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交友心得体会 (一)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交友心得体会(精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交友心得体会 (一)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所以说,一生中能结交到好朋友对于你的人生是有益处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结交到有道德的人做朋友。
交友心得体会 (二)
视频片头语一:
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那么我们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朋友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请收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
视频片头语二: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从朋友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于丹:
今天我们说一个话题,关于《论语》中的交友之道。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交朋友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论语.述而)
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决,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
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
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画外音: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于丹:
同时,他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这三者损矣”。这是损者三友。
这是三种什么人呢,首先,什么是友便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情,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
咱们现在经常能看到,社会上说青少年犯罪有好多都是打群架,打群架一不小心打出人命了,这个孩子就判劳教了。其实打出人命这件事情很少是一个单个孩子所为,往往是一群孩子裹挟在一起。我在评全国法制节目奖的时候,有很多次都看到,一个孩子当他打伤对方,甚至是误杀了对方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去呢,就是哥们儿意气啊,就觉得我朋友说了大家要去打一架,所以一定要去。
其实这就说明你遇到这种暴躁的朋友,他一个人就像是一个炮仗捻,他可以把一群朋友心中的一种义愤点燃,而这个义愤往往是没有理由的,往往是一种盲目的意气。做为成年世界不见得说我们都要付出这种打群架的代价,但是一个人燃烧了一场愤怒,这对我们来讲只有坏处,没有什么益处。
坏朋友为什么把便辟这种情绪暴躁作为第一位呢?因为盲目的激情有可能会出现永远无法追回的后果。好朋友之间应该以理性为先,告诉他怎么样去过上一种没有危险的生活。
我曾经看到也是国外的一个故事。一位富孀,这个老太太家财万贯,她自己想要招聘一个司机,她就在全国范围内发出招聘广告,说我要看看哪个司机的驾驶技术最好。千挑万选从众多的应聘者里面最后选出了三个人站在她面前。
她给他们出了同一道题。她说如果我车子前方是个悬崖,我考考你们的技术,你能把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
第一个司机说我技术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一米的地方,稳稳的刹住;第二个司机很不服气,说我技术比他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十公分的地方,我还能停住;第三个司机说,我不像他们俩,我远远看见悬崖我就停住了。后来老太太就录取了第三个人。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人规避风险的理智才是他根本性的前提。也就是说,这第三个人之所以被录取,不是靠他自己逞能,而是靠他的明智。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我们有很多朋友都会在这关键的时候给你一种制约的力量,让你觉得说我还是退一步吧,我还是慎重一点吧。
韩国人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很怪,它前脸长头发,但是后边是一个秃脑勺,这个东西迎着你走过来的时候由于它满脸头发,所以它面目不清,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琢磨琢磨,等到它从身边走过去,你突然看清它了,你伸手去一抓,发现它后脑勺上没有头发,它已经彻底走过去了。这个东西它叫什么呢,它的名字就是机遇。
这个世界上机遇就是这么一个怪物,它迎面走来的时候你永远心存疑虑,但是等它要走的时候你是永远也抓它不着。
善柔的朋友往往耽误了你身边的机遇。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在于你做与不做,而在于你什么时间做是有用的。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有保值期的,你说一个罐头,一块糖,这个东西是不是好东西?没有说搁上十年八年还是好东西的,过了保值期它就变成了毒药。我们这一生要做的很多事情,不要被过分优柔寡断的朋友干扰了你的思维,这种朋友太多也是一种危害。
至于第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
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应该是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他可能就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有可能是我的危险。
画外音:
《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脾气暴躁的朋友,优柔寡断的朋友,还有那些心怀鬼胎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我们怎么样才能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于丹:
孔子所有伦理的核心就是一个字,是“仁“。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他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老师,说“老师,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叫“爱人”。真正爱他人就是仁。他学生又问,“什么叫智慧呢?”问“智”的时候,老师又回答了两个字,叫做“知人”。了解他人就是智慧。
