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详情页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作者:吴承洲2024-01-07 12:03:21

导读:第一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在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学习后,我从中收获了许多的知识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在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学习后,我从中收获了许多的知识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将来更好的认识社会,在社会中发挥出自身的能力,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如今中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灵活的运用我们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最近两年国家一直在讨论的关于延迟退休的问题,我们应当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思想与理论,不能盲目的实行延迟退休。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老龄化严重,并且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许多大学生刚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问题,而且许多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大多数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并无太大的联系。而且,对于即将退休的人来说,政府强硬的实行延迟退休会使他们面临许多的困难。他们其中可能有的人希望能尽早退休后享受悠闲的生活,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不实行任何措施来缓和的话,会使将来5到10年内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剧增加。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大学生都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物质的联系与发展的关系,不能盲目的前进。

  同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部分。当前,我们大学生尤其是社会学科类的大学生通常只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缺乏了去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只有当我们在出了大学后才能有机会去检验与重新认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去认识与发展,单纯的学知识无异于光说不练。虽说平时课堂上有老师为我们讲解知识,解答疑惑,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随着条件与背景的变化,我们肯定会遇到老师所没解答过的困难,这时就只有依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困难。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可能我们的一个失误就足以让我们失去工作。所以我们不能在工作后再去进行实践,我们应该在学习的同时就实践。在一次次的失误中寻找自己的不足,积累经验,才能在以后进入社会后更好的生存下去。除此之外,实践不仅能检验我们自己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应该有着怀疑的态度。我们可以用实践去检验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或经验的正确与否,可能老师的经验是10年前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效率已经不是很高了。所以我们得学会用实践去检验认识,不论是自己的认识

  还是别人的认识,经过自己的改造后并使之能为自己所用。

  综上,我所了解的内容只能算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冰山一角,但是也能看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将会是我长期的目标。为将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将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铺好前进的路。

  第二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从事新闻活动,报刊是他们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新闻活动在他们整个革命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在长期革命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闻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新闻思想的主要方面有:(1)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压制新闻自由的反动性,肯定资产阶级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进步性,形成“自由报刊”、“人民报刊”思想,认为报刊总体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是作为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是人民“无处不在的眼睛”;(2)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鼓与呼,揭露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形成“工人报刊”思想,认为报纸和面包、牛奶一样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出版自由是工人运动的空气、场地和阳光,没有出版自由就没有工人运动;(3)把报刊视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武器,把新闻事业视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形成无产阶级的党报思想,认为党的报刊是党的旗帜,是全党思想上的中心,提出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4)论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剥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总结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新闻工作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制度、纪律。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新闻工作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许多重要的论述。他们明确指出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新闻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反复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他们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强调新闻事业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等等。

  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着重掌握以下基本观点:1.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新闻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是报道事实的,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新闻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直接、全面、综合地反映着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没有任何一种意识形式能够像新闻这样迅速快捷、连续不断、包罗万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新闻就是社会历史的记录。

  新闻又是观念的产物。客观事实并没有价值特征,但新闻在报道事实时则必然包含着对事实的评价,反映着价值观的差异,纯粹客观的报道是根本不存在的。

  大千世界,无数事实,不可能也不需要有闻必录。新闻、旧闻、不闻,从来就是媒体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三种基本形态。新闻报道通过对事实的取或舍、抢或压、详或略,通过消息、评论、标题、图片、编排甚至字体、字号、花边等形式,体现着报道者的价值观,使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报道者的思想和观点。新闻媒体每日每时报道的事实是各不相同、不断更新的,但报道中所体现的思想和观点却是一以贯之、各成体系的。

  由此可见,新闻不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是在一定思想理论和价值观指导下,经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提炼、加工,对社会生活的比较系统、定型、自觉的反映。新闻同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新闻以“用事实说话”为自己的鲜明特点,表达的往往是一种“无形的意见”,对受众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其它意识形式不能取代的。在阶级消灭之前,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反映的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新闻也不例外。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竭力标榜“客观报道”、“政治中立”等新闻理念,竭力宣扬媒体应是“社会公器”、是“公共信息平台”,竭力掩盖新闻的阶级性、党派性、倾向性,其目的是为了骗取公众信任。事实上,西方媒体除了是资本家赚钱的工具外,就是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对重大问题的报道无不反映着自己所属利益集团的倾向和主张。

