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详情页

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作者:曲蔚然2024-01-01 20:34:47

导读:篇一: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按照《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要求,社区第一时间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宣传工作进行全面安排...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推荐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按照《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要求,社区第一时间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宣传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辖区非公企业党支部、网格党支部等各党组织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开展学习,充分利用“大党委”会议、网格党支部会议、微信交流群等,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学习,营造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浓厚氛围。

  抓观看学习,促“入心入脑”。督促辖区各党组织扎实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采取集中观看、分散自学、网络下载观看、学习文件等方式进行学习,确保辖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全覆盖”“无盲点”。开展“学习时代楷模唱响英雄赞歌”主题党日活动,利用文件材料、远教平台、观看专题片等不同学习形式,组织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4次,通过2个网格党支部、4个巷道党小组把辖区临海商会党支部、祝成生鲜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等非公企业党支部纳入其中组织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6次。让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力量入心入脑,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干事创业、铸就辉煌的“源动力”。

  抓深入践行,促“入神入行”。在全面理解《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聚精会神宣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勠力同心践行榜样力量,将学习成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党员干部坚决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彻底转变作风,向黑恶势力亮剑,组织发动群众同一切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创建公平正义、风清气正、平安稳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篇二: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爱国是一句非常不起眼,非常渺小的话;一个举动;一件事情。说它大,我们中国13亿人民,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看了中国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的,顿时受到一阵感触,活了这么久,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要知道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父母,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强盛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让你住免费的宿舍,让你用免费的课本,为的就是要培养你这人才。

  要知道,我们并不是为了吃饭而读书,并不是为了兴趣而读书,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如果说,你读书为了吃饭,那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到街上随便找个人捅一下,你的下半生肯定会有饭吃,而且还有人伺候,有人为你做饭,睡觉的时候还有人为你站岗。你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少,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强盛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国人的梦想,可终究是要付出行动的,一个国人如果不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那他还有什么国人可言。

  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流传至今仍不灭,这就是精髓所在。而有些人崇洋媚外,摒弃老祖宗的东西,去看那些外国人的脸色,这跟叛国贼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学英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汉语字体优美,发音文雅。多么神圣的文字啊。而我们的学校却给我们安排了英语课这一项课程。要明白,我们学习他们的语言并不是为了去伺候他们,为他们端茶倒水的。我们必须要学,我们不能不学。因为他们这个国家比我们的国家强大,所以我们要用他们自己的科学来打败他们。

  许多人对于留学生的观点很多,少数人认为,留学生不应该留学,万一学了知识不为祖国贡献,反倒胳膊肘往外拐,这不就麻烦了。其实去留学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一去不回这才是一个可耻的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你已是个多大的官,你的官职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你命名的;不论你的英文有多棒,你的母语始终是汉语;不论你的国籍迁到了哪里,你的祖先始终是炎黄!

  篇三: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陈睿澜踏上排球这条路是在小学三年级,在这一年她被学校挑选到了校排球队参加训练,其中一个原因是自小陈睿澜自小个子就长得很高。

  小学时期,陈睿澜的一天是这样的,放学后4点开始准时训练到6点,然后回家开始写当天的作业。一刚开始的时候教练就是叫她们一起“玩玩儿球”,只是教一些简单的垫球这种最简单的动作,这是观察她们的球感以及大家对排球的兴趣。

  一起去的小朋友们都想着玩,而陈睿澜却在旁边认真的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垫球练习,一个礼拜练下来她已经可以连续垫一千多个球,在一群小朋友中脱颖而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一起被选进球队的小朋友中陆陆续续有离开的了,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有的是因为爸爸妈妈怕影响学习,而陈睿澜坚持下来了。

  父母觉得女儿太辛苦,也曾经打过退堂鼓,但是当他们看到女儿在球场上专注的样子,又坚定了要支持她投身到排球运动中的想法,他们觉得排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更能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又能把爱好发展成未来的职业,无疑陈睿澜是幸运的。