所以其实我们怎么样能够交到好朋友,需要有仁有智。我们心中对他人要有爱,你能去有交朋友的意愿,我们有辨别他人的能力,能够交到有品质的好朋友,这是一种交友的能力。所以真正交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意愿就是我们有仁,那么能力就是我们有智,这是我们一种保障交朋友质量的最好底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交到一个好朋友其实就开创了一份好生活。其实我们的好朋友有的时候会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从他的生活里面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但是也有些人是无心之人,你老跟朋友在一起,自己反而不自省,你不知道什么是好坏。
大家知道,在《史记》里面写到《晏子列传》,说晏子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很有意思,他觉得自己给齐国的宰相驾车,这多么风光啊。
这个车夫人长得特别帅,个子高高的,相貌堂堂,而齐国的宰相晏婴,大家知道是一个五短身材,其貌不扬,看起来还优点猥琐,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这个车夫每天就觉得,说我这个位置好,我坐在前面,晏子坐在我后面,我驾着高头大马,我在外面风风光光,晏子在车棚里面坐着,觉得我这个职业太好了,每天都无比风光。
后来终于有一天,回到家的时候发现他夫人在家哭哭啼啼的,自己收拾了东西要回娘家。他特别惊讶,他说“你要干什么?”他夫人说,“我实在忍受不了,我打算离开你,我觉得我跟你在一起我挺耻辱的。”
这个车夫大惊,说,“你看,你不觉得我风光吗?”他夫人说,“你以为什么叫做风光?”说“象晏婴那样一个人,以他那样一个治世之才,他自己如此谦恭,坐在后面毫不张扬,而你不过就是一个车夫而已,你那样觉得风光无限,你的趾高气扬全在脸上,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耻辱了。因为你跟晏子这样的人每天在一起,还不能以这样一个人作为你生命的坐标,这就是我对你的绝望。”
其实这个故事传出来以后,后来晏婴跟这个车夫说,你有这样一个夫人,就冲你有这个夫人我就应该给你一个更好的职位,反而提拔了这个车夫。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就是说,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每天的处事态度都成为我们的镜子。所以《论语》中提倡交那种平和的、谦逊的、团结他人的朋友,这是一个原则。
画外音: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就像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除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外,还有一些交友原则,这些原则又是什么呢?
于丹:
《论语》中从来不主张你去结交那些富豪、有权势的人。
大家知道中国有一个诗派叫做田园山水诗派,陶渊明开创了我们的田园诗派,陶渊明的生活是个什么样的呢,他是那种极其简陋,但极其欢乐的。
《南史隐逸传》里面记载,说陶渊明他自己不解音律,根本他不懂音乐,但是他要蓄素琴一张。自己有一张琴叫素琴,也就是没有琴弦的一段木头。这么一段木头连琴弦都没有他怎么弹呢。他就是只要有朋友来的时候,自己每每有会意,就开始抚弄这个木头,把这个琴弹的绘声绘色,经常弹得自己痛哭失声,觉得自己所有内心的悲怆全都寄予其中,而真正听得懂的朋友是会为之动容的。
陶渊明自己守着这么一段无弦琴,弹奏他心灵的音乐,弹得高兴了就开始跟朋友们说自己喝多了,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已经喝高了你们走吧,朋友们也都不计较他的得失就走了而已。这是一种快乐的日子。但是这只可为智者会不可为小人道。
我曾经看到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他说他的一个朋友跟他讲,说你给我写一幅字我挂在书房里,你要写非常简单的,让我每天看了以后就有用的一句话。他想了半天就信手写了一个叫“常想一二”。那个朋友不懂,说为什么是这么四个字,林清玄就给他解释。
他说大家都说这个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那么我们就算认可这个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吧,但是起码还有一二如意事。我帮不了你太多,但是我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一二吧。
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去抑制心底的不快,这就是一个朋友能够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
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来自西方的寓言,说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不快乐,他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他仍然不快乐,天下所有至极的宝物美色声色犬马都满足他了,他还不快乐,他说怎么办呢。后来御医给他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让你的大臣去全国找,必须找到一个最最快乐的人,然后把他的衬衫拿回来,你穿上就快乐了。
然后呢大臣们就出去找了,到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不可救药的快乐的人。但是最后跟国王说了,“没办法,我们拿不回来。”国王说“你怎么能不给拿回来,我就想快乐,你必须把他的衬衫给我拿回来。”最后那大臣跟他说,“那特别快乐的人他是个穷光蛋,他一件衬衫都没有,他从来就是光着膀子的。”
其实这个寓言也是一个诠释,也就是说,生活中真正心灵的快乐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相关的联系。《论语》是个什么时代?那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其贫匮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于什么地方?其实也就来自于一种心灵,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一种憧憬。
画外音: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交到快乐的好朋友,但是于丹教授认为,和朋友交往是要有三个心理原则的,如果你违背了这些原则,你就将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谁都不会愿意与你交朋友。那么这三个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呢?
