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作者:吴承洲2023-08-18 16:25:01

导读:第一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通用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宋庆龄为副主席;

  决定把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同时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确立公元纪年法。

  大会还决定在_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没有确立国徽。

  作用:为新中国成立作了重要准备。

  2、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10-1日下午2时,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开国大典:

  ①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②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

  3、(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需背诵

  ①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有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历史,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_新纪元的新是指社会性质产生了变化。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还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x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昌都战役

  (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政权巩固的三大运动

  5、(重点)__:时间:1950—1953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__战争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

  (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_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总司令:彭德怀目的:保家卫国

  (3)结果:1953年7月,美国_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

  (4)性质:__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5)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牺牲)、邱少云。(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6)__胜利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正义之战;②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

  ③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④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7)__的历史意义:①粉碎美国侵略野心;②巩固了中朝边境;③提高了我国国家威望。

  6、__运动:时间:1950-1951年

  经过近一年的斗争,_势力基本被肃清,新生的革命政权得到巩固。

  7、(重点)土地改革:时间:1950年6月——1953年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主要在新解放区实行。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土地改革意义:需背诵

  ①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开辟了道路。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一五计划的完成

  法律保证: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背景: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基本恢复的基础上。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2、(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2)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

  (3)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问:我国为何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因为建国初期我国还是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发达解决了人民吃穿问题,而重工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

  要优先发展是迫于当时国家安全仍遭威胁,参照苏联发展的成功经验所制定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

  3、(重点)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_专政原则、_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_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_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重点)三大改造:1953--1956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它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

  ②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评价:三大改造总体是成功的,但局部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等缺点。

  问: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答: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外国侵略,清政府_无能,中国战败)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_主义社会;(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艰苦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_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_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5、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

  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6、(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年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执行中突出了“快”)

  (2)表现(犯的错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3)犯错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遭破坏。

  (5)教训: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6)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7)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1965

  7、十年建设中出现的模范人物:兰考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

  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重点)建国以来“左”的错误最严重时期:_:(1966—1976年)

  导火线:1965,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矛头:刘少奇,____等所谓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开始: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____

  (5)_造成的影响:

  ①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_和法制;②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③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6)性质:“_”是一场由错误发动,被_、__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教训和启示:①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④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真理大讨论: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针对“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的_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讨论序幕: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发表于光明日报。

  思想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是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

  为十一届三____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的内容: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____内容和意义需背诵

  4、拨乱反正:1979—1982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的冤案得到平反。

  正确评价毛泽东,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评价毛泽东:结合P35,功大于过。

  问: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的“左倾”错误和“左”的错误有哪些表现?这些“左

  倾”错误又是怎样得到全面纠正的?

  答:①1958~1960年大跃进。农业浮夸风和工业全民大办钢铁是其主要内容

  ②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_,挫伤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防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_”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_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

  (都是通过中共十一届三____:

  1.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立在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52

  3.南方谈话(1992):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述了他的观点。是___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中共“____”这个概念。确立____”(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____”与____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____(____,提出改革开放;②改革开放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1992年____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四大:确立____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共____:确立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2、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3、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____提出八项主张

  3、海峡两岸的交往:①1987年台湾_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②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③1993年,海基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协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④两岸人员的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

  4、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5、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_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6、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_)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_”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7、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

  第14课 钢铁长城p72-75

  1、海军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由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新旧中国海军保卫国防能力的不同: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为后盾,海军力量不断壮大,有力保护祖国的海防。

  2、空军的发展: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3、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核反击。1964年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4、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科研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76-78

  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倡导:1954年,中、缅、印。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③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亚非万隆会议: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的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p80-84

  1、中美关系的发展:由对抗到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事件:①“乒乓外交”②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2、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重返联合国意义:(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有利于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各国与我国建交热潮,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4、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迄今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即apec会议)。p83

  5、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

  第17-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p90

  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有:1、国防成就: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②1966年,核导弹试验成功。2、航天成就:①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②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③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④2005年“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3、农业成就: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

