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信函文书 > 详情页

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御狐神2024-01-05 12:26:40

导读:第一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细菌以可乘之机。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优选12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细菌以可乘之机。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作为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人员密度大,通风要求高。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3、水痘: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染,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4、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小学、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6、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7、人腺病毒肺炎:人腺病毒肺炎是儿童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有持续高热(38。5℃以上)、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

  8、肺结核。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15岁-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颜面潮红,身体瘦弱等表现。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时偶被发现。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师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同学,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园。

  3、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离园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孩子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们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第二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们:

  你们好!进入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细菌以可乘之机。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为预防和控制秋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学校现将秋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季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3、肺结核: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15岁-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颜面潮红,身体瘦弱等表现。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等工作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午晚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离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孩子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们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秋季常见传染病小知识

  肺结核

  秋季是肺结核的高发季,秋季室内人群拥挤等因素增强了结核杆菌的传播,且从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到发生结核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另外,学生学习负担重,营养相对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结核病,大家还是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

  肺结核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15岁-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颜面潮红,身体瘦弱等表现。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时偶被发现。亦有以突然咯血才被确诊的患者。

  防范小提示: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应用手帕、纸巾或臂弯捂住嘴、鼻,避免面对他人。

  2、房间勤通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进而减少吸入可能。

  3、去人群聚集场所要戴口罩,避免去有结核病患者聚集的地方(包括结核病医院的门诊和病房,以及综合医院的呼吸科门诊),若一定要去,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口罩。

  4、儿童青少年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和好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情。

  5、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预防就是疫苗接种,家长应保证孩子接种卡介苗,定期体检。

  6、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流感

  流感是什么:流感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一般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3-5月。幼儿和低年龄段学生由于抵抗力低,活动范围密集,就成了流感的易感人群,家长应该在高发季节到来前做好预防工作。

  流感一般现象: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防范小提示:

  注意保暖。尽管“春捂秋冻”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是,根据天气情况,根据个体差异,随时调整衣物还是很重要的。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们,要在运动后尽快擦干汗液,及时穿衣。天气突然降温时,要减少到室外活动的次数与时间,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还要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讲卫生礼仪,尤其是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大家要知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使用后的卫生纸应丢进垃圾桶,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部卫生清洁。这种卫生礼仪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未确诊的患者、陪同亲友以及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伴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适时开窗通风。教室、宿舍、家庭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动,避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场所活动。

  适当休息。不鼓励患病学生带病上课,而是应该在家休息几日,适量饮水,注意饮食。同时适当与家人隔离,不共用碗筷等。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接种供应和接种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在9月份开始供应和接种,当年12月份之前完成接种。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为了大家的健康,让我们家园携手共筑一道健康屏障!

  第三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秋季昼夜温差大,传染性疾病高发,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都是秋冬季节小学阶段最常见传染病。为了您和孩子们的健康,请您配合学校一起做好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一、建议您通过网络学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临床表现,对照观察、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发现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与班主任联系。

  二、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请不要再送孩子来校,也不要去公共场所。应该居家休息,度过隔离期,经医院确诊痊愈后方可返校上学。这样可避免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流行暴发。

  三、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卫生保健,并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

  附:常见秋冬季传染病种类及预防

  一、常见秋冬季传染病的种类

  1、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肌痛、头痛伴有严重不适、干咳、咽喉痛或鼻炎。发热一般持续3-4天,传染期约为5-7天。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多发于2-10岁的儿童,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疱疹为特征,水疱壁很薄,含有透明液体,会发痒。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

  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米粒大小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周围有红晕,但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潜伏期为3-7天,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4、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发热(可达40℃)、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克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咳嗽、流泪、畏光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这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和恢复期(大约3天,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5、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一般两周左右可治愈。隔离期治疗需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10天左右。

  6、猩红热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称为化脓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疹退后明显脱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细菌。人群普遍容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潜伏期一般为2-5天。

