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一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 《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推荐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
《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 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 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
4. 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 展示材料,日本2023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 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
A.山地 、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石油和煤炭 B. 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习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第二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 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形成三圈环流
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
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思考: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前者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堂小结
假设一:单圈环流。
假设二:三圈环流。
假设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假设四:条件更换为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课后习题
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探索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解释。
第三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
《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
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
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
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得出另一特点—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距海洋远,深入大洲大陆内部)
3、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且分布广,得出亚洲气候的又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
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育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与亚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纬度范围稍小些,高山高原贯穿两部,因山地也呈现出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课后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四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
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自然灾害与防治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分析解读 1.呈现形式:图像取材服务于考查主题,多选用区域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等图形反映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2.考查内容:试题设计线索明晰,多从“某区域/某类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链条中选取某些节点设置问题;考查内容主题突出,多数试题中包含“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形成原因”的因果关系问题,强调“地”与“理”的融合。3.设问结构:多数试题的设问采用“描述阐释+论证探究”的结构模式(第一步描述阐释:①根据图文信息归纳概括地理分布变化规律;②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其成因。第二步论证探究:应用性、实践性突出,多为探究性问题,如问题/危害、措施/对策/建议)。4.所选区域以我国为主,意在关注我国灾害多发的国情、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多以小区域微观切入。
第1讲 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
考点一 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疑难剖析
1.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灾害损失
自然灾害的发生主要是自然的力量引发的,其与自然力量的关系及其灾害损失表现如下所示:
2.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区别
按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不同,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类型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主导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基本因素 致灾因子 自然作用 人类活动
承灾体 人类和人类社会
典例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生活事故、战争和社会动乱等
3. 自然灾害的分类思路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类思路也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分类标准 包括种类
按成因分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人为诱发灾害等
按表现特征分 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按发展过程分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等
按承灾体的性质分 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按损失程度分 轻度灾害、中度灾害、重大灾害等
即时训练 1.下表反映了粤、渝、新、晋四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种灾害发生的强度(☆号越多,代表灾害强度越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灾
害
种
类
省
区 甲 乙 丙 丁
粤 ☆☆☆ ☆ ☆ ☆☆
渝 ☆☆☆☆ ☆ ☆ ☆☆☆
新 ☆☆☆☆ ☆☆☆ ☆
晋 ☆ ☆☆ ☆☆☆☆ ☆☆☆☆
(1)判断甲、乙、丙、丁四种灾害的名称: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2)酸雨属于自然灾害吗?请说明判断理由。
考点二 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
疑难剖析
1.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含义归纳如下:
特点 含义
突变和渐变双重性 自然灾害大多具有突发性特点,但发生、发展又往往表现为缓慢孕育、突然爆发、逐渐消退的渐变过程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各次自然灾害之间、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自然灾害的分布又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自然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
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引发自然灾害的原动力是自然所固有的,目前人类无法改变其进程,但人们可以认识它们的发生、发展规律,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2. 自然灾害的规律
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规律 表现(含义) 举例
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害、不同的灾害组合和不同的灾害后果 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区,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
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各种自然灾害总是存在着在某些时间发生或增多,而在另一些时间不发生或少发生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并且这种变动的时间间隔往往是有规律的,表现为周期性和阶段性 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地震发生频率的变化存在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成因机制的规律性 成因机制上的规律性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即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在它们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台风除带来大风外,还会带来暴雨,暴雨易引发洪水和水土流失,暴雨和洪水引发泥石流和滑坡,滑坡和泥石流又可阻塞河流,破坏堤坝,并造成洪涝灾害,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病虫害和人畜瘟疫等灾害
即时训练 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东京2023年1月5日电:日本气象厅汇总了2023年日本全年有感地震的发生次数。同时指出,去年以东日本大地震的余震地带为中心,各地地震活跃,有感地震共计9 723次。
材料二 2023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环太平洋沿海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伤亡。另外,由海啸间接引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对于环境破坏更是无法估计。
材料三 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多国示意图
(1)上述材料中,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是否属于自然灾害,简述理由。
(2)请按不同的分类思路,判断苏门答腊岛附近地震的种类。
按成因分属于__________灾害;按表现特征分属于__________灾害;按发展过程分属于__________灾害
(3)材料二、三中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2023年冬季,新疆出现降水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雪、冻害等,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等带来极大的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2010年“北疆降雪分布图”。
从自然地理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 0.72万 15.1万 17.3万 74.5万
材料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唐山大地震32年之后最猛烈的一场地震,死亡数万人。
(1)写出孕育下列灾害的地球圈层环境:
火山爆发、地震:______,水灾:______,热带风暴:______。
(2)四川汶川地震诱发了一系列次生灾害,请简要分析其形成的灾害链。
3.2023年11月6日,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以西278公里的马尼萨莱斯市,因连日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据当地红十字会介绍,本次山体滑坡已吞噬了马尼莱斯市10多座房屋,造成29人死亡,另有20多人失踪。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泥石流、滑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说明理由。
(2)此次滑坡造成了哪些危害?
(3)按成因对此次滑坡进行分类。
答案
即时训练
1.(1)酸雨 土地荒漠化 寒潮 水土流失
(2)不属于。酸雨是人类向大气中过量排放酸性气体所致,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
2.(1)属于自然灾害。形成灾害要具备两大基本要素:致灾因子(自然的力量)和承灾体(人类和人类社会)。日本大地震都是由自然界的异变(地壳运动)引发的,都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因而属于自然灾害。
(2)地质 突发型 次生
(3)危害性、突变型、联系性、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综合演练
1.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在山区沟谷造成滑坡、泥石流;冲刷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
2.(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2)
3.(1)属于自然灾害,因自然异变对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危害。
(2)主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按成因划分属于地质灾害。
第五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
岩石圈与地表形
【考纲及对应教材】
考纲: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壳物质循环。
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教材:《必修一》P27—35页。
【专题网络】
【真题考向引航】感悟真题 找准考向:考什么?怎么考?