  初中时,陈睿澜来到了一个神奇的班级,“运动员班级”。这个班的特点就是:全部都是“标着”运动员身份的初中生,除了她是排球运动员、还有体操、游泳、足球等其他运动的特长生;上午一起在教室上文化课,下午便奔赴各自的训练场进行专项训练。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训练,但在陈睿澜看来,训练是一种不断磨练自己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的过程,打球不仅要考技术和体力,更多的还需要动脑,在场上要想着教练的战术部署,更要应变能力。

  当新闻工作者问到她会不会觉得训练枯燥无趣时,她说:“不会呀,很有意思啊!虽然过程是辛苦的,训练也是枯燥,但还是很快乐的,每当训练中突破瓶颈、特别是比赛赢得胜利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因为平时训练刻苦,从初中开始陈睿澜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20xx年,作为球队主攻手,她所在的球队获得了上海市中学生运动会荣获排球比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20xx年,作为球队队长兼主攻手的她,带领球队获得了上海市第xx届运动会排球赛女子C组第一名。20xx年,获得了“体彩杯”全国青少年U16女子排球锦标赛第二名,此时的陈睿澜转到了场上自由人位置。

  篇四: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爱国,是一种深切的情感。每个人都爱养育自己的父母双亲,都爱自己的家,爱自己舒适的小院,进而爱自己生于斯的故土、长于斯的祖国。爱国不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它时刻蕴藏在人们的心底,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就像与父母家人一样,永远割舍不断。

  爱国是我们心底的激情,又是我们心中的信念。每一个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应当的事。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祖国历史上无数爱国英雄的心中。爱国将领史可法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英勇不屈,慨然就义;飞机设计师冯如为国争气,设计我国第一架飞机,在国际上引起轰动,而他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这些事迹说不尽、数不完,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步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作为这部历史的续写者——我们爱国的信念,正是在祖先们爱国精神的滋养下,开始抽芽、长大,并坚定的树立起来。80后的大学生们喊出来这样的口号:在我们心中的价值天平上。祖国是最重的砝码!爱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更应该是中华子孙的美德。

  爱国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地坚持。郭明义,16年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资助特困学生180多人,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20载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倡议,600多名矿业职工积极响应;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1700多人踊跃追随;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人参与,资助孩子1000多名。他不但以德束己,而且以德树人,他的高尚行动,感染甚至教育了很多人;他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因他而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他积极献血、热心公益,他的爱心和感召力,使他一个人的力量最终形成了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以致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他不但正己,而且正人,他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端正了社会风气,增强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公正和奉献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表现为当代公民浓烈的人文关爱、国家情怀与自觉担当。这种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与良好的公民素质;外铸成社会力量,就是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

  爱国是一种深切的感情,是一种坚定的民族信念,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我们,为了祖国光明的前途,为了民族灿烂的未来,干!拼!

  篇五: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春去秋来,忘却几度悲伤花开又谢,空留一片唏嘘。——题记

  历史有多少令人心酸的过去,它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想象。文天祥他是勇敢的诗人,爱国的志士。他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叹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留下了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人生观是豪迈的,他有着坚贞不渝的信念,在他看来,人的一生有一个志向足矣!那便是报效祖国,在他看来,为祖国而死是光荣与骄傲的;在他看来,人死后一世轮回又是一条好汉,何必做儿女之状,自己的忠心永垂史册由后人鉴证,那岂不美哉,快哉!他把自己的性命与孤独一并抛向了零丁洋。任凭风吹雨打,千转轮回,他对祖国的忠心犹如海誓山盟,即使日月被磨尽了光华,万物不再充盈生机,他的心也永远不变!爱国是一首歌,它的曲需要像文天祥一样的爱国志士来谱;爱国是一组诗,他们之间需要像文天祥的爱国志士来衔接。文天祥把爱国的春风洒满天涯海角。

