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讲话致辞 > 详情页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张起灵2024-01-21 12:46:19

导读: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分享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合理调整产业布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济平稳发展

  在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全村上下不懈努力,我村经济从付增长转换为平稳发展,20xx年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该项资金已全部投入到有效的民生工程。

  二、民生工程

  1、拓宽田间道路

  我们村主要以农业为主,过去的田间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机器耕作的需求,今年春季,经村民提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投入资金4.5万元,对田间道路进行了拓宽整治,改善了全体村民的生产条件。

  2、土地确权

  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246户、1747.23亩的土地确权工作。因土地带来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3, 循环路连接线

  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对循环路连接线进行了硬化,共完成主要道路10条,宽3米,长50米,共900平方米.投资4.5万元。

  4、环境整治

  为了抓好环境卫生工作,根据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对我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支部利用每月10号的党日活动,全体党员义务劳动,对绿道两侧、杆塔厂、门球场的白色垃圾、杂草、建筑垃圾,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治。

  5、水库坝道路维护

  水库坝道路是我乡西北片的主要交通要道,道路以南100余平方米未进行硬化,为了保护水库坝道路,投资5万余元,进行了填平、碾压,对道路的保护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6,饮水工程

  多年来,饮水工程因资金问题 ,未能进行一次性的全村水网改造,只能分批分段的进行,根据村民的提议,今年秋季对村西的主管路进行了更换整治200余米,共投资1.7万元。

  三、安全生产零事故

  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五覆盖”网络化管理责任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各个村民小组,并与每家每户签订责任书,保持了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

  四、党建引领得民心

  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的要求,紧紧围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员“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学习,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员力进一步高。 二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为使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的步伐。实施产业脱贫,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优势产业,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实力雄厚的企业入驻我村,引领我村群众致富奔小康,助推脱贫攻坚迈上新台阶。二是抓好新时代讲习所建设。农民讲习所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推手,通过开展各类“讲”“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提升农民实用技能,提升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精气神,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引导群众主动寻找脱贫出路,丰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三是抓好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继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大力鼓励农民开办农家超市、农家乐,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八方来客,构建美景如画新农村。

  总之,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任务光荣艰巨。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凝聚力量,攻艰克难,奋勇拼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说它重要,是因为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性任务,我们建设文明生态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关系,怎样把创建文明生态村自觉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同时,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起步较早,至今已有三年的时间,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解决。会前,市委常委召开了会议,专门听取创建办工作的汇报,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主要是回顾总结去年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创建任务,进一步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全面提高文明生态村创建水平,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刚才,对106个文明生态村进行了命名表彰,6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受到命名表彰的文明生态村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给予大力支持的社会各界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市委常委研究的意见,我就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搞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作为“富民强市”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从农村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强化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帮扶的力度越来越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创建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强,成效十分明显。据初步统计,去年,106个文明生态村总投入860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是261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1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200多盏,开挖整修下水道512公里,新建体育广场102个,新建卫生厕所600个,新建沼气池293个,拆除旧房4260间,取直道路320多条,节约土地1000多亩,约有10万农民直接受益,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一是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农村脏、乱、差状况得到彻底改变,村道通畅、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已成为文明生态村的重要标志。二是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特色产业和农业生态旅游得到较快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格局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三是农民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逐渐成为自觉行动。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威信;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五是创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先后有20多个县市400多人次来我市学习参观考察,创建工作已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一步一步抓好落实。我市这两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完全符合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完全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顺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益民之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广大农民改变落后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能够有效地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和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抓下去。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抓好“三农”工作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搞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文明生态村创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搞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提高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当前,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参与面越来越广,创建难度越来越大,创建工作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对此,各级必须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总结工作,找准问

  题,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完成今年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

  (一)要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是制约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创建文明生态村,必须从解决这个问题入手,下大气力整治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搞好村庄规划设计,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文明生态村“连线成片”工作,逐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好“五四三二一”工程,重点抓好以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工程,以改水、改厕、改厨、改栏圈为主要内容的“四改”工程,以通电、通自来水、通讯主要内容的“三通”工程,以卫生室和图书阅览室为主要内容的“二室”建设和建设文化体育场所,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的困难,促进形成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人居环境。当前,要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发动群众尽快掀起村街道路硬化、造林绿化和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高潮。同时,要搞好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二)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各级要把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贯穿到创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内部挖潜与外部开发相结合,走多元化增收的新路子。要按照“三化一转移”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突出比较优势和当地资源条件,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效益农业的现代农业之路,努力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村。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重点培植骨干龙头企业,畅通农产品购销渠道,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大力发展以种植、养殖和加工为主要形式的庭院经济,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三)要把农民群众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切实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农民群众既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受益者,又是创建主体。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踊跃参与,创建活动很难推进,创建成果也难以巩固。一些地方的创建工作只所以进展缓慢,与农民群众的发动程度不够直接相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农民群众创建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舆论宣传、典型示范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教育群众自觉克服“等、靠、要”的意识,牢固树立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创建为人人,人人为创建”的观念,把群众蕴藏的智慧开发出来,力量凝聚起来,参与创建的热情调动起来,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踊跃献计献策,捐款捐物,投资投劳。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言传身教,在创建活动中与群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要注意把创建工作中的各项重大事项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交给群众讨论,使讨论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发动群众的过程,变成群众自觉参与、自觉行动的过程。

  (四)要把加大投入作为创建工作的关键措施,切实抓好人力物力保障。创建文明生态村,资金投入是保障。要继续按照“一个为主,几个一点”的原则,整合资源,形成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社会协调的格局,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个为主”就是以村民自己投劳、出资为主。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主动捐资投劳,又要注意维护农村稳定,不增加农民负担。要坚决禁止强迫群众出钱出物的现象,也要反对打着“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口号,不发动群众而无所作为。“几个一点”就是市里奖一点,区乡财政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有关帮包部门及责任单位帮一点,社会力量筹一点。今年,市里决定,按照每个验收合格村6万元的标准,市财政两年拿出624万元以“以奖代补”形式支持文明生态村创建,各区(市)、乡镇财政也要进一步加大创建投入力度。各类涉农建设资金要重点向文明生态村倾斜,特别要注意抓好农村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水利、林业、交通、环保、农业开发等支农资金和专项经费的捆绑使用,更好地集中财力办大事。要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帮包责任制,按照“定单位、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的要求,帮助创建村解决创建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落实物资、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和服务。要运用公益或市场手段,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加大社会投入力度,形成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良好局面。