于丹:
那么除了交这种快乐的朋友以外,孔夫子还交给大家一个道理,就是在交友之中的尊敬和尺度。
好朋友是不是就意味着打成一片?我们现在经常说谁跟谁好得穿一条裤子,这是好朋友吗?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情都会做到过犹不及。这过犹不及是论语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他不仅仅表现在交友之道上,他表现在一切原则上。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应该有分寸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你真正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你心里是要有三个原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要有尺度。
第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说话了,这叫毛毛躁躁,这是反映一个人的急躁,这不好。
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话题,一定要听到众望所归,大家期待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徐徐道来,这个时候才是合适的。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内心的东西想要给这个世界看,要不怎么现在会有博客呢,其实博客就是一种个人愿望急切地要展现给别人看,在过去没有博客大家就靠说话。所以大家在一起总有一些抢话的人。现在大家也会发现,朋友聚起来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跳出来,比如说我最近去打猎了,我最近升职了;或者有一些女朋友聚会,上来就会说我男朋友怎么样,或者说我的孩子怎么样了,这都是她特别想说的话题。但是这些话题是不是大家一定关心的呢?也就意味着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就剥夺了其它人话题的权利,因为这种谈话在一个时段里面总会有一个人占主导,所以言未及之跳出来说这是不好的。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极端,第二种情况,“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就是话题已经说到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说,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犹未尽,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让大家心里也会存有隔膜。
话题已经自然而然到这了,你干吗不说?一个人会觉得我这个时候说出来会不会被他们当作谈资?我要保护我自己,或者我故作矜持,或者我要吊大家的胃口。总而言之,我们在聚会上也经常会发现这种人,该她说话,这个话题不说了,这种情况也不好。
然后第三种情况,就是今天我们老百姓所说的没眼色。
孔子说: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个“瞽”说得很严厉。这个字什么意思?就是瞎子,就是一个人不看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话,这就叫瞎子。你看看别人希望说什么,你能不能够说出来最合适的话,你还需要自己有心理准备,你要对对方了解。
其实朋友之间永远是有尊敬有顾忌的。不只是朋友,包括更亲的亲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难道就没有顾忌吗?
其实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断的放大他的光荣,而永远不去触及他的隐痛。这就需要你有眼色,你就要知道他喜欢听什么,不喜欢什么,当然这跟投其所好不同,这在于你是不是给朋友一个宽和与友好的气场,让他跟你沟通下去。
在世界采访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段子:说美国好莱坞拍了《乱世佳人》之后费雯丽一举成名,这部电影获得了十一项奥斯卡提名。当这个电影风光无限首次去欧洲巡演的时候,费雯丽的班机降落在伦敦停机坪上,成千上万的记者在下面围着。有这么一个没有眼色的记者冲在了最前面,他冲上去,非常热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刚刚走出旋梯的费雯丽,说“请问你在这个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这一句话费雯丽转身就走进机舱再也不肯下来。
这属于什么,这就属于你对于对方毫无了解。在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说的这些话,这就像瞎子一样。
其实,我们都希望人生过得更有效率,我们希望跟朋友在一起会更好,那怎么样会更好呢,就是更多一点沉默的关爱,去了解别人的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人才谓之智。你了解别人的内心,你才能够真正把好的东西、最有效的东西发挥出来。所以呢,他的学生子贡曾经去问过老师,子贡问友-—
FLASH
“老师,您说什么叫朋友啊?”
