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篇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究竟该如何提升自己,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精选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究竟该如何提升自己,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让深度学习贯穿于在我们生命的每一时刻。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奠基。当今时代是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学习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过去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入给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每一个教师必须更新理念,孜孜不倦地深度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以“活水”浸润孩子的人生,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深度阅读,做一个学习的输入者
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基尔凯戈尔认为:个体高于普遍。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绝不可能纳入其他任何一个普遍的存在。“应该把自己安放在个人的主观性之内,关心人的内在性”[1]。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不断更新学习知识的个体,打破传统的思维,从内到外积极地主动学习,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得到迅速提升!个体高于普遍才能成为可能。记得在今年暑假,7月14——7月20日,我参加了新教育在四川成都深度共读营,共读期间,我的大脑每天都在高速运转着,现场的学习氛围点燃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学习的热情!无论是台上的领读者,还是解读者;无论是台下的教师,还是周围服务的志愿者,都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卷入了这次共读活动!每天,无论是共读课堂,还是课后;无论是饭后茶余,还是晚上休息前,每一个人讨论的话题依然离不开“存着者”与“存在”、“新手与专家”等共读的话题。无论是大家针对郝老师提出问题的思辨,还是他的步步追问,无不体现了大家对学习的深度参与,没有哪一个培训活动能给我带来深层次的震撼!当我们抱怨自己每天的工作太苦太累的时候,大家可能不曾想到:深度共读意味着什么?六天的共读每天六小时,解读者仅一人——苏州大学教育学博士郝晓东老师!他就是一个铁人么?不,不是!如果不曾亲身经历过,就很难想象!他究竟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无怨无悔地站在自己的讲堂,毫无报酬地每天给我们解读哲学的奥秘?我思故我在,郝晓东老师用哲学的视角,信手拈来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向我们深入浅出地阐释枯燥乏味的哲学理论,让我们从懵懂无知的哲学的学困生,一步步变成了一个理性的思考者,让思与诗伴随着我们的人生!
新教育研究学习中心主任、著名的教育学博士李镇西教授,也在百忙之中在17日下午活动尾声赶赴活动现场,带给我们意外地惊喜!
两位知名新教育博士与我们同框,现场顿时欢声雷动!李镇西老师即兴给我们读书活动提出了几点希望!这才是我们新教育人不懈地追求的信仰——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朝向!
郝晓东老师靠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我们一起追寻着自己的教育梦想,散发着现场独特的魅力!每一个参与者,在郝老师这位指月之手的引领下,不是录入文字的机器,而是深入思考,把哲学理论融入我们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断反思我们已有的工作经验,让知识不断重构,在专业共同体中,深度参与,做一个理性的知识的输入者,并不断地进行知识重新构建,这必将给我们教师的专业化提升带来一次次质的飞跃!
三、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工作实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是一盏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向着那明亮的地方砥砺前行!这次共读,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我们不断要利用我们自身的元认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坚定自己的信仰,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靠我们所有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活出来”,绽放自己精彩!著名的哲学大师杜威认为,“相信在人类经验的所有部分中,一切事物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思想本身只是完全生物学上的人,为了应付环境而进行的踌躇不决、搜寻摸索的努力!”[2]所以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必须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利用专业知识,不断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让自己“活出来”!此次深度学习,让我更加渴求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因此我在2023年春季有幸加入了新网师。加入新网师以来,除了认真努力完成新网师规定的课程预习作业和过关作业之外,我每天坚持打卡,每天撰写读书笔记,每天撰写不少于1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雷打不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3春学期,我在新网师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学习中,在来自全国将近五百人的课程学习共同体中我获得第16名的好成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23年秋学期,我被《缔造完美教室课程》组,聘为课程综述的撰稿人,两次作业优秀,第一次优秀者仅两人,第二次作业四人,而我的作业还被选中在新网师课程第六讲线上分享(仅两人)。承担新网师“双减”家长调查的九个家长问题的第三个问题解决的撰稿人,文章在新网师教育公众号好发布,我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因为自己的坚持,才有自己满满的收获!在成都共读活动中,我有幸被选中做一天的课程综述,工作组要求在第二天下午六点前完成,而我自己本身也有“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而这样的机会仅仅只有四人!这意味着我的学习能力被新教育学习中心的高度认可!我不负使命,第二天准时交稿,课程综述也赢得全国各地参会老师的认可!迄今为止,我已经在新网师公众号发布文章十余篇。
我们要不断用哲学理论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们要学会不断和自我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让知识不断浸润我们的生命,让教育的本质不断得到显现。新教育就是要回到源头,像孔子一样当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一个老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成为教育的启发者,当一个工具被公式化的时候,容易让一个人身心分解、职业倦怠,所以容易产生不幸福的想法,我们身心工作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不能仅仅做一个教书匠,更要成做好学生的榜样,让自我的价值得到自我实现,这才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本质所在!
