的考验,这是对教育管理者发出的挑战,新时代教育要用智慧、要用实践,团队合作,取长补短,分层推进。

  作业的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目标,在双减政策下,作业也纳入到教研中,一份好的作业设计应该是能增长学生的兴趣,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或者见识,在传统观念中,作业的设计可能主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那现在我们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题目时应结合情景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从而让学生对语文更有兴趣,还可以创新一些作业,比如:对学习,生活,劳动中不称心的物品进行设计或制作,这个层次就会比较高。所以学生的素质也会相应的提升,充分让学生的想法展示出来。并对他的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学生也会更有动力。所以作业的设计形式可以有很多,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8)

  聆听一场关于基础教育的国家级盛会,让我充分全面地了解了教育教学改革、五育并举、双减、教育评价、教师教育等教育发展重点热点问题,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特别是校长星空环节,庄惠芬校长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的学科育人、朱乃楣校长谈如何借助课程育人使一所普通小学从薄弱走向新优质、夏青峰校长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的综合育人实践经验,触动自己对未来学校发展的思考。学习全国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学深悟透,并将自己咀嚼过后的思想、感悟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实践,推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才能做一个合格、可靠、有思想力的教育工作者,主动发光百里,前路光芒万丈!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9)

  “双减”,就是政府针对内卷出台的政策,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要在学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不能让资本操作教育。

  2023年2月11日下午,有幸聆听了楼伟民校长和陈培荣校长关于“双减进行时”的精彩发言,使我也有了一些思考。下面我将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课后服务三方面浅谈一下我的感悟。

  一、全面开展高效课堂

  我们要发挥教研组力量,提前备好课。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各位老师的集思广益下提前进行一周的备课。另外,各位老师还要根据本班学情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特色备课。

  定期进行组内、校内听评课。各校长、各学科教研员以及骨干教师发挥好带头作用,定期上好示范课,让我们的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各青年教师定期上好汇报课,通过每一次的汇报课积累经验,快速成长。

  二、作业量少也能质变

  对于作业,一直有一个内隐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家长和老师都在潜意中对学生不放心,信奉的是“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但是,很多时候作业布置一锅粥,一遍遍重复做题,学生会感到很烦躁,练习效果也达不到。厌学厌做就成为了普遍现象。并且咱们现在“双减”政策下,也不允许课业负担太重。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减少作业量:

  一保证作业时间

  每节课留5-10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最基础的作业。另一方面,与学生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尽量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提倡“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痛快”。

  (二)规范书写格式

  书写不规范是导致作业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首先要提出作业书写的要求及规范,并且要经常强调书写规范;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板书时做好示范。比如说:我们中高年级的数学,板书解题过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也可以规范解题过程,减少出错;还要举办作业展览,发挥榜样作用

  (三)培养检查习惯

  每次作业前提醒学生及时检查,加强检查的意识。这样检查的意识或者说习惯,从一年级就要去用心培养。

  其次作业尽量面批,有针对性地抽学生说出检查方法或步骤。

  (四)巧用激励评价

  可以在作业上留下激励性语言;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等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小组捆绑制,借助各种奖励来激励学生。

  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奖励学生的方法。一开始,是用PPT抽红包的方法,里面都是一些铅笔、笔记本、零食等一些小物品。刚开始因为孩子们也没有见过这样奖励方式,所以还是非常兴奋的,积极性很高。后来,慢慢地次数用多了,学生的兴致就没那么高了。所以我又换了一种方式,直接在小纸条上写好各种各样的奖品,放到盒子里直接抽取。再后来,又换成了洞洞乐,戳一下有一份奖品。这学期又换了一种“刮刮卡”抽奖,就类似于刮刮乐,感觉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每天都想位自己的小组加分,然后小组获得胜利,获取抽奖的资格。

  (五)尝试分层作业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或对同一作业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主要以学生在校完成作业为主;也可以开展培优补差服务,在“量”上做“减法”,在“质”上求“提升”;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社团服务,让孩子在忙碌的一天学习中身心得到提升和放松。

  我觉得只要能够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真正将“轻负优质”的教育落到实处;并且针对孩子这些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绽放,那就是有行之效的“双减政策”。孩子性情各异,心智有别,都需要我们的陪伴与坚守,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最后,与大家分享一首小诗。

  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一开始就默默无闻,

  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看别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花还没有动静就着急了,

  相信只要是花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的呵护自己的花,

  默默耕耘,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

  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静心教育,静待花开。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中国教育学会将于2023年2月11-12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旨在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为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届论坛采用“线下+线上”方式举办,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锐意创新。

  亮点一

  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一条主线、两类服务、三个层面、四项要求”“一条主线”,即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两类服务”,即服务教育决策、服务一线实践,论坛着力充分反映中国基础教育前沿进展、学术成果和实践探索;“三个层面”,即兼顾宏观(国家)、中观(地方)和微观(学校)三个层面;“四项要求”,即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高大上与接地气相结合、大家与新秀相结合、活动与成果相结合。

  亮点二

  内容选题策划坚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突出亮点,为更多新人新秀搭建展示平台”

  1、新形势、新主题

  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高度重视教育战略地位,锚定教育强国目标,为中国教育学会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作为学会长期精心打造的国家级基础教育盛会,将充分发挥好宣传引领作用,更好地为基础教育领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为此,学会决定将第二届论坛主题确定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