  (五)要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创建重点,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素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抓好乡镇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抓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切实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要以重大节庆文化为龙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破旧俗、树新风”活动,抓好农村道德评议,开展“文明生态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三)

  20xx年上半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以作风建设年为抓手,落实“六个一”责任模式和“155”工作法。举全办之力,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扶贫攻坚、双创双修、作风建设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上半年上半年农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动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全力推进20xx年奖励追加项目建设和20xx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所承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个,其中20xx年奖励追加项目1个,投资1250万元,20xx年项目3个,总投资528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20xx年奖励追加项目推进情况

  20xx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得到省农发办充分肯定,奖励追加资金1250万元,用于建设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坑尾田洋、新室田洋、蓬莱坑、联坡坑、后昌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止8月6日,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的30%。

  (二)20xx年**市农业综合开发排坡洋、石马洋、龙虎洋、西坡洋、龙北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项目总投资1696万元,截止8月6日,项目已完成预算评审和招标控制价,计划8月8日完成招投标,8月中旬开工建设,时间比省政府规定的开工时间(20xx年10月)快2个月。

  (二)20xx年**市农业综合开发东头洋、群合大帮坑、莲春坑、松田坑、早春园田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项目总投资1459万元,截止8月6日,项目已完成省办下达计划和初步设计,8月初完成初步设计评审工作,8月底完成项目招标,9月中旬开工建设,预计项目开工时间比省政府规定的开工时间(20xx年10月)提前1个月。

  (三)20xx年**市农业综合开发联民洋、岐山坑、公坡村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项目总投资2125万元,截止8月6日,项目已完成省办下达计划和初步设计,8月初完成初步设计省级评审工作。8月底完成项目公开招标,9月底开工建设,预计项目开工时间比省政府规定的开工时间(20xx年10月)提前1个月。

  二、加大宣传,提高管理水平,全力做好20xx年产业化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申报工作

  20xx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加强与我市涉农企业宣传产业化项目政策,积极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申报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补助项目3个,计划扶持资金930万元;申报贷款贴息7家,计划贴息资金570万元。在产业扶持的过程中,项目建成后效益凸显,在助力我市产业扶贫中扮演重要作用。如:传味文昌鸡公司建设的20xx年文昌鸡种鸡场建设项目建成后,种苗生产规模扩大1倍。20xx年4月召开农民持股分红大会,来自抱罗等6个镇的192户养殖户,其中贫困户30户,户均分得1416元。

  三、敢于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完成扶贫项目建设和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一)发挥政策优势,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着眼于我市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申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通过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大力引导,鼓励被扶持企业不忘初心、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产业优势,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捐助济困等方式,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161 户756人,**有限公司帮扶82贫困户243人,**有限公司帮扶1户5人,海南金泰椰棕制品有限公司20户60人。

  (二)强化责任担当,推进扶贫项目建设

  为了打好我市的脱贫攻坚战,我办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截止8月6日,荔枝坑等四个扶贫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和完成结算审计。资金支出任务135万元,已完成129万元支出,占计划的95.5%,计划8月中旬全部完成项目支出任务和办理项目移交手续。

  (三)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帮扶职责

  我办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全办的工作首位,举全办之力,利用扶贫日和下工地的空闲时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办贫困户一共8户63人,每人2户。主要领导起表率作用,要求每一个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贫困户放在心里,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力度推进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真正做到精准帮扶“一户一策”。如介绍乐安村委会夫妻到养殖公司打工,解决长期打临时工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帮助乐安村委会黎孟英户申请危房改造,目前已开工建设。

  四、主动作为,提高责任感,扎实推进“双创”和人大提案工作再创新业绩

  扎实推进“双创”和人大交办提案始终摆在我办重要工作议程之中,为此,每天派人到清洁区督查引导,每周定期清洁,每月开展大整治的行动,要求全办人员人人参与,人人宣传,人人遵守。我办历来重视人大政协交办提案,20xx年人大交办提案1宗,办理完成1宗,完成率100%。

  五、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我办必须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按时按质地完成全年项目资金支出目标。为确保支出工作目标的完成,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转化作风,扛起责任担当。以正在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全办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切实转化工作作风,克服自满的心理,树立大局意识,克服松懈思想,增强紧迫感;切实扛起项目建设和项目资金支出的责任担当,敢作敢当,善做善诚,全面加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

  (二)量化目标,紧盯任务不放松。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全年项目资金支出工作目标,为确保支出目标的实现,我办对所有的项目资金进行量化,落实时间节点。一是公坡水北村的4个项目的工程尾款135万元必须在8月全部支出;二是20xx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月份的资金支出以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费用为主,目标为150万元,9月份的资金支出以项目的招标费用为主,支出目标为20万元,10月份完成项目资金支出的30%,11月份完成项目资金支出的50%;12月份完成项目资金支出的60%。

  (三)细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抓项目建设进度就是抓项目资金支出,必须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来加快项目资金支出。为此,我办将建立以下机制来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一是建立分析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分析会,检查上周工作抓落实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建立项目台账制度,对每个项目都建立工作台账,每天都进行填报;三是建立工作跟踪制度,针对项目台账,每个责任人都必须进行对标跟踪,做好服务。四是建立项目督查制度,对在建设项目每周实地督导检查至少一次,对正在前期的工作执行情况,由办主要领导进行督查抓落实。

  (四)强化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强与省农发办的交流和沟通,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完成项目各个环节的评审和批复,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加强与项目区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协调,理顺各方关系,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项目资金支出。

  我办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在海南建省30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发办的精心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主动作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脱贫攻坚等工作目标完成,坚决扛起建设美丽新文昌发展的农发担当。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四)

  过去的一年,是抢抓机遇、健康发展的一年,是探索创新、推进跨越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奠定基础的一年。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封过村党总支坚持以党的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以“基层党建巩固年”为抓手,压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群体,以夯实基层基础、建强党员队伍、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对照指标找差距,紧盯目标找问题,精准施策补短板,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坚持点面结合,科学合理规划,高位统筹谋划脱贫攻坚。紧紧围绕180户贫困户718名贫困人口的总体脱贫目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目标,突出“六个精准”“七个一批”,确立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救助、培训就业、危房改造、专项扶贫、社会帮扶、生态补助等8项脱贫攻坚任务,从20xx年至20xx年,132户531人脱贫出列,确保到20xx年底,实现全村180户718名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20xx年与全市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