四、不断思考,彰显生命的真实存在
学习意味着成长,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思想说再见,每一个教育人都要坚定自己的信仰——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须不断地学会舍弃,放开自己!对当下自己的教育生活做一种选择,不能左右逢源,否则我们就会陷入极端痛苦的深渊。所以,每一个人每天都会面临着选择,为当下选择,既然成为一个新教育人,就应该活出自己生活该有的样子吧!选择了新教育,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思考,不断彰显自己生命的存在,专业化的学习会给我们练就了一双翅膀,让我们在不断地重新选择,活出来教育者应有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向着专家的方向迈进!所谓专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要有自己的领域,有一项是自己最擅长的;2。长期地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3。强大自己。让教育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存在!在当下,大部分高手都需要有财力、人力的支持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研究实践更有挑战性的课题和项目,不被认可的高手由于缺少了资源的支持丧失了提升卓越水平的机会,即使你有某个领域内的高水平,由于不被人知道,就无法向高手和专家汇聚,因而也就无法提升社会的效率和效益,失去了再提升和发展的机会,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让别人认可也是高手自己的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有追求的人需要主动地“让别人知道你”。你的厉害要让人知道!你必须主动做工作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躺在自己的“舒适区”停滞不前,通过持续不断地工作来赢得大家的认可,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这对自己和社会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五、笔耕不辍,做一个理性的输出者
只有干活才能成为高手,但是真正的长进在干活后,好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活干得不少长进却不大?“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好多人看起来忙忙碌碌,但是仅有少数人才真的下功夫在自己所研究的工作上,并为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而深入思考。”[3]“虽然参与实践本身可以提高个人的水平,但毕竟这种提升是有限的,真正的提升是在完成任务后,是否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4]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和锤炼,将个人的经验理论化,成为未来可以复用的模式、框架等,并可以指导他人的工作实践。而那些成为操作工的个人就是欠缺了让自己的实践转化为理论,欠缺思考总结和提升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要不仅要能解决问题,还要能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主动发现问题,着手解决和优化问题。总结提炼是所有成就中最核心的问题,除了总结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提炼和提升自己!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学生的课堂内外,还是校园内外;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不仅要有积极快速地反应能力,及时解决好问题,更要在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并提升自己,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形成理论体系,笔耕不辍,做一个理性的输出者,让这些理论及时化作前进的动力,让教育“活出来”。这样的写作在这次成都共读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这场共读盛宴,瞬间在朋友圈刷屏了!不仅如此,共读随笔形式多样:有美篇的、有简书的,还有今日头条的……其中,冯春柳老师用诗意来表达自己的共鸣,李苑桃老师的共读随笔持续在“今日头条”发布,成了读者心中的“网红”!同时,还有更多的精彩依然继续,成了新网师新教育学习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随着师德师风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新教育团队的专业引领下,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努力耕耘下,只要不断地深度学习,更新观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体系,“活出来”教育应有的本质,做好学生教育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就一定会让教育更加出彩!
篇二: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我之于乡村教育,已经近30年了,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坚守师范教育的初心,担当责任、兢兢业业,用生命谱写教育的乐章,用慈爱的雨露催开最美的花朵,做着最普通却也最不平凡的工作。
1992年师范学校毕业那年,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任教,那所小学是周边十几个村子唯一的一所小学,学校设施条件简陋,教师基本为临时代课教师,我的到来为这所小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村里的干群都像遇上一件幸运的事,乐呵地张罗着我的食宿。
“L老师当年刚从师范院校毕业,亲切,美丽,认真,她担任班主任工作,有这样的老师当时我们感觉很自豪,她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来自上海的心理咨询师史春燕这样评价我。
在上海做教育心理咨询师的史春燕,是我师范学校毕业后所教的乡村小学的第一届学生,提到我,春燕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的,“成长的路上,遇见很多位老师,但遇见L老师,是我小学阶段最宝贵的经历。”
当时我担任小学语文老师,同时也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相对那些代课老师,一个经过师范教育的科班老师对于乡村的孩子们来说是渴求的,好奇的,向往的。因为一个拥有学识和青春活力的老师是热情奔放的,课堂是有活力的,交流是知性、温暖的,所传递给孩子们的也是积极的正向的能量。
我的讲课风格虽然认真严谨,但也不乏生动有趣。尤其是作文课,我会认真组织开展实地观察体验活动,我会亲自带学生去春游,去亲近和体验大自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发挥写作的创造力。
“她的语文课有种神奇的魔力,我就是在那时候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和作文的,现在深知学好语文有多重要,我现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基础,我正在写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书。”史春燕说。
一个好的老师是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的。
虽然时隔近30年,但回忆起当年第一届的学生,我仍然记忆犹新,“这个学生当年很特别,很有个性,作文写的特别好,也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讲比赛。”那时候,由于史春燕的作文写得很好,我总会在批阅时给予很高的评价和鼓励。有一次,史春燕在写一篇作文时把一篇经典的范文照搬到了作文里,我在批阅时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此文虽来自范文,但仍可以看出你阅读广泛,希望你能够创作更多属于自己风格的文章,成为写作道路上的先锋,加油!”
