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工作报告 > 详情页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作者:韦肆寒2023-11-14 21:17:12

导读: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一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化学实验报告范例(优选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一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mol·l-1

  m样/g

  v样/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二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比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反应现象)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三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

  二、 实验原理

  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1.尿素(熔点132.7℃左右) 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 未知固体

  2.无水乙醇 (沸点较低72℃左右) 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 未知液体

  四、 试剂用量规格

  五、 仪器装置

  温度计 玻璃管 毛细管 Thiele管等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1.测定熔点步骤:

  1 装样 2 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3记录

  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 2.之后有液滴出现 3.全熔

  2.沸点测定步骤:

  1 装样(0.5cm左右) 2 加热(先快速加热,接近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

  冷却) 3 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

  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七、 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八、 实验讨论

  平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九、 实验注意事项

  1 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 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

  4 沸点管 石蜡油回收。

  5 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四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现象: 。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现象: 。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

  2.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五

  实验名称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六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 加热实验(1)的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锰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4) 待实验(3)的试管内液体不再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热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该步骤实验可以反复多次)

  (5) 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称量。

  实验现象及现象解释:

  实验编号 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

  (1) 木条不复燃

  (2) 木条不复燃 H2O2分解O2速度太慢没足够的O2试木条复燃.

  (3) 3H2O2产生大量气泡 木条复燃 MnO2使H2O2加速分解O2,O2使木条复然

  (4) 新加入的H2O2产生大量气泡 因为MnO2继续作为催化挤的作用!H2O2继续分解

  (5) 5MnO2的质量不变 因为MnO2是催化剂所以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和质量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七

  一、 实验目的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 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 实验结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八、 实验讨论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篇八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 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 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 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化学实验报告范例(优选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化学实验报告范例个人销售述职报告社区述职报告个人总结财险公司副经理述职报告环境卫生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