  二、常见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身体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睡眠时间,合理饮食。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5、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孩子的健康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大事,希望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祝家长学生们身体健康!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

  第四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目前已经进入秋季,天气日渐寒冷,温差较大,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所以,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开展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培训,通过家校合作,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5、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预防,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主要预防方法如下: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可以吃板蓝根、醋浸大蒜头等方法预防感冒。

  8、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9、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

  10、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11、如有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病的蔓延。

  二、肠道传染病

  有些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病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如痢疾杆菌在许多食物中的生存时间较长,伤寒杆菌在0℃以下时仍可存活1个月,甲型肝炎病毒在-20C的低温条件下仍可存活。再加上秋季食品储存时间较长,如熟菜、生菜和剩菜等,人来客往时餐具消毒不严,给秋冬季肠道传染病的传播留下了隐患。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肠炎、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寒、霍乱等。表现的共性分别为腹泻、腹痛、呕吐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菌随粪便、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的水、食物(蔬菜、瓜果、水产品、奶制品)或其它生活用品,再经口食入而传播。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因素。病人或肠道传染病带菌者是传染源。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苍蝇叮过的、蟑螂爬过的食物,不生吃海(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

  2、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3、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手,勤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整洁。

  4、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同时也可进行相应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第五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秋冬季节,天气日渐寒冷,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主要有: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等。学校是人群高密集的场所,是流行病高发地,为了预防和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让大家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不共用餐具”等好习惯,青岛上清路小学提醒您要注意以下传染病防控知识及预防措施,确保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1、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肠胃炎的病毒。主要以肠道传播为主,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诺如病毒导致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两至三天,发病后一至三天是排毒高峰,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异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多数病例症状持续24-60小时后可自行消失或痊愈。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少量病毒即可感染且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广,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尤其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医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所以诺如病毒胃肠炎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发生暴发或小流行。

  如何预防?

  因为诺如病毒可通过人传人、污染的水、食物、物品等迅速传播,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食品和环境卫生十分重要!

  1、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非正规餐饮单位就餐,减少传染机会。

  2、一但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带病上课。

  3、清理患者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上口罩和手套,事后须再洗手。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衣服、被子、地板等表面要用含氯消毒剂清洗、喷洒。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

  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疫苗接种。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的易感儿童,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暂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当然,除了接种疫苗外,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后应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如无纸巾,可用肘关节),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

  ●勿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

  ●需清洗和消毒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物品、以及经常触碰的物品、家具和厕所,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避免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者。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发生爆发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发病时以耳垂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侧腮腺也肿大,有压痛感,张口吃东西时会感到疼痛。有些患儿在发病前会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

  如何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需加强孩子的疫苗接种,保护孩子免于感染。宝宝18月龄时接种1剂国家免疫规划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在4-6岁时再自愿、自费接种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两剂次接种间隔≥12个月。

  除此之外,还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感染疾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

  如何预防?

  流感是可以预防的,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当然,在流感流行开始以后接种也有预防效果。

  其他预防措施:

  通常感冒时只要注意对症治疗,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就可以。而对于流感病人,则应尽量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饮水,给予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同时流感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合并症。无论是感冒还是流感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平时防寒保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冬春流行季节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在流感流行时外出,应戴口罩,以减少传染机会。室内宜勤开窗户通风,衣服被褥宜常洗晒。

  5、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原发性感染,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丘疹、水疱和痂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发症以皮肤继发细菌性感染为主,严重者也可发生肺炎、脑炎等。人群普遍易感。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多见。

  如何预防?