短短两句评语,没有批评和指责,皆是满满的爱与信任和接纳。没有人知道这两句评语给当年那个小小年纪的孩子带来了多大的信任与力量,而这份信任与接纳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一盏启明灯,一直伴随着这个孩子前行。
信任是最伟大的力量,信任不容被辜负,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春燕同学作文满分,语文成绩居全乡镇第一名!当时我任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这就是信任与接纳的作用力,后来她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写到:“您拿爱和信任浇灌我,我定会绽放姹紫嫣红的花朵,您是辛勤的园丁,我是怒放的生命”。
因材施教是教育最重要的技能,它需要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渴望被“看见”,因为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被“看见”,并确认被接纳,生命的活力便流动起来,这就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岁月已过去近30年了,我和春燕电话时,她依然清晰记得在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中的作文,要求是以第三人称写一篇自己最亲近的人物,她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我的L老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当年那个通迅还不发达的时候,春燕同学升入中学,而我也调往其他乡村学校,就这样慢慢失去了联系。她说:“后来我找寻过x老师,但一直没有联系上……”终于在时隔几十年后的2023年,春燕在其他同学的帮忙下联系上了我。再见面,依然亲切熟悉,好像跨越时空,再次回到校园,过去的校园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我问春燕同学:“都几十年了,为什么还记得这么清晰?”
“因为您曾照亮过我,这份生命的感动与温暖一直陪伴着我。”
我说:“上学时都没有给过你任何偏爱。”
“上学时您的爱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这比偏爱更宝贵。”
今天的她也就成了我,但能力远远超越我。
现在的史春燕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这是一份自助助人的工作,咨询师自身需要专业,温暖,对来访者需要耐心,包容,接纳。“我始终记得L老师对我的信任与接纳,这是一份爱的能量,我也一直把这种爱传递给我的来访者,给予他们支持与接纳,这些年先后疗愈了数千名抑郁和焦虑的患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爱出者爱返。我用最朴素的爱和最本真的初心,践行了一个教育者的使命,用生命影响了生命。
春燕同学的故事只是我一千多学生中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教育工作是辛苦细致的,然而收获却是甜蜜丰满的。今年国庆节,我意外地收到一群大孩子的邀约,他们都是我二十年多前的学生,现分别在南京、上海、徐州等地工作,看到昔日调皮捣蛋的小不点,变得如此成熟刚毅,甚是欣慰,当他们表达感谢,思念的话语时,我这才真切地感到自己工作的神圣和伟大,我这个乡村孩子的“引路人”当得无怨无悔!
扎根农村教育30载,我不仅坚定了对工作的热爱,更是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这份对生命成长规律的敬畏和热爱,延伸到对学生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信任、包容和接纳。
教师是黑暗中的先行者和燃灯人。但愿我自身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那道光,让更多的灵魂因为遇见我而发生质的改变,成为国家栋梁!
