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详情页

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紫铭轲2024-01-12 06:48:13

导读:篇一: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共青团xx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 省委高度重视我省共青团工作。去...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甄选3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共青团xx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

  省委高度重视我省共青团工作。去年10月,省委会议听取了团省委的工作汇报,对团省委和全省共青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天,省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同志、副省长雷于蓝同志出席了全会,胡部长还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团省委会总结去年工作,并就今年全省共青团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去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团中央的正确指导下,全省各级团组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工作,积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心、共克时艰,为全省实现“三促进一保持”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青少年思想引导活动蓬勃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少先队建队6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等重要节庆日为契机,通过纪念大会、主题团日队日活动、音乐诗会、主题晚会等等,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爱国主义热潮。“青春南粤,闪亮中国”活动备受广大青年关注,百万青年在活动专题网站写下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祖国发展我成长,红领巾与广东同行”主题队日活动深入开展,450多万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积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组织广大青少年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组织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学习讨论汪洋书记在广东省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和在华南理工大学与学生代表座谈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少先队员中开展学习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致全省少先队员的一封信》系列主题活动,努力培育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一代。举办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十佳少先队员、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青少年典型。开展“青春牵手,共赢未来”杰出青年和青联委员进校园等活动,引导激励青少年成长成才。

  (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扎实推进。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团省委书记班子深入基层开展督导和蹲点调研,不断完善团的领导机关联系基层和分类指导制度。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成效明显,涌现出优秀团建创新工作项目243个,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社会组织团工委,中山成立全国首个学校少工委,佛山网络建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深圳探索流动团员建团模式成效显著,河源率先实施“党建带团建”目标量化考核。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确立41个基层团建试点、57个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试点,为试点单位提供工作经费支持,建立试点工作指导员、量化考核等工作制度,初步探索了惠州青年自组织建团、高州行业协会建团、高要基层团委公推直选、广州远洋公司流动团组织建设等工作模式。加大对基层支持力度,全面推进驻县和交流挂职工作,从省市团委机关抽调120名团干部分三批驻点指导县级团委工作,联合省委组织部选派三批共119名团干部,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交流挂职,有力推动了基层团工作。“活力在基层”等四大网络平台整合资金500多万元直接支持基层,省、市两级团委支持基层的工作经费超过2,000万元。继续加大团干部培训力度,初步建立团干部分级培训机制,全省县级以上团组织共举办培训班550多期,培训团干部和青年骨干43,000多人次。

  (三)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举措有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深入实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推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全省共建立1,915家基地,提供45,842个见习岗位,4,100多名青年被见习单位正式聘用。成立广东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广州、深圳、中山、珠海等也相应成立了市级基金。打造“U势界”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为首批创业项目提供扶持资金420万元。积极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全年共培训青年201,140人次,发放小额创业贷款约3.25亿元,帮助7,460名青年创业。肇庆、揭阳等市发放小额贷款超过4,000万元。组织青年为实施《规划纲要》和“三促进一保持”作贡献,建立珠三角地区青联组织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开展“亚运会与珠江三角洲志愿服务创新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经济圈及港澳地区的青年组织也分别签署了一批区域化合作协议。开展“践行纲要建广东,学习实践报祖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近30万大学生为12,000多个联系点的群众办了34,000多件实事好事。创建广东青年(梅州)创业园,首批意向进园项目拟投资金额15亿元。实施科技创新“十百”携进工程,帮助青年企业家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

  (四)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强中小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性文件。积极探索承担政府青少年事务的有效路径,规范运作政府购买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绿色引擎”节能行动、国土资源保护行动、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系列活动,整合资金近2,000万元,受益群众和青年超过500万人。完善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工作机制,在国内率先实现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全部地市;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青少年成长导师”,探索建立“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长效机制;省市青联组织探索全省联动关爱青少年机制,青联委员牵手希望小学活动影响广泛;“南粤会亲”继续深化全省统一行动、同步直播的活动模式,单次活动资助贫困生2,651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五)借助新媒体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水平不断提升。我们积极运用新媒体推动工作,团省委书记班子作客南方网与青年网友“灌水”、“拍砖”;打造全国首个少先队素质教育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南粤雏鹰网”,探索建立网上少先队组织;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首次引入网络选拔及网络竞赛形式,有效扩大活动覆盖面;建立广东共青团团务信息管理系统及省级青年文明号网上申报复核管理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探索运用新媒体打造工作品牌,借助网络、手机新媒体开展“南粤雏鹰之星”竞赛活动,吸引全省2,077所学校的12,000多名少先队员参赛,活动网站浏览量达6,000万人次。依托网络开展青少年网上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网站访问量超过400万;利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举办“农科网络大讲堂”,培训农村青年约60万人次;“红领巾示范校”网络巡展吸引280多万人次浏览。各地团组织也对开发运用新媒体进行了有效探索,东莞连续3年举办青少年网络文化节,河源开通全省首个共青团手机门户网站,连平推出全国首份县域共青团手机报,深圳龙岗利用“影像制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建设。

