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策划方案 > 详情页

乡村振兴委员行动方案

作者:孤楚煦2023-10-05 03:00:17

导读:第1篇:乡村振兴委员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总体安排,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乡村振兴委员行动方案(推荐2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乡村振兴委员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总体安排,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指导思想。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三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领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到2023年,农村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中药材等道地特色产业比重明显提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成效明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全市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益达10万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发展水平。

  二、重点工作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以山核桃、中药材、竹(笋)、茶叶等特色农业。优化畜牧、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推广猪(禽)—沼—粮(菜、果等)、经果园立体种养、稻田立体种养、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等模式及其技术,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林结合。

  全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山核桃、畜禽、中药材等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鼓励加工技术改造、产学研技术攻关、加工设备引进、设施农业比重提高。围绕传统大中型农业企业存量资源盘活,加大针对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构建广覆盖、多梯队的龙头企业队伍,发挥加工型企业对产业的带动力,培育轻资产运营、联合协作企业生态圈。到2023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省级以上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5家。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振兴乡村战略的重中之重,以经营美丽乡村的理念,提速全域旅游发展。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发展益农信息社,到2023年实现电子商务村级全覆盖,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至2023年新培育XX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60家左右,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特色村(镇)。

  加强农业园区建设。专业化、高集聚度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我市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重要载体,继续以工业开发区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打造河沥食品药品产业园、南山食品产业园、南极山核桃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加大各类要素整合投入,出台入园优惠政策,保障项目用地指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壮大经营主体队伍。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甲级队”、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到2023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家,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2000家,培育宣城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各150家和70家,其中省级以上家庭农场35家、省部级示范社20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力争到2023年全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聚力打造农业品牌。持续深入打造宁前胡之乡、山核桃之乡等农业原产地品牌。推进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农业品牌提质升级。定期举办农业节事活动,组织参加各类农展,强化品牌宣传。以创建各类市级以上种养殖示范小区(场、基地)和“三品一标”认证为平台,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到2023年,构建以宁前胡、山核桃、XX笋干为引领的现代农业品牌体系,“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0个以上。

  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以农机购置补贴为杠杆,大力实施农机上山行动计划,加快宁前胡、山核桃、竹业等特色产业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培育多元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机器维修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主要作物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23年,全市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

  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扎实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发动乡镇(街道)广泛开展多种类型的宣传方式,营造全民关注、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基层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标准服务体系、农产品溯源体系。全面落实农产品安全属地责任、监管主任、主体责任。2023年,实施“农安”民生工程快检项目,在乡镇(街道)快检全覆盖的基础上,强化落实主体自检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

  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重点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要求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节水型农业。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抓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病虫统防统治。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综合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到2023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引导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23年土地流转率力争达到50%。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体系建设。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要求,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全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将“三变”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牛鼻子”,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2023年底前全部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推行“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土地股份型”等“三变”发展模式。加强农村“三变”项目库建设,设立村集体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村“三变”项目,向穷村倾斜,向富村联合。推行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形成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交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的模式。

  3、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立足岗位讲奉献,农业服务争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通过开展科技知识与技能培训和跟踪指导,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多作积极贡献。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农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各二级机构、机关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农委乡村振兴推进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和调度各项工作开展,每年制定具体的乡村振兴年度实施方案。

  (二)强化资金保障。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片、示范村和示范镇建设,规范乡村振兴建设专项资金用途。整合涉农资金向重点建设村倾斜,集中支持乡村振兴建设。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建设。

  (三)强化改革驱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最大限度盘活农村闲置要素资源。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信用制度,探索建立全市乡村振兴建设的专门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积极筹备成立XX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合作金融创新,筹集乡村振兴建设的资金,确保重大项目正常运转。

  (四)强化氛围营造。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和乡村振兴有关的系列活动,通过演讲比赛、专题报道等形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XX乡村振兴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结合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深入开展“微权力”治理工作,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项目资金安排程序,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围绕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系列活动,按照坚持因地制宜、节俭热烈、农民主体、开放搞活的原则,支持乡村开展各类农事节庆民俗活动,活跃农村人气、提振信心。