  水痘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宝宝12-15月龄时接种第一剂,4-6岁时接种第二剂,与第一剂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及患带状疱疹的成人。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职责,为了确保所有孩子的身心健康安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以下健康提示,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教育工作: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手帕或纸巾掩盖,用过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的衣袖内侧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立刻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要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等。

  2、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

  3、培养自理能力。季节变换,要注意增减衣服,按时作息,保证睡眠,合理饮食,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4、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三甲医院诊治,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5、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对已经确诊为传染病的,请按照隔离期相关规定居家治疗,直到病愈后出具医院证明且隔离期满方可回校。

  6、家校保持信息畅通。当学生因有事、有病不能来校,请家长及时向班主任说明情况,以便教师了解孩子未入校原因,采取相关防控措施。

  谢谢您的配合!

  第六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一过,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经常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易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即将到来的秋季。

  除了气温的变化,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那么,在换季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

  PART001

  腹泻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这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因此也称为秋季腹泻。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主要症状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1、预防秋季腹泻首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宝宝日常生活中的卫生问题,要知道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从口入”不无道理,所以一定要注意宝宝经手经口器具或食物的清洁和消毒。

  2、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秋季腹泻最有效、经济的重要医学措施。

  3、可以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孩子体质。

  4、幼儿有充分的睡眠时间,可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合理的搭配食物,营养均衡,营养素全面有助于宝宝的免疫系统的建立以及预防肠道传染病。

  PART002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

  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主要症状

  多数患儿首先表现为发热,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确诊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疱疹周围绕以红晕。

  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呼吸道传播、肠道传播、皮肤接触。

  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法。

  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PART003

  流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其中造成人体感染且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的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

  主要症状

  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预防措施

  1、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必要时进行消毒;

  2、使用流水勤洗手;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5、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

  PART004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疾病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毒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具有起病急骤的发病特点。疱疹性咽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高发于夏秋季节。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口痛、四肢酸痛、拒食。口腔后部可看到成簇小水泡。

  传播途径

  上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吸入导致感染;

  粪口传播,细菌、病毒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再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接触传播,疱疹患者的用品容易沾染口腔飞沫,形成间接感染。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户外时不用手摸口鼻眼等部位;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避免与疱疹患者密切接触;

  出门及时佩戴口罩。

  PART005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多休息,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宜。

  “换季就生病”像个魔咒一样,在夏末秋初之时常常出来“骚扰”孩子,那么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呢?

  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外,家长们不妨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饮食健康不喝冰水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

  虽然已经是立秋,但“秋老虎”还是会让孩子大汗淋漓,这个时候,许多孩子喜欢端起一杯冰水就往肚里灌,由此引发的受凉、腹泻、感冒不在少数。对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应为孩子常备凉白开水,天气冷的话就备好温开水。

  注意卫生勤洗手

  孩子喜欢用手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小手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必须注意及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疾病。

  保证充足的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

  在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应与在幼儿园时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

  积极开展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第七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传染病容易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呼吸道传染病

  (一)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对恶劣环境抗性较强,具有耐低温、耐酸等特性,不易灭活。所有年龄段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者属于高危感染人群。

  1、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为主要途径,通过水源、食物等经消化道传播;亦可接触被污染的门把手、扶梯、玩具等而感染;呕吐、腹泻物若污染环境,可形成气溶胶,故有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3、潜伏期:4~72小时,常见为24~48小时。

  4、传染期:患者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内的泻吐物中均可检出病毒。

  5、隔离期:症状消失后72小时。

  6、临床表现:起病急,以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为主要症状。腹泻每天数次或10多次,水样便或黄稀便。腹痛有时可呈剧烈绞痛,可伴有食欲减退,全身无力、肌痛、头痛、低热等。儿童患者可先出现呕吐水样物,然后出现腹泻。有研究表明成年人患者通常发生胃肠炎,持续2~3天,但在医院感染暴发时和在11岁以下儿童中,腹泻经常会持续4~6天或更长时间,可长达8周左右。

  (二)疫情高发期

  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需警惕学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

  (三)日常预防措施

  1、认真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工作。随着流行季节来临,加强对室内的清洁消毒工作,勤开窗通风,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场所。

