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8人,及格率83.33%,平均分81.7分,最高分100分。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甄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8人,及格率83.33%,平均分81.7分,最高分100分。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是让学生: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3、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5、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
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5、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6、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
2.圆锥……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5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
2.空间与图形…………9课时
3.统计与概率…………4课时
4.综合应用……4课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册重点难点及关键:
1、教学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教学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3
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确实抓好复习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贯彻《课程标准》,重视复习的针对性。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二、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三、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四、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五、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六、在复习过程中,我们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的备课,重点要抓住二点:一是要把握教材内容,善于提炼和归纳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二是要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
七、我们在制定复习计划、实施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复习单纯为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防止在复习中不适当地加重学生过重负担,大量挤占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只重少数学生提优、轻多数学生提高和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错误做法,应该把复习看作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克服复习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
3、克服复习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提高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做法。
4、克服复习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
5、克服复习中只注意课本,不关注课改和(标准)的做法。
八、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巩固知识、整理知识。4-5周
第二阶段归类训练发展提高3周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查漏补缺2周
九、复习的基本策略
1、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以练为主,且以学生自己笔练为主,应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常见复习时有的课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或者以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应答为主。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大多没有以学生动笔练习为主的效果好。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获得提高。
2、整理知识,学生为主。整理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一环。常见在复习时师生通过一问一答由教师将知识整理出来,我们认为整理知识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当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实践证明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己为主,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来整理知识,学生容易理清知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记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查漏补缺,调查为先。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复习课之前,作些摸底调查也非常必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1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并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5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并在讨论中确认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在统计表右边增加“投中的比率”一栏)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引入百分数。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指名说说16/25、13/20、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
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指名口答改写结果,教师板书。
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1)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2)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进一步示范64/100的读、写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2题。
提问:根据题中的百分数,你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哪些直观的印象?
三、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第(1)题。
启发: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由此,你知道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吗?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2、指导完成第(2)题。
3、提问:通过解答上面两题,谁来说说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十四第3题。
告诉学生: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这是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练习十四第4-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说一说什么叫做百分数?
2、出示判断题
(1)一种商品降价15%,现价是原价的15%。…………( )
(2)大于45%而小于46%的百分数不存在。……………( )
(3)有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师:如果把地球总面积看作100份,那么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占多少份?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指名说一说比是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师问:你是怎样将百分数改写成比的?先读题,说一说题中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独立完成并汇报。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第(1)题。
5、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指名口答。
思考:如果将65和35相加,结果是多少?
6、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完成后师指出: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大于100。
思考:如果将佳美超市的营业额看作100份的话,至诚超市与大达超市各应看作是这样的多少份?
7、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延伸
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
师小结:若两校总人数相同,则女生人数也相同;若两校总人数不同,则女生人数也不同。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见解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3课时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2-15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1、出示例2。
师问:1.15倍是指什么?110%是什么意思? 讨论: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多少的方法?
师再问:求谁完成的个数多?
2、师明确: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是要比较1.15和110%这两个数的大小。
二、讨论比较方法
1、师: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2、组织交流讨论结果。
归纳:(1)可以把1.15改写成百分数,与110%比较。
(2)也可以把110%改写成小数,与1.15比较。
3、体会互化方法
(1)师问:怎样将1.15改写成百分数呢?
师板书:1.15=115%
(2)完成比较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想一想:那怎样将110%改写成小数进行比较呢?
三、归纳改写方法
1、完成试一试。
师呈现去掉中间环节的两个等式:
0.3=30% 0.248=24.8%
问: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师:根据刚才总结出的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想一想,怎样直接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呢?
指名说一说,并相机总结。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师:再说一说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发现进行逆推,并在应用规律解题的基础上,适当总结。
3、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13-15题。
(1)指名说一说:1.36和3.9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和结果。
(2)师:200%和0.7%是怎样改写成小数的?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4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6-20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
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小黑板出示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百分数。
0.12 1.8 5 0.07 0.109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小数。
106% 0.8% 34% 200%
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引导讨论。
师问:你会用百分数表示上面的分数吗?
(3)师根据学生发言评点两种方法。
方法一:将分数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方法二: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教学方法一。
师问:分数可以怎样改写成小数?
指出:在除不尽的情况下,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教学方法二。
(1)师:有时候,也可以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例如:3/5=60/100=60%
(2)像这样很容易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还有哪些?