  文天祥不像陶渊明那样,逃避现实,他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在我看来,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与不敢”的问题。文天祥明知官场的黑暗,但他挺身而出了!即使他没有挽救国家,但是他努力了,努力就有意义,因为他不畏缩,因为他有过人的胆识和魄力。文天祥离我们很远,但我们的心却很近,因为他的爱国思想早已存活在万物之间,充盈于天地之中。

  篇六: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闭上眼睛,伸开双臂,然后深呼吸,让那股气流游遍周身,从口中缓级吐出。耳畔有的,只是那急急的流水声,响声冲天。这,是黄河水,自天上来,于壶口一收。湍急的水流带着万吨泥沙从高处冲泻而下,扬起烟雾袅袅。

  置身于此,你不能不感慨造物的伟大,竟能赋予黄河如此磅礴的气势及感召力。

  在它的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旅途的漫长,用厕的艰难,饭菜的辛辣……都化作了尘土,被黄河水冲洗得干干净净。

  我睁开双眼,,首先映人眼帘的是片一望无垠的洼地。是那种带有沧桑感的颜色,令我想起了贫疮、没落、了无生气。这与一旁的壶口澡布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开发西部成为了全国人民所关注的话题。通过此次“体验”夏令营,我们有幸来到了这里。生在大都市。我们已被闪烁的霓虹、炫目的大厦、琳琅的商品冲昏了自我,总是以发达都市的种种好处作为夸耀的资本,早已忘却了其实西部才是中国发展的根源所在。

  千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炎帝黄帝,曾在这里白手起家,中华民族由此起源神国历代皇帝那将都城定在西安,垒靠天山、面朝河;兴旺的秦朝在这里创造了长城、兵马俑两大世界奇迹……诸多事实写就了西部辉煌的过去。但为何如今的它却显得如此黯淡无色呢?是人民的惰弱,还是这里已毫无开发价值了呢?

  不!西部人民一直在努力,他们已奋斗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这里有太多的缺撼:干燥少水、土坡贫府、交通不便……大自然能造万物,却始终不能尽善尽美。然而,西部也并非是一个不毛之地,这里有丰富的矿藏;优质的教学,每年为发达城市输送大批人才;部分沿海地区的工业原料还是由西部提供的呢……

  可见,发达地区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地域的得天独厚,更少不了西部的鼎力相助!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过来的呢!今天的上海不正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浴血奋战、挥洒汗水换来的吗!但在这和平的年代里,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欣赏着迷人的都市夜景,自然很难想起那些缔造美好的人。就如同这陆地与黄河水,人们在尽情地赞美壶口的壮美,却忽略了脚下踏着的黄土,如果没有它甘愿被混浊的黄河水冲打得泥泞不堪,哪来参观者的无限神往与感叹。

  那么,如果没有西部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没有西部人民的倾囊相助,还会有今天的发达城市吗?

  篇七: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近几年来,我都准时守在电视机旁认认真真地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其间,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的人格力量所震憾,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的事迹所打动,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而感动。坦率地讲,伴随着夺眶的眼泪,我承认我被这些人物所折服。

  《感动中国》栏目的内容的确很好!

  但是,感动之后,围绕着这一栏目我也产生了这样的几点思考和疑问。

  一是为何叫“感动中国”?对于这个栏目策划时的具体细节我知道的不太多,但在我觉得,“感动中国”这个名字还是有点过大。中国是中国政府的名字,这一名称和符号怎能轻易使用。我认为,不经中国政府、全国人大的授权或同意,既便是中央电视台,也没有在栏目中冒然就“中国”的权利吧!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是在小题大作,但是动辄冠以国家的名字,办一些诸如“感动中国”、“气坏美国”等“名气大”、“震憾力”强的栏目,我认为不妥。本人才疏学浅,但我觉得,如果不用“感动中国”而换成“感动社会”、“感动国人”或“感动全国”等名字,也未尝不可。