  一年来,聚焦农村危房,明确房屋等级,多措并举推进危房改造。安居才能乐业。委会始终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让贫困群众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径,聚焦“四类重点对象”,坚持“修缮为主重建为辅”和“一户一宅”的原则,建立挂钩领导亲自抓、村委会两职具体抓、挂包职工共同抓、村组干部层层抓的责任体系,通过村民或村组申请,村委会排查摸底,挂钩工作组及驻村干部核查,乡级研究初定,县级审批确定四个环节,精准确定对象、严格工程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竣工验收,采取自建、互建、帮建、代建、兜底建等方式全面抓好安居房建设。截止目前,全镇实施危房改造235户,其中修缮加固104户,拆除重建131户,开工、竣工、入住率均100%。

  一年来,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壮大产业,全面抓实群众增收举措。扶产业才是扶根本、扶长远。封过村委会围绕“稳粮烟、强林畜、兴蔬果”的工作思路,突出转型升级,推动融合发展。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在上箐、团碑、中村一带种植附子100亩;在徐家、李家、新田组一带种植白芸豆80亩。同时构建肉牛、山地鸡等畜牧业优势产区,养肉牛265头,山地鸡10000羽。二是推进劳动力转移,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完成劳务输出17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5人),预计实现增收232万元。三是落实合作股份。以县上统筹指导、乡上结合实际、村上尊重群众为原则,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思路,将封过村委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5万元入股到撒坝猪养殖场进行运营管理,每年年初按照年收益率10%的比例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

  一年来,注重统筹兼顾,落实各项政策,扎实有效推进民生工程。一是全面抓实健康扶贫。开展辖区内大病、慢病核实筛查,精准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名大病患者、61名慢性病患者,实现大病集中救治,辖区内大病、慢病患者救助率达100%。二是全面抓实教育扶贫。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十人制”,加强学籍管理,防止学生辍学、流失。经过多次摸排、统计及劝返后,中学先后成功劝返学生1名,全面实现镇域义务教育零辍学。三是全面抓实社保兜底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切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经村组干部多轮入户核实,疑似收入达不到脱贫标准有10户,目前已通过公益性岗位、社保政策兜底等方式解决。

  一年来,狠抓党的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党建扶贫双推进。始终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推进行动,打造脱贫攻坚前沿阵地、战斗堡垒。一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压实村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责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双强双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狠抓基层阵地建设。全村建有村级活动场所11个,活动室建设全覆盖。村小组活动室实现管理制度上墙,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将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农民讲习所,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有效发挥基层阵地聚人心、促发展、助脱贫作用。三是大力推行村规民约。结合村情实际、乡风民俗,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各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营造人居环境提升良好氛围,动员每家每户轮流打扫村内道路和公共场所卫生,并从个人卫生、家庭卫生、生活习惯等细节入手,树立环保意识、逐步改掉陋习,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整体人居环境。四是扎实开展“双讲双评”。全村12个村小组全面开展了“讲帮扶措施,评帮扶成效;讲脱贫情况,评内生动力”的“双讲双评”活动。目前全乡开展“双讲双评”活动达15次,有效促进了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不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夯实了基层党建治理基础。

  一年来,不断先试先行,推进“七改三清”,以更完善的机制提升人居环境。封过村委会始终坚持人居环境改善,强力推进“七改三清”。一是强化氛围营造,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督促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宣传,积极动员村民广泛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二是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创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的“五有”制度,把人居环境提升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七改三清”整治行动,建设完成农村公厕11个、焚烧炉17个,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

  二、存在问题困难

  一是基础设施还需全面加强。麻力上中下三个村小组入村道路没有硬化,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封过12个村小组主路没有路灯,晚上出行不便,急需120盏太阳能路灯以解决照明问题;徐家、李家、自民新、图树4个村小组进村道路没有防护栏,希望给予资金增设。

  二是稳定增收产业基础薄弱。特色产业底子薄、规模小、效益低,缺乏龙头带动,支撑贫困户增收能力不强,产业带动能力不足,支撑产业基础不牢固。

  三是村集体经济带动力不强。专业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协会示范带动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力度不够。

  四是部分村容村貌有待改善。农村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覆盖面小,乱堆、乱放、乱扔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村庄环境卫生较差,群众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还没有全面形成。

  五是对照脱贫摘帽指标任务,要突破基础设施滞后的短板,缺乏资金和项目,完成脱贫摘帽任务难度较大。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任务重,目标责任明确,针对性很强。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注重方法,讲求实效,提高水平。尤其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既要加强政府引导,又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需要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双向互动,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村其它基层组织,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者、组织者;广大农民群众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是主体。要防止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习惯用行政命令包办代替,以政府主导作用取代农民主体作用的倾向。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掌握工作分寸,注意工作方法,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加强督促检查,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相信农民,发动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改变家乡面貌,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以农民为中心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把政府推动建设新农村转变为农民主动要求建设新农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力。要以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我们建设新农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尽量实现政府与农民群众目标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使活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第二,正确处理好抓点与带面的关系,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省委以及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农村工作提出的总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全力推进这一工作。同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掌握和运用好工作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以困难多、基础差、条件不具备为理由,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从本地实际出发,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各县(区)、各乡镇要认真对本地区农村的基本情况作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确定相应的工作重点,制订相应的落实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向全国、全省的先进看齐,快马加鞭,争一流、当样板,步子迈得快一些;基础差一点的地方,可以从先办有条件办的事、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允许起点有先有后,过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不搞“齐步走”。要善于研究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注意多方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又要鼓励凸显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特别是规划要依山就势、顺其自然,切忌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第三,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既要注重基本建设,更要注重文明建设。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继续解决好农民反映突出的水、电、路、住房、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给农村面貌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著变化,以赢得民心。这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基本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造农民的主观世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上下功夫,在促进农民更加自觉地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效行使自己的各项政治权利上下功夫,培育一代新型农民,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只有从软硬件方面着手整体提高农村的现代文明程度,才真正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深入人心,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第四,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抓好落实,又要着眼长远、打牢根基。当前,中央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也在基层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执行,这为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我们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积压的一些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注意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农村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打基础、谋长远的思想,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六)

  同志们:

  这次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是继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推动今年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刚才,水源就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及当前几项重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请大家抓紧落实。借此机会,我强调三方面的意见:

  一、要深化“三农”工作认识

  (一)要迅速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机遇上来

  目前,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看,我区农业发展正进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政策机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0xx年聚焦“三农”,去年又密集出台顶层设计,对 农民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权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改革系统安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每年都要针对性推出重要举措,推出的民生实事一半以上与“三农”直接相关。二是发展机遇。近年来,由于多方给力,我区的农业农村基础在不断夯实,为我区由农业小区向农业强区跨越积蓄了力量。同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减负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出现了农民投身农业、业主投入农业、干部抢抓农业的大好形势,农业农村工作迎来了更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善于抢抓机遇,敢于争取机遇,敢于创新机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要迅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对“三农”工作的具体要求上来

