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信函文书 > 详情页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作者:楼慕羽2024-01-08 15:56:02

导读: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已经于9月...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通用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已经于9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学校安静的读书环境,现将和我校关于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要求告知如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1

  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健康成长

  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造成孩子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让他们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偷偷使用,这样会严重影响听课质量和睡眠。网络游戏、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黄涉赌等,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健康成长。

  2

  过度依赖手机,亲情疏远缺失

  有的孩子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同时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时间减少。加之部分留守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管,只由家中老人照顾,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3

  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

  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孩子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增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孩子为了支付高额的手机通讯费用或游戏充值,甚至会走上借贷或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措施

  1

  家校形成共识

  学校将通过班级微信群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和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通知,使学校、学生、家庭三方就校园禁用手机达成共识。

  2

  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学校在传达室门口设立手机寄存专柜,学生如不慎将手机带入校园,进校后在第一时间将手机交由班主任保存在班级专柜,禁止带入课堂。

  3

  确保家校联系畅通

  学校在传达室和各楼层设置免费公用电话,学生如需联系家长,可在经过老师允许的情况下,拨打公用电话。学生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通过微信、拨打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电话等方式。

  4

  召开班队会

  德育处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手机管理工作,各班召开“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主题班会,师生共同学习教育部印发的通知。

  三、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么做

  1

  教育引导多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要悉心与孩子沟通,形成“计划+约定”模式,将手机化成孩子成长的利器。

  2

  “疏”“堵”结合巧管理

  家长要明确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及使用目的,引导孩子在家适当使用手机获取网络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指导下载资源丰富的学习软件,让孩子把玩手机用在正道上。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平等谈判”,谈妥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内容以及违反后果,签订“使用手机协议”。白纸黑字,可以省去家长不少苦口婆心。

  3

  榜样引领有情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生活情趣,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让孩子感到生活中的小美好不只有手机。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和学校一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请让孩子把手机留在家里由家长加强对手机监管,让孩子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感谢各位家长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XXX市XXX第三小学

  2022年9月6日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做好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要求家长切实担负起教育监护责任,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为维护学校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遏制学生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不良风气,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就学生使用手机作出如下规定:

  1、禁止手机入校。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到校,家长有紧急需要可以联系班主任老师。如学生确需将手机带入校园,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2、违规携带、使用手机的,学校将暂扣处理,并通知家长到校领回。若您孩子经教育,仍多次违规使用,我们将予以更严肃的处理,请您配合。

  3、家长朋友们在加强手机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调节情绪,疏导心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尊敬的家长,让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孩子成才,这是每位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您理解和支持我校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从源头上杜绝那些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学生家长:

  2022年7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规定内容如下: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规定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规定》还将实践中家校协同的做法上升到立法层面,规定老师发现学生未经允许带手机入校的,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进行教育。《规定》在为依法治校提供立法依据的同时,兼顾学校的自主管理权,授权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新学年伊始,XXX市XXXXXX小学再次对小学生手机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校园。如有特殊情况,首先由家长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学生方可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校园,但坚决不允许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监督管理

  在家时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让孩子了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

  如有经学校同意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校园的同学,早晨到校第一时间将手机(含电话手表)关机后,交由班主任进行统一存放管理。放学后,再由班主任将手机(含电话手表)交由学生本人。

  二、加强沟通引导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家长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

  三、培养课外兴趣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含电话手表),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四、开通家校沟通热线

  学校为家长开通班主任热线和学校热线。班主任热线可供家长与老师日常交流,也可供家长和学生紧急联系,如班主任热线无法联系,家长也可通过学校热线与学生紧急联系。

  孩子是家族的XXX,是祖国的未来。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感谢各位家长朋友长期以来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祝您在新的一学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家长:

  您好!