  二是评选时是否考虑到人物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中国有十三亿人,五十六个民族,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自20__年推出十大人物以来,有些省每年都有,但是诸如台湾省等省区数年来一个都没有。此外,既然是“感动中国”那么海外华人或国际友人的事迹也能感动中国,诸如以前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他们都能感动几代人,我们的评选怎么没有这一类人?是评委的视野太窄没有发现?是压根就没计划到他们?还是他们的事迹不够评委们感动?建议今后能否以省级行政区或系统、部门为单位进行推荐,然后再由公众进行评选。

  三是公布评审委员和委员感动印象是否“画蛇添足”?笔者注意到,每当介绍完人物事迹后,主持人都要宣读一下由“某某推选委员推荐”“推选委员的感动印象是”等话语。在我看来,这好似画蛇添足。从央视介绍的看,今年的评审委员由于丹、阎肃、王晓晖、张瑞敏、易中天、杜玉波等43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人士组成,阵容可谓强大。但是,感动人物就真的是由他们两三个人推选的吗?点一下他们两三个人的名字是为了让他们在央视露一下脸,还是借他们的名气压人,好让大家信服?本来挺真实的事情反而越做越假。此外,每到最后,还要宣读一下委员感动印象,这一着真是让人很不明白。此举何意?是觉得大家不感动?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感动?还是用他们的感言引导大家感动?

  以上几点思考可能不太成熟,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栏目办的更好,希望能给国人带来更多的感动。

  篇八: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80后”,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前辈们一再的指责我们自私、没有责任感、娇生惯养、放纵、叛逆、不尊重前辈……总而言之,似乎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的身上是一点都得不到体现,似乎我们无力接过长辈们壮大祖国的重任,甚而仿佛我们会葬送了祖国美好的未来。面对一切的非难,作为“80后”的一份子,我向来不想做任何的辩驳,反正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雌是雄,历史会给个分晓。

  5·12日,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沉痛不已的日子,汶川8级大地震中不幸的消息一个一个的袭来。我下午放学后回到宿舍看到的第一条消息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当时的死亡人数只有几人。我问了一下同学,才知道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也不过7.8级,而遇难者的人数是几十万!我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只是没法想象,因为我的情绪还停留在对法国媒体的愤怒上,一下子没法悲伤。

  网上不断地发出关于灾区的最新的消息,除了怵目惊心的灾区现场以及让人忍不住恸哭的受灾的人民,还有许许多多的关于救灾的新闻,让人心痛,也让人感动。

  活跃在救灾最前线的有军人、官员、学生、护士,他们以各式各样的身份,通过不同的途径,怀着相同的心愿跟信仰,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抗震救灾。他们的故事太多了,多到我没法一一写出来,他们的行为不仅让人敬佩,也让人忍不住落泪。

  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的战士,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拯救生灵;

  大爱无私、爱学生如己出的老师,用自己血糊糊的脊梁托起了许多孩子的生命;

  白衣护士、人间的天使,他们的细心照料挽救了多少可能陨落的生灵;

  还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志愿者,他们中止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怀着对生命的同情,纷纷踏上了这块悲情的土地,不管是系统组织的,还是自告奋勇的,他们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帮助灾区的人民,他们带来的不仅是食物、衣物和药品,他们也带来了希望和全国人民无所不能的支持;

  看到疲惫不堪,双手血肉模糊的战士,看到身体下护着孩子们的老师的遗体,看到顶着丧亲之痛仍然坚持在救灾一下的警察,看到为了救病人不顾自己的身孕最后导致流产的护士,看到一切一切的大义行为,我哭了,不只是流泪。

  篇九: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在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坚守真正的高兴,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才给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我们要相信那些美好,相信它们,你和我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对身边的人而言,远离现实和功利的我们会带给他们更多阳光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还没有那样博大的胸襟,也没有高尚的奉献精神,也不要气馁,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积极的道德和消极的道德里面,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践行积极的道德,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消极的道德开始,选择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所以,我们要做个温暖的人,你我温暖,身边的人就温暖,世界也会有温暖!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取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都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篇十: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平辞职了。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推荐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有关企业管理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1200字遵章守纪心得体会范本集萃心得体会格式,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