(3)这种方法有没有局限性呢?引导学生思考。
(4)引导归纳: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这种方法有它的好处和局限性,同学们要合理善用。
4、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归纳。
师:根据以上学习,说一说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师: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1)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先将分数化成父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不能的,用除法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除不尽时,要保留三位小数;
(4)百分数化成小数,要注意运用约分和通分。
2、完成练习十四第16题。
独立完成、评价。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四第17题。
先分别说一说:4/7和9/11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125%和0.6%改写成分数的过程。
4、完成练习十四第18题。
提醒学生:能化简的要先化简。
5、完成练习十四第19、20题。
指名分别说一说每组中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5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推、迁移旧知,掌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4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探索列式。
师问:如果要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计算。
师:你会计算出结果吗?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具体计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完成“试一试”。
师:要求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直接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1题。
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指名回答列式及结果,进一步明确方法。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这两题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6课时 百分率
教学内容:
课本第92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意义,完善统计的初步知识,了解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有关百分率的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5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1)出示例5及统计表。
师:什么叫做出勤率?
师指出: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你会求出周一田径队的出勤率吗?
指名回答,适时板书。
39÷40=0.975=97.5%
(2)总结出勤率的计算方法。
师:任意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2题。
先说一说成活率的含义,再列式计算。
2、完成“练一练” 第3题。
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以进一步体会百分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独立完成、评价
3、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直接写出得数,完成集体核对。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4、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7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
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引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1/3。
( ) =( ) ( )÷( )=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①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③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3、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怎么思考?
二、探究
1、出示例6。
指名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师生共同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1)单位“1"的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3)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4)有几种解法?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道题。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2、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和例6比较。
小结: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适当的交流。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十五第10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1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页练习十五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二、练习:
(一)根据下列问题你能想到怎样的数量关系。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实际超产百分之几?
3、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
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二)口答。
1、100千克比80千克多百分之几?
2、35人比40人少百分之几?
(三)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四)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五)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开展节电活动,十月份用电由计划的200度降低到120度,降低了百分之几?
2、同学们参加达标活动,达到优的原有50人,现在增加了15人,增加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计划生产1000台机器,实际超额20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
(六)完成练习十五第16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七)完成练习十五第17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八)根据所给信息,选取条件和问题,编写题目并解答。
①今年造林40公顷
②去年造林32公顷
③今年比去年多造林8公顷
④去年比今年少造林8公顷
⑤今年比去年多造林百分之几?
⑥去年比今年少造林百分之几?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2、14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9课时 纳税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教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60万元。如果按该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按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260000元,如果按该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0课时 利息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课前准备:
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引导学生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教师提问: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让学生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对。
3、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如何计算利息?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5、6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1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
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按折扣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 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2、教学例9。
学生自己读题。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口答。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练习十六第11-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件上衣打八折售出。
(2)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增加20%。
(3)定期三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00%。
2、计算。
40%X=144 X-25%X=3 X+20%X=180
二、比较练习
(1)一台电视机原价1800元,打九五折销售,现价多少元?
(2)一台电视机打九五折后的售价是1710元,原价多少元?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讨论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读题,引导提问:“一共可取回多少元”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独立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
3、独立完成第14、16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1、15、17题。
六、指导阅读“你知道吗”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3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103页例10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解方程:
χ+40%χ=7 χ-15%χ=10.2 140%χ-χ=0.5
(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阳光机械厂有职工130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阳光机械厂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26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3/5。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出示例10。
(1)读题,理解题意
问:6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你能想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2)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画线段图
(3)学生列方程解答
(4)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让学生尝试检验 ;
(6)小结: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怎么思考?
2、教学“练一练”。
(1)第1题,先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2)第2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完成后交流讨论:
1、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
2、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类题目怎样思考?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4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例1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40%。
2、实际比计划节约 25%。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12%。
4、乙数比甲数少20%。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3。
(三)列式解答。
钱大伯原计划培育400棵树苗,实际比原计划多培育20%,实际培育树苗多少棵?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
出示例11: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说数量关系式。
提问:比原计划多20%,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3)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问题。单位“1”知道吗?