  近年来,我区农业占比在下降、农村人口在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农业农村不重要。尽管我区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势头强劲,但“不发达阶段、不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尚未根本改变,“不发达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领域,“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群体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兄弟。处于“转型发展、富民兴区”关键节点的石鼓,必须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拉长农业现代化这条“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这是经济规律之必需,是发展阶段之必需,是肩负使命之必需。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必须走好三条路子:一是走好农旅融合路子。农旅融合是石鼓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石鼓农业要发展,必须坚持农旅融合,不仅在“内部优化”上做文章,还要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使农业从单纯农产品保障,向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推动产业链条延伸。二是走好生态保护路子。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念好“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减,即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退,即把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农业生产退出来;转,即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和财富;改,即改良土壤;治,即把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治理好;保,即保住耕地、水资源等农业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三是走好园区发展路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主要载体和平台,着力推动农业由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农民职业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三)要迅速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对“三农”问题的正确判断上来

  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区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更加突出,着力“四个问题”:

  要更加突出新型主体培育,加快建设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着力“谁来种”的问题。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提升综合效益、加强指导服务等方式,留下一批对农业有感情、有经验的农民,培育一批以种养大 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农业企业和负责人为代表的新型主体,吸引一批愿意务农爱农的年轻人,逐步培育富有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要更加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集约度、高附加值、高外向性现代农业产业,着力“种什么”的问题。“种什么”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在区域布局上有保有压、特色鲜明,在产品结构上科学组合、合理定位,在产业链条上前延后伸、培育品牌,不断提高石鼓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要更加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由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怎么种”的问题。现代农业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规模主体还难以完全替代普通农户,必须把农业社会化、产业化放到突出位置,推进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发展滞后的问题,以社会化服务引领农业的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升级,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与联合,深化农业各主体的分工协作,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的立体式复合型发展。

  要更加突出农业技术装备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着力“种好田”的问题。我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但农业物质技术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建设要求,贷款难、配套难、风险高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必须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解放农村生产力。

  二、要把握“三农”工作重点

  (一)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始终坚持争创国、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目标不动摇,进一步完善《石鼓区“”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立园区相应的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公路、机耕道、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同时,要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吸引社会资金和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带动和促进农业扩规模、上档次、创品牌,推动现代特色效益农业迈入快速道。

  (二)把加快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夯基工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充分认识水利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按照“储备一批、完工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的要求,一是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二是着力推进河道整治工程。三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三)把推进改革作为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迎接农业新挑战,根本出路在改革。我们要把握好上级精神,突出重点任务,扎实向前推进。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政策,要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按照上级要求,排出时间表,精心组织实施,决不允许“中梗阻”或推诿搪塞。这要作为一条政治纪律来明确、来要求。对已经进行的改革试点,区政府要搞好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具备推广条件的要扩大示范;暂不具备扩大试点条件的,要继续搞好试点。对有些新情况、深层次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在理论层面和务虚层面搞明白,然后抓试点。

  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充分利用上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落实好有关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不断探索和丰富集体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发展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要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严禁“非粮化”和“非农化”。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突出抓好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扩展工作。这项工作政策性和专业性强,既要解决问题,又要防止引发矛盾,必须把握好政策原则,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区、乡两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领导要亲自挂帅,精心组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做好工作,确保今年 40%的任务顺利完成,为农户“确实权、颁铁证”。

  三是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目前,我区土地流转速度略高于四城区平均水平,但乡村之间很不平衡,和先进兄弟单位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区、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用,鼓励土地经营权加快有序流转,争取今年流转面积要有较大的突破。

  (四)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任务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目前,我区农民收入从结构上分析,经营性收入占30%,工资性收入占56%,转移性收入占9%,财产性收入占5%,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为此,一是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的农业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二是引导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围绕特色产业,开发一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或参与的初加工项目,增加经营性收入。三是充分用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成果,加快推进农业担保贷款、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农业保险等改革向农户拓展,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创新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财政投入方式,健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专项扶持政策,建立土地流转促进机制,让更多农户分享改革带来的实惠。

  (五)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目前,我区还有2个国家级贫困村, 户贫困户, 个贫困人口,要在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力推进扶贫攻坚。要继续加强产业培育、科教培训、信贷扶持和创业扶助,增强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要强化精准扶贫和社会扶贫,推动扶贫资源向特定贫困村、贫困户聚集,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不断强化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贫困生、残疾学生等特殊学生和弱势群体的关爱、救助和教帮体系。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问题,着力构建覆盖“三留守”群体的关爱服务网络。加强农村低保和医疗卫生工作,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巩固提升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功能,保障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加大植树造林、公益林保护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新一轮“联村建绿”工程。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乡转运、区处理”长效清洁机制,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置。从去年起,区财政安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行政村的 万元补贴,乡街一律不得截留,村里要专款专用,切实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加强“三农”工作领导