篇三: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清晰地记得,十二年前师范毕业的那一个秋天,我怀揣着对三尺讲台的热爱,步入了我陌生的教师生涯。刚入职时,想象着站在那神圣的三尺讲台上,内心多少会有些许的紧张,但真正和孩子们见面的那一刻,那种忐忑不安,那种紧张的情绪便烟消云散了,看来我是与教育职业有缘的。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我虽然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各种辛苦,但仍保持着一颗火热的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记得自己带的第一个班是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无论是课间玩耍,还是在课堂上的学习,都会有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这样的事需要我及时冷静地去处理。除了白天上课,有时还会像学生一样背着沉重的“作业”回家。虽然辛苦,但是每当第二天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那一刹那,看到一张张天真的笑脸,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突然间觉得自己满血复活,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感时常宽慰我的心。因而更加坚定信念,沉醉于教学之路。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为了满足孩子对各种知识的渴求,我主动给自己充电,时时更新自己。有人说:如果孩子需要一碗水,那作为老师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水也是不断更新的,新鲜的水。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每一位老师,都想把自己的所知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是学生更快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和掌握真理的引路人。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我深深的知道将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是多么重要啊但这单单只是传授知识,我更着重通过实践活动达到育人的效果。我经常在班级里组织一些主题小活动,回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家务活,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体会到父母教育自己的不容易;班级里组织一些同学之间体现互帮互助的小游戏,让学生们在玩中感悟到团结互助的力量之大;组织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实践价值……我并不苛求每个孩子都能考一百分,也不要求每一位孩子都能完美的跑到同一个终点,我关注的是每位孩子在这一过程的所知、所得和所感,在和学生的相处中,我主动创设融洽舒适的师生关系,愿意做一个学生的大朋友,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一个整天厉言厉语的老师形象。教育爱基于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是源于童心的爱。师者的“灵魂正以信仰、希望、爱和敬的形式移情于其学生的灵魂中”,它是引导向上的爱
因此,我一直以来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用心上课、好好批改作业,做好自己各项分内的工作。这是作为一位老师最起码的底线。我还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由此可见,为人师表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教育力量。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印象最深的的一件小事,我们语文教学中有一项作业是习字册描红,作为老师,我们总是在要求学生在描红的时候做到描红不漏红,要做到根据所提供的字贴上的例字工工整整的去书写,把每个字按要求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而我总是讲解的更加细致,具体到间架结构和笔画的起落位置和角度,另外我们还忽略了最简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老师的批改字体。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等第,作为老师也应该工工整整的去书写,为学生们起到一个示范性的作用。这样学生在耳濡目染下,也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
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智力生活就会达到一定的水平。作为一个好老师,要有一双慧眼,要能随时随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这个闪光点是微乎其微,但是在老师的眼里,要把它无限的放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是夸出来的。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两句话,可能会给学生我们想象不到的影响。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让学生自信心倍增,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存在感。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学生,他基本上是属于班级里的后进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差强人意,我看在眼里,更是急在心里。有一次,在做基础题看拼音写词语时,他有三个词语居然写正确了,我趁机表扬他:“小明,这次的你能够写对三个,说明你用心学习了,只要努力,下次说不定会全对的。”类似的小细节经常发生,渐渐地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的表现一直是稳步向前迈进,到了期末考试,他居然考得很不错,连家长都有点不相信。可见,教师平常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影响之大。反之,教师的批评指责也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偏激、攻击的行为。所以,在学生犯错时,作为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时也要讲究语言的技巧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思想也有所不同,他们所具备的优势也不一样,有的语言智能特别突出,有的同学运动智能特别突出,在运动场上,常常会看到他们不一样的风采,我们老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特长与其成功之处,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能够真实得感受到老对他们的信任,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之强。每一个教育的机会我们都要把握住,例如当学生正确的回答了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时,或者自己突发奇想,有一个很好的灵感,或者有一个很新奇的创意时,甚至有一个小小的善举,教师都要用愉悦的语气给予他们最真诚的赞赏。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上要所好,下必盛焉”,一个人可以影响一批人。我深深喜爱着教书育人这一意义远大而平凡充实的职业,我也会为能成为家长和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而继续努力。
篇四: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虽然这本书不容易理解,但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要细读,并且细读一辈子。有人说孩子是花草树木,老师是园丁。事实上,儿童比花草树木复杂得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得多,尽管他们有着共同或共通的法则。
“德为师之本”,自从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对得起每一个孩子,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
当然,我们教师在要求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于一些学困生,我认为首要的不是补“学习”而是补“信心”,只要他们有了自信心,有了积极性,他们才会有主动寻找适合自己方法的动力和冲动。