  第2篇:乡村振兴委员行动方案

  2023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全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紧扣示范带、示范区、示范点建设等重点工作集中发力,乡村振兴规划布局更加完善、项目建设更加有力、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发展亮点更加突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全省前列,描绘好新时代XX发展新画卷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区域

  强化示范样板引领作用,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两带三区四点”示范格局。重点布局105国道(燕坊、八角岭、虬津)示范带、立滩公路沿线(立新、滩溪)示范带等乡村振兴示范“两带”,105国道及红修线沿线(滩溪、云山、虬津、江上、八角岭)环云居山示范区、梅司线(梅棠、白碴儿、三溪桥、江上)的环庐山西海示范区、昌九快速通道(恒丰、艾城、九合、三角、吴城)的鄱阳湖西岸线示范区等乡村振兴示范“三区”,县城郊区涂埠镇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城南工业园区的永丰垦殖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马口工业园区的马口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星火化工园区的艾城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等乡村振兴示范“四点”。

  (三)行动任务

  各乡镇要根据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格局,结合实际,把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要素聚焦聚群到城郊区、特色集镇、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开发区等区域,统筹安排,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形成本地区的乡村振兴示范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一乡一园”、田园综合体、产业强镇、一村一品,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村容村貌、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处理、“四好”农村路等工作,大力提升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的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社会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深化农村领域改革,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牵动全局。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制定好行业相关的三年振兴行动方案,出台相关政策,要素合理分配,主动参与,积极指导和调度各乡镇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和工作推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四)三年目标

  到2023年,全县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二、行动措施

  (一)实施七大工程

  1、产业振兴工程

  (1)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巩固双季稻面积,提高种粮收益。用好稻谷最低收购价、产粮大县奖补和农业水稻保险等政策,探索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每年达到56。83万亩双季稻面积16。8万亩),粮食总产量每年稳定在25万吨以上;巩固提升生猪产业,加快发展牛羊和家禽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2023年实现年出栏生猪16。9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8万吨;2023年实现年出栏生猪17。5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2万吨;2023年实现年出栏生猪18。5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2。2万吨;蔬菜复种面积18万亩,年产蔬菜44。6万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2)现代农业发展。按照“提质、扩面、强基”的要求,大力发展香米、水果、中药材、设施蔬菜、水产、乡村旅游以及林下经济等乡村产业,继续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园”、人居环境示范村“一乡一村”、乡村旅游示范点“一乡一点”为主的“三个一”示范创建,实现资源共享、成果互用、增收增效。2023年实现全县乡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2023年成功创建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3年底,XX香米订单达到20万亩;柑桔种植面积达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8。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5万亩;艾草种植面积达5000亩。聚焦产业招商,强化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优势企业入驻各乡镇的产业园区,到2023年底,所有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有一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入驻。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XX香米、XX蜜桔、艾城艾草三个子链发展,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全链条增值。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

  2、基础提升工程

  (1)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万亩,到2023年底,预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4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80%。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施后期维护和提升改造。按照“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要求,压实建后管护责任,积极探索农田管护“田长制”和社会化管护新模式,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全覆盖,发挥长久效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

  (2)建设农村道路。有序实施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全面实施“路长制”。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3)建设农村供水。以县域为单元,按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村庄规划布局,优化农村供水格局,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实施规模化工程(城乡一体化和万人工程)建设和升级改造。有条件的地区(好的一头),充分利用大水源、大水厂以及现有供水设施和输配水管网,全域推进规模化工程建设。基础薄弱的地区(差的一头),以大并小,小小联合,因地制宜推进小型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通过“两头”一挤,带动“中间”,突出体制机制完善和“建大、并中、减小”,将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分散式供水设施纳入统一服务管理范围,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全员全域全覆盖,实现城乡供水良性发展。全县自来水普及率为95。5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3。41%,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93。41%,水源保护区划定率100%,自然村通水率92。30%。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4)建设水利设施。实施安城等1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小河圩等17条千亩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三角联圩、九合联圩、永北圩、郭东圩4条重点圩堤提质升级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5)建设乡村清洁能源。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责任单位:县供电公司、天然气公司)

