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作者:浅野末2023-06-12 23:53:16

导读:第1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一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通用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一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大家觉得大自然美吗? 今天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诗中描写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自由读。 同桌互读,

  三、诗人眼里的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到诗里去找找吧!

  诗意描述:

  “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六七里”在这个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下句 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的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经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不脱蓑衣卧月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诗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野趣。)

  三、巩固。

  配乐背诵古诗。

  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设计:

  牧童

  草 六七里

  笛 三四声

  归来 黄昏后

  不脱 卧月明

  第2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第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

  1、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课前老师请你们分组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3、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刚结束时,跟一所台湾乡村小学的师生们共上一堂——《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自学课文

  1、浏览阅读提示,划出学习要求。按要求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随机理解词语:光复

  3、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文章的主题,最合适不过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找出来读读。联系上下文想想,这短短的9个字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三、交流重点

  1、第一次

  (1)学生自由交流感受。(作者为台湾人民能够重新学习祖国语言而激动。)

  (2)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补充资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

  (3)整整50年,台湾人民不仅生活在殖民者的屈辱下,他们不能说一句中国话,写一个中国字啊!再读读他们学习汉语的场景,你是否也跟作者一样,被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动?(交流文中师生学习汉文字的词句,如“一笔一画”等,感情读。)

  是啊,这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那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

  2、第二次

  法国小说家都德曾经说过:“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此情此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被它深深触动,难怪作者也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一起朗读这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第三次

  (1)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3)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4)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跟你们刚才说的那些话相比较,从这9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是的,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全部感情呢?——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四、小结提升

  1、“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五、作业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B、我们学过《王二小》、《鸡毛信》、《小英雄雨来》。今天我们又学了《难忘的一课》,请大家把这些连起来想想,再联系“南京大屠杀”、日本的731部队事件,想想在日本人占领下生活的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会有什么感情?请大家谈谈学习了本课后,你想到了什么?完成小练笔。

  C、预习24课,做预习批注。

  第4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理解五个词语。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资料。

  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3.台湾光复。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汇报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读到了什么?再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使作者难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心去思考昨天预习中大家提出的疑问。

  3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高雄闽南语光复国语真挚(你理解了哪些?)

  4昨天大家问得较多的有: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等问题,现在大家相互交流。

  5全班汇报

  预设:查看了中国的地图,知道了台湾在我国东南海域。

  查阅了有关书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胜利。

  上网查到中日甲午战争,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邓世昌所率三艘军舰向日舰撞去,两百余名将士壮烈牺牲。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第二条内容是: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彭湖岛等割让给日本。

  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

  6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使作者难忘?(用文中作者的语言来表达。)

  出示:“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这节课老师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两次读)

  2第一次应该怎样读?找出理由。

  一字一顿地读。(指名读)。

  为什么这样读?(老师是“一笔一画地”写的;老师很“认真”,很“吃力”;老师的“国语太熟练”。)

  小结:是啊,整整50年了,台湾人民多么渴望能说自己祖国的语言,能学自己祖国的文字,盼望这么多年了,怎能不用心去读呢?我们也跟着台湾教师一字一顿地读这句话吧。

  还有什么理由说明要一字一顿地读?(“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真挚而火热的心。”)

  老师和孩子们的情是什么情?又是一颗什么样的心?(爱国情,爱国心。)

  谁能把这种爱国情读出来(名读,齐读。)

  看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师生,听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话语,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假如此时,你就站在窗外,你会怎样?(走进教室。)

  3、第一次出现时知道了读法,找出了理由,读的也很有感情,那么,第二次出现该怎样读呢?(“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

  指名读。

  说理由:动、激动、情不自禁、自豪、爱国、大家心齐……

  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和孩子们一起跟着台湾教师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吧!

  生齐读两遍。

  他们读得很认真,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理由。)

  4、这句话第三次出现在课文第16自然段,此时此刻,这句话又应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明理由。(激动。)

  你激动过吗?激动时是怎样说话的?那么着句话到底应该怎样读?

  (应该并不高,但能表达感情,很浓重。)

  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此时是多么的激动,他为什么会激动呢?

  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现礼堂而激动。

  指名读句子。

  你认识他们吗?指名介绍书中所涉及到的伟人。

  听着老师骄傲的介绍,看着中国伟人像,作者感动的热泪盈眶,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不是作者不坚强?为什么?

  (是因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意”导致的。)

  读“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正是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感动着、震撼着,此刻,作者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话──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为什么?(“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反问句改陈述句。)

  “简单的话”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是什么?

  这仅仅是台湾人民的心声吗?(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让我们带着共同的心声再次齐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四)拓展

  是啊,同是中国人,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台湾,祖国饱受磨难的孩子,曾先后被荷兰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侵占,而今,一些顽固分子还要坚持,企图分裂我们的祖国。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

  第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方法:理解课文中奶奶这些“老话”的深刻含义,适当地做好积累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些这样的“老话”。

  情感态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大家称奶奶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奶奶这些“老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大家称奶奶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几句“老话”让学生读读,说说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吗?