  2、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来、餐前餐后要认真彻底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3、水果和可生吃的蔬菜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减少在外就餐,不吃未被煮熟的食物,尤其是那些高风险食品(如贝类),应深度加工,保证彻底煮熟;做饭过程中生熟分开,保证餐具不被污染。

  4、不喝生水,多喝温热水,做到自己的水杯自己用。

  5、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坚持。

  6、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若有症状要及时报告、及时就医治疗。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三)水痘

  主要表现: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孩子感染到水痘病毒之后,会先有十天到二十天不等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在孩子出疹子的前一两天,会有一些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接下来会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四)麻疹

  主要表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首先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

  (五)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肠道传染病

  (一)手足口病

  主要表现: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口腔粘膜。也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发现手足口病,一定要到医院诊治,并居家隔离。

  (二)细菌性痢疾

  普通型典型:一般发病急,39℃以上高烧,接着出现腹痛、腹泻,疾病初始时大便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大便次数逐渐增多,但便量是逐渐减少的,并且慢慢的转变为粘液便或脓血便,一般每日大便次数为10-20次,严重者可达每日20-30次,大便时有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明显,经过治疗,症状一般一周左右便可得到控制,整个病程大约为1-2周的时间。

  轻型:一般会有低热、水样便或者糊状便,可能有少量黏液,没有脓血,一般每日大便10次以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感均不明显,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菌有痢疾杆菌生长。一般病程时间为3到6天。

  重型:一般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大便失禁。起病急,进展快,失水明显,四肢发冷,容易发生休克。

  中毒型:中毒型好发于2-7岁的儿童。起病十分急骤,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而使全身中毒症状特别明显,高热可达40℃,但是肠道炎症反应极轻甚至没有。

  我们应该怎样做

  (一)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二)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三)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六)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七)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第八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进入秋季,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变化大,是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请您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预防工作。下面介绍儿种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防控措施。

  秋季常见疾病

  01水痘

  潜伏期一般10一21天,有头痛、咽痛、咳嗽等普通感冒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1一2天后出皮疹。皮疹出现在四肢、头面部及躯干。皮疹开始为斑点,有瘙痒,然后发展为红色丘疹,最后为透明小水疱,内有液体。

  02手足口病

  潜伏期一般为2一7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手、足、臀部出现红色皮疹,部分患者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如:脑膜炎,无菌性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03疱疹性咽峡炎

  潜伏期一般3-10天。主要临床表现为骤起高热,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小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04流行性腮腺炎

  潜伏期一般为8一21天。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不发红,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食欲减退。

  科学预防保护健康

  勤洗手

  教育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常通风勤洗晒

  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生冷或不洁食物,以吃熟食为主,孩子的衣物、寝具、玩具等要经常洗晒。

  保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

  在疾病高发期,家长应加强孩子的营养,多饮水,多吃含维生素和蛋口质丰富的食物,多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防止过度疲劳。

  疫情仍没过去,面对当前防控形势,在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同时,也要重视开学防疫工作。

  开学防疫

  自我健康监测

  提前了解学校的防疫安排,家长和孩子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不要上学,居家观察、科学就医并及时报告班主任。

  做好物资准备

  上学前准备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囗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一次性手套、纸巾等,学会正确使用。

  上下学途中做好防护

  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社交安全距离,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物品。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重视预防秋季传染病和疫情防控工作,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学习的环境!