  (六)团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全省青联组织与港澳台及国外青年组织的交流合作,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互访超过1万人次,国际青年交流互访23批。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深化,西部计划、援外志愿服务、健康直通车等项目顺利推进,全省各级团组织动员志愿者服务社会达620多万人次,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亿小时。顺利完成团省委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推出一系列青年工作丛书和理论研究文章,希望工程各项工作指标继续稳居全国前列,省青少年军校在基地建设和业务拓展方面成效良好,省青少年事业促进中心、《黄金时代》杂志社、《少先队员》杂志社、省青年旅行社、省少先队服务公司等稳步发展。各地市的团属青少年阵地建设如火如荼,如深圳青少年宫、广州志愿者网络学院等得到顺利推进,有力推动全省共青团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二、全省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紧紧围绕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近期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广东要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进行了全面部署。刚刚结束的共青团xx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和更好地履行四大职能进行了全面动员。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党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全面把握共青团在当前广东改革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省委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为进一步推动团的建设和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坚强领导保障,同时也对共青团进一步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各级团干部的政治素养、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能否在党建带团建方面形成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更贴近实际的内容设计,是对团各级的领导干部的重要考验。

  二是当前广东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等重大政策,将有力地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工作格局的深刻变化调整。这一方面为共青团组织拓展经济社会服务职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共青团承担政府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工作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共青团面临不谋则弱、不进则退、不为则损的严峻挑战。

  三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关注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这为广东共青团更好地履行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我们还要看到,一方面,随着青年的政治意识和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变化,共青团组织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以及整合各类青年组织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对进城务工青年等主要青少年群体的组织覆盖和有效影响仍然没有重大突破,如何当好党委政府与普通青年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如何有效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是摆在共青团组织面前的艰巨任务。

  总而言之,今年对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来说,既是赢得机遇、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迎接挑战、破题攻坚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以更加勇于担当、只争朝夕、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定信心,坚持方向,突出主线,齐心协力做好今年的工作。今年共青团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共青团xx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增强工作和活动对青年的影响,提升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水平,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为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贡献。

  贯彻这一总体要求,我们要强化“五种意识”。

  强化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不仅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更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意识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我们必须清醒地掂量当前团组织在普通青年心目中的份量,正确地认识团组织为党委政府联系青年的实质成效,冷静地评价团的工作和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认真分析在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程中,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到主动应对、积极行动,努力增强资源整合力、活动影响力和基层组织的吸引凝聚力。

  强化基层意识。要把“以最大的决心支持和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号召落实到生动具体的实践中,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在工作思路导向、工作项目设置、工作格局安排、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配置等方面,要体现对基层的帮助和支持。

  强化普遍意识。要克服存在于一些团干部中的两种危险思想倾向,一是把青年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简单地等同于通过共青团组织动员带领青年发挥作用;二是把共青团同少数青年或部分青年之间的联系混同于和广大青年特别是普通青年的联系。团的工作要立足面向普通青年,牢牢地把普遍性作为工作准则,贯穿于活动的策划、开展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

  强化团队意识。要拓宽视野,发现人才,组建团队。善于借力借脑,尤其是要注重在不同群体和不同界别发现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有感情、有见解、有资源、有影响的热心人士,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着眼于增强工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增加团组织的资源投入,推动基层团组织加强工作团队建设。

  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也是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能的不二选择。当前广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必须树立明确的导向,就是要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团员和普通青年,把是否有利于实现基层团组织对各类青年群体的覆盖,是否有利于实现团的工作与活动对广大普通青年的影响,作为评价创新成效的主要标准。要加大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经验由点到面推广,使创新成为一个区域团的工作整体进步的主要动力。

