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作者:杀生丸2023-06-30 02:31:01

导读:篇一: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剪枝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推荐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剪枝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二: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我的家在月亮上》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汉字,会正确书写8个汉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特有趣,积累与月亮有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特有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带、生字卡片、有关月亮的知识和童话故事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自由想象,如果有一天你的家搬到月亮上,你认为会是什么样子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发挥想象的一篇课文《我的家在月亮上》。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

  2、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3、出示要求认识的8个字,找出与生字相连的词语读一读。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你认为想象胆最有趣?为什么?

  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2、你知道“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传说吗?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交流自己的看法。

  3、课文中你明白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知识,找出相关的句子。

  4、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四、品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当成作者,边读边想象。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重点指导“庭、迅、敞”这三个较难的字。

  3、利用组词造句记住生字。

  4、练习写字,师巡视、评价。

  三、发散思维:

  1、读了这篇童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谈一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知识?把搜集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听。

  四、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摘抄下来读一读。

  3、你认为家在月亮上会是什么样子?写一写或画一画。

  篇三: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蚂蚁的救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

  (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

  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

  (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③④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篇四: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三袋麦子》

  一、读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

  (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

  4、自读。要求读得流利而有感情。

  5、赛一赛,看谁读得。

  二、比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1、比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小猴想得全面、长远,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

  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

  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

  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

  (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

  三、演

  在充分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演这一教学方法,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像,自己设计。表演时,要进入角色,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

  第二步:表演。先小组内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再选几组好的上台表演。

  第三步:评价。师生共同点评。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选出“小组”和“演员”。

  四、议

  此时,学生对课文已透彻理解,引导学生感悟三个小动物的个性已是水到渠成了。

  1、思考:在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理由。

  2、同桌二人说说议议:

  3、班内交流;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4、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推荐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202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优秀2023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