  第九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目前已进入秋季,天气日渐寒冷,昼夜温差较大,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我校一惯高度重视。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敬请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给予关注,了解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增强防控意识,与学校共同做好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工作。现就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1、做好学生上学前的晨午检,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不能只测体温,要看手、头、脖颈等有无症状。如有症状要科学就医或居家休息。

  2、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01

  多饮用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产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力。

  02

  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03

  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1、教育学生在家期间,尽量不要出门,出门一定带好口罩,不随意触碰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2、要按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自觉按时带孩子到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接种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等二类疫苗。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第十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进入秋季,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大,是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疼、流涕、咽痛、干咳、关节酸痛不适等。也有表现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一周。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一般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传染,起病时可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可见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从红色小丘疹发展成水疱,1周-3周痂皮脱落痊愈,不留疤痕。水痘患儿的疱疹液、血液及口腔分泌物中有病毒存在,水痘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潜伏期平均18天,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差等前驱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又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有弹性、灼热和触痛。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咳嗽、咳痰、咯血,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发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诺如病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地引起集体暴发。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勤洗手:教育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用流动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多喝水: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空气流通: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

  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注意防寒保暖:秋冬季昼夜温差大,同学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进行免疫预防:做好免疫接种及流行季节相应的预防接种。

  亲爱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重视预防,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第十一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秋季是传人病高发季节。有诺如病、手足口、流感等这些疾病全年流行,爆发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场所。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防控工作。

  各传染病防控措施如下:

  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传染性腹泻(急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多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全年流行。春季爆发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场所。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接触病人排泄呕吐物的手和用具等污染的食物、水、空气等传播可存活数天至数周,感染后多在48小时内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病程一般2—3天,愈后良好。措施:

  1、幼儿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请及时就医。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接触48小时内应关注健康状况,以免传播更多人。

  2、诺如病毒目前没有疫苗,搞好个人卫生、视频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习惯。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使用。

  3、诺如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对污染的物品、用具、地面、水源等消毒均需要保证含氯消毒剂的浓度方可起到作用。

  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目前也没有特效药物,主要通过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休息、饮食调理等对症治疗即可。

  5、报告和回园要求:孩子发病即时报给老师。幼儿病愈后在家休息3天才能入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全年流行。春秋季爆发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场所。

  [主要症状 篇6

  1、手足口病,最典型表现是发热、口腔黏膜溃疡和特征性部位(手掌、足底和臂部)皮肤疱疹。

  2、患儿首先出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常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喉咙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和皮疹,溃疡3、—开始是红斑,随后出现水疱病进展为溃疡,患儿常因为疼痛而拒食;皮疹——开始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皮疹不痒。有的患儿也可只表现为皮疹或口腔溃疡,不发热。

  3、症状较轻的病人,大约7天可治愈,无需采取特殊治疗。只有极个别患者得病后出现心肌炎、肺水出血、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死亡。但如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般都可痊愈。

  [传播途径 篇6

  1、引起或使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

  2、充分清洗、消毒病儿的餐具和衣被等,常通风;病儿和看护人员勤洗手,多喝水、饮食清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患儿;

  4、流行期每天晨起要检查孩子的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报告和回园要求]孩子发病即时报给老师。幼儿病愈后(即全身症状消失)10天方可回园凭医院开具的证明上幼儿园。

  发烧和流感类病例

  发烧和流感类病,预防措施包括: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请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2、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分信息,避免过度疲劳。

  3、开窗通风(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发烧和流感高发期,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须外出时,戴口罩。

  5、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6、报告和回园要求:孩子发病即时报告老师。非流感期间需退烧后48小时才能回园,流感期间退烧后72小时才能回园。(发烧值体温≥37。3)

  另外:

  1、水痘:病愈后14天方可回园。(病愈特征:全身疱疹成痂,完全脱落。)

  2、腮腺炎:病愈后14天方可回园。(面部肿胀完全退尽。)未列举的疾病按幼儿园要求进行隔离。

  3、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也不容忽视,请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不要去中高风险地区游玩或会亲,外出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教育孩子勤洗手,家里保持通风,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此信。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园携手共进。谢谢大家的配合!