“你要好好地跟他说出你忠实的劝告,如果他不喜欢听,那你就不要再说了,不要自取屈辱。”
于丹:
老师就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说一个好朋友,就是对你要说出来那些个忠告,但是忠告良药一定苦口吗?一定要当头棒喝吗?你可以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不见得要声色俱厉。你好好跟他说,但是不可则止,一定要知道,说得不投机就停下来,不要自取屈辱。
所以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分寸把握。朋友之间也不能说你揪着对方,你必须要怎么怎么样。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包括父母对孩子都不能提出要求,我让你报哪个志愿你非报不可。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敬的,朋友之间的这种尊敬,好好的说出你的忠告,尽你的一份责任,这就是好朋友了。
所以好朋友从不做过分的事,不要对朋友的态度过分,也永远不要鼓动朋友去做过分的事情,这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就是在我们的身边,永远让我们以清明理性远离危险的人,同时又是用一种快乐之心鼓励我们坦荡而欢乐去面对生活的人。
画外音: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所交的朋友是不一样的,我们如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交到有益于我们对好朋友呢?于丹教授认为,人生有三个很大的坎,这三个大坎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平安度过呢?
于丹:
孔夫子说,人这一辈子,其实说起来七、八十年,好像很长,但是划分一下阶段,每一段上会有一个坎。人这一生也就是三个很大的坎。如果你越过去的话,你一生就无大碍。
这三道坎是什么呢?在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那么到晚年呢,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人在少年的时候,是他血气未定之时,一个人容易冲动,什么样的想法都不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戒之在色。
那么在这个时候,朋友之间大概往往都是在情感问题上会出现一些相同的或者相左的意见,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学里面学生出问题,很多都是在恋爱问题上。所以说血气未定的时候,要在心里把情感问题作为大事处理好。
过了这个坎到了中年。及至中年,就是我们说的血气方刚。一个人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社会圈层、朋友,包括你的薪酬、待遇基本上到了稳定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与人争斗而谋求更好的空间。所以孔子的提醒就一个字,叫做“戒之在斗”。
人在中年的时候,最大的警戒就是不要跟人争斗。这个时候与其与人争不如反观要求自己。印度的大诗人泰戈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我只能选择最好的来选择我。”他选的是一种等待的态度。
其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也就是说你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如果你觉得说一个更好的薪水、更好的职位、更好的学校,为什么你没有进去呢?那你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好。如果通过你的修炼让自己更好一点,那个机遇也许会选择你。所以戒之在斗的时候交朋友最当慎重。
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一些朋友他老鼓动你,他会说你觉得谁谁谁就比你强啊?为什么他就有那个位子?你觉得谁谁谁是不是就是你最大的障碍啊?你现在就应该搬掉他。所以在中年的时候交朋友要交那种平常心的朋友。
为什么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中年能够交到那种淡淡的而超乎功利的朋友,他永远都会是你身边的一个抚慰、一个栖息地,但是他不是鼓动你去争斗的人,这就已经是人之大幸了。
那么到晚年呢?晚年的时候按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人年老了,从你整个的生命体征,到你的心理状态,都已经开始走向了平缓,象罗素所说的那种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到了入海的时候,表现出来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还有所戒吗?孔子说还有一个子,叫做“戒之在得”,就是你的得到。
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人这一生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要开始用减法生活。因为人在年青的时候你要收获友谊、收获金钱、收获情感、收获你的功勋,你收获了很多很多之后,如果我们不学会抛弃,那么,就像是一个新家,被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一样,你自己的心灵会被所得而堆满,最后会累于得。也就是说你的所得是你生命中最大的拖累。
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互相的交流都是什么呢?往往都是抱怨,抱怨的其实都是他们的所得。比如说怨儿女,说小的时候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了,到现在你们都去忙了,不孝顺,不回来看了,很伤心。再有就是抱怨说,你看现在社会发展的多不合理啊,我们当年干革命的时候,我们一个月才拿几十块钱,你看看我孙女一去外企,她进去就是三、四千块钱,你觉得这对我们老干部公平吗。如果老在说着这些东西的话,那么你的所得就变成你生命的一种隐痛,因为人有得就会患所失。人有得以后就会在得上有所抱怨。
其实纵观下来,《论语》里面真正说到交友之道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教给我们一种智慧,选择一个朋友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自己有什么样的风采,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究竟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究竟自己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所以一个好人,他可以是一粒种子,他可以激化整个朋友圈层,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具有光芒的一生。
结束语:
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那么孔子是如何评价他那些弟子们的理想?《论语》中关于理想又有着怎么样的忠告和劝导?明天请继续收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
交友心得体会 (三)
一个人如果想做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相反而知,如果不想做事的话,即是事情再少再简单,你也做不完和做不了。这就是你一个人想做事和不想做事的原因。人活着如果不想做事的话,那就等于失去了一个做人的意义。人活着就离不开事,做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不做事,我们那来的生活,那来的事业,那来的大都市,那来的大世界。只有不断的做事才有不断的开发,我们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取得成就,才能享受到人生。
一个人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尽心尽力,不能三心二意,甚至于不想做事,不想做事的人是懒惰之人,这种人注定一身平庸,一个人无所事事,就会产生疲劳,疲劳感越严重就越不想做事,这样即使你才华过人,永远也用不到自己长处。作这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不停地勤劳奋斗中获得的。