特别是乡村的学校,班里淘气任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老师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也曾遇到家长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农村和城里的家庭不一样,想法也很朴实。例如每天中午和下午的放学时段,我们班都会有一部分后进生愿意留下让老师“开小灶”,一部分家长就不理解,他们觉得放学晚了会耽误他们回家干农活,干农活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其他教师也很茫然,觉得这样做值得吗?但身为教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渴望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渴望泛绿的权利。用心去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
由于我的勤奋和专业,我能感觉到学校领导及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每年的课务分工,我都能啃到最硬的骨头,接到成绩最落后的班级。每接手这样的班级,前几日真的是夜不能寐,孩子们的那种状态和习惯,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五十多个孩子的作文,不要讲什么语言优美,就连句子能写通顺的都找不出几个,居然七成的孩子不会拼音。无奈之下我把一年级的声母韵母表长期地挂在了黑板上,同事们见了,都问我怎么还弄这个,我“神秘”地笑了,没办法的办法。好在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接受能力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同学们也知道了我的用心良苦,我的爱心和耐心很快让孩子们顺利通过拼音恶补关。
由于孩子们作文差,批改作文就成了最让我头疼的事情,为了能让他们在日积月累中有所进步,我总是细致地修改每一句话,有时候,批语比孩子们的作文写的还要多。孩子也在我眉批、总批的一句句叮咛中渐渐有了起色。就这样,心系着孩子,肩扛着责任,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满意的成绩,后来还居然作为成功范例在全镇进行了观摩学习。
亲其师,信其道。我认为只有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能喜欢其所任教的学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呢?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想,只要与学生真诚相待,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就算是一年级孩子他们也会敏感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而迎合我们的任何努力。惟独教师与学生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教师也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灵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相信只要我们对孩子充满爱心、信心和耐心,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好好学习。
“做自己内心认可的事情,去探寻人生的终极价值、本质意义,自然终会让我们的人生蓬勃绽放。”其实,我们老师做的就是一份良心活,每个孩子与我们教师而言是千千万万分之一,但他们是每一个家庭的唯一希望。我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入职以来我连续六年任教的都是高年级语文,虽然同样的课本教了一年又一年,教材已经熟悉了,但学情不同,仍然坚持每晚备教材、备学生、改作业。大家都知道我们白天的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平常还要完成诸如达标、验收、创建的活动资料,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然而,分身无术。我只能每天把未批阅的作业带回家去完成,加班到九点多十点是常有的事,甚至更晚。甚至家人也不理解,他们会觉得你怎么会这么忙!每当他们看到我忙碌的样子,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迁就我,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长期的加班熬夜用眼过度,导致视力模糊,看东西始终有抹不去的三个黑点。繁琐无尽的工作我只能一拖再拖,但一想到后果就有点担心手下的这帮孩子,这样坚持了半年后不得不去就医,检查结果是眼睛提前衰老,造成玻璃体浑浊。医生说治疗效果不会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严重。
只要病情有所缓解、拥有一线希望,我还是要努力。因为我们班的孩子与我已经融洽的像个朋友和家人,有的孩子竟然说我就像他们的妈妈,特别是那些差生会因为我为他们操碎心的状态而努力进步、努力迎合我的辛苦,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的信任,并且继续创造那种心灵上的默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从来没有捷径,它像树木慢慢的生长、年轮的慢慢扩展,以至于枝叶繁茂和硕果累累。教学之路注定是一条勤劳如农人的辛勤耕耘。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一直在路上。既然命运选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
篇五: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身为教师,黄xx同志生前以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职业态度,坚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极其负责。他常说,自己有一身本领,想尽快教给学生。即使在出差途中,他还在修改PPT、查阅资料,利用电话免提为学生远程授课。在癌症手术前两天,他还在为学生收集资料。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黄xx的身上,闪耀着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操,让人们看到一名好教师应有的样子。
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是传统文化一以贯之提倡的师德师风。现实中,有不少像黄xx、张桂梅一样的人民好教师,把教育事业当成毕生理想,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他们就是人们交相称赞的“红烛”,燃烧自己的美好年华,照亮下一代的成长之路。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上出现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老师”的角色在人们心目中发生了一些改变,而部分教师的自我职业定位也在松动。在培训班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培训班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课程服务,学生在完成短期培训学习后便终止了这段师生关系。客观来说,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
而对于学校教师来说,由于日益复杂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他们在开展教育时也有诸多顾虑。对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学生家长普遍寄予孩子更高的期待,有的教师难免为了满足这种期待,或者为了躲避由此引发的矛盾,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理想的职业状态;在大学校园里,成年的学生拥有更多独立行为能力,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和反馈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处境,这也让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感到焦虑或“犯怵”。
让教师重拾师道尊严,尊重教育工作者的传统价值和职业底色,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在千千万万种职业中,教师这份工作确实具有特殊的价值。“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下一代的园丁”“让学生踩在自己肩膀上的人梯”……种种对教师的特殊称谓,已充分说明了教师职业非比寻常的伟大意义。可以认为,选择了这份事业,就选择了一份担当,就注定要在耕耘和奉献中度过职业生涯。
有些教师感慨,虽然对黄xx式的教师很敬佩,但自己能力、精力有限,还有家庭生活的羁绊,很难如此不遗余力地付出。其实,教师的职业状态,主要取决于内心的态度。坚持为学生尽责,对教师事业尽责,遵守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规范与道德,这样的教师就称得上是无愧于内心、无愧于教育事业的好教师。与此同时,社会也要理解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进一步在工作和生活中为教师成长做好保障,让教师获得体面的待遇和应有的尊重。