  一是强化“重中之重”意识。目前,我区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绝不能因为粮、菜、猪、鱼获得“十一连丰”,就认为农业生产没有问题了;绝不能因为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就认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绝不能因为农村环境建设在点、片、线上有所成就,就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改革面临的任务仍然很重,发展现代农业仍任重道远。所以,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 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要把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农村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主动践行“重中之重”思想,发挥表率作用。乡、涉农街道党(工)委每年要研究几件“三农”问题的大事,政府要抓好落实、抓出亮点,各行各业都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首先要明确政府定位。要转变农业农村工作指导方式,政府一定要多做市场不能做、农民需要做、我们恰恰能够做好的事情,更好地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责。农民何时买种、买肥的事不用大家去操心,只要我们把农资调整顿好,让农民随时能买到“放心种”、“放心肥”就可以了;把适宜播种的气象条件传达给农民,把先进生产技术告知给农民,让农民学懂会用,种地的事就不用操心了。这样既做到了政府工作到位,又让农民感到满意。其次要选择好载体。现在,指导和服务“三农”工作不能全靠老套路,一定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随势而为。去年,搞的农业示范田、农业专家会商、惠农通信息平台、派驻蹲点干部帮扶农村环境建设等,都是借助载体、创新服务的好做法。今年各涉农部门在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智慧农业开发、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都要有所突破。第三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做好“三农”工作,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掌握政策、吃透民情上下功夫,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作为必修课,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和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同时,要尊重农民意愿,从认识上和感情上端正对农民的态度。无论做决策还是抓工作,都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认识听取群众意见。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才能够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心在基层,稳定的根基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基层党员干部,处在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前沿,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这些年来,不管我们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也好,还是开展服务农民群众的各类工作也好,可以说哪方面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让我们开展和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组织作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七)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谋取农业农村新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其科学、目标任务、本质要求;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机遇求发展,毫不松本文来源于网范文中心:/懈抓落实,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确保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粮食总产量增长7%,畜牧业现价产值增长15%以上,完成烤烟生产收购93.4万担,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13万人,实现务工净收入6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解决1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工作目标,着力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紧紧抓住中央、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的机遇,围绕中央、省确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继续把争取项目和资金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准确把握政策走向,做深、做细前期工作,筛选、规划、论证、储备一批关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更大的支持。从20xx年起,市级财政将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每年安排林业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林产业发展。同时,市级财政20xx年将安排扶持蚕桑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资金100万元、市级救灾种子备荒资金150万元。各县区人民政府也要努力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使用,重点突破,着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部门要切实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不断增加信贷投入、创新金融服务、完善服务网点、拓展小额信用贷款,切实解决好农户和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要切实抓好涉农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参与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通乡油路、农村通达工程、客运站点建设,在搞好20xx年未完工项目建设的同时,及早启动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力争实现80%的乡镇通油路、99%的行政村通达,99%的乡镇和75%的行政村通客车。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继续抓好铜锣坝、罗汉坪、翠屏山、仙马、双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昭鲁大型灌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进度,启动建设胡家山水库等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0万人,新建与修复干支渠防渗122公里,塘坝蓄水4.5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0平方公里。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步伐,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资金、统一选项、统一验收,分项负责、分别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及“田、水、路、林配套,节水、节劳、节资、高效,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要求,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强化督促检查,加快实施进度,确保4月底以前按质按量完成去冬今春32.5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同时,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改造规划,积极向上争取20xx年度改造建设项目,力争项目规模达到26.5万亩。要紧紧抓住国家今年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的重大机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力争20xx年完成中央农机购置补贴20xx万元以上。紧紧围绕实施“森林云南”行动战略,抓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扫尾工作,加快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森林资源管护1130.8万亩、公益林建设29.4万亩和退耕还林工程3.1万亩,对54.2万亩退耕还林地加强管护。着力扶持10个特色集镇和40个重点集镇加快发展,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同时,做好乡村电网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20xx年的粮食生产,面临基数高、基础弱、冬春连旱等困难,各县区、各涉农部门要正确把握粮食生产形势,明确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降、支持不能减,确保增产目标不动摇、措施力度不减弱、工作任务不放松,始终做到坚持不懈抓粮食、千方百计夺丰收,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好势头。

  一是进一步落实责任。贯彻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始终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和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各县区、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市政府下发的粮食生产意见,及早将增产措施落实到主产区域,落实到主要作物,落实到每个样板。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认真总结完善近年粮食增产经验,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入推进“百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的实施。

  二是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以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为目标,在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大技术、关键农时,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积极抓好高产、优质、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试、示范、推广工作,提高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脱毒马铃薯为主的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全市推广杂交玉米良种300万亩、覆盖率达92%以上,推广杂交水稻良种41万亩、覆盖率达100%,继续组织实施脱毒马铃薯微型薯扩繁“一分地”工程,全年扩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600万粒,推广马铃薯脱毒良种160万亩。20xx年,全市计划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96片,推广规格化间套种550万亩,层层举办粮食高产创建丰产示范样板450万亩(其中市级100万亩、县区200万亩、乡镇150万亩),各地要总结20xx年粮食丰产样板建设经验,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推进旱粮高产创建活动,促使高产创建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做到市有高产示范带、县区有核心示范区、乡镇有高产示范片、村有高产示范点,带动大面平衡增产。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抓好水稻生物多样性丰产示范样板,及早研究技术方案,高标准地组织实施。

  三是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继续实行各级农技推广站所分片包干责任制、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大力鼓励和引导农技人员干事创业,将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继续依托省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技术力量,积极搭建科技增粮的平台,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20xx年,省政府重点选择20类优势特色产业启动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6大体系,我市有10个县区、15类示范区纳入省区域布局。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要抢抓机遇,立足优势,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强化措施,调整结构,取得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及早启动20xx年总投资9641.49万元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力抓好鲁甸小寨延伸项目,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规模化种植面积,狠抓从品种选择到烘烤各关键环节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烟叶收购93.4万担的任务。积极适应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以抓好红塔集团原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地化建设,力争50%以上烟叶实现基地化或定向生产。抓好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示范,做好昭阳区现代烟草农业整区推进工作,积极创建优秀基层烟叶工作站。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烟叶“防过热”工作,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确保全市烟叶生产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养殖业。加快畜禽优势产业带建设,在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肉牛、肉羊、禽类生产,推进养殖方式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以昭阳、镇雄、鲁甸、彝良、威信为重点的优质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以永善、巧家、昭阳、镇雄、鲁甸、彝良为重点的优质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以盐津、水富、威信、镇雄、昭阳、永善为重点的优质禽类标准化养殖示范区。20xx年,重点实施好“四个一百”工程,发展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0个畜禽规模养殖示范村组、100个50亩连片稻田养鱼示范村、100个土鸡养殖示范点。着力抓好兽医防疫体系建设,严格控制畜禽死亡率,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优势种植业和观光农业。20xx年,全市种植马铃薯245万亩、蔬菜120万亩、魔芋18万亩,新植苹果1.5万亩、蚕桑3.4万亩,苹果面积达到26万亩,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重点组织实施好50万亩高产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20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8万亩优质蚕桑基地、2万亩种芋繁殖基地建设。重点抓好56万亩核桃、竹子等林产业基地建设,其中发展核桃45万亩、竹子10万亩、花椒0.5万亩、天麻菌材林0.4万亩、红豆杉0.1万亩。围绕全市旅游产业开发,立足山区自然、文化、民族等资源优势,以山区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文化习俗为内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做好农业招商工作,大力引进和培育涉农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坚持将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来抓,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必要的扶持。建设“绿色通道”网络,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和标准化“农家店”建设,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促进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整合、改造、升级。加强“金农”和“数字乡村”等工程建设和运用,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进厂入企的有效途径和办法,逐步形成覆盖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大户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五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实施主要农资主推公告制度,引导农民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资产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加大农产品市场检测和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强源头治理,确保生产安全。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认定及产品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坚持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坚持把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点来抓,继续通过“一输两引”,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围绕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等载体,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确保农村劳动力培训不少于10万人次;力争20xx年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113万人,实现稳定就业100万人,务工工资收入110亿元以上,务工净收入65亿元以上。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帮助解决好社会保障、依法维权等方面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六)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农户为主要对象,深本文来源于网范文中心:/入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整合扶贫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大茅草房改造、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等工作力度,力争20xx年改造茅草房3万户、完成200个行政村和700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积极开展集中连片开发,使贫困农户有1至2项稳定增收的产业,做到培植一项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稳妥推进易地开发扶贫,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积极向上争取加大对镇雄、彝良、威信3个革命老区县的扶持,加快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和巩固1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七)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农民。各级各部门要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以镇雄、鲁甸为重点,切实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提高“普九”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实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丰富农村群众生活。加强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争取新农合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措施,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搞好农村养老院建设。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优先覆盖残疾人。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好水保工程、长治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石漠化治理等项目,继续抓好渔洞库区径流区、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区域环境监管和保护,开展农村排水、河道疏浚、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试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应急处置体系,加强防控技术服务和执法监督,实行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遏制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和流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