  (6)建设数字乡村。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3、环境治理工程

  (1)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重点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扫尾、农户整洁庭院整治、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提升“四大专项”行动,到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25户以上宜居不迁并村组的整治建设,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全县覆盖,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两带三区四点”示范布局,重点选择一批交通区位便利、产业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自然村落,精心打造一批厕所革命示范、垃圾分类试点、污水治理配套、长效管护完善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大力开展以“两清两整一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户整洁庭院”整治专项行动,努力建成一批整洁庭院乃至美丽庭院,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紧扣“五定包干”(定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责任、管护经费、考核奖惩,建立省里部署、市级实施、县负总责、乡村落实、农户“门前三包”的包干工作机制)要求,积极建设推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促动各地进一步实化硬化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推动村庄环境管护实现“六化”(卫生洁化、沟塘净化、环境美化、道路畅通化、设施完好化、整建有序化),持久精美呈现“新村新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完成杨柳津河-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得到利用。到2023年,全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年均提高5%,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比例达到100%,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8%,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应用占比达到98%,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减少3%。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乡村治理工程

  (1)村民自治建设。加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加强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村务公开栏规范化建设督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内容更新管理长效机制。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和自治章程,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努力践行婚嫁新风,坚决高额彩礼。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工作,保障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2)乡村德治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大力开展“文明乡风进村入户”志愿宣传、农村民房庭院整治和家庭清洁行动宣讲活动,倡导讲文明除陋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拒绝高额彩礼的良好风尚。开展家风家训传承行动,引导农民从家庭做起,改陋习、树新风,培树农村良好家风,用家庭文明涵养乡风文明。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3)农村法治建设。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加强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

  (4)农村智治建设。加强“雪亮工程”建设,行政村至少5个监控点、自然村至少2个监控点,有条件的乡村住宿小区建设“智能安防小区”,推进“互联网+平安乡村”建设,填补自然村组内视频监控短板,实现农村地区视频控全覆盖。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

  (5)乡村移风易俗。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建设,深挖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结合“我们的节日”(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广泛开展以服务群众为目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推广积分制、“道德红黑榜”评议评选、红白理事会等做法,有效遏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县级文明村镇命名2023年达到60%、2023年达到70%、2023年达到80%。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5、城乡融合工程

  (1)村镇综合服务。加强乡镇政府驻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新旅局、县教体局)

  (2)乡村文化服务。完善全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与非遗文化底蕴,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传统工艺展示和民俗表演活动;加大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性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逐步形成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乡村文化队伍,鼓励举办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打造“魅力新XX—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

  (3)农村教育体育服务。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实施一批农村校建工程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优化农村教育网点布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乡镇农民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体育生活,提升基本公共体育健身指导水平。(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4)农村卫生服务。加快涂埠、马口、恒丰等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推进虬津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建设,完成滩溪、吴城、军山等乡镇卫生院达标。2023年乡镇卫生院的一级医院标准达标率为30%,2023年为70%,2023年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医疗共同体建设,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牵头构建县乡村医疗服务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到2023年底,初步建立县乡网络门诊、心电、影像、检验、病理等中心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远程诊疗,解决人民群众就近就医问题。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2023年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2023争创一个热敏炙小镇,2023年底实现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防病治病服务。(责任单位:县卫健委)

  (5)农村养老服务。按照“四助五有”的标准,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校舍、老村委和自有房产等资源,建设农村养老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优先解决农村留守、困难、鳏寡、独居等老年人的养老困境,探索更加灵活可持续运营的互助养老形式,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服务需求。2023年底前实现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覆盖行政村70%。完善村级农村留守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以及其他有探视巡访需求的困难老年人的定期探视工作机制,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关注留守老人的精神状态、保障心理需求。实施农村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工程,分阶段有序推进落实农村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工作,解决农村敬老院失能照护能力较弱、农村失能老人刚性需求较旺的供需矛盾,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均等化、品质化发展。(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6)农村就业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质量。免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岗位对接、就业指导等多种服务;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服务活动、“春风行动”招聘活动、金秋招聘会等公共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发挥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促就业作用,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和创业指导,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6、人才支撑工程。坚持产业拉动、能人带动,围绕大棚蔬菜、果业种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引导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2023年,与东华理工大学共建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2023年创建一个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2023年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到2023年底,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智库,挖掘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鼓励引导一批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培养6名农村实用人才申报入选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引进博士1名。(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