  杰出科学人物: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稼先——两弹元勋 钱学森——导弹之父

  学习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创新、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我国提出了“863计划”,选择发展的高科技领域有: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1996年增加)共八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或如何看待上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力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如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上课、看病等。但网络的不健康现象,如网上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缺乏自护意识上当受骗等,给网民带来伤害。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增加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基础教育的发展:①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到2000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科教兴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①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③要求实施素质教育。④制订和实施863计划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文学艺术发展方针:1956年,提出了“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体育成就:①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的瞻目;②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连连刷新世界纪录。③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④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p105

  3、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①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②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展开;③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④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表述)p112-114

  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

  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3、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_”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2005年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4分)

  ⑵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⑶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

  ⑷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_”分子写一句心理话。(2分)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_”分子说:

  24.中共中央___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___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_”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请你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台湾同胞”五个术语补充完整下列这段话:(5分)

  ____四点意见,充分表达了包括 在内的13亿 实现

  反对“_” 根本利益的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飞天使命,令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

  ⑴你知道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吗?请你写出两位航天员的名字。(2分)

  ⑵请问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为什么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3分)

  ⑶我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3分)

  ⑷请列出我国科技上巨大成就。(至少举两例)(4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1年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2004年、2005年相继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会徽、主题口号。

  请回答:

  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2分)

  ⑵请你写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会徽是“ ”、主题口号⑶作为一名中学生,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什么?(3分)

  答案

  23.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答一点2分 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 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分) ⑷对台湾人民说:回来吧,祖国人民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对“_”分子说:分裂不得人心;“_”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2分)

  24. 台湾同胞、中国人民、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答一点1分 共5分)

  25⑴费俊龙、聂海胜。(2分) ⑵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是异域,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3分) 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改善了发展科技条件。(3分) ⑷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答一点2分 共4分)

  26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3分) ⑵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2分)、会徽是“中国印”(2分)、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尤其是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的姿态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学好一门外语,争取到奥运会当一名志愿者。(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2006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____12月31日在北京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

  材料一:“我们将坚持以____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扩大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坚定地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_”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

  (1)材料一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以____的哪一项战略?(4分)

  (2)材料一中提到“着力加快改革开放”请你回答,我们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是在中共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之后?(4分)

  (3)材料二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请你回答“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谁提出来的?提出的出发点、含义是什么?(8分)

  (4)“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都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4分)

  (5)材料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对台的方针的前提是什么(2分)

  (6)目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在哪里?(4分)

  答案26、(1)“科教兴国” (2)十一届三____,出发点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港人治港”是在1997年7月1日,“澳人治澳”是在1999年12月20日(5)前提是和平统一祖国 (6)台湾岛内“_”分裂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

  33.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中国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对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回顾1949年后中美关系的历程,我们会发现它是一段艰难和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尼克松

  (2)从五十年代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七十年代美国总统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中国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那么从拒绝到主动握手其间的原因有哪些?

  美:敌对态度——美苏争霸——陷入泥潭

  中:中苏交恶——对外方针变化——国际地位提高

  共同要求改善关系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有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中国外交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2、材料一: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____确立了 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决定在农村开始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分)

  (2)你认为: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

  (3)联系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最关键有哪两条?(4分)

  答案

  2、(1)____主持中央工作时,抵制“左”的错误,继续与“____”做斗争。

  (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____”。

  (5)1976年10月,在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下,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_”以来的十年动乱的局面。

  2、简述十一届三____。

  4、1978年的十一届三____在实践中实现了哪些转折?

  答:思想路线从“两个凡是”转向实事求是;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上,改变了僵化的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在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尊重人才,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5、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

  答:(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1842年开始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也是重要的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信息中心;“一国两制”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一要实现香港主权回归,二要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维持香港的繁荣。

  (2)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进入对立状态。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不仅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8、尼克松访华:(1)握手的真正含义是“和解”,并结束了对中国的对抗。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当时两国的共同要求是:改善中美关系。

  (3)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现在又支持台湾的“_分子”搞独立,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等。

  10、1971年7月9日,“破冰之旅”,你知道飞机上坐的是谁吗?他肩负着什么重要使命,为什么把此行称为“破冰之旅”?

