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作者:雪代巴2023-06-13 10:57:41

导读: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篇1)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 2.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3.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精选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篇1)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

  2.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3.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让学生经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硬币密度的实验过程;

  运用密度公式 及其变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物理意义。

  器材准备

  天平、量筒、硬币、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实物,问:

  1.猜一猜,这枚硬币是用什么金属制造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

  2.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3.怎样知道这个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4. 现有一大卷细铜丝,如果不拆开,你能测定出它的长度吗?

  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学查密度表

  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的理解。

  阅读密度表并思考:

  (1)金、铜、铁、冰、水银、水、氩、氮的密度各是多少?

  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

  (2)金与铜、冰与水、氩与氮相比较,哪种物质的密度大?

  (3)从表格中,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二)测物质的密度

  活动2 测硬币的密度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教材上列举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探究活动。

  思考:

  (1)根据密度公式 ,要测量硬币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硬币的质量怎样测量?硬币的体积怎样测量?

  (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4)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三)课题讨论

  1.如何测液体(水)的密度

  仿照上面的做法,写出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并思考怎样做误差小。

  (1)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密度公式,确定要测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测的物理量选择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测的物理量确定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测的物理量和计算的物理量(密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2.请你使用小刀、天平、刻度尺和细线测出土豆的密度。

  3.如何测铅球的密度。

  4.漂浮体、易吸水的物体等

  (四)课本例题分析,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课前几个问题处理。

  小结

  1.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

  2.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练习设计

  1.一块冰化成水后 ( )

  A.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密度变大,质量不变

  C.密度变小,质量不变 D.密度变小,质量变大

  2. 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

  C.铜球可能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可能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3.一边长为2cm的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

  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

  金 19.3 铝 2.7

  银 10.5 铁 7.9

  A.金

  B.银

  C.铝

  D.铁

  4.某施工工地购入横截面积为1cm2的钢筋7.9t,求这些钢筋的长度。

  5.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

  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

  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g/cm3。

  6. 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

  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

  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⑵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

  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⑶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

  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

  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篇2)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继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学规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上好这节课,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学用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了详细要求。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时上课自认为教材很熟,备课时常常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课堂上学生实验的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改进也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思。实验中的激光灯的光束效果不明显,所以想到了用香火制造烟雾;烟雾需要收集并保存所以想到了空盒子,并且就地取材把实验室中的光的反射演示仪的空盒子倒置过来即可;由于涉及到角度问题,想到在盒子的背面贴上自画的量角器,并且自制量角器的位置也反复斟酌改动多次。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我在感动的同时也对自己做了一下反思。一 探究实验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时没有设计相应的表格,只是让学生大体对比了一下,甚至有的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二 反馈练习少且针对性不强,这点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很容易就看出来了。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有画出详细的光路图来解释。没能让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概念。四 课堂的各个环节不连贯,备课不精益求精,只是浮在表面上。五 没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接受能力,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虑不周全。六 没有板书设计,在授课时很容易造成板书凌乱,没有条理。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在准备,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充分考虑到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应变。

  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为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对能力,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

  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篇3)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 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光是沿传播的。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作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

  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

  进行新课:

  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蜡烛、纸、玻璃、尺

  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

  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

  ③能得出什么结论?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现象:水面成像……(可详细讲解)

  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讨论:水银面起什么作用?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镜:

  (1)、凸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成什么像?

  (2)、凹面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作太阳灶、汽车头灯……成什么像?

  学生讨论:球面镜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本节内容。

  完成课本后习题。

  写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要补充必要的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

  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篇5)

  一、教学设计思想

  弹力是力学常见三种性质力之一,也是后续摩擦力产生条件,所以本节课是全章的基础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学生应该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知道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能准确画出这些弹力的方向;知道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掌握胡克定律的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以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原则,通过观察弹簧,弯曲的木棍,气球,橡皮泥等,来认识形变以及形变的种类。着重在演示微小形变和判断弹力方向。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需要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胡克定律,探究过程设计简单,快速可完成。再次让学生体会用图处理数据的好处。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弹力是一种与重力产生原因不同的力。本节课通过学生体验形变;观察并分析弹力的产生条件;分析弹力的方向;可以加深学生对弹力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例题点面接触,面面接触,点点接触,知道分析弹力的方向的方法。通过学生对杆的.练习,知道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学完力和重力的概念,并且了解弹力的存在。强调受弹力的物体,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2.胡克定律本身并不难掌握,但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容易误将弹簧长度理解为形变量。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弹性形变和裂变。

  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画出不同情况下,上述弹力的方向。

  知道常见的形变,能识别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

  通过实验了解在弹性限度内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通过实验得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知道胡克定律;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放大了的微小形变”,让学生知道把微小变化量进行放大,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在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体会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劲度系数不同的两个轻弹簧、铁架台、米尺、铁夹等。

  2.演示器材:弹簧、木棍,气球,玻璃瓶等。

  3.视频资料:蹦床,撑杆跳高等。

  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 (篇6)

  力弹力教案 苏科版物理

  教学课题:

  一、 力弹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构造和方法,会使用它测量力的大小;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4、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用具]:橡皮筋、弹簧、木块、钢尺、大钩码一盒、握力计、微小形变演示仪、多媒体;

  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钩码(共26组)

  教学程序:

  [新课学习]:

  一、形变和弹力

  1、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2、发生形变的物体能产生力。 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如:拉力、压力、支持力等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一定范围内,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伸长长度越大(外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长度成正比)。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调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位置放好,调整指针指在零刻度处;

  测量时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

  3、简单介绍其它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拉力计、握力计。

  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思考: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演示:钢尺形变后能将木块弹起

  结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弹性势能。

  学生举例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跳板跳水、橡皮筋反弹、撑杆跳、射箭等。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精选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八年级学生物理教案初二物理教案设计初二物理学生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生八年级生物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