  第十二篇: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秋季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新冠肺炎是近两年以来家喻户晓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管理。其他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还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

  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预防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外出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如有不适及时报告老师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

  诺如病毒

  秋季是腹泻高发季节,其中主要是由诺如、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病毒主要通过粪-口、接触等途径传播,症状以腹泻、呕吐为主。

  预防措施:

  加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家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品加工过程要注意生熟分开、食物及时低温妥善保存。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彻底后再食用。孩子发生呕吐后,正确处置呕吐物。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

  手足口病早期症状像感冒,起病急,发热,一般为38度左右,可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同时在1-2日后可引起手、足、口或臀等部位的疱疹,病程约为4-8天。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孩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一、注意饮食、饮水

  秋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孩子容易嘴唇干燥,喉咙不舒服。

  在饮食上,不要给孩子吃一些过于干的食物,比如:饼干和糖果之类的。

  秋天建议给孩子喝足够量的水,可以炖一些冰糖梨子水,孩子们很喜欢喝,不仅解渴,还润肺,尤其是对咳嗽初期很管用。

  切记不要给孩子吃冷饮,喝凉水,脾胃不太好的宝宝,葡萄和西瓜都不要再吃了。

  二、早晚多加件薄外套

  秋天的气温,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

  “春捂秋冻”,秋冻,就是尽量少添一些衣服,这样对预防感冒有好处。

  对于体质弱的宝宝,立秋过后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包括肚子、手脚、背部的保暖。家长们一定要给宝宝穿上袜子,或者是透气的帆布鞋和网鞋,避免脚部受凉。

  三、适量的室外运动

  秋高气爽,非常适合一些户外活动,室外运动不仅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也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加速身体新陈代谢。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一去幼儿园就生病,一定是幼儿园有“问题”,其实,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孩子小,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呵护,而且每一个宝宝都存在个体差异。

  多带孩子户外活动,适当的体力消耗,利于刺激孩子食欲的增加,也会适当提高睡眠质量和时间,而且,秋季是孩子长身体的最佳季节。

  四、秋季注意预防的疾病

  1、感冒

  秋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不恒定,一天中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

  2、腹泻

  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

  3、皮肤过敏

  夏秋转换季节时,这些不少小孩都有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过敏引起的。许多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因为花草、树木的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的“秋季过敏症”。

  4、肺炎

  秋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部分肺炎无传染性,但如果是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肺炎,或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建议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儿,家长最好不要带去人流密集的场所,不接触肺炎患者。

  五、秋季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在秋冬季节交替的此时,天气忽冷忽热,最容易出现感冒的症状。

  治疗感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还要注意的就是饮食,如果饮食得当就可以促使感冒更快的痊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感冒期间的饮食方案:

  (一)感冒的饮食原则

  一般感冒多为实证,治疗以解表达邪为主。风寒予以辛温解表,风热治以辛凉解表,夹有暑湿当清暑去湿,体虚感冒应标本兼顾。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食油腻、黏滞、辛辣的食物。

  那么,在感冒时吃什么好呢?

  感冒吃什么好?

  1、喝鸡汤。

  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萝卜。

  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时不能吃的食物都有哪些?

  (二)感冒不能吃什么

  1、忌甜腻食物:

  甘味甜腻食物妨碍脾胃正常运化,痰湿滋生,加重咳嗽、咳痰之症。

  2、忌辛热食物辣椒、芥末等辛热食物:

  助火生痰,使痰变黏稠,不易咳出,使头痛、鼻塞加重。

  3、忌烧烤煎炸之品:

  烧烤、煎炸食物,诸如炸猪肉排、烤肉等,虽气香味美,但不易消化,使康复延迟,不利疾病早日痊愈。

  4、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对呼吸道黏膜不利,使之干燥、痉挛,引起鼻塞、呛咳等症,加重病人的症状。

  5、忌海鱼、柿子、烟、酒等。

  6、忌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会使感冒迁延难治。

  由此看来,在感冒时日常饮食也很重要哦。

  最后,祝愿孩子们都可以安然度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秋季!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优选1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秋季预防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119消防安全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119消防宣传日致家长的一封信119消防安全宣传日致家长的一封信119消防安全日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