(4)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5)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原计划的棵数+比原计划多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
(6)让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7)检验。
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11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3、教学“练一练”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提问: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25%比它的75%少30,求这个数。
2、对比练习。
①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②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5--106页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60%。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树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
二、比较练习
第一组;
(1)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3)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4)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四题逐一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组;
(1)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两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一根钢管长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多少米?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两题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七第10题。
(1)读题,理解含有分数的条件,说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做练习十七第14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答。
3、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11、12、13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所学的知识。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时怎样思考?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7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小组讨论: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
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我们已学习了哪几种类型百分数应用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1、先判断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
平山绿茶的单价是太湖碧螺春单价的60%
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
太湖碧螺春的面积比平山绿茶的面积少20%
茶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
某商品打八折出售
数学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
实际节约了15%
今年比去年增产25%
归纳总结:单位“1”的量(百)分率 = (百)分率对应的量
2、分类归纳,集中比较。
(1)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是鸡的百分之几?
(2)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鸡比鸭少百分之几?
(3)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比鸡多百分之几?
(4)饲养场有鸡500只,鸭是鸡的120%,鸭有多少只?
(5)某公司20__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12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15%缴纳消费税, 该公司全年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6)我校今天学生的缺勤率是2%,有420人到校上课。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7)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是160元。原价是多少元?
(8)王大妈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她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3、先列式,然后思考:
(1)这些应用题分别是哪一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
(2)每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对以上各题,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出三种类型。
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百分数各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三、指导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完成第1、2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
2、完成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总结: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3、完成第4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
(3)填表计算。
4、完成第5、6题
(1)先画图
(2)解答
(3)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学过后你进一步明白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7课时 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补充训练
(一)根据信息,先提出问题,再选择不同的方法解答。
(1)某水果种植专业户今年秋季收水果50000千克,十月份卖出了45% ,十一月份卖出了30%,_______?
(2)中大附小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十月份用电450度,比九月份节约了10%,?
先由学生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又全班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做法
(二)一组基本应用题。
1、菜籽的出油率是42%。榨制出200千克菜油,需多少千克菜籽?
用450千克菜籽能榨制多少千克菜油?
2、我校本月用电1200度,比计划用电节约200度。节约百分之几?
3、学校科技组有20人,舞蹈组人数是科技组的20%,又是田径组的30%。田径组有多少人?
4、某服装厂一月份计划生产5000套童装,实际生产了5800套,实际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5、一台电脑原价4500元,现在降价9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6、一套家具降价400元后以36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讲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0、11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
2、完成第12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是一铜的,一是锌的千克数。
三、探索与实践
1、指导第14题。
(1)理解题意。
(2)布置任务。
2、指导完成第15、16题。
让学生课后分组调查必要的数据填写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9、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整个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讨论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互联网吗?谁上过网,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全班交流。
说明: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学习、工作、经商、娱乐等等,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出示P110表格。
问: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
20__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__年呢?20__年呢?
追问:你知道20__年互联网普及率是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统计与分析
1、调查方案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方面了解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六(2)班学生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又需要我们事先做怎样的调查呢?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2、数据统计。
(1)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接入互联网家庭户数、上网学生数及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选出最佳统计表。
(2)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3)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
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3、统计计算普及率。
(1)学生计算普及率。
师:我们已经把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出来了,仅看看这些数字我感觉还不够清楚,达不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我们最好还要怎样做?(算出普及率)
你们会算吗?试一试。
(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上面的统计和分析,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怎样?有什么想法?
过渡:我们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很高,说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你们在互联网上都做些什么呢,你能进行一个调查吗?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
先小组统计,再全班汇总。
让学生计算出查阅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
引导思考:通过上面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师适时引导学生:网络有利有害,要科学合理上网。
三、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6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知道比例尺的具体意思,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任务:
任务一: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任务二:求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课前练习
(1)1km =( )m =( )cm
(2)50km =( )m =( )cm
(3)300km =( )cm
(4)100000000cm =( )m =( )km
(5)2000000cm =( )km
交流:上面的单位换算,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
2、引入课题:
一只蜗牛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两分钟,为什么?(在地图上爬)
在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就用到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比例尺。
3、明确目标:
关于比例尺,你都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意义、表示、计算、应用等。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 任务呈现:
自学课本53页,尝试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 什么是比例尺?
