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教案 > 详情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案

作者:蓝哲羽2023-05-31 23:54:13

导读:第1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案 教学内容 P19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五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案(推荐2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案

  教学内容 P19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播放动画。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 “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2、认识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问题(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一个人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一个人的位置,简炼吗?

  师: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再简化一下?

  (2)创造、交流

  同学们可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这一种是哪个小组创造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不错,既然每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下了这两个数,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

  真好!那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说得太棒了,数学规则需要统一,想不想知道数学上统一使用的方法,请看先写4,接着打上逗号,然后写3,最后打上括号,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大家知道吗?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叫做——数对。

  书:(2,3)

  (4)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3、游戏中概括提升

  我发现咱们班同学学得特别快,下面咱们玩个游戏好吗?

  (1)师出生对

  我说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快速地站起来。看谁反应最快!

  (3,1)(3,2)(3,3)(3,4)(3,5)

  奇怪,怎么就正好站起来这么一排呢?

  (2)生出生对

  如果让你来出数对,你能让一排同学站起来吗?谁来试试?

  生:……

  师:也不错!有没有谁能说出点不一样的?

  生:(1,1)(2,1)(3,1)(4,1)(5,1)(6,1)

  师:发现什么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

  师:也就是说,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他们就都在同一行。

  (3)师再出

  不过,老师还有个本领:只说一个数对,就可能让一排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要不咱试试?

  示(4,_)可能是哪些同学?

  师:你的数对是?奇怪,我上面写(4,1)了吗?那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第一个数是4,表示第4列,第二个数是求知数,所以第4列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能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如果_等于3呢,表示的一定是谁?其他同学坐下去,看来,要想确定某一个人的位置,只知道列数行不行?还得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一定要用到两个数)

  师:(__)又可能是哪些同学?(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了)。

  师:全班同学都有可能吗?_、_表示两个相同的数,你的数对是(?,?),符合吗?不符合的同学请坐下。当_=1、2、3、4、5时,看来(__)能不能表示全班同学?只能表示什么?只能表示列数、行数相同同学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2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分数3/7 6/8 1/4 认识吗?读一读。这些数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分数。

  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想知道吗?从古至今,我们在进行测量、分物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1/4

  师: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正方形、4支笔、8颗糖。

  活动要求:现在我们以1/4为例,请同学们4人一组,,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的办法表示出它的1/4。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师:分好的同学就与同组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说说1/4是怎么得到的?1/4的含义是什么?

  组1:我们选的是正方形。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组2:我们选的是4支笔。把4只笔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这些笔的1/4。

  组3:我们选的是8颗糖。把8个糖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8个糖的1/4。

  3、建立单位“1”的概念

  师:仔细观察这3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都表示了各自的1/4。

  生2: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每一份也不一样。

  师:对,大家都发现原来是因为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一些物体。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4、归纳分数的意义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一个整体用什么表示?平均分是什么意思?若干份是什么意思?(生:很多份)

  5、练习:

  四、认识分数单位

  自学课本,学生汇报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你能个举例子来说明吗?

  生:2/3的分数单位是1/3。(板书2/3)

  师: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

  师: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11/23呢?17/120呢?你们找分数单位怎么又准又快呀?有什么简便的好方法?”

  生: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巩固练习

  六、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简单评价。有收获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百)在学习评价的时候也用到了分数,分数真是无处不在,希望大家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分数,进一步去了解分数。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五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案(推荐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五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案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数学课程优秀教案初二数学假期活动教案高一语文优秀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