  2、新环节、新人选

  本届论坛第一天上午将推出全新栏目“校长星空”,本栏目以“我们的育人实践”为主题,由三名一线校长带来三所普通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征程中的点滴实践。三名一线校长均由相关省市学会推荐,经层层遴选后走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的展示舞台。

  3、新热点、新内容

  论坛环节上,本届论坛正式会期2天。第一天大会,环节包括: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校长星空、大会主题发言和优秀课例观摩;第二天上午为分论坛,下午为微论坛,共计平行12场分会议。

  研讨内容上,第一天大会场兼顾“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同时增加跨界要素,报告主题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五育并举、双减、教育评价、教师教育等教育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第二天分会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研讨交流议题更为具体,将分享展示中国基础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科技与教育融合、未来学校发展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生动实践与重要经验。

  亮点三

  筹备工作程序坚持“广泛征集、层层遴选、好中选优”

  本届论坛的大会报告人、优秀课例、分(微)论坛始终坚持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经过征集申报、专家评选、现场答辩、专家指导等严格专业的遴选程序,力求挖掘出能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最鲜活经验、最经典案例和最优秀的成果,真正做到好中选优。

  通过两天的培训学习,本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业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要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学习,要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1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基础和体系,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改良,围绕着二十大精神对教育领域进行开拓创新,踔厉奋发地把教育改革进行下去。

  通过王月芬老师的讲话得知,想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必须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提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高质量基础性作业建构基本要求

  注重体现素养立意的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深刻理解把握各学科对学生共性的素养要求,充分发挥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独特价值,注重跨学科、长周期等多种类型作业的结构化组合,注重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之间的纵横结构,正确处理配套练习、原创作业等不同来源作业的关系。

  通过叶育新老师的讲话,我们应该思考:布置减少总量但是提高质量的作业,布置既符合双减政策又满足学业质量要求的作业,还要让老师通过教研培训,获得作业设计的能力,只有每一个教师都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在做中学,思中研,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提高作业设计水平。

  通过王莺老师的讲话得知,作业要与课堂进行有效互动探索,首先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单元作业目标,规划单元作业,形成课时作业,作业批改与反馈,最后形成单元作业档案。

  通过本次会议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讲话得知,让学校的教学不仅带来学生对知识解释性意义的认知结果,而且在既保持或提高学生分数的同时,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持续兴趣。能够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自己的能力,并且在知识的应用中丰富情感和体验,从而逐步影响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大量作业,而在于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培养!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12)

  2023年2月11日上午,在张翠校长的指引下,我观看了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的线上直播,听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题报告,收获很大。

  上午11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民选教授带来了名为《研究国际趋势,推进评价改革,牵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改革报告,张教授指出: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推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的目标“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教和人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如何才能实现教育评价改革目标,从而牵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呢?3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

  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张教授查阅国际文献资料,总结出6大趋势:一、基础教育评价,正在从一次性、单项性转变为持续性、综合性的监测;二、基础教育评价,正从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转向同时关注对地方政府的评价;三、教师评价,正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向“为教师的评价”和“教师自己的评价”;四、学生评价,从“基础知识测评”,转向“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并举的测评;五、教学评价:仍是教育及评价的核心任务,教学水平尚需提高,教学评价需要多维;六、信息技术的运用正成为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新杠杆。

  对于第三种趋势“对教师的评价”,我理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评价对象,教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这种评价不能很好的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太利于教师成长。

  而转向“为了教师的评价”,把教师放在主人翁的地位,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这种评价以教师成长为中心,可以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减轻教师内卷,尊重教师差异和发展,也更加人文。

  “教师自己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进步,教师完全成为成长的主人,自己设定目标,自主参与评价,自主寻求发展。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自我修正自我成长。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明确了“双减”政策下的责任与担当,了解了在教育教学中的变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次线上学习,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忘初衷、不停反思、不畏前行!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13)

  2023年2月11日,为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XXX街道XXX小学全体老师参与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中国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此活动,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全面部署,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月12日,中国教育学会特在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上举办分论坛。

  本届论坛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中国好课堂,中国好教研,6场大会主题发言,12场分微论坛,聚焦170多名教育名家大咖,分享多个基础教育热点话题,分享了关于教育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我校老师认真观看学习,令人受益匪浅。

  本论坛聚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主线,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索区域教育发展规律、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引领区域教育协调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 (篇14)

  新学期的我们满腔赤诚,新学期的我们奋发图强,新学期的我们砥砺前行!2023年2月11日上午,我校全体教师在线收看了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论坛培训!

  此次会议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探索实践,为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我校及时转发通知并组织全体教师在线观看了现场直播,听取了大会主旨报告。大会的新内容、新主题、新热点,让观看直播的领导和老师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对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发展热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葛军、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分别从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拔尖人才培养四个维度阐释和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当前的现状和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构建的策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本届论坛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五育并举、“双减”、教育评价、教师教育等教育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生动实践与重要经验,我们要亦学亦思,学以致用,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人民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精选1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感悟2024年学习观看《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心得体会2024年学习观看《单声》心得体会学习观看《让这首歌作证》心得体会2024年心理健康活动月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