  (八)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快构建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认真总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经验,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重点治理,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面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重视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农民健身活动。

  (二)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三)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完善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妇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农村老龄服务。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发展农村邮政服务。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提高综合利用效能。

  (六)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反贫困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七)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我国农村自然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抗灾力量弱,必须切实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加强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设施抗灾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质量,落实安全标准和责任。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加大投入,对口支援,发动群众,加快受灾农户住房重建,搞好农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修复并不断改善。

  (八)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农村广大干部要进村入户做好下访工作,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政法工作,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实行群防群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九)

  同志们:

  我们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和深化深入百强调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次动员大会,也是启发农民增收思路,激活农民增收潜能的誓师大会。会议虽然时间短,但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连续几年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现场直播的形式,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就是要把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一下子贯彻到基层,一杆子插到农民群众中,降低会议成本,减少传达环节,加快信息传递,广泛地深入人心。我们坚信这次会议必将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产生巨大地推动作用。

  刚才张书记作了一个全面具体的工作报告,紧扣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突出了农民增收的主题,紧密联系了长治的实际,强化“三农”工作的创新意识,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明确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重点强调了在建设龙头企业特色县、绿色产品上规模、把农业资源转化为资本、提升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疾病疫情的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营销和品牌战略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突破的具体要求,对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和深化深化百强调产,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市委张书记报告的要求,市县乡村四级干部不仅要在认识上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思想上来,而且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提升到新的水平,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全部工作的首要位置。要联系各自的实际,落实具体的措施,围绕百强调产,扭住农民增收,下大力气,继续争取长治农业在山西省一枝独秀的地位。

  常反堂副市长全面、具体地安排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家要根据讲话的要求,立足当前,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失时机地掌握春季生产环节,创造性地落实好会议的要求,全力以赴,打好打胜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战役。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会上,还出台了今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意见,表彰了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扬和奖励了对农民增收有带动和辐射能力的个龙头企业,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瞄准百强,盯住小康,做强做大,使辐射和带动功能再上新的水平。关于会议的贯彻落实问题,说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更新观念,争先发展

  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机遇良好,条件具备,政策到位。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拓宽了空间,注入了活力,可以说农业和农村工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大家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趁热打铁,立即组织市、县、乡三级万名干部到基层,基本上是市级一千名,县级四千名,乡镇五千名干部,迅速掀起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高潮,广泛开展“思想观念大解放、发财致富大讨论”活动,用一号文件启发新的发展思路,带着感情激活农民的增收能力,满腔热情地调动起群众致富的愿望,促使农民在转变观念中放开手脚,在理清思路中争先发展,使这次会议精神真正变成全市上下上项目、争百强、促增收、创新“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大胆突破,落实项目

  “三农”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点。我们要按照张书记的报告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乡经济,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市场经济的理念谋划农业,突破传统发展的模式,实现超常规地跨越。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联合、重点突破,率先发展顶天立地的新百强;通过项目优先、政策优惠、利益保护,争先发展铺天盖地的民营经济;通过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加大启动力度,大力发展开花遍地的千园万场,推动农民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市集聚,抓住项目,市场运作,在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通过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创造出县县都有结构调整的新百强,户户都有增加收入的新项目,人人都能成为发家致富的创业者的新局面。

  三、求真务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整体推进

  我们各级干部大都是农民的儿子,都应该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多服务,适应农村形势要求,培育农民增收项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首要的是分期、分批、分类,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把培训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深入开展引导性、专业性、技能性的各类培训。要带着真情实感吃透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熟悉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政策,带上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增进与农民的感情,增强自己的责任,增添发展的动力,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变成广大干部转变作风、

  求真务实的实际行动,走下去了解民情,关注民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启发农民促进增产增收的新思路;把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变成新项目,走出去,引资金,引技术,在推进百强调产中培育新型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培育现代农商,在产业结构中提高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志们,让我们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新起点,以新百强为新的支撑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长治做出各自的新贡献。

  谢谢大家!

  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十)

  同志们:

  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这是在“十三五”发展新起点上,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面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关键会议,是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开启现代农业建设新征程的一次动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发〔20xx〕1号文件和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总结20xx年及“”农业农村工作,明确“十三五”发展思路和安排今年重点任务。刚才,6个区县作了交流发言,首次颁发了“重庆市现代农业建设贡献奖”。稍后,国清副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成绩斐然

  20xx年是全市“三农”工作砥砺前行、再创佳绩的一年。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市场风险加剧的新考验、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新挑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大力推进以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延续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168.67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突出表现为“六个新”:

  一是产业链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全面实施7大特色产业链建设,围绕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抢抓“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推动柑橘等优势产品走出国门,进口澳洲肉牛成功落地,实现了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互动”;深化三次产业融合,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500亿元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收入220亿元,形成了加工增值和旅游增收“双擎联动”;三级农产品市场销售1481亿元,网上销售突破100亿元,构筑了线下与线上“双轮驱动”。7大产业链综合产值898亿元,同比增长15.1%,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动力。提质发展粮食、蔬菜、生猪等基础产业,实现了粮食稳产、生猪稳定、蔬菜增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规模经营促增收,培育规模经营主体26.2万个,家庭经营净收入增长11%,贡献率达到38.6%,超过工资性收入贡献;大力推进就业创业促增收,坚持“外输”“回引”两手抓,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9万人,返乡就业创业30余万人;大力推进机制创新促增收,在35个区县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为农户节支11亿元。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5元、同比增长10.7%,比城镇居民高2.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