总而言之,师道尊严是相互促成的,好教师离不开对教育理想的内心遵循和坚守。教师关心学生、坚守教育事业,学生自然也会发自内心地尊敬教师,把教师视为人生路上的导师和引路人。心怀教育理想,用奉献精神去熏陶学生的心灵,教师也能不断获得激励、实现职业生涯的成长,离好教师的目标越来越近。
篇六: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做教育,要么热爱,要么离开。
——题记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走过了二十个春秋。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的确,教师是孩子理想的导航者,美好心灵的缔造者,智慧和技能的传播者。二十年的青春与爱,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教书育人的角色,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收获更多的是感动与快乐。
一、用心灵去倾听
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不仅注重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还十分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心灵对话是我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巧妙的教育方法,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喃喃细语和恰当的鼓励,让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的人格的平等和相互间的尊重,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扫除了心灵的障碍,也增加了师生深厚的感情关爱。
相比优等生,我更偏爱学困生。我很在意那些做任何事情都一般的学生,他们其貌不扬,沉默寡言,淹没在芸芸众生中,为了接近他们,我总喜欢请他们帮点小忙,比如说到办公室给我拿点东西,把课堂作业本交给某某同学等,这本可以由几个优秀的学生去顺利完成任务,我非得带上他们这样的孩子来完成。渐渐的,我发现教室里,操场上开始多了他们欢快的身影,我知道孩子如果犯了错,老师大声的呵斥,只能钝化他们的情感,导致更不好的后果。我班有一位非常调皮的孩子,他学习无心、纪律散漫,经常说脏话,辱骂同学,开学这两个月来,每天少不了同学、家长,还有科任老师的告状令,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是焦头烂额。我第一次找他谈话时,他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架势。我并没有责备他,给他整理整理衣领,拉着他的手让他靠近我一点,和他心平气和的说话。也许非常少见的宽容和“恩待”,让他感觉很意外。看表情,似乎对我打消了敌意,也愿意听我说道理,但是从头到尾还是不说一句话,就是不表明自己的态度。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家庭里缺少爱的温暖,父母感情不合,也为了这个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经常的吵架,父亲脾气很暴躁经常责骂孩子,甚至殴打孩子。还把为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推到孩子母亲的身上,母亲感到很无助,面对我也禁不住的掉眼泪。看到这种情形,我心想一定要尽力帮助这个孩子。农忙季节没有人接送,我就把她领到家里,一起吃饭,吃饭时我不住的给她夹菜,并叮嘱他慢慢吃,当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红红的,在学校这种表情都是很难看到的。
由于他学习成绩不好,在课堂上从不愿意听讲,更不愿意回答问题。我是总是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他的兴趣,提高他的自信。课后有时间我也会辅导他,教他自己认为“最难的”写作文,有一次他写了一篇作文《X老师,谢谢您》,虽然语句不够通顺,但真实的流露出他对我的情感,我在班中读了他这篇作文,同学们为她的进步感到惊喜,不约而同的为他鼓起掌来,他很感动,从此好像变了样,毕业时他的妈妈含着泪对我说:”X老师,我的孩子多亏了您的教育啊!”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我不在原单位教书,教师节他还发给我一条信息:老师,我很想念你,我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教诲,祝您节日快乐,家庭幸福。读到这些信息我的眼睛模糊了,从那以后他经常打电话问我一些问题或汇报他的学习情况。从教以来,类似于李同学这样的孩子,我从不放弃,我愿坐下来,静静的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去唤醒他们那颗混沌的心。爱出者爱返,他们的进步让我充分体验了教育工作的成就感。
二、育人先育德
育人先育德,德行始于心,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教书育人。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我不忘记师德学习,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三重收获”的观念对我启发很大,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研究教学,在教育的过程中,细细的去体味着教书育人给我带来的幸福,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孩子,我今天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教学五认真,我从不含糊。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积极进取和勤奋的敬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班级管理对我来说,也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是我发光发热的动力源。
三、尊重家长促教育
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代替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念、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中,两个塑造家没有相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日常我非常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班级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家校合一的作用。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要放下架子,经常的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与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不断促进我们的工作。
四、深耕教育促成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耕耘就会有收获,坚持不懈的探索,教研路上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我所任教的班级在全镇调研测试中每学期都是名列前茅。在每年的年终考核中,我多次被定为优秀等第。任职来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特别是在县级优质课比赛的活动中,一等奖的成绩回馈自己的努力,在市级优质课中我再创佳绩。荣誉只能代表行进的脚步,我不会止步于此。做教育,既然深爱,就会不断学习,不断汲取,用人生与奋斗书写教育新篇章。当前又沉醉于教研工作,我将不愧对“带头优师”这个称号,倾己之力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为科研增添新高度。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师德为伴,倾力而为,世界总会展现靓丽的一面。
篇七: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公元2023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年之后。
蓦然回首,我的从教之路已经延伸到第二十三座路标前。处在这不前不后的中年期,青年时的浮躁已慢慢积淀,通过学习十九大精神,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饱经忧患,坚韧不拔,含辛茹苦,伫立于深厚的大地,支撑着金碧辉煌的屋顶”,这就是教师吧;“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双耳,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就是教师啊。虽难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教师的一生不就是在像夸父逐日一样,孜孜追求着做一个更好的老师吗?