比例尺实质就是一个 ,前项是 ,后项是 。
2、比例尺的形式有 比例尺和 比例尺两种。
1:100000000是 比例尺,也可以写成 ,表示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 km 的距离,还可以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 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 km.你能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吗?(写过程)
4、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它表示 ,这是一个 (填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尺。
2、自主学习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1)从比例关系看,当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 关系。
(2)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1cm:50km →写比
= 1cm:5000000cm →统一单位
= 1:5000000 →最简比
(3)比例尺2:1表示图上长度2cm相当于实际长度1cm,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是放大的比例尺。前面的比例尺前项都是1,是缩小的比例尺。
为了计算简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任务二:求比例尺
1、 任务呈现:
(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幅地图上量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一个cpu零件的长为25毫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0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自主学习
两题任选一题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方法。
3、展示交流:
交流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4cm:120km 或 120km = 12000000cm
= 2.4cm:12000000cm 2.4:12000000 = 1:5000000
= 1:5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
(2)在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图上长度是实际长度的( )。
(3)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5:200 B. C. 5:20000 D.1:4000厘米
(4)长4厘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0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 B. 10:1 C. 1:1 D. 1
(5)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结果反馈;
出示答案,反馈评价。
3、反思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如何得到的?有关比例尺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在互动交流和展示分享环节,由于任务呈现具体明确,自主学习所有学生都能进入状态,展示小组展示时完全当成了小老师,台下同学质疑、补充、更正、争辩,如围绕比例尺的单位全班同学就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厘米,有的说是米,有的说不定,可以用任何长度单位,有的说视情况而定,最后宋林涛提出异议:比例尺实质就是一个比,没有单位,最后全班同学予以认可,老师此时趁热打铁加以引导,得出结论:比例尺就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如1:5000000,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5000000厘米,图上1米相当于实际5000000米,但比例尺最终表示的是二者的比的关系,所以是没有单位,解决了课前有同学提出比例尺的单位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7
一、知识目标与技能:
1、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②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和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③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④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 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⑥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应用题。
⑦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学期数学内容要紧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能应“转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阶级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喝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数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多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是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喝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喝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喝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阶级问题的策略和反反复,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好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做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阶级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级有学生81人,其中女生36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不够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不是很好。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认真学习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装课堂。
(3)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熟悉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4)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答案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
(5)加强学生作业的批改,尤其注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
(6)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采用教师集中补差和学生互助等形式进行。注意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7)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8)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9)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密切注意学生在家的表现,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延伸到校外。将学校教育和家庭 教育结合起来。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复习内容:
本学期总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以及统计”三大部分自己回顾所学过的内容,对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整理,整理后全班交流有特色的整理方式。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教师应组织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组织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教师可以结合总复习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使复习具有针对性。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复习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4、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的画图的技能。
5、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6、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进度安排:
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9
一、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本人所带年级共有学生37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本班有几名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比例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3、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⑴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⑵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⑶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尽可能制作好课件。
⑷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⑸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⑹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⑴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⑵对基础较好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力开展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适时开展小型多样的数学竞赛,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
⑶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⑷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⑸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学生共有48人,两个班学生情况基本相同:学困生较多,两个班学生优秀人数较多,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六2班学生进步明显,六1班学生基本停留在原地。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向课堂要质量
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说,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上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建设有活力,有层次的课堂。
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要认真做好预习,课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要保证做好这一点,教师要多让学生发言,多找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正面评价,多鼓励学生。
2、向作业要质量
学生的常规数学作业,教师要做到面批面改。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要使学生真正重视数学作业。依托课题教师建立学生作业的“摘错本”。以便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有效的利用好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平时的个人辅导,集体讲评,各阶段的复习中,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较多,出现问题较大的知识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上,提高学习效率。
3、向学生要质量
这主要是指促使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的学习。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老师留作业就完成,不留作业就没事干,一味依赖教师,学习没有主动性。而事实告诉我们很多学生成绩好,是因为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所以要养成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的习惯。
4、由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
学生出现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短板,抓住这些问题来反思自己教学中哪些措施不够得当,应怎样改进,对今后的教学意义深远。本学期我将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及时将反思传到个人博客中。
5、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学困生的转换工作
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学中的一项难点工作,因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能学好,但没有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一直刻苦努力,但是没有找的合适的方法;有的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接受知识的时间较长……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班级中一定会有学困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的体会是:对症下药,找准方法,坚持不懈。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甄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小学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2023初中生物教学计划,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物业经理工作计划,足球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