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意志坚定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你要相信,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永远别说不可能。不可能思维和可能思维如同魔咒一样推着你前进或后退。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到极取限,不要随意说你不能或者你不会,因为只要你尽到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什么东西学不会或做不到期。人的潜能就像能源藏在海底,埋在深山里,需要开发才能显现出来。人有无限的潜能,但平时使用者,只有万分之一而巳。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危机,来激发我们自身的潜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被掩藏已久的人生激情,来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许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一事无成,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到期底要做什么。只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麻烦事情不处理就会变成难题不断提高处
理难题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本领。处理难题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一遇到事情就说我会做,这是十分错误的,凡事只要自己去做才能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践第
一。反复的实践积累,处理难题的能力才能慢慢增长起来。在工作中,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怕失败求突破,不屈不挠战胜难题。在工作中每一个人都要认识到:“有想法、没办法、有办法、没做法,”议而不决非,决而不行,就会错过发展的机会,因此,对自己的各项工作一定要做到“既要有想法,还要有办法,更要有做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历风行,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不少组织内的员工思维能力不够强,长时间机械从复做事,形成了习惯,工作勤奋辛苦,但无新意,效果平平,有些员工说起话来眉飞色舞,貌似很有想法,但做起来一事无成。还有些员工只希望上班时间少少的,休息时间多多的,工作任务少少的,福利待遇多多的,缺乏热情,不原做事,再好的思路都不可能得以实现,一个人光有想法还不行,还得有办法,有铸法。整天云里雾里,说得天花乱坠,不着边际,拿不出建功立业设性的现实做法,更有甚至还加大抱怨,抱怨条件不成熟,领导不支持,抱怨员工素质差,从来没问自己如何去做。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一个组织的生存发展需要组织内的每个成员做到:即要有想法,还要有方法,更要有做法。
不想做事,其实是工作懒惰最具体的表现,很多时候,有不少额外繁琐的工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常常不是积极的去做而是畏难发愁、设法去躲避,总是沉溺于抱怨和牢骚,以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去等待、观望或者被动应付。事业心和责任感反应了一个人的理想追求、思想觉悟,反应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怕动脑子,怕累身子,怕担责任,只敢按指示照章办事没有丝毫开拓进取精神。一个人要想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多磨练自己,让自己最终也成为一颗受人重视的“珍珠”。
交友心得体会 (四)
1;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2;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3;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4;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 事。
5;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6;笨男人+笨女人=结婚;笨男人+聪明女人=离婚;聪明男人+笨女人=婚外情;聪明男 人+聪明女人=浪漫爱情。
7;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8;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 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 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9;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10;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11;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12;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遗憾。
13;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14;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15;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6;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7;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8;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19;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位置。
20;敢于亮出自己的弱项仍然可以得到人的尊重。
交友心得体会 (五)
你要好好地跟他说出你忠实的劝告,如果他不喜欢听,那你就不要
再说了,不要自取屈辱。
老师就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说一个好朋友,就是对你要说出来那些个忠告,但是忠告良药一定苦口吗,一定要当头棒喝吗,你可以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不见得要声色俱厉。你好好跟他说,但是不可则止,一定要知道,说得不投机就停下来,不要自取屈辱。所以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分寸把握。朋友之间也不能你揪着对方,你必须要怎么怎么样,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包括父母对孩子都不能提出要求,我让你报哪个志愿你非报不可。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敬的,朋友之间的这种尊敬,好好的说出你的忠告尽你的一份责任,这就是好朋友了。所以好朋友从不做过分的事,不要对朋友的态度过分,也永远不要鼓动朋友去做过分的事情,这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是在我们的身边永远让我们以清明理性远离危险的人,同时又是用一种快乐之心鼓励我们坦荡而欢乐去面对生活的人。
话外音: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人的一生
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所交的朋友是不一
样的,我们如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交到有益于我们对好朋友呢?