  2021年2月19日,上饶市教育局颁发《转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饶教函〔2021〕19号)。为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形成小学生手机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XXX小学发布《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广大家长极力配合学校落实此项工作。

  手机本是方便沟通联系的工具,现实中却成了一些孩子沉迷的“游戏机”“聊天器”“手中宝”。尤其在春节期间,学生以手机搜题、作业打卡为由,长时间打游戏、上网、刷视频、看电子书、QQ和微信聊天等屡见不鲜,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另外,手机具有强辐射,手机辐射会对未成年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重者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脊柱骨关节退变、脑脊液外漏等病患。个别学生利用手机结交、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甚至误入歧途。抓好小学生手机管理,做好预防小学生过早近视、沉迷网络和游戏教育引导工作,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鉴于此,我校再次对小学生手机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家长不得给孩子购买智能手机,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手机带入校园。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壹

  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不要为孩子配备手机,如必须配备也只能给孩子准备只限于接打电话功能的电话手表。

  贰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叁

  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

  尊敬的家长,孩子是家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感谢各位家长朋友长期以来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祝您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利、合家幸福!

  XXX县XXX小学

  20XX年2月23日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5

  尊敬的家长:

  您好!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XXX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孩子使用手机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从最初的方便联系,逐渐变成玩游戏、上网、QQ和微信聊天占据了手机使用的主要功能。对手机品牌或价位相互攀比,沉迷游戏、受不良网站影响助长不良习气,用眼过度造成睡眠时间不足、视力急剧下降……不合理使用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根据文件精神,为了切实保障孩子在校学习的良好环境,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保护视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制定了《XXX小学手机管理办法》,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我们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一、尽量不要为孩子配备手机。如确有必要,请选择功能简单的电话手表。

  二、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如确有必要,需填写《XXX小学手机入校申请书》,按管理要求带入学校后,统一由班主任保管,不得私自带入课堂,放学后统一归还。

  三、加强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及时纠正孩子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行为。

  四、加强对孩子在家使用手机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和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一是注意合理规划使用时间,适度使用手机。二是注意监管手机上网平台、做到绿色上网,健康上网。三是在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多陪伴孩子,积极培养孩子在阅读、运动、科技等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

  尊敬的家长,让孩子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XXX市XXX小学

  20XX年3月12日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6

  各位尊敬的家长:

  您好!智能手机的兴盛预示了一个借助移动终端实现的新型媒体时代进入鼎盛时期,社会、家庭、学校中的几乎所有成员都是手机的使用者,有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手机依赖症。手机带给孩子们的危害更是严重:

  01

  影响身体健康

  长时间捧着手机玩游戏会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影响孩子颈椎等。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02

  导致行为异常

  手机游戏可以时刻陪伴在游戏者身边,唾手可得。游戏中泛化的虚拟世界,让游戏者享受着隔离现实生活之后的、封闭的“游戏场景感”。游戏规则的嵌入性,让游戏者感觉是个体在自主地操控身心。手机游戏让游戏者卷入身心、不可自拔,浑然不觉的“身心塌陷”行为,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恍惚、退缩、无序等异常状态。

  03

  损伤脑神经

  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04

  耽误学习

  网络世界找到慰藉: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学习感到枯燥,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慰藉,形成恶性循环,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便捷的查询方式:很多孩子遇到学习困难,不肯深入思考,直接在手机上搜寻答案,导致认知与思考能力减退,产生思维惰性。

  05

  导致睡眠障碍

  美国一家健康机构做了一项关于手机光线和日常灯光对孩子睡眠影响的研究:让十位孩子分别进入两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孩子们在看电视后睡觉,28分钟之内睡着;而另一个房间玩智能手机后的孩子,普遍在39分钟之后睡着当然,也不建议孩子在睡觉前看电视哦。

  手机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对人体视网膜刺激强烈,经常暴露在这种光线下,将导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让人变得非常难以入睡。

  在学校,我们规定,孩子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回校。如果需要联系家长,可以通过老师或电子班牌打电话联系。如果在家庭生活中,您也遇到了孩子沉迷手机娱乐的问题,不妨做出如下尝试,相信会对您有不少帮助:

  01

  丰富家庭生活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帮助孩子创造与同伴、自然交流的机会,要有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活动,阅读、散步、运动,去电影院、博物馆游玩或者去餐厅享受美食,甚至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做顿饭。这些经历能带给孩子愉悦感、美感、成就感、冒险感和刺激感。

  02

  不让孩子过早拥有手机

  建议不要把手机单独交到12岁以下的孩子手里。12岁以下的孩子三观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孩子拥有智能手机,意味着他可以脱离父母的管教、随时随地使用这些功能,这对缺乏辨别力和自控力的未成年人来说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父母就好像孩子的免疫系统,如果遭到破坏,危害就会侵入,最终造成破坏。