  三、扎实做好今年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一年来,我省团的自身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以及与青年对团组织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团的组织设置在一些领域滞后于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团员青年群体的流向分布;部分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组织、活动“两张皮”现象;有些团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碰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缺乏干劲、闯劲和韧劲。针对这些问题,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准确把握团xx大以来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力争实现突破。

  一是深入推进基层团建试点工作,巩固和发展团建创新成果。要加强试点探索的针对性,在传统领域要总结出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经验模式,在新兴领域要注重探索“组织存在”和“工作影响”的有效路径和载体。要“组动”并进,将组织建设和工作、活动开展有机结合,实现以工作促建设、以活动强组织。要努力形成面上的工作态势,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把试点工作推向纵深,特别要注意从中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要加大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以及全国团建经验成果的推广力度,每个市县都要结合当地情况,在学校、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领域推广试点经验。

  二是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要根据团中央的规范意见,坚持党建带团建,按照专兼结合、体制内体制外互补、代表性和影响力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工作队伍,找准功能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合理设计工作载体和工作内容,力争用3年时间把全省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桥头堡从县级团组织推进到乡镇、街道一级。

  三是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新突破。紧紧抓住当前省委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契机,主动联合工商、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和单位,找到组织载体和干部载体。坚持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调动区域内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团青组织和专兼职团青干部的积极性,建立“团建指导员”和“团建联系人”队伍,形成帮扶带动、共建共促机制,力争到20xx年底,我省已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建团率达到60%。这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将作为市级团委工作实绩的重要评价指标。

  四是着力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通中学团组织建设和工作。省市两级团委要按照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增强工作力量,组建工作团队,加强对中职技校团工作的联系和指导。要高度重视中学共青团工作,不断增强中学团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

  五是扩大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影响。要积极借鉴全团统筹城乡试点工作和河南驻外团工委的经验,加强与成建制来粤务工青年群体户籍所在地团组织的合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把进城务工青年纳入务工地团组织工作和活动的安排。粤东西北地市要在今年内全部建立驻外团工委,鼓励和支持县级团委建立驻外团工委,力争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组织,青年流动到哪里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六是继续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今年将继续选派第四批驻点干部深入乡镇(街道),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全省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充分利用好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充实基层工作力量。继续深入实施省市县团的领导机关班子成员联系基层、蹲点、调研制度,真正做到深入基层、靠前指导。坚持“细化群体、分类指导、扩大覆盖、增强影响”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飞扬的红领巾”队日竞赛、广东青年社团活动竞赛、志愿服务专项基金项目等四大平台的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平台展示交流、学习提高和活跃基层的功能。市、县(市、区)团委要高度重视利用好这个平台,积极组织和辅导基层团干部借助“四大平台”设计活动,帮助基层组织从网络平台获得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可借助这一平台注入资源,结合地方特点,优化竞赛规则,吸引当地更多的基层组织和青年社团参与,形成“省市搭台、基层唱戏、青少年受益”的工作格局。

  七是进一步加强团干部培训。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干部是关键。要继续深入实施全省团干部培训计划,今年团中央将对地市级团委书记和新任职县级团委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团省委将加强对乡镇一级团干部培训,地级市团委要承担起村级团干部的培训。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借助电视电话、网络、手机等新载体,充分利用党委政府和社会培训资源,打造团干部培训信息化平台,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二)组织动员青年为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贡献

  一是积极参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是我省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领域的主要任务。调结构,促转型,建设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关键在于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各级团组织要善于找到服务经济中心工作与服务青年的有机结合点,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组织引导青年参与相关的技能培训,精心组织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和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竞争性评选活动,引导青年发扬敬业爱岗、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积极鼓励引导青年企业家参与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推动青少年策划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二是激励青年争当自主创新先锋。自主创新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动力。要进一步发挥青联、青科协等青年组织吸引凝聚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功能,深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探索建立自主创新人才信息库,主动参与服务我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推进“十百”携进工程等,服务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和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活动,实施小院士培养工程,建立健全与职能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扩大活动参与面和影响力,大力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是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紧紧把握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借助全省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建设宜居城乡等重大政策的契机,找准切入,策划项目,形成共青团和相关青年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围绕学习贯彻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致广东志愿者的一封信》精神,抓住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志愿服务的重大契机,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公益化、社会化和事业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扶危济困、生态环保、应急避险、引领风尚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四是扎实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攻坚工程。紧紧围绕省委工作部署和对全省团组织的要求,实施共青团“百校千企万村”项目,把握农村低收入家庭在就学、培训、就业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和转移就业的团、校、企三方合作平台。全省各级团组织在抓好机关对口扶贫工作的同时,要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扶贫开发,把扶贫工作与志愿服务、希望工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等工作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为全省扶贫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做好青年教育引导工作