.(2007—3)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9--26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题。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2010—5,6)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2023—(3)(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主干知识回顾】
1.说出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煤等岩石的类型,简述沉积岩的特点?
2.如图写出①--⑧的地质擢用名称,简述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
3.如图写出①--③的地质构造名称,推断该区域地壳运动地质演变过程。
4.分别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及地形类型,简述地形类型的成因。
5.如图写出乙、丙、丁、戊四处的外力、表现形式及其地貌名称,简要分析戊、丁两者的关系?
6.读图理解内、外力的相互关系
结论: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只有内力作用;地形、地貌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
【典例剖析】例1:(2023•苏北四市3月调研)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c、d类岩石中含有化石②大理岩属于c类岩石③a、b类岩石为岩浆岩
④甲处是向斜,乙处是背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有关图中大气受热过程与各圈层间关系的说法正确是()
①煤炭资源的形成与N地质作用无关
②a处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削弱了③作用
③①②③④大气受热过程对M地质作用有深刻影响
④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能导致④作用增强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规律方法总结】
【变式训练1】1.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① B.⑤ C.③ D.④
[例2] (2023•临海模拟)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1)~(2)题。
(1)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2)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规律方法总结】
【变式训练2】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2)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专题提升】
(2023•潍坊模拟)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①、②、③、④处中,最适宜建水库大坝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甲地区的构造地貌属()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向斜山岭 D.背斜山岭
5.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示景观反映的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聚落一般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
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条带状
10.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
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回答11~12题。
11.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12.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地貌、岩石和地质作用相匹配的是()
A.花岗岩——变质作用 B.大理岩——沉积作用
C.乙地缓坡——流水侵蚀作用 D.丙地丘陵——化学溶蚀作用
14.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砂岩、砾岩、页岩、花岗岩、石灰岩
B.砂岩、砾岩、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C.石灰岩、页岩、砾岩、花岗岩、砂岩
D.石灰岩、页岩、砾岩、砂岩、花岗岩
15.该地区地表水资源缺乏,适宜开采地下水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图中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是________。
(2)图中②③处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是________。
①处山岭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流水作用下,图中乙、丙、丁处依次形成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4)如果形成暴雨天气,乙、丙、丁处最容易形成洪灾的是________;若在乙处修建一水库,对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23•东莞模拟)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国某区域一段河流(如图,虚线部分表示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后回答问题。
(1)该研究小组考察的区域,其地形是________。
(2)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________。请解释湖泊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________灾害,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 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 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 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用模拟实验法研究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以4cm×30cm的竹片为材料把__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了岩石变形过程。在下图中方框内画上相应的示意图以完善实验过程和现象,并说明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是 。
(4)填表回答: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①
②
(5)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图是 地貌,往往形成于 地区;近年由于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 。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 ,判断理由 ;图上的地质构造是 ,
判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岩石圈与地表形
【规律总结】
一
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
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太
阳辐射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形成陆地与海洋、
山脉与盆地,使地
表变得高低不平 对地表进行破坏,
把物质从高处搬到
低处堆积起来,使
地表起伏状况趋向
于平缓
相互
关系 ①两者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
起作用
②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往往是某一
种作用占优势
③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
的基本格局
二、
地质构造 判断依据 构造地貌 实 例
形态 岩层顺序 地形 成因
褶
皱 背
斜 上拱 中间老、两翼新 山 岩层上拱而成山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谷 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
成谷岩层下弯而
向
斜 下弯 中问新、两翼老 谷 成谷
山 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
断
层 地
垒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 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
地
堑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侧下沉 裂谷、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汾河
谷地、渭河平原
1.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①找矿、找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向斜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②工程建设: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位;③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2.背斜、向斜构造的判断
形式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3.外力力作用的类型比较
作用类型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侵蚀作用 ①冲刷坡面,例如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
②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峡谷等③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芽、溶蚀洼地等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
搬运作用 砾石、泥沙在重力和流水的冲击力、浮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运动 搬走地表沙尘、碎屑,形成戈壁、裸岩荒漠
堆积作用 ①形成山前冲积扇
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②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都有沉积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特别说明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过程(1)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2)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黏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3)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河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在凸岸堆积。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
【专题提升】参考答案
高考题:C 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DC AD
例1答案: (1)B (2)C 【变式训练1】(1)B (2)B
例21答案: (1)B (2)C 【变式训练2】(1)D (2)C
【专题提升】
1.A 2.B 3.A 4.B 5.D 6.D 7.C 8.A 9.D 10.A 11.D 12. D 13.C 14.D 15.A
16.答案:(1)海陆间水循环 雨水补给
(2)②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
(3)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4)丙 滩涂增速变缓 削峰补枯
17.答案:(1)平原
(2)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 河流的凹岸接受侵蚀,河床较深;凸岸接受堆积,河床较浅
(3)对 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端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
(4)洪涝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
18.
(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活跃的断层处(板块交界处)
(4)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① 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
② 喀斯特地貌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5)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多呈条带状。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19.答案 (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
(2)沙丘 干旱、半干旱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丘陵 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 向斜 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
第六篇: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与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改变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与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堆积变化而成的。
师:对。陆地上本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活动探究)
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
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如果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
生:当然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缺水。
师:那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师:对,是那些植物长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师:不错。很显然,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师: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师:很好。显然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担心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推荐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高三地理教科书教案,高三地理课堂教案,高三地理课程教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高三地理教育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