  2.新闻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观念上层建筑。新闻机构、新闻媒体及其业务活动构成的新闻事业,是新闻这种意识形态的“物质附属物”,虽然不能等同于国家机器,但也是社会上层建筑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上层建筑中,政治思想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上层建筑的其它组成部分,包括新闻和新闻事业。任何社会的新闻活动无不受到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及国家政治制度的指导和制约。政治体制决定着新闻体制,新闻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能动地反作用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现代新闻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的新闻事业,规模庞大,每日每时都在迅速、全面地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反映着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的社会政治生活,比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更直接、更强烈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社会生活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和强有力的干预。

  西方新闻机构绝大多数为私人所有、企业性质,所有者把媒体当作企业来经营,但这并不妨碍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作用。按照西方的新闻理念,媒体的首要功能是进行“社会环境监测”,特别是对政府进行监督,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制衡力量,这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设计思想,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在西方国家,新闻界被视为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后的“第四权力”,这恰恰是对其社会上层建筑属性和功能的真实写照。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相比较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了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特征:

  (1)新闻事业归全民所有,亦即归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国家所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新闻机构都由国有制组织出资创办,在根本上归国家所有,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国家不允许新闻媒体私有化。这是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区别。

  (2)新闻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上不存在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和集团,新闻事业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各个政党、人民团体和其它社会组织举办不同的新闻机构,各自联系一定范围的群众,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也有竞争,广泛反映各方面社会舆论,共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闻机构的国有事业性质,决定了新闻从业人员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新闻机构不以追逐商业利润为最高目标,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最广大人民的新闻自由和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获得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新闻事业的国有性质,都使新闻事业从根本上摆脱了私人资本的控制,不再是资本家赚钱的工具,也不再是不同政党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而真正成为人民的喉舌,最广大人民的新闻自由能够真正实现,新闻报道能够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新闻媒体为私人所有,资本对新闻事业的控制无所不在,追逐商业利润是新闻企业的最高目标。资本力量既通过出资举办媒体和传媒集团直接控制媒体的所有权,也通过举办通讯社控制媒体的内容,还通过广告控制媒体的经济命脉。新闻界是资本家和大财团的喉舌。

  (2)市场机制是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新闻事业的垄断成为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新闻体制最主要的特征。“新闻出版自由”曾经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和纲领之一,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胜利成果、赢得的重要社会进步之一。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竞争,使新闻事业不可避免地走向垄断,西方各发达国家的新闻市场都为极少数大型传媒集团所垄断,从而走向新闻出版自由的反面。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

  (3)新闻界既要听命于媒体老板,又要受制于国家和政府,更要为市场机制所左右,自由、客观、公正的报道根本无法实现。西方国家和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新闻界实施控制,包括立法限制、司法限制、政府的行政管理、国家的保密制度、特殊时期的新闻管制以及政府引导舆论的一整套做法,如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广播电视讲话、提供新闻公报、单独接见媒体负责人或著名记者等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西方媒体选择新闻的标准表现为过分的消极性、极端的时效性、狭隘的地域性,新闻报道的负面效果严重,以至西方新闻界有识之士也不得不作出反思,提出“社会责任理论”。

  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公开承认新闻的党性。明确提出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是列宁。他在1905年写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认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是,“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①“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列宁认为,“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③党的出版物“应受党的监督”。④列宁还说,“每个人都有自由写他所愿意写的一切,说他所愿意说的一切,不受任何限制。但是每个自由的团体(包括党在内),同样也有自由赶走利用党的招牌来鼓吹反党观点的人。”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共产党的党性在其主办和领导的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的指导;在政治上,必须坚持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必须确保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党通过委派到新闻机构的负责人,通过新闻机构内部的党组织,通过新闻队伍中的党员和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的积极分子,通过他们的积极工作和带头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新闻宣传方针,严格执行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支持政府有关部门依法管理新闻事业,支持新闻界人民团体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2)坚持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人民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新闻媒体既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呼声,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3)坚持党的新闻宣传纪律。新闻工作不仅要遵守宪法、法律,服从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而且必须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离开党的新闻纪律,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新闻的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大的方面包括: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为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遵守民主集中制,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报道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维护国家利益,不得刊载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报道;保守党和国家秘密,严禁在报道中泄密等。具体来说,包括各种报道口径、报道要求、报道注意事项等。