  03

  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如果孩子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作为家长,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建立手机使用规则,并坚定执行很重要。

  04

  告诉孩子要健康使用手机

  不要在黑暗当中玩手机,使用手机时尽量打开房间的灯;每次玩手机的时间不宜过长;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底下,以免手机辐射危害头部;不要把手机放在裤子前面的口袋,因为这会对生殖系统产生潜在的辐射风险。

  05

  告诉孩子使用手机时间有限定

  每天要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长,不能听之任之。明确几个时间点必须得放下手机:吃饭时不碰手机;写作业时不用手机;与父母、同伴交流时不看手机;走路时不拿着手机;睡觉前不玩手机。

  06

  告诉孩子使用手机时

  需学会保护自己

  网络世界不是净土,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诱惑陷阱随处即是。稍有不慎,就会跌入其中,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更要指导孩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增强上网时候的防范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7

  尊敬的家长朋友:

  2021年1月16日,XXX市教育局转发了《X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为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形成小学生手机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XXX中心小学发布《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广大家长极力配合学校落实此项工作。

  手机本是方便沟通联系的工具,现实中却成了一些孩子沉迷的“游戏机”“聊天器”“手中宝”。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学生以手机搜题、作业打卡为由,长时间打游戏、上网、刷视频、看电子书、QQ和微信聊天等,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另外,手机具有强辐射,手机辐射会对未成年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重者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脊柱骨关节退变、脑脊液外漏等病患。个别学生利用手机结交、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甚至误入歧途。抓好小学生手机管理,做好预防小学生过早近视、沉迷网络和游戏教育引导工作,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鉴于此,我校对学生手机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家长不得给孩子购买智能手机,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手机带入校园。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监督管理

  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不要为孩子配备手机,如必须配备也只能给孩子准备只限于接打电话功能的电话手表。

  二、加强沟通引导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陪伴孩子,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三、培养课外兴趣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四、形成榜样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

  尊敬的家长,孩子是家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感谢各位家长朋友长期以来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XXX市XXX中心小学

  20XX年9月

  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 篇8

  亲爱的家长: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创建更加安全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按照《淄博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堂高效有序进行,同时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优良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便函〔2021〕9号),《XXX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全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预防沉迷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形成分工负责、协同落实的责任机制,为学生创建更加安全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制订学校手机管理办法如下:

  一、开展专题教育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要集中开展手机使用、管理专题教育,形成合理使用手机的舆论氛围。各班班主任在家长微信群做好手机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工作要求,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遵守规范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制度规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制定学校班级联络群公约,对家长和老师在使用班级联络群时的言行分别作出规范性约定。

  二、规范日常管理

  规范学生使用手机,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结合我校日常管理实情,对手机实施以下两种管理方式:

  方式一、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家长群、班队会课等有效途径告知家长,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方式二、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带手机入校,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填写《手机入校园申请表》,学校同意后才能入校。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手机入校后,交给学生的班主任,班主任交到教导处,放入学校的档案室,统一保管。如需和家长联系,各班班主任为其提供通话条件,确保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渠道畅通;加强学校班级联络群管理工作,制定学校班级联络群公约,对家长和老师在使用班级联络群时的言行分别作出规范性约定。

  对于违反“带手机进校园”的情况,一旦发现学生携带手机,一律收缴。学生填写《手机暂扣登记表》,收缴的手机交由教导处统一封存,暂代保管,下午放学后统一发还给家长,并进行通报批评,并及时与家长沟通,明确责任。

  三、加强家庭教育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和能力,及时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校协同、增强合力,及时发现、制止、矫正孩子使用手机的方式和时间。

  四、科学合理的使用手机

  在家时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也应该有所限制,主要为联系朋友,上网查资料,阅读积极向上健康的书籍,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间,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近视,另一方面还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家人聚餐时,一定不要让孩子拿手机。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合理使用手机,是为了防止孩子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成为低头族、手机控。让孩子充分的理解家长的做法,让孩子学会从心里去接受。

  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家校合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我们携手努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用手机的习惯。

  XXX区XXX小学

  20XX。3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通用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小学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关于恢复线下教学致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职业技术学校寒假致家长一封信三八节致女同志的一封信幼儿园读书月活动倡议书内容2024年,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