  答:飞机上坐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他肩负尼克松总统的给予他的任务,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会谈,改善中美关系。因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这次行动以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这次行动揭开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序幕,所以说是“破冰之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于1950年10月国庆节。

  (1)请分析“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是什么意思?

  (2)“一唱雄鸡天下白”寓指什么意思?对中国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答案① 也就是指经过长期的内战,国民党逃往了台湾,还有香港和澳门也处在他国的占领当中,使得大陆和台湾、香港和澳门相分离

  ② 寓意是指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_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八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材料分析题复习

  一、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1) 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答、毛泽东

  (2) 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 答、____领导中国人民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他们是我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

  二、材料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材料二: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1)材料一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运动中?

  答、“大跃进”运动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副对联是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写照? 答、“_”

  (3)这两大运动有无联系?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共同的影响是什么?

  答、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_”是“大跃进”运动时期党的“左倾”错误的延续。影响: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七、“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歌曲《春天的故事》

  ①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答、 “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或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老人”指的是____

  ④ 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答、不同意。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在充分享有主权的前提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

  八、实践证明,“_”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_”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2分)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答、1966-1976年(2分) 粉碎____(2分)

  (2)根据材料指出“_”的性质是什么?(2分)

  答、由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十年“_”造成的严重后果?(3分)

  答、使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3分)

  (4)我们应从“_”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1分)

  答、正确认识国情: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等

  九、材料一 农村人民公社时期,吹哨子是组织农民上坡干农活的重要方式,当时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____;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 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我国还成功恢复了对哪一个地区行使主权?

  答、澳门

  (3)香港回归10年来更加繁荣昌盛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在香港、澳门得到了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五、导弹事业,

  (1)材料一中,中国“组建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

  答、为了打破西方大国(或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1分)

  (2)为什么说“如果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句话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5分)

  答、原子弹、氢弹的先后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先进核国家的行列(2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2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等。1分)。

  (3)8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跟踪世界水平,加快发展我国高技术”制定的宏伟计划的名称是什么?(1分)

  答、“863”计划。(1分)

  九、材料一: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其写的一首题为《国殇》的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二:台湾“教育部”近日公布一份所谓“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公然将中国清朝和中华民国的历史归类为“世界史”。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同中国共产党____会谈;5月12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同中国共产党________会谈。

  (1) 材料一中的这首诗表达了于右任先生的思乡之情,渴望海峡两岸统一,以实现亲人团聚,那么台湾是怎样与大陆分离的呢?(2分)在此之前,台湾也曾两次与祖国分离,请你简述台湾历的两次失而复得。(4分)

  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2分)

  第一次:明末,荷兰殖民侵占台湾;(2分)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2分)

  第二次: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2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2分)

  (2) 看了材料二以后,你觉得现在阻碍海峡两岸中国人团聚的因素有哪些?(4分)

  答、台湾_势力试图分裂祖国;(2分)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2分)

  (3) 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峡两岸的关系日益密切。请说出这一局面的出现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10分)

  第二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1、课程标准:

  ①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②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地位和作用:

  本课为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下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个事件: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本课下启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全国性的抗战爆发,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学生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讲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初二学生已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本课的教学安排能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热情。

  3、我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搜集资料、处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课堂上初中生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疲惫,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

  [设计的指导思想]:

  1、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探究和体验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概括、描述和感悟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提高

  独立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丰富和健全人生观、价值观。

  2、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积极思考,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历史意义

  [课程资源]:课本,地图册,《松花江上》歌曲、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图片等网络资源,学生查找杨靖宇的相关资料,《西安事变》影视片段

  [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常规教学、学生讲述、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图片和两则消息:①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②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至少也应该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师提问:为什么我们要牢记“九一八”?(激发学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导入新课。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指导学生阅读70页课文前三段,由一位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课后“练一练”填表题,填写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简单经过和结果,并在书上做出标注。

