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

作者:阿斯兰2023-07-08 09:18:01

导读:第一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 画角说课稿 徐阳平 说教材: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画角。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精选5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

  画角说课稿

  徐阳平

  说教材: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画角。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尽心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操作过程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

  技能目标: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情感目标:再画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明确各种角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怎样用量角器画角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说学情:

  在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部分校舍感已能对角进行分类。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这样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学起来觉得容易多了。 说教法

  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 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3:画出40°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40°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归纳总结

  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活动4: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开口方向不一样)

  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三.巩固练习

  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55°、110°、65°的角。

  2.用三角板分别画出30°、90°、45°的角。

  3.试着用三角板分别画出75°、105°、120°的角。

  4.用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折成的角是多少度?测量一下

  四.板书设计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二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说课稿

  宜村小学 孙小雅

  一、说教材:

  《画角》这一课是在认识了射线、角和量角器、掌握了量角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堂动作技能操作课。教材把《画角》安排在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时,意图是让学生在画角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角的定义和各类角的大小区域,其知识迁移点是量角器的使用——量角、画角的共同点,即“两重合一对准”。教材的例题出示了画角的三个步骤,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去画,是为了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并让学生体验运用迁移学习新知的方法,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多边形的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角,用三角板拼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形成画角技能,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作图习惯。

  2、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发散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和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地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画角技能。 教具学具:量角器 三、说教法、学法:

  我对高校课堂的理解是: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本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喜欢动手活动等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三星导学”的探究模式进行教学。结合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尝试画角的亲身经历中体验画角的具体步骤,丰富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还运用了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从而互相启迪,多向交流,互补完善、检查反馈,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测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同桌结合说一说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对角进行分类,那么这些角又是怎样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二)揭示目标:(教师口述) (三)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2、自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自学时间:8分钟 4、自学要求:

  (1)自学课本第42页例4中的画角步骤 (2)试着按例4中的画角步骤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画角的? (四)质疑探究:

  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画角的具体步骤:

  ①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② 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③ 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连线) 4、用量角器画出以下度数的角。

  65° 40° 110°

  (五)当堂训练:

  1、分别画出75°、105°的角

  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学设计

  宜村小学 孙小雅

  教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形成画角技能,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作图习惯。

  2、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发散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和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地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画角技能。 教具学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测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同桌结合说一说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对角进行分类,那么这些角又是怎样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二、揭示目标:(教师口述) 三、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2、自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自学时间:8分钟 4、自学要求:

  (1)自学课本第42页例4中的画角步骤

  (2)试着按例4中的画角步骤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画角的? 四、质疑探究:

  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画角的具体步骤:

  ①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② 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③ 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连线) 4、用量角器画出以下度数的角。

  65° 40° 110°

  五、当堂训练:

  1、分别画出75°、105°的角

  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第三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各种角。

  2、用量角器量出下列角的度数。。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在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40°的角。

  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40°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活动:

  ⑴尝试并体验画一个40°的角。

  ⑵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⑶请学生介绍自己画角的技巧。

  (动手操作,参与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4、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5、讨论画角的步骤。(重合、找点、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或者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吗?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

  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的角吗?(提醒学生利用手中现有工具――三角板)

  2、让学生画60°的角,由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

  3、提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两个,每个角的度数如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

  ⑴动手尝试:分别用一块三角板画角。

  ⑵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画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样的画法还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4、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较与三角板的画法,发现问题:

  用三角板那不容易画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三

  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画角时应该根据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画。

  5、提问: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

  (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

  (五)练习的设计

  练习紧紧围绕本节课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画角的题目:画出70°和140°的角。

  第四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

  角平分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2)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基本技能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关于角平分线的判定,并体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从操作、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几何命题正确性的一般过程的活动经验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进入八年级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是:

  (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

  (2)对于性质定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结果相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

  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角平分线性质的本质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对性质定理正确使用;

  (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多媒体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进行学习。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主动式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

  教学辅助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PPT课件,几何画板软件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

  出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1 如图,要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条高速公路的距离相等,离两条公路交叉处500 m,请你帮忙设计一下,这个广告牌P 应建于何处(在图上 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李薇同学很快就回答:“在两条路夹角的平分线上,因为由昨天我们学习的角平线的性质定知道到角两边路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其余同学对这一回答也表示了认可。此是教师提问:角平分线的性质的题设是已知角平分线,结论是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此题是要求角两边距离相等,那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吗?这二者有区别吗?”学生晃然明白过来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只要后者是正确的,那李薇同学的回答也就可行了,这便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由此引入本节新课。。

  [设计理由]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二)、主体探究,体验过程

  问题2交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的已知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论正确吗?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追问1你能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吗?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和作用。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利于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追问2 这个结论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这个结论可以判定角的平分线,而角的平分线的性。

  质可用来证明线段相等。

  (三)巩固练习,应用性质。

  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分步来解决课前所提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判定证明完后,我让学生回头来解决问题1,对于问题1的解决作了如下分解:在问题1中,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1) 这个广告牌P 应建于何处?这样的广告牌可建多少个?

  (2) 若这个广告牌P 离两条公路交叉处500 m(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这个广告牌应建于何处?

  (3)如图,要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 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的距离都相等。这个广告牌P 应建在何处?

  这样有梯次的设问为学生最终解决问题1作了很好的分解,学生独立解决这道路问题也就变得很简单了。同时在分解问题(3)时,有学生说作三角的平分线找交点,有学生反驳说作两条就可以了因为第三条角平分也一定过这个交点。此时老师及时提问任意三角形的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个角的平分线上吗?那么我们来作下面的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2:如图,点P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M, CN 的交点,点P 在∠BAC的平分线上吗?这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 这样提出问题连惯性强,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和不断对知识的渴求探索中。

  (四)归纳小结,充实结构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作业,必做题:教材习题12.3第3、7题; 选做题:课时通上选做部分题。

  [设计意图]设置必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应知应会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必须完成。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力完成,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达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三个整合点,层层深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的点拔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切实能够达到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根本目的,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使课标理念能够很好地得到落实。

  第五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

  《认识角》北师大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2、学生分析: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

  3、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依据课标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吗?生汇报。

  师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王国里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别着急,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它呀就藏在这些物体中。请你们仔细观察猜猜它是谁?(课件展示,师生共赏。)猜到这位新朋友是谁了吗?(角)。这些物体中都有角。角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生活中的角

  1、找角,发现角

  生找出眼前的角,并同桌交流

  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角

  生上台指出角

  (二)感知角的特征

  1、折角;感知角

  师:寻找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角,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不规则的纸,想办法把它折成一个角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生活动,师指导)

  2、摸角;感受角

  师、刚刚同学们都说三角板上有角,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出其中一个角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3、说角;认识角

  (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顶点:尖尖的 边:直直的

  课件展示一个完整的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画角;抽象出角的图形

  (1)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角,并投影展示生的作品。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5、指角。(课件展示)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标出课本第67页中的角。

  (三)、体验角的大小

  1、看角,红蓝角之争。

  2、做活动角。验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张口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比角(重叠法比角)三、巩固训练

  1、下面的图形中能找出几个角?课件展示。

  2、思考题

  三、总结收获,再现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角交了朋友,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新朋友呢?(生总结汇报)同学们介绍的真详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的角,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

  师:角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找出更多美丽的角,发现更多角的秘密。

  整堂课设计,我力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观察、操做、演示、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精选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说课稿《读数和写数》教学反思北师版轴对称说课稿三年级下《小花猫》中班教学反思《小鸟请到这里来》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