  二、关于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

  我们党在领导新闻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方针原则,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确立并坚持了指导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一整套方针原则。主要有: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方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坚持这一方向,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认真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新闻信息需求,使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坚持这一方向,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做好新闻工作。有利于这一事业的,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弘扬、去歌颂;不利于这一事业的,就要旗帜鲜明地去批评、去反对。要坚持不懈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前进的生动事实和光明前途,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使广大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坚持这一方向,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搞好新闻宣传,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和激励人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

  我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国家虽然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总体上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新闻要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的社会生活,就应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必须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全社会的团结和稳定,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走向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团结和稳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做团结的工作、稳定的工作、鼓劲的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行这一方针,要求我们多宣传社会生活中的积极面,多宣传能够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积极思想和行为,多宣传好人、好事,同时,对消极落后的东西也要进行有力的批评和监督;要求我们在解决群众思想认识问题的时候,采用正面引导的方法,采用民主讨论、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能用行政命令、强制压服的方法;要求我们坚持重在建设,不搞无谓争论,避免因无谓的争论而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甚至危害党和人民的团结、统一。

  3.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是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影响干部群众思想的因素和渠道越来越复杂多样,社会舆论中也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甚至是杂音、噪音。对错误的消极的思想舆论,单靠封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是要唱响主旋律;只要主旋律鲜明响亮,有一些杂音、噪音也不可怕。

  我国社会的变革给予人们的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各种思想和舆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错误的东西总是在与我们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我们锐意进取,打好主动仗。如果对错误的思想舆论听之任之、消极防范甚至被动挨打,发展下去就会搞乱党心民心,危害大局。积极主动地用正确的思想舆论去反对和克服错误的思想舆论,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我国社会的主导地位,就能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集中起来说,就是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业绩,宣传社会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积极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于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

  4.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实现途径,是新闻宣传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贴近实际,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不能超越阶段,用脱离实际的说教强加于人;要求我们贴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贴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能远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搞“两张皮”;要求我们报实情、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不能只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搞形式主义。

  贴近生活,要求我们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不能本末倒置,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闭门造车;要求我们善于抓住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实、汲取新鲜营养,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不能停留在生活的表象,空洞说教;要求我们必须跟上生活前进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贴近群众,要求我们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刻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能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不能把群众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新闻信息;要求我们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宣传报道。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

  原则的关系。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应该体现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内容上,而且必须体现在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上,就是说导向既要正确,又要有效。离开正确导向去讲“三贴近”,就会丧失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引导就会变成迎合,贴近就失去意义;离开“三贴近”去讲导向,就可能重犯过去“客里空”、“假大空”的毛病,宣传的东西群众不接受,正确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原则,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本质上是完全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反对把正确导向与“三贴近”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5.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这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

  从总体上说,党的主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我们强调反映人民的心声,一是因为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某些地方、部门和工作环节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的干扰和扭曲,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上还有一些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关心;三是在体制转换、社会变革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社会上存在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精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党的方针政策来自于群众实践,也需要在群众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是一个不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制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的过程。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坚持这一方针,要求我们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当然,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切不可盲目助长群众中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这也是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6.把好关,把好度。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保证。

  新闻舆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中把好关、把好度,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哪些应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哪些应该多报、详报,哪些应该少报、简报,从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把好度,就是要防止只讲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简单化、绝对化和片面性,使宣传报道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辩证法。