  三是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重点改革专项扎实推进,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施量化确权试点403个;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共发展家庭农场1.34万家,农民合作社2.5万家,农业龙头企业3362家;创新农村信息化机制,推进“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统筹城乡改革不断深化,推动户改常态化,累计转户426.5万人;拓展“地票”功能,累计交易16.3万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累计800亿元。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国有林场改革扎实推进,农业水价、水利建设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业综合开发机制不断完善,探索形成了多功能、集约化、循环型、复合型四大开发模式。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实施,永川、梁平代表重庆在全国作了农业财政投入股权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市农担公司探索的农业信贷担保机制得到农业部肯定并在全国推行。

  四是脱贫攻坚打开新局面。出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意见,形成了“1+1+13”的政策体系,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责任落实、帮扶措施、督促考核力度空前,全年投入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1亿元,减贫95.3万人。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明确了20条扶持政策,在贫困区县全面开展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整村脱贫富有成效,完成整村脱贫808个,在177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3万贫困户户均增收3万元。社会扶贫全面发力,498个市级扶贫集团成员单位定点帮扶,中央国家机关、山东省对口援建项目累计投入28亿多元。募集社会扶贫资金近26亿元。

  五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农村教育持续加强,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实施,基本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达标建设,高山中小学暖冬工程全面完成。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实现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覆盖50%。农村文化日益丰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5%、99%,开展文化服务进农村13万多场次,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镇775个。医疗卫生加快改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88%。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及体系基本形成,行政村光纤通达率75.9%。

  六是美丽乡村展现新风貌。全力办好农村民生实事,圆满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山坪塘整治、危旧房改造、“撤并村”卫生室标准化及乡村公路建设等三年目标任务,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实施,新建高标准农田120多万亩。加快农机化发展,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42%。加强面源污染监测防治,加快规模养殖场(区)大中型沼气建设,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70个,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

  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五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农村工作系统攻坚克难,广大农民群众创新创业,农民收入提前两年实现翻番,城乡收入比由3.32:1缩小到2.59:1;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深入发展,总产值增长70%;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这五年,农民得到实惠多、特色产业发展快、农村面貌变化大。

  过去五年实践,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归集起来,主要是“六个牢牢坚持”。一是牢牢坚持在统筹“四化”中加强“三农”工作。紧扣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夯实农村水利、林业、公路等基础设施,深化产业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四化”协调发展中谋划和做好“三农”工作。二是牢牢坚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这条主线。围绕农民增收谋思路、出政策、抓改革、促发展,广辟渠道,多措并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三是牢牢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全面落实“十个精准”,把精力和资源聚向贫困地区、聚焦每个贫困人口,猛攻薄弱环节,精准到户到人,绝不让贫困户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四是牢牢坚持以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转变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深化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丘陵山区的农业现代化路子。五是牢牢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求突破。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城乡资源要素流通融通机制,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平等发展的有效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六是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农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民心所向,寻良策、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改善农村条件、增进农民福祉,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创新创造,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经验,是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过去一年及“”农业农村发展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靠的是各区县、各部门的扎实工作,靠的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农民群众的辛勤耕耘。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农村工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展望未来,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

  今年初,视察重庆,充分肯定了党的以来重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重庆把脉定向,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 “十三五”农村改革发展蓝图,奋力开启农村改革发展新征程。

  第一,深刻认识“十三五”责任担当。“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化期。“四期叠加”,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齐心协力、勇挑重担、克难攻坚、决战决胜。具体来讲,我们肩负“四大重任”。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成败系于“老乡”。要用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强化“三农”,努力拉长农业“短腿”、补齐农村“短板”,特别是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与全市人民一道迈入小康。

  二是“收入赶上全国”的重任。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力争“十三五”期末农民收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挖掘农村内部潜力,拓展非农增收空间,积极为农民创造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增收机会,努力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增收的强大合力。

  三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在资源环境“紧箍咒”越绷越紧、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要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着力转变农业经营、生产、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经营、生产和产业体系,走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四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任。用足用活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金字招牌”,发挥直辖市体制优势,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力度,创新和拓展城市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下乡途径,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直辖体制构架下的城乡统筹之路。

  第二,认真谋划“十三五”发展思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三农”工作要认真贯彻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建机制,夯基础、强支撑,促增收、惠民生,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走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发展路子,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体讲,就是“一个统揽”“两个目标”“三个重点”。

  “一个统揽”,就是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统揽“三农”工作,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促进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差异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两个目标”,一是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二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xx 年底,实现 18 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扶贫标准线,基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20xx 年打扫“战场”、巩固成果。到20xx年,工农、城乡、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现代化处于西部领先水平,力争农业总产值、七大特色产业链综合产值分别达到2200亿元、1500亿元,年均增长4.8%、10.8%。

  “三个重点”,就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主线,调结构、挖潜力、拓空间、强扶持,构建全面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以农业增效为核心,夯实基础、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升质量、做大品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以农村繁荣为根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改善农村生态,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青山绿水、生态田园、幸福家园,促进农村协调、持续、和谐、稳定发展。

  第三,切实把握“十三五”主要任务。归纳起来,主要是“五个全面推进”:

  一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围绕人的有效需求进行生产,着力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区域布局和种养结构,减少高耗低效滞销农产品生产,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发展高效生态产业。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夯实农业供给侧薄弱环节。

  二是全面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入工业化理念、现代化要素、市场化机制,大力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三是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入手,分类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实用人才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是全面推进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统筹推进基础配套,加快建成一批产品能进能出、水利能排能灌、农机能耕能收的标准化产业基地。

  五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林业发展和保护机制,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石漠化治理。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精心组织,统筹推进20xx年重点工作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农业农村工作既要谋长远,又要抓当前;既要系统推进,又要点上突破。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七大特色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在优化结构中完善供应链。扎实推进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00万亩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集中连片打造优势产业带,在稳定粮食、生猪、蔬菜等基础产业的同时,市级层面重点打造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7大特色产业链,力争综合产值增长15%以上,支持各区县发展1-3个区域性特色产业。鼓励广大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促进以粮、猪、菜为主导的传统供给结构向特色多元供给结构转变。二是在培育品牌中延伸产业链。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按照品牌效应不同,分类推进品牌建设,重点培育公共品牌、壮大特色品牌、复兴传统品牌,特别是要深度挖掘巴渝传统农特产品、加工技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对山城砣茶、永川豆豉、黄花园酱油、合川桃片、白市驿板鸭等曾获国际或国家级权威机构评选认定的传统“老字号”品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打造一批市级名牌农产品和国家级品牌。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按照生产标准化、基地园区化、全程机械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以质量赢得市场、以规模满足市场、以品牌占领市场的目标。三是在融合发展中提升价值链。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重点发展休闲体验农业、乡村旅游及森林康养,集中打造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引导农民开展“第三次创业”,新培育乡村旅游经营主体20xx家,建设10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切实调动农业科研院(所)校、农业龙头企业及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加快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提升价值链的重大作用。