  做好引导青年工作,是党对共青团的一贯要求,也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当前引导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部分团组织忽视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引导;我们大多数团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工作手段和方法不多,引导青年缺乏有效路径、载体,特别是在运用新媒体影响广大普通青年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

  一是全面推进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重点抓好大学生骨干和青年组织骨干的培养。善于化解细化引导目标,找准不同青年群体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既要贴近青年、尊重青年、服务青年,又要敢于、善于和他们的错误观念作思想交锋,努力使他们认同理解党团组织的思想主张。运用各类青年群体习惯的话语体系、鲜活的典型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配合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外地在粤就读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团结引导工作。

  二是大力培育青年文化。以“迎接亚运会 创造新生活”活动为总揽,组织全省青少年广泛开展以“公益、健康、诚信、环保、礼仪、科技、学习”为主题的新生活实践活动,努力使青年成为新生活文化的引领者。以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进城务工青年文化艺术节、农村青年欢乐节等为载体,广泛动员青年参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文化人才,鼓励青年积极参与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创作、生产和传播富有“粤韵”、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精品,满足青年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是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广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及全省中小学团队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关于引导少年儿童努力争当“四个好少年”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南粤少年雏鹰行动,探索建立团队分层教育工作体系,服务青少年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推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着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空间”。

  四是善于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要主动掌握信息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特点,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载体,影响和覆盖更广泛的青年。要借助新媒体对团属传统舆论阵地进行拓展、丰富和提升,逐步建立健全传统手段和新媒体充分融合的青少年引导动员体系。开通“广东青年网络学苑”信息化学习平台、广东青少年网络电台手机频道,加强“南粤雏鹰网”等团属新媒体阵地建设,力争在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继续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虽然今年我省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因素叠加,青年就业创业压力依然很大。当前,有些团干部对青年就业创业形势判断过于乐观,有些表现出厌战疲惫情绪。对此,全省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继续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青年发展、服务基层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载体。

  一是加强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要认真分析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推进基地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各地市和高校团组织要做好信息汇集、协调对接等方面的工作。要重视见习人员与基地的对接过程和对见习人员的跟踪联系过程,以此作为团组织联系青年的重要路径和工作载体。要重视引导见习人员认识到一定的就业技能和经验积累对就业创业的支撑作用。

  二是深化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把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作为扶持青年创业的重要工作项目。加强与农行、农信、邮储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化贷款申办流程,做好跟踪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团干部金融基本知识的培训,积极推进担保方式创新,参与推动信用建设,实现全省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增强青年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效。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与青年的就业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要善于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联合技工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依托龙头企业,在岗位衔接较有保障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培训的规模,使更多的青年受益。要坚持在大中专学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就业创业观念。

  四是发挥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作用。一方面要强化基金会通过社会化动员募集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探索资金发挥支持青年创业就业最大效益上的有效路径,从而在有效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同时,扩大基金会的影响。有条件的地市要争取设立专项基金,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支持。

  (五)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思想状况的研究,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继续推动《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宣传实施。建立健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长效机制,畅通青少年诉求表达渠道,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对青少年热点问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主动跟踪典型个案,适时在全社会形成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强大合力和声势。进一步发挥希望工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的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手拉手关爱活动,探索建立有效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孤残少年儿童、贫困和流浪少年儿童的长效机制。

  (六)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当前,我省团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疏于学习、作风漂浮等问题,严重影响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是建设学习型团组织。要牢固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成果。要建立定期集中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中心组学习和读书制度,县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每个月至少要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讨论会或读书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帮助各级团干部通过读书学习提升思想境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素质能力。团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率先垂范,切实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团的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每个月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个半天,团的专职干部每个月自学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把团干部学习的情况作为工作考核与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考评机制。探索建立广东共青团市、县(市、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相应测评办法,运用好测评结果。要用好干部协管权,将工作绩效测评结果作为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团省委近期将出台相关制度,各地要参照制定本级的实施细则。