  7、组织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持续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五星争创全域提升”星级创建活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可看可学的“党建+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示范点。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两委”成员交叉任职,2023年全县“一肩挑”达到100%。提倡村(社区)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担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关怀力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任职承诺制度,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坐班制”和代办服务制度,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

  (二)实施六大行动。

  1、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行动。严格落实“四个不减”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聚焦脱贫人口和重点人群,精准识别监测对象,健全完善监测内容,统筹协调合力帮扶,确保实现动态清零。到2023年底,全县无新增“两类人群”对象。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本生活防贫保险等保险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做好金融扶贫政策接续,继续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确保符合条件、有需求的脱贫户和边缘户应贷尽贷,到2023年底,贷款余额户数占建档立卡脱贫户数比重达到25%。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论证储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2023年产业项目资金占比达到50%以上,切实发挥产业扶贫的带贫益贫功能。加强扶贫车间动态监测、公益性岗位管理和就业信息管理,促进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近就业增收,到2023年底,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比例达到75%。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四大行动”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持续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发自我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责任单位:县扶贫办)

  2、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住62。47万亩耕地和5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乱占耕地建房的专项整治行动。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3、乡村振兴科技兴农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加大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升,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持续实施特聘农技人员计划。加大农业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持续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学历提升。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建立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农技推广展示基地,巩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主体+普通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县工信局)

  4、单位包村共建行动。开展县直及驻县各单位包村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单位包村共建联系指导制度,安排县直及驻县单位与村级组织“一对一”共建,“点对点”指导。各共建单位要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与所在共建村开展“五个一”共建活动,即:每年上一次党课、选派一个连心工作组、参加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解决一批难事、结对一名困难群众。各共建单位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在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千方百计为所包村解难事、办好事,有效提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创服务型村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

  5、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管控。按照“退得出、禁得住、能小康”的总体目标,继续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保障工作,强化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千方百计保障退捕渔民生计,强化属地责任,联合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对非法捕捞、非法垂钓等违法活动进行严厉打击。2023年,实现退捕渔民就业率达到100%,重点水域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全覆盖;2023年,积极打造一批涉渔休闲农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退捕渔民收入,禁捕水域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全覆盖;2023年,继续做好渔民专业就业工作,加强渔政执法装备和队伍建设,精确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基本实现“退的出、禁得住、能小康”的总体目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

  6、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扶持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农民合作社,鼓励家庭农场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合作。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70家,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2023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对培育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省级农民合作社、省级龙头企业,并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三)深化五项改革

  1、农村金融保险改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专属机构,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机具抵押贷款、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提高融资便利性。扩大农业大灾保险、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推动农业保险从“保基本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升级。(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2、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强化乡镇政府对宅基地审批和监管职能,规范占用林地建设农房,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及农民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成果,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回头看”和查漏补缺,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补登和退出机制,落实集体成员备案制度。建立健全股权证管理制度,积极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转让、继承等具体办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关系,试点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推进村民委员会事务与集体经济事务分离。(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革。大力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路径,鼓励和引导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乡村服务型、物业经营型和混合经营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形式,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金融机构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机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资产和股权等作为抵押担保物开展信贷服务,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纳入“财政惠农信贷通”支持对象。力争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基本消除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的行政村。(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

  5、农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垦区集团变乡镇(街道),农场企业化改革步伐,成熟一个解决一个,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在现有的公检法机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机构已从企业中剥离外,逐步剥离其他社会职能,继续深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垦区资源优势,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本,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治意识。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定期研究农业农村工作,决策农业农村工作重大事项,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乡(镇、场、企业集团)党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施工员”,畅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村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二)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提升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共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的能力水平。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实施省委省政府批准的《XX县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充分发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考核结果应用。

  (三)增强工作作风。全面围绕推进我县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聚焦推进重要措施的关键环节,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及预判。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每项工作推得动,落得实。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乡村振兴委员行动方案(推荐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乡村振兴委员行动方案2023年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实施方案2023年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方案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工作方案小学母亲节活动主题方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