  2.议议这些“老话”,看看这些话是否说得有道理。

  板示课题:30语言大师

  3、读读课题,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课题的含义。

  二、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自己读读课文,也可以同桌交流读

  2、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特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任务的特点。

  5、指导学生为课文划分段落。

  学习课文2、3、4小节,体会奶奶那些“老话”的含义。

  1、指名读读2、3、4节

  2、找到奶奶说的“老话”,用线在书上划出。

  3、在黑板上出示这几句话 “早睡早起身体好,昨晚迟起百病长。” “越吃越馋,越玩越懒。”

  “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请学生读读这句话,议议每句话的意思。

  5、再去读读课文2、3、4节,说说奶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

  6、拓展练习 下面这些情况,想想能对他们说些什么? 星期五下午,妹妹在家,只想看电视,不愿做作业,我耐心地告诉她; 。 弟弟每天起床,不叠被子,妈妈劝他: 。

  爸爸爱睡懒觉,我会对他说: 。

  a) 组自学第5节 i. 读读课文 ii. 说说奶奶还说了哪些“老话”? iii. 议议每一句“老话”的含义。

  b) 全班交流

  c) 发挥想象,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奶奶的这些“老话”。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外拓展:

  1、出示课外的一些“老话”

  2、让学生议议它们各自的含义。

  布置作业:

  在课外搜集一些“老话”,和爸爸、妈妈或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这些话是否有道理。

  第6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奶奶被称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2.理解奶奶的“老话”的深意,感受奶奶的教育特色以及作者对奶奶的喜爱、敬佩之情。积累课文中的“老话”。

  3.选择第5节中后四句“老话”中的一句,仿照2、3、4节,创造性地复述第5节。

  教学重、难点:

  明白奶奶被称为“语言大师”的原因,理解奶奶的“老话”的深意,感受奶奶的教育特色,创造性地复述第五节。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一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二读课文,找找文中奶奶的“老话”,想想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3、三读课文,填填下表

  发生的事情

  奶奶的“老话”

  4、从课外查找资料,摘录两句对你有教育意义的“老话”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一)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人物漫画(相声艺术表演大师——马三立、喜剧幽默大师——卓别林、漫画大师——张乐平、文学大师——巴金),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

  (他们都是大师,是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诣,且德高望重的人)。

  (二)板书“语言大师”,请学生读读,再说说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语言大师”?

  (三)然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奶奶斗大的字都认不了几个却也被称为“语言大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将“大师”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思考。

  二、自读感知

  1、自读课文,结合预习交流课文的大致内容。

  (1)、自己轻生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

  (2)、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觉得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

  三、合作感悟

  (一)小组学习,结合课前的预习题第三题,讨论奶奶为什么被称为语言大师。

  1、交流表格

  2、在文中划出奶奶的老话

  3、读读这些老话,交流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的意思,议议其它老化的意思。

  4、概括奶奶的老话的特点。

  设计意图:小学生限于认知水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更多地借助于群体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在合作交流中加深感悟的平台。

  (二)交流

  1、交流表格

  发生的事情

  奶奶的“老话”

  “我”贪睡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长

  “我”贪玩

  越吃越馋,越玩越懒

  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表弟不按时做作业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过,没法回,光阴去,讨不还

  “我 ”吃饭挑食

  吃食不抢,到老不长

  “我”爸妈为小事闹别扭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

  家和万事兴

  “我”爸妈不勤俭节约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2、没有涉及具体事情的老话有哪些?

  (学生交流,教师多媒体出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小树要修,孩子要教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读读这些老话,分别说说它们的意思。(有困难的句子,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4、交流奶奶为什么被称为语言大师?她的“老话”有哪些特点?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多、押韵、易懂、激励人、教育人等)

  5、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位奶奶,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奶奶对我们的教育把握时机、语言恰当、富有情趣、与众不同。)

  6、除了喜欢,你对她还有什么感情?

  (感受作者对奶奶的喜爱、敬佩之情。)

  7、是啊,作者也和我们一样,明白了大家为什么称奶奶为语言大师。

  说话训练:大家之所以称奶奶为语言大师,是因为她 。

  8、现在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大师的魅力。

  设计意图:至此,学生的情感已被充分激发,可以在朗读中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语言,仔细体味文中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

  四、总结提升

  1、和你的小组同学一起合作,选择第五节中没有具体事例的老话,用小品的形式演一演。

  2、学了课文,看了小品,我们知道老话的作用真不小,那么,你还知道哪些老话,你想用它来教育哪些人呢?

  3、 这些“老话”是流传已久的话,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奶奶正是用了这些“老话”教育我,激励我,伴随着我的成长,奶奶真不愧为——“语言大师”。

  设计意图:思维是感悟的关键,好动又是学生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演练中深化感悟。运用演一演的形式,既检验了学生的复述情况,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等多种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

  基础题

  1、抄写奶奶的老话

  2、熟记奶奶的老话

  3、看到下面这些情况,你能对他们说些什么?

  星期天,妹妹在家,只想看电视,不愿做作业,我耐心地告诉她:____。

  我的同桌一做题目就要问我是什么意思,我会对他说:______。

  爸爸妈妈总为一些小事而吵架,我以后要劝他们:_____。

  发展题:(任选一题)

  1、课外搜集一些老话,和爸爸妈妈或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这些话是否有道理。

  2、发挥想象,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奶奶的这些老话。

  设计意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并将课内激发的兴趣迁移到课外,拓展探究的兴趣和范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板书设计:

  语言大师

  奶奶

  “老话”多 教育我

  押韵 爱 敬佩 激励我

  易懂 伴我成长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通用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教案四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四年级语文教育教案三年级课堂语文教案语文三年级学生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