于丹教授认为,人生有三个很大的坎,这三个大坎是什么,我们友
该如何平安度过呢?
孔夫子说,人这一辈子,其实说起来七八十年,好像很长,但是划分一下阶段,每一段上会有一个坎。人这一生也就是三个很大的坎。如果你越过去的话你一生就无大碍。
这三道坎是什么呢?在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那么到晚年呢,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人在少年的时候是他血气未之时,一个人容易冲动,什么样的想法都不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戒之在色。那么在这个时候,朋友之间大概往往都是在情感问题上会出现一些相同的或者相左的意见,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学里面学生出问题,很多都是在恋爱问题上,所以说血气未定的时候要在心里把情感问题作为大事处理好。过了这个坎到了中年,及至中年,就是我们说的血气方刚。一个人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社会圈层、朋友,包括你的薪酬待遇基本上到了稳定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与人争斗而谋求更好的空间。所以孔子的提醒就一个字,叫做戒之在斗。人在中年的时候,最大的警界就是不要跟人争斗。这个时候与其与人争斗不如反观要求自己,印度的大诗人泰戈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我只能选择最好的来选择我,他选的是一种等待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也就是说你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如果你觉得说一个更好的薪水、更好的职位、更好的学校,为什么你没有进去呢,那你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好。如果通过你的修炼让自己更好一点,那个机遇也许会选择你。所以戒之在斗的时候交朋友最当慎重,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一些朋友他老鼓动你,他会说你觉得谁谁谁就比你强啊,为什么他就有那个位子,你觉得谁谁谁是不是就是你最大的障碍啊,你现在就应该搬掉他,所以在中年的时候交朋友要交那种平常心的朋友。为什么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中年能够交到那种淡淡的而超乎功利的朋友,他永远都会是你身边的一个抚慰、一个栖息地,但是他不是鼓动你去争斗的人,这就已经是人之大性了。那么到晚年呢,晚年的时候按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人年老了,从你整个的生命体征,到你的心理状态都已经开始走向了平缓,象罗素所说的那种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到了入海的时候,表现出来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还有所戒吗?孔子说还有一个子,叫做戒之在得,就是你的得到。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人这一生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要开始用减法生活,因为人在年青的时候你要收获友谊、收获情感、收获金钱、收获你的功勋,你收获了很多很多之后,如果我们不学会抛弃,就像是一个新家,被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一样,你自己的心灵会被所得而堆满,最后会累于得。也就是说你的所得是你生命中最大的拖累。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互相的交流都是什么呢,往往都是抱怨,抱怨的其实都是他们的所得。比如说怨儿女,说小的时候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了,到现在你们都去忙了不孝顺,不回来看了,很伤心;再有就是抱怨说你看现在社会发展的多不合理啊,我们当年干革命的时候,我们一个月才拿几十块钱,你看看我孙女一去外企,她进去就是三四千块钱,你觉得这对我们老干部公平吗。如果老在说着这些东西的话,那么你的所得就变成你生命的一种隐痛,因为人有得就会患所失。人有得以后就会在得上有所抱怨。
其实纵观下来,论语里面真正说到交友之道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交给我们一种智慧,选择一个朋友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自己有什么样的风采,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究竟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究竟自己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所以一个好人他可以是一粒种子,他可以激化整个朋友圈层,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具有光芒的一生。
交友心得体会 (六)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
今天我们说一个话题,关于《论语》中的交友之道。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交友心得体会 (七)