  2、投影《“九一八事变”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70页动脑筋:“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

  3、投影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

  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4、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体会东北人民在东北沦亡后的悲痛之情,激发学生对对日寇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恨,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5、师讲述:东北沦亡了,但是中国人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斗争。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各种抗日武装风起云涌,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指导学生阅读71页第

  2、3段小字,请一位学生讲述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舞台,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杨靖宇-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因为课文对这位英雄的事迹介绍很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西安事变

  1、(过渡)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师提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提出了什么主张和要求?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又是什么态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

  2、学生朗读72页关于西安事变爆发的一段文字并做好标注,明确西安事变发动的时间、人物和简单经过。播放《西安事变》影视片段: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捉。(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也使学生精神能重新集中)

  3、看完影视片段后,师提问:蒋介石捉起来后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73页“活动与探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这个问题,师补充

  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突出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4、师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中国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72页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对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巩固小结

  1、师生共同小结: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2、投影张学良逝世后,____给张学良亲属的唁电:“惊悉张学良先生逝世,十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张学良先生千古!”引导学生评价张学良、杨虎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填充图册第14课练习。

  [课后反思]:

  1、本课是一堂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常规教学课。

  2、本课教学效果良好,很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3、利用播放歌曲和影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的讲解进程中提出探究式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比较符合本课教学实际。

  第三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一、国民革命的洪流

  1、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2、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创建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黄埔领导机构: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时间:1926年7月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战场:湖南、湖北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3、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被称为“铁军”。

  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4、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5、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时间:1927年4月18日;成立地点:南京;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结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1、八一南昌起义结果: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_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共党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创立的直接原因: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败,转军井冈山。

  2、革命摇篮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毛泽东

  地位: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意义: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工农红军第四军。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行战略转移。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重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大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局部抗战的开始)

  1、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

  经过: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所为,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攻占沈阳。蒋介石的态度: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张学良及其东北军入关。

  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2、《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聂耳;作词:田汉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发起人及其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共主张: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3、西安事变结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四、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全面抗战开始)

  1、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用六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3、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答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4、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五、全面内战的爆发

  谈判的背景:国共两党影响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

  谈判的目的:国民党为内战准备时间;中共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1、重庆谈判谈判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

  谈判的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谈判未解决的内容: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

  结果: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六、走向战略进攻

  时间:1947年3月

  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1、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

  转战陕北的作用及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西北野战部队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2、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45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打响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时间:1947年6月

  3、战略反攻的开始:刘伯承、__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标志: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争进攻的序幕)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第四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提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签订后,列强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状元实业家张提出“”的口号,并在他的家乡创办等一系列企业。

  2.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

  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段受到了鼓舞。还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萎缩。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概略,使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二、设问导读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

  时间:19世纪初,配方发明后相继传入。

  作用:使人们出行,极大地促进了。

  2.通讯工具:

  时间:19世纪70年代后传入。

  作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文化生活的变迁

  1.和的传入:

  时间:近代以来。

  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保留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2.新闻报纸的出现:

  名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作用: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3.出版机构的出现:

  名社: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

  作用:有利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

  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2.简述装束、礼节和称呼的变化。

  第五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第六篇: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从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影视资料片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第十六课《难忘九一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是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三,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情感价值有了一定提高,对新事物感兴趣、对社会热点较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四,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

  2、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背景、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

  探究

  一、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答案: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用课件展示杨虎城和张学良照片及言论,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二的问题。最后再用课件展示答案。 探究二: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杨虎城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了感召作用。 B:直接原因:蒋

  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可推知这次历史事变是:[C]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2005年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________会晤。连战大陆之行打破了国共两党60年的隔绝,写下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新篇章。据此回答: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两次合作,请说出这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是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或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感想是:和则两利,团结就是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3、探究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完整观看电影《西安事变》,然后撰写观后感。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通用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学生八年级历史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幼儿班英语教案优质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教案英语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