  把好关、把好度,要出以公心,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反对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选择新闻;要服务大局,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抓住群众关注、领导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的放矢,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搜奇猎异刊发消极有害的新闻;要事实准确,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充分掌握材料,用事实说话,防止以偏概全、炒作渲染、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要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为准绳,以理服人,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主观武断、感情用事、强加于人;要注重效果,揭露问题要跟踪报道处理结果,向积极的方面引导,不能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下文,不宜报道现阶段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遵守纪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拿不准的问题要请示,涉及重要、敏感问题的稿件要送审,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通过内参反映。

  7.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也是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精神文化产品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对人民负责的新闻工作者,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新闻单位已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能再由国家养起来。这就需要在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同时,力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努力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统一起来。既要防止看不见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讲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又要反对片面追求市场“卖点”,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第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两者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需要我们做好引导工作。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媒体,国家要从政策上、财政上给予扶持。

  8.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这是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闻事业和文化市场的重要方针。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相辅相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空前繁荣发展,各类新闻媒体迅速增多,报刊市场、广播电视节目市场日益发展和繁荣起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抓繁荣,就是要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鼓励改进报刊宣传和广播电视节目,用高质量、高格调的新闻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新闻信息的需要。

  在大力促进繁荣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管理。要坚持和完善党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体制,从组织上切实保证党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要继续发挥中央和省两级新闻管理体系的作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肃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继续认真实行舆情分析、违纪违规警告等制度,严格执纪执法。要加强新闻单位内部管理,从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发稿审查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做到每个岗位、每个版面、每个栏目和节目都有人把关,总编辑要切实负起“总把关人”的责任。对违纪违规、失职渎职问题,必须严肃查处。要依法加强报刊市场、广播电视节目市场的管理,坚决打击各种非法活动。

  第三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原理的学习,我明白了许多,领会了许多,收获了许多,改变了许多…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前四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现先将我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内容简单介绍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它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内容。

  1.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通过方法论表现出来。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表现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因为:(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2)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3)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问题的依据。(4)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1)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

  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承认事物的量变。(3)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6.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7.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8.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因此,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9.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0.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意思是说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首先,一个事物内部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其次,事物和外部其他事物是联系着的;再次,由于以上两点,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世界是一张联系之网。(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11.发展――是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理解,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现在虽然结束了对这门课的学习,但我仍会在课下抽出时间继续深入学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昏昏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第四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把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而所谓问题,“__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__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这次的马克思兴趣小组的开班仪式可以说是我们加入这个小组的第一堂课。得于几位老师的简单解说,我虽无法如同一位学者一样深入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或许包括在对其稍稍更近一步的了解上都还有着很大的欠缺,我仍是从中窥得一二,有所收获。大约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并不比常人深刻多少,又或不足者甚多,而仅仅一个几个小时的讲座也不能使这种理解增长至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但便是这不甚详细的解说,也足以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譬如引导。

  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象,但这种引导的作用却使我对它产生了以往所不曾有过的兴趣,回到住处,我自然而然的开始寻找有关它的其他内容。所得繁复书籍文章不尽,远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读完的。最终我所细看的,也只是最为简单的一词半句。

  但这世上有些东西,有些思想是哪怕接触者仅是浅触便足以让他细品,陷于思考中,并在最终感到愉悦的。伏尔泰如此,叔本华如此,马克思亦是如此。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如此浅薄,所以我无意对此做什么解说,迫不及待地展现自己的无知与幼稚。我必然是要学习的,也相信自己必然是会有所成长的,那么便把那些更深层次的讨论延后吧。

  有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从根本上决定于它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课题的程度和水平。而列宁又说:“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它就不能不反映出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这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

  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能而且必然要求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哲学要解释世界,但更根本的是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理论必须不断地被运用于实践,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这之中无法找到“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

  我们必须要思考,而且是必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在实践中发展的重要性几乎等同于它本身,至少它也是这么说的。思考带来问题,进而需要把握并解决问题。而那些与实际脱离,天马行空的臆想却是毫无意义的。一切有意义的思考都应当源生于现实,更进一步的要可以应用于现实,甚至改变现实。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我从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越性,但我也并非毫不存疑。也许这字句中仍有什么深层含义是我所无法理解,也不论这其中有多少地方值得讨论。我想要提及的是:仅仅依靠哲学理论无法改变现实。