学校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开展,标志着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格局。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全校干部教师将积极行动起来,把学校建设成为反渗透的坚强阵地、民族团结的模范单位,为实现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本月我们三年级组在我校政教处的带领下继续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我们三年级组不光召开了班会让孩子们了解有关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还利用周末时间到结对的民族学生家去家访。一来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二来跟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了孩子在学校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三来在学校多帮助.辅导名族同学学习。通过交朋友这个活动,切身的感受到我班小朋友及家人的热情。了解到孩子们在家里和在学校的情况,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增加民族感情。
我们三年级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进行辅导。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动态。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意义重大,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活动当中。开展好“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疆民族团结,大美新疆的明天。
交友心得体会 (八)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可以看出朋友是多么重要,看这一个人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怎么样。朋友就像镜子一样,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所以,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论语》中对交友有明确的标准。孔子云:“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意思是好的朋友有三种,坏的朋友也有三种。我们应该善交益友,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区分朋友的好坏呢?什么才叫“益友”呢?在《论语》中,孔子判断朋友的好坏有明确的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好的朋友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要会宽容,还要广见博识。而性情暴躁的朋友,优柔寡断的朋友,心怀鬼胎的朋友,则是坏朋友了。是的,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个为人正直,坦荡荡的,刚正不阿的人,那么,经常和他呆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正直,坦荡,刚直不阿了。所谓“近朱者赤”。一个好朋友,应该是宽容的,宽容一直是孔夫子所提倡的。如果一个人很宽容,说明他心胸宽广,目光长远,心灵勇敢,有君子之气质。和这种人在一起,自己的心灵也会变得清澈明亮。变得勇敢起来了。
所以,北师大的于丹教授说:“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一个广见博识的朋友就像词典一样,会告诉你许多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为你在认识世界上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有了这样的朋友,自己的见识也会变得更加宽广。
而相反地,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会给你带来的烦恼,甚至也会影响你的心情,使自己变得烦躁。如果你有一个优柔寡断的朋友。当你向他倾诉一件事情时,他的优柔寡断可能也会影响到你的判断。甚至可能会使你丢失很多的机会。而一个心怀鬼胎的朋友就更交不得了。这样的人有可能会利用你,甚至让你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么,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呢?孔子认为这必须要有两个前提,即是“仁”和“智”了。“仁”乃孔子论理的核心。即是爱人。这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之一的“意愿”了。如果连交好朋友的意愿都没有,那“好朋友”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意愿”是交到好朋友的基本前提。而另一前提就是“智”即是知人了。就是说你要知道别人的能力,要知道他是否是“益友”。所以孔子认为,具备了这两个前提,就能交到“益友”了。
每个人都想结识益友。所以要想结识益友就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益友”。孔子认为,人的一生有三个大坎,过了这三个大坎,则一生无大碍,就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益友”了。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人在少年时易冲动,容易在感情上出问题。所以,少年时,应把感情作为大事处理。此为人生第一大坎。壮年时,不要与人争斗。有着一颗平常心,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益友”,但“血气方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于丹教授说:“与其与他人斗,不如与自己的能力斗。”是的,如果把与别人斗的心用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那么,你的“益友”也会越来越多。到了晚年,得到的东西往往会变成拖累。所谓的“累于得”了。我想,既然已经“血气既衰”了,那么,少一点苛责,少一点抱怨,除了会使自己变得坦荡以外,还会有什么损失吗?