几日前上网,一个已经毕业了十一年的学生向我问好。闲聊之中,也许是感觉到了我的疲累,他打过来一句话:“老师,您还是像当初教我们那样,恨不得学生们个个考上清华北大吧?”这话弄得我一愣,什么时候给学生留下了这个印象?正待否定,他的下一句话却让我彻底无语了,“那时你的课堂纪律是最好的,但我们不是怕你,是尊重,我们课下经常议论这些教我们的老师……”
感动,扑面而来;暗潮,汹涌而至。长久以来积聚的身心负重似乎一下子就卸掉了,轻了许多;却又好像背上了包袱,重了许多。原来,我对学生们的爱、信心和期待,早就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尊重啊!可是,当时我未自觉,只现在,我才自知。
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对于学生,我很少夸奖,严格要求倒是家常便饭,只是很少会疾言厉色,讽刺挖苦吧。古人有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深知,教师的一句话,也许就会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伤了学生的自尊,有时就像伤了树的皮,怎么也不好弥补的。
记得,当课堂上有说话的学生时,我会尽量用眼神示意,在我的注视中,学生便会聊兴锐减,收敛许多;当课堂上有思维停顿以致打瞌睡的学生时,我会通过走动以示提醒,或经过时轻拍她的胳膊或肩膀,不方便近身时就干脆提问,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当有学生溜号时,我会不动声色地把他的书给翻到当前学习的地方;当发现课堂上有做别的作业的学生时,我会将他的作业本合上,示意学生收到课桌里,让其摆正语文书;当自己在课堂上气血翻涌,要压不住火时,我会停下几分钟,然后继续讲课。
于是,有一次在二年五班上晚自习时,局部学生因为一道数学题而引发了躁动,我没说什么,只是用眼睛注视着那里,渐渐地声音平息,以致鸦雀无声后,付玉峰给了我一句评价:“老师的眼睛能杀人吧”;在我多次强调了语言点,而提问时大部分学生依旧掌握得不理想时,我短暂的沉默会让不少学生低下头,似等待着暴风骤雨。见此情形,我批评之余又鼓励他们时,张宏旭大声地喊了一句:“老师,你对我们有这么大的信心啊”;在二年六班上课,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对古人颇有微词时,对于我对古人高智商的回答,蔡红日也弱弱地说了这么一句:“我们智商这么低,你怎么还愿意教我们呢?”这些问题,我回答不了,只能报以微微一笑。
偶尔,在走廊上也会听到这样一句“哎呀,下节是语文课,还没背熟呢,快回班。”虽然过程性评价的记分政策对学生学习的刺激与促动功不可没,但学生如果心中真的没有语文的立足之地,又怎会在乎背与不背,分数几何呢?