  三是抓实作风建设。最近,团中央下发了加强团的专职干部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非常具体明确的要求,大家要认真贯彻执行。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走进基层、联系青年的一些要求:要继续深化团的领导机关抓基层联系点工作,县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团和青年工作的时间每年不少于60天,并撰写不少于20篇“团情日记”。机关干部凡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都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接受锻炼。要保持和不同青年群体的联系,每个季度至少要与本地区的主要青年群体座谈一次。要加强通过网络联系青年,团市委班子成员每个季度至少要在本地区有影响的网络媒体与青年交流一次。

  同志们,20xx年是广东全面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的关键一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周围,牢记使命,勇挑重担,勇立潮头,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谱写新篇章、创造新业绩,为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全会是共青团广东省十一届委员会召开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也是为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团代会作准备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全会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为省第十二次团代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省第十二次团代会的召开,意味着十一届委员会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已经胜利完成。五年来,我们先后召开了九次全委会,研究决定事关我省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团的各项工作作出了科学部署。各位委员本着对党、对青年、对共青团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宗旨,积极参与重大决策,扎实推进工作落实,为发展壮大广东共青团事业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也在其中收获了友谊和成就,赢得了肯定和荣誉,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而又精彩的人生历程。在此,我代表十一届团省委会,向为广东共青团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全体委员,特别是已经离开团的岗位的一大批老团干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真诚祝愿已经转岗和即将转岗的各位委员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成就,同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工作。共青团的友谊和祝福也将时刻伴随着大家的发展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广东共青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五年,是锐意拼搏、奋发有为的五年,是求真务实、全面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按照省第十一次团代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立足服务全省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广东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创了广东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对我们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3 月27 日上午,省委会专题听取了团省委的工作汇报,对过去五年我省共青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全省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突出成绩,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汪洋同志还代表省委会对全省共青团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锋;二是共青团组织要成为生动活泼的群众性青年组织;三是共青团干部要把做好共青团工作作为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校,努力当好党的参谋助手。省委的肯定振奋了我们的精神,鼓舞了我们的斗志,领导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

  明天,省第十二次团代会就要隆重开幕了。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继续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 把省委会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不断开创我省共青团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我省 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省第十二次团代会开成一个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开成一个生动活泼、热烈和谐的大会。

  各位委员、同志们,历史铭记着我们的真情付出,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让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更加骄人的青春业绩!

  最后,预祝省第十二次团代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委员、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篇三: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本次会议是中国残联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目的是提高各级残联对于残疾人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总结推广残疾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向与任务。

  上午8个地方的经验介绍都非常好,有3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二是抓残疾人文化建设有思路、有措施,工作做得扎实,效果很好。三是体现了创新精神,善于发挥地方优势,在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深层的精神积淀,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提升道德修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党的xx届六中全会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党的xx大再次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五大核心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基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和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因素影响,残疾人作为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在享有文化教育和文化生活方面与健全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客观上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块短板。如果不采取措施尽快补齐这块短板,就会拖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后退,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残疾人事业涵盖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等多个方面。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体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无论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如何完善,残疾人有尊严、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还是离不开残疾人自身的文化自觉、离不开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残疾人由社会的被救助者向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转变的内在因素,它承载了引导广大残疾人提升素质、增强能力的重要使命,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残疾人文化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使人民群众产生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激励,能够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实践证明,残疾人文化既得益于残疾人事业发展,又会极大地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重视和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才能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保障残疾人权益、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当他的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必然在精神文化方面产生一定的需求。残疾人也一样,虽然他们身体上的某些功能有所缺失或障碍,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没有缺失,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会越来越迫切。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文化的支撑,需要文化的快乐,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参与社会生活、改善生活状况,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依归。不发展残疾人文化,残疾人的民生就是不全面的。在残疾人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残疾人文化生活状况就必然成为衡量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标准,也必然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认识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必须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残疾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残疾人文化建设步伐,这是各级残联组织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的总结与回顾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残疾人文化事业取得很大进展,并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由零散的自发活动向有规划、有组织方向发展。在顶层设计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享有文化权益作出了明确规定;《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对残疾人文化建设提出具体任务和目标;中宣部等11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活动组织上,我们连续举办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六届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建立了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信息资料库和200个全国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示范带动下,地方残疾人艺术团也开始跨出区域走出国门,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在联合国总部演出获得成功,甘肃省残疾人艺术团在澳门的演出也获得广泛赞誉。新建起的两万多平米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已经接待残疾人6万多人次,省地两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有声读物阅览室已有443个。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设置残疾人专题节目933个。全国设立残疾人文化服务设施的场所已有4万多处,各专门协会结合本类别残疾人的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突出、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