正如于丹教授所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朋友的前提。交到好朋友就像给自己打开一个有善的世界,能让自己拥有光芒的一生。”这也就是《论语》教导我们的交友之道了。
交友心得体会 (九)
教育学区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块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学区改革、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近年来,各个教育学区党支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以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中心,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团结带领教育学区全体教职工,全面履行教育管理及教育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及监督作用,在监管教育行政、班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落实学校书记、校长 “上好一堂党的民族团结理论政策课”
通过支部书记、校长带头开展“上好民族团结一家亲课”,使校教职工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特殊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坚定了要不断增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意识。使校教职工全面掌握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正确把握民族风俗习惯的联系和区别,增强了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树立祖国统一,确保学校、地域、民族团结领域和谐稳定。使校教师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着力解决“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问题。
二、开展“课前三分钟”教育活动
根据上级单位要求全面开展“课前三分钟”专项宣传教育活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教育工作更加深入、深化、细化,助力全州夯实维稳根基。通过开展“课前三分钟”教育活动,使学生在短短的3分钟内很直观的辨别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怎么做,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三、广泛开展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师中广泛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各项班级争先创优活动并形成常态,努力营造优秀师生不断涌现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进入食堂:学校要确保食品安全制度严格落实,通过落实五项措施,培养学生文明用餐的意识,查找食堂管理漏洞,杜绝食材采购中的贪腐行为;联系学生:建立师生联系台账,并详细记录开展活动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文娱活动,采用交流谈心、师生网上互动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联系家长:学校要高度重视建立“三位一体”联动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建立教职工联系学生家长工作台账,把联系家长的实效与个人年终考核挂钩;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交友台账,重点做好三帮三导。学校领导及教职工通过多种形式与数名学生交朋友,营造共同成长进步的良好氛围。具体措施如下:1.帮思想。与联系学生每周进行一次聊天,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情况、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帮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计划和目标的设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每月主动参加一次联系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不定期地对联系学生的学业进行辅导。
3.帮生活。帮助联系学生合理规划生活作息,对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产生的矛盾主动予以协调解决,尽力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
4.成才引导。引导中学生端正成才动机,做好成才途径选择,尤其要引导好学困生树立积极的成才观;引导职业教育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5.心理疏导。对于联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厌学、自卑、孤僻、偏执等心理障碍,以及交友、升学、择业等方面遇到的困惑,要进行积极正面的心理疏导。
6.交友指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通过“千校手拉手”、“融情实践”等活动,引导联系学生至少建立一个“手拉手”结对的朋友,促进各族学生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四、开展“千校手拉手”活动
我积极开展“千校手拉手”活动,内容包括学校之间建立“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的友好学校(班级)关系,加强学校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内容主要围绕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开展教师间互帮互学教学教研活动,组织友好学校(班级)夏令营以及互相考察学习活动;学生之间广泛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写书信、发微博等。
在上级党工委、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各学校的配合下,认清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必胜信心,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管理好教师、教育好学生,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交友心得体会 (十)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论语心得——交友之道”中曾经说过,交朋友分为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益者三友主要是指:友直,友谅和友多闻;即交朋友要结交一些正直坦荡,懂得宽容和体谅,见多识广的朋友。损者三友主要是指:友便辟,友善柔和友便佞;即交朋友不要结交一些性情暴躁、盲目激情,优柔寡断,心怀鬼胎的人。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交友能力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仁”(指爱人,爱他人)和“智”(知人,了解他人)。交朋友必须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交友的意愿和交友的能力。我们要多结交一些平和的,谦逊的、团结他人的朋友,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交往朋友三个心理原则:
1.不要抢话说。(一定要考虑其他人是否愿意听)
2.不要有话不说。(话说一半就不说了)
3.不要闭眼瞎说。(看别人脸色说话,要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和避免别人的缺点)
人生三大坎:
1.少年戒之在色。(年轻时要把自己的情感问题处理好)
2.中年戒之在斗。(中年时不要跟别人争斗,反而严格要求自己跟自己的能力斗;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结交一些平常心的朋友,谈谈的,避免鼓动心强的朋友)
3.老年戒之在得。(人到老年要懂得放弃;舍得去,得的来)
一个受用一生的字。“恕”解释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交友心得体会(精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交友心得体会,入学心得体会,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心得体会,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