  我们学习一个理论,更要通过思考举一反三,甚或将其应用到现实中去。关于自身的思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而抓住并解决属于一个时代的问题也许可以改变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本__哲学史上的一次变革,而后来者对它在实践上的应用,更是已经开始改变这个时代。

  第五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x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红船精神"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那时起,13名代表,50名党员,以历史的担当,一艘小船承载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使命。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走过了96个光辉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带着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瞻仰一大会址并登上红船。新一代共产党人,在共产共的发祥地,向全世界宣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共产党走下小船,开启大船,正乘风破浪,向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靠岸。

  历史是一部教课书。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能够坚守信仰,初心不改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朱德、邓小平、陈云、习近平等都是坚定共产主义者的杰出代表。也是通往共产主义大船掌舵人。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本国民族和人民的历史责任,还肩挑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托。习近平同志把这个重托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何等的重任、多大的担当。为什么是开启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呢?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走出低谷的新起点。上世纪xx年代,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大搞修正主义起,到上世纪xx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高潮到低谷。有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原因,更有社会主义家内部,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变了初心,得不到人民的拥护,最后纷纷破产了。在中国发生了几次这样的风波,邓小平敏锐地指出,必须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巩固了社会主义江山。坚守住了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得到了延续。抓改革开放的同时,强调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陈云同志还说,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纲,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开放,就是经走上了邪路。过二十几年的坚守,和平演变在中国没能得逞。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马克思主义的担当,从反腐败,保江山,捍卫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经验。对于指导世界革命提供了新路径。

  二、x月大会给世界送去了习近平思想。中共十九大x月召开以后,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众多国家认同。两个十五年的规划吸引着国内外建设者和投资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给普世价值观以致命一击。亚投行吸引了一带一路国家的共同认可,世界货币交易多元化正在形成。西方敌对势力操纵货币,封锁航路、海路不再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输出,必将对本世纪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的解放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可以这样说,上世纪俄国x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今天的x月会议,给全世界送去了习近平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必将指引世界走上新时代。靠战争威胁,靠经济封锁,靠大国制裁的时代将要结束。核威胁应该,也只能退出历史舞台。

  三、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历史人物。二十世纪,由于几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铁托等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世界级的领袖,还有罗斯福,蒋介石等反法西斯领袖。也造就出希特勒、墨索里尼,天皇浴仁等战争贩子。战后,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由于苏联系共产党出现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的败类,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险着灭顶之灾。即将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出了个习近平。又一次高高地举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走上红船,不是为了别的,是开动中国走向世界的大大的船。把思想输出到各个国家,驶向未来。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就是召示着,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第六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班干部,很荣幸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半的时间,但是这次培训让告诉我们要解放思想,从落后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要学会舍得,有舍有得,作为一名班干部我们要用心为同学做贡献;树立我们自己独特的“品牌”;在班级日常工作中注重合作,积极配合辅导员和班长开展班级管理;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同时还要树立竞争意识,在比较中不断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当前世界仍很不安宁。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正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把握和创造机遇,进而把握和创造未来。我们应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生!学习,完善自我通过本次讲座我对大学生骨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骨干我们需要做到严于律己、节俭、作为同学们的桥梁作用与旗帜作用!

  同时指出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充分完成学习基础上的我们的根本任务还是学习!这使我颇有些力,但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尽量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通过此次讲座我也知道了自己为一名班干部自身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如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创新能力也不够。今后我将对照自身存在的缺陷,努力改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合格的大学生骨干,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建设好阵地。

  记得高尔基曾这样说过:“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以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再者,我们青年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锻炼自己的品德,不断开拓我们的视野,发扬“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最后,我想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自己的努力看成是充分条件的话,那么同时我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必要条件去辅佐我。我们这些学员们至少要有过人之处,只是相信马克思主义是不够的,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的前提我们还必须是一名出色的大学生,这样才是学校、学院开办世纪英才学校的初衷。

  我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同时也确认自子,我们的未来也要依托人文的日益壮大!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体会横坎头村感人事迹心得吴惠芳先进事迹心得《榜样8》直播心得大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