  (二)由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往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基本上以吹拉弹唱、书法绘画为主。随着残疾人文化工作的逐步推进,残疾人参与的艺术门类不断扩大,形式也不断丰富。不仅在文学创作、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领域涌现出国家级的领军人物,在雕刻、摄影、刺绣、剪纸、陶艺制作、玻璃内画等民间艺术方面的残疾人人才也层出不穷。据统计,现在我国各艺术门类均有残疾人参与,各类残疾人文化艺术从业人员近30万名。北京、安徽的名胜风景区内有了残疾人工艺品的展卖专柜,江苏、云南的文化街上出现了残疾人艺术创作的店堂,青海西藏残疾人创作的唐卡已行销全国各地。特别是近两年,各地残联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发挥各地优势,组织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四川、辽宁、河北、天津等省举办了残疾人文化艺术节、残疾儿童艺术节,广东组织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交流,福建组织了闽台两岸残疾人文化节系列活动,吉林省在东北亚博览会上开设了残疾人工艺美术展馆,内蒙组织残疾人艺术家赴韩国访问,江苏、陕西、山西组织了残疾人工艺美术品展览,海南、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开展了五经济特区残疾人文化巡回交流等等,这些活动开阔了残疾人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生活的内涵,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三)由专业性表演向群众性参与方向发展。由于缺少平台,多年来,残疾人文化基本上集中在特殊艺术表演的舞台上,有条件参与的残疾人数量极为有限。20xx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开展,为基层残疾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使广大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参与社区组织的合唱团、舞蹈队、健身操、盲人听电影、趣味运动会等自娱自乐的活动,接受各种形式的艺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参与文化周活动的残疾人达两千万人次。文化周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残疾人文化学习和艺术创作的热情,并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残疾人艺术团体、协会、联谊会。仅山东济南、青岛两市社区残疾人成立的各类文艺小团体就有140多个。文化,已经成为广大残疾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四)由残联主导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方向发展。过去,残疾人文化活动主要靠各级残联组织,现在,残疾人文化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由社会文化机构创作残疾人题材的文艺作品日益增多。近3年来,有12部残疾人题材的优秀影视剧被搬上屏幕,其中电影《完美人生》被列入“迎接党的xx大国产重点影片”,《吴运铎》荣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残疾人文化活动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为盲人讲电影的志愿者就有2万多人;上海市的专业艺术团体主动承担对有艺术才华的残疾人进行一对一的专门培训任务;北京市宋庄画家村无偿捐助20xx平米房屋作为全国残疾人文化创作基地;各地图书馆与残联组织共同成立了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残疾人阅读活动;“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仅20xx年就捐赠价值1400万的书籍送往社区;去年开展的“百家文艺院团文化助残”公益行动为残疾人举行200多场公益演出。

  伴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文化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很多地方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不断发展的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社会热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残疾人文化工作者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代表中国残联,对各级残联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残疾人文化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残疾人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迫切需求亟待得到高度重视。残疾人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有些地方对残疾人文化需求的调查不够深入、理解缺乏全面,在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忽视了残疾人文化方面的内容;国家和地方实施的重点惠民文化建设工程涉及残疾人的项目还不多;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有待进一步得到保障。

  二是针对残疾人的个性化文化服务需要加强。虽然基层群众文化越来越活跃,但受无障碍环境影响和活动内容制约,面向残疾人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仍然薄弱,在有的地方甚至被边缘化。特别是农村地区残疾人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他们只能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设备和手段匮乏。尤其是在山区、牧区和偏远山村,残疾人文化活动开展难度更大,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是残疾人文化创业产业缺少特别扶持。很多地方对残疾人文化创业意义的认识不足,没有把残疾人文化创业作为拓展就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来设计。残疾人文化产业规模小、基础脆弱、发展迟缓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都需要大大加强,生存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力、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甄选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共青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4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心得体会 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观后感2024年开学第一讲师者如是心得体会关于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家校课堂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