教人以知,授人以用,这是教师的天职,所以教师无权选择学生的“良”与“莠”,只会用心去“传道受业解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从教;但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严格去督促学生,却是我自己的决定,尽管这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还要辗转于痛苦和意志之间,徘徊在学生和孩子之间,但静下心来,却也会觉得满心充盈而光荣。
年年岁岁,是学生用青春把我装点;岁岁年年,是学生让我不再孤单。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已努力去做那追风少年,似水流年里,一直会有他们不变的笑脸。此时此刻,我只想静静体会,一生有他们的温暖。
篇八: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总认为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最让人感动:“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爱是生命之源,没有爱的旷野是荒凉的,没有爱的生活是乏味的,没有爱的社会是野性的,而没有爱的教育更是苍白无力的。
记得夏丏尊先生曾把学校比作池,把学生比作池中鱼,把师爱则比作池中水。试想,如果没有师爱,那学校就是无水之池,学生就是无水之鱼。呵,无水之鱼,其景何惨!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是导师,应是慈母,还应是朋友。
一、给学生以导师般的厚爱
我爱我的学生,但我知道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与严格相结合。我也知道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他们就是一株株正在成长中的小树,如果不削去旁逸斜出的枝杈,那他们的思想也许就会扭曲。于是我要求我们班的学生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人,因为尊重了他人也就尊重了自己;一定要洁净,脏衣服谁都不爱穿,那么整洁的环境就要靠大家维护;一定要真诚,这是赢得友情的最好办法;一定要守时,不能做到守时就更不能做到惜时;一定要遵守校规,不要认为那些都是小事,如果小事都做不来,那大事怎能成等等。这些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而需日积月累的提醒与教化。
我很幸运,我的学生都很乖巧,三年相处下来,他们没有顶撞老师的,没有值日劳动溜边的,只要我问他们事情,他们没有对我隐瞒实情的。当然这其中的教育也不乏插曲出现。
被班级同学尊称为强哥的学习楷模,劳动先锋,甚为学生信服的小强同学,晚自习顶着一头的细波浪出现在班级,班级从未有学生压波浪,更何况是男生,其私下的影响可想而知。但我并没有因为他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得意门生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也更想让学生知道老师会公平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学生。当时我对小强的的态度很明确,别的同学都没有这样的错误,小强更不能有,有就必须改——马上洗掉,这是校规,更是班纪。小强很犟,怎么都不肯洗,事情真的持续了又一节课,真是颇费一番说服与开导,再加上李老师、梁老师的合力,终于,有样的小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更让我意外的是小强居然主动把一盆水端到了班级,大大方方的在全班同学面前把头发洗了,那一刻班级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中我知道我做对了。
其实现在想来,那一刻受影响的又何止是我的学生,我不也从中感受到了勇气与模范吗?
二、给学生以慈母般的仁爱
教师要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容忍学生一次次地“旧病复发”,更要像母亲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一样,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
小斌是八年级入的班级,他没受过入学教育,加之是重组家庭的孩子,父母曾因在外种地把他寄宿在亲属家,入班仅一周就表现出极差的自律性:垃圾乱扔,上课爱做小动作,爱接话,爱吃零食,很少完成作业,还爱迟到……与班级同学可谓格格不入。怎么办?不能置之不理,只有多管齐下,让他尽快融入集体方为妙。首先我和他谈话,让他说说自己有哪些和同学比不足的地方,他居然把毛病都列举出来了,我问他想不想改正,他很诚心的说想改但怕没长劲。知道孩子的本性是好的,有改正错误的想法,于是我把他和卫生班长安排在一座,让班长时刻从朋友的角度提醒、纠正他,使他接受。同时我又电话与他的父母沟通,请求合力,请他们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鼓励与表扬。又借劳动中他的不怕脏不怕累及时的表扬。随着合力的显现,他的表现不那么突兀了,虽然现在他的身上还有一些缺点,但却已真正成为我们优秀集体中的一员。
所以我说,对于那些特殊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慈母的偏爱,多倾注一点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更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也许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三、给学生以朋友般的挚爱
有人说:“师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师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的确做为老师就是要在一点一滴中关爱学生,更别说班主任了。
我们班的学生说我年轻不像妈妈,像大姐姐,我于是也就像姐姐似的去关爱他们,照顾她们。住宿生离家在外少于父母的呵护,于是平时对他们的关爱便多了几分。小言严重伤风了,给我打电话,请晚自习假,一问,还没吃饭,于是我特意去给他买热面送到寝室。热气腾腾中,不知道是蒸汽还是什么原因,他的眼睛竟然有些湿润。小义胃肠感冒,我派学生连夜去陪他到医院打吊瓶,下晚自习后我又专门到医院去看他,我知道那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我想让孩子知道妈妈不在身边还有老师这个姐姐在。有时因为家远,中午或晚自习前就在寝室休息,学生知道后就带好吃的去找我,和我聊天,和我分享她们的喜忧,那一刻感觉自己也仿若回到了学生时代。
的确,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有时比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班主任的爱应比母爱更细腻,应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这也许就是人们说的班主任既是老师又是慈母,还是朋友吧!
尽管我的班主任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我的学生尽管不是最优秀,但他们确实是在成长,在进步。几年来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连年被评为校优秀班级,寝室连年被评为优秀寝室,我们的团支部也被曾评为县级优秀团支部。
有人说“你不能做青松,就做一棵大树;你不能做大树,就做一棵小树;你不能做小树,就做一丛灌木;你不能做一丛灌木,就做一棵小草。总之不管做什么,决定你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老师就是一个爱的传递者,传播者。在传播爱的时候,你又收获了爱,你得到的爱就会越来越多。那就将我们的爱的雨露遍撒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来浸润我们和学生们共同的前程。
最后我以仿写冰心老人的话作结:
疼爱在左,严厉在右,隐在成长路上,随时勉励,随时普照。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精选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征文,2023年幼儿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农村追悼会悼词,建队纪念日主题云队课,蘑菇种植过程记录,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