  (二)以“十个精准”为遵循,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围绕7个贫困区县“摘帽”、885个贫困村整村“销号”和59.3万人越线脱贫目标,重点落实“四个一批”:采取强有力措施,精准落实产业项目,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增收脱贫一批;精准实施教育扶贫,促进贫困劳动力及其子女就业创业一批;精准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带动山区贫困农户易地搬迁一批;精准落实低保救助,实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政策“兜底”一批。要层层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市级部门要整合资源向贫困区县、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做到精准对接、精准落地、精准增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脱贫一批、验收一批,坚决防止弄虚作假。完善对口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要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推进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每个贫困区县按投入比例,将股份量化到户,增加农户股金收入。创新用地政策,在贫困区县开展住房建设及农业附属设施用地创新试点,支持贫困户因脱贫需要的建房用地、农业产业化基地、休闲农业用地及设施用地。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涉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配套力度,各区县、市级涉农部门要紧扣两个“1000万亩基地”,扎实推进“五大工程”。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20万亩。准确把握和认真落实中发〔20xx〕1号文件明确的“允许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将集中连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规定用于完善农田配套设施”的精神,加快制定完善农业设施用地规划,借鉴工业园区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破解设施用地难的问题。二是农村水利配套工程。推进40座重点水源和14个大中型农业灌区建设,完善水利渠系配套,新增有效灌面30万亩,开展水土保持先建后补试点。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优先推进贫困村饮水工程建设。三是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9000公里、村社便道4000公里,进一步完善和畅通交通网络,实现行政村100%通畅,提高农村客运物流运输及农机到田到地作业水平,促进城乡交通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四是质量安全保障工程。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完善农村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抓好农村生产生活安全。五是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积极扶持和培育壮大农业机械研发加工企业,结合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实际,加强新型适用农机具研发推广,开展农业生产、加工、贮运全程机械化示范应用,提升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建设,打造一批农业物联网产业化研究、中试和生产基地,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四)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目标,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思维,加强衔接配套,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综合效应。着力推进六个方面的改革任务。一是切实抓好信息化改革。加快农业大数据建设,实施农村光纤村村通,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全面实施“电商进乡村”行动,开展“移动互联网村”试点,提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力争网上销售达到150亿元。二是切实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深化确权颁证成果,对符合条件的村全面推进量化确权改革,促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由农民向股东转变。三是切实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扶持发展规模经营农户,新培育主体1.8万个,累计达到28万个。深入实施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进一步促进降本节支。四是切实抓好农村金融创新。加快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鼓励创新信贷产品,完善信贷担保和产权抵押融资机制,积极防控和化解融资风险,加快构建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担保融资等共同发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五是切实抓好统筹城乡改革。统筹深化户籍、“地票”和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改革,构建常态化推进机制。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加快探索林业碳汇交易,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增长机制。稳妥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水利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将供销合作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推进农产品市场和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深入开展大足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发展。六是切实抓好各类试点示范。稳步推进永川、梁平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坚持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边推广,争当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的探路者、“排头兵”。纵深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范围,尽快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五)以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提升地力、生态安全、环境美好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一是深入推进森林绿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的部署,开展25度以上坡耕地资源普查,逐步有序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并实施退耕还林。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要注重与脱贫攻坚结合,原则上发展经果林、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木,做大林产经济,力争到20xx年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推进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公园、农业公园创建。扎实开展增殖放流,持续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二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鼓励新型主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稻鱼同作”的生态模式、“鱼菜共生”的增殖模式、套种轮作的复合模式,推进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等融合配套。三是重拳治理面源污染。加强面源污染监测,完善污染治理措施,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零增长”行动,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和监管,遏制乱用滥用的势头。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河流、湖泊生态治理,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垃圾集中处置、资源回收利用,构建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四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规划,彰显农耕文化,突出民族特色,体现各美其美,避免千村一面。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建设一批农民新村,打造一批农耕体验园。

  (六)以增进农民福祉为根本,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扎实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完善“一镇一卫生院、一村一室”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农村法制教育宣传普及,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推进农村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大病医疗保障水平。推进乡镇(街道)、村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建立重大事项村级协商机制,促进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奋发有为,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做好今年工作,确保“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小康目标至关重要。全市“三农”工作系统要围绕中心、紧扣大局、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第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进入“十三五”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既要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还要应对市场千变万化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创新意识,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贯穿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新的思路、新的机制、新的举措、新的政策,开创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的局面;必须增强改革意识,要抓住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和要害,用改革的办法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理顺农业农村生产关系,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农村活力;必须增强开放意识,要把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积极融入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中来,大力实施产品、资本走出去,人才、科技引进来,促进城乡资源双向互进、国内国际资源优势互补,加快农业农村开发开放进程;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农口各级各部门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己任,加强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心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切实把各方面资源聚合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上来。

  第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统筹安排和有效激活财政投入、金融投入、社会投入三个方面的资金。一是发挥财政投入的撬动作用。要持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在向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倾斜、向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倾斜、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二是发挥金融投入的支撑作用。着力破解金融资本进入农业农村不畅不顺的问题,发挥农发行、国开行、农行、邮储银行、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三峡银行等主要涉农银行支农作用,加快创新贴近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完善产权抵押、信贷担保、风险防控机制,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发挥社会投入的引领作用。要完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商企业、各类农业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将城市工商资本、外来资本等“活水”引入农业农村,投资新兴产业、发展新型业态,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创业。

  第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三农”队伍建设,以提升素质、改进服务为重点,在关键领域、关键岗位配齐配强懂农知农的干部,培养和引进一批农业专家型人才,强化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村干部培养,打造一支能干务实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改进农业农村工作方式,善于利用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善于运用法制保障农民权益,善于采取群众易于接受的办法解决农村问题。进一步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对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等,不能运动式推进,防止垒大户、造盆景。农村工作系统要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涉农资金规范化制度体系,实施农业项目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加大涉农资金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涉农资金腐败案件,提高资金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搞好村(居)委班子换届审计,努力保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十三五”蓝图已绘就,今年的目标已定、任务已明。我们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扬“能打硬仗、打赢胜仗”的精神,齐心协力、攻坚突破、决战决胜,为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努力。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分享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关于赛事演讲发言稿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会议讲话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精彩讲话稿范文小学暑假开学校长讲话,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