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 > 作文体裁 > 应用文 > 读书笔记 > 详情页

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作者:骆皓辰2025-01-14 07:33:01

导读:篇一: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沉浸于《国史大纲》,仿若置身历史烽火台,见证华夏大地的沧桑巨变,钱穆先生的史笔,细腻勾勒往昔轮廓,蕴含无尽哲思。 魏晋南北朝,乱世纷纭,...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推荐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沉浸于《国史大纲》,仿若置身历史烽火台,见证华夏大地的沧桑巨变,钱穆先生的史笔,细腻勾勒往昔轮廓,蕴含无尽哲思。

  魏晋南北朝,乱世纷纭,恰似历史“调色盘”打翻,混乱中孕育新机。政权割据、战火纷飞下,文化却异常活跃。玄学兴起,士大夫清谈玄理,于荒诞表象探寻宇宙人生真谛,是对传统礼教“叛逆”与精神突围;文学领域,建安风骨“梗概而多气”,曹操父子与建安七子,以诗文抒乱世豪情、民生疾苦;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王羲之《兰亭序》笔走龙蛇,飘逸洒脱,尽显魏晋风度。更有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与技术,江南经济开发,民族融合在碰撞交流中“破冰”前行,华夏文明多元共生、韧性生长。

  隋唐接力,隋开皇之治夯实根基,大运河似“动脉”贯通南北,物资、文化畅流,滋养沿线;科举创举,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打破阶层“天花板”,知识赋能社会流动。唐承其泽,贞观年间,太宗君臣共治,纳谏包容,“以人为镜”,政治生态清明;开元盛世,李隆基前期锐意改革,农业水利兴修、手工业精细升级,商业“市坊”突破,兼收并蓄异域文化,长安成世界文明“灯塔”,各国遣唐使纷至沓来,诗词、绘画、乐舞等百花齐放,民族自信爆棚,书写盛世传奇。

  宋明续篇,宋重文轻武,文化“井喷”,宋词可婉约吟风弄月、可豪放抒壮志豪情,程朱理学思辨深邃,规范道德伦理;科技硕果累累,活字印刷、指南针改写世界文明进程。明前期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扬国威于海外,彰显大国实力;中后期虽内忧外患,阳明心学“致良知”倡道德自觉,民间商业繁荣,手工业集群崛起,历史跌宕中,民族坚守传承、砥砺奋进,为后世留宝贵财富。

  篇二: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要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知道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时又要明白中国落后之根源。作为一本教科书,《国史大纲》达到了目的,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先生理性、进步的历史观,那它和现在的教科书究竟不同在哪里呢?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赶走了专制暴政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的可贵。

  篇三: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研读《国史大纲》,如品醇厚陈酿,华夏历史韵味与智慧在心底沉淀,钱穆先生叙述中,兴衰沉浮皆含深意。

  隋唐五代,隋如流星划过,短暂却耀眼,除运河、科举,律法亦整饬严明,为唐制度完善铺石奠基。唐继其后,海纳百川,太宗纳谏如流、广施仁政,“贞观之治”成政治清明范本;武周承上启下,女性称帝破传统,冲击旧制、启思变革;“开元盛世”经济腾飞,坊市繁华、丝路贸易繁忙,异域珍宝汇聚、文化交流频繁,长安街头,胡姬酒肆,中外风情相融,尽显大国包容。

  五代十国“城头变幻大王旗”,乱世中,文化薪火未灭,词于花间兴起,在靡丽婉约间藏身世感慨。宋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鱼米水乡成财赋要地,商业发达,交子首发,市井烟火盛。然“冗官、冗兵、冗费”拖后腿,外患下,岳飞抗金、文天祥守节,爱国赤诚燃于危难,彰显民族气节,历史昭示:盛世需内修政治、外固边防,传承精神,民族方可久安。

  篇四: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国史大纲》仿若一扇窗,透进华夏数千年风雨光霁,钱穆先生严谨笔触勾勒历史轮廓,蕴含深刻省思。

  先秦是华夏文明滥觞,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星河灿烂。孔孟儒家倡仁礼,修身治国平天下,奠基伦理秩序;老庄道家追自然、求逍遥,为心灵寻归处;法家重法术势,助秦崛起变法。乱世中,思想碰撞是民族智慧初绽,为后世价值体系筑牢根基。

  至清,历史现复杂多面。康乾盛世,版图辽阔、经济繁荣,然封闭自守,科技滞后,盛世下隐忧暗伏。列强叩关,鸦片战争拉开近代屈辱幕布,割地赔款、主权旁落,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谋革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却屡遭挫折。

  但民族韧性在困境凸显,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帝制终结、共和肇始;五四运动青年觉醒,民主科学大旗飘扬,唤醒民众力量。这段历史是警示亦是激励,教吾辈珍视独立,以开放创新迎时代浪潮,守民族精神家园。

  篇五: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捧读《国史大纲》,钱穆先生以笔为舟,载我穿梭华夏数千年历史长河,于波涛起伏间,窥民族兴衰轨迹,悟先辈智慧遗泽。

  先秦诸子时代,百家思想争奇斗艳,恰是华夏文明“胚胎期”。儒家孔孟周游列国,传“仁”“义”之道,以礼义规范社会,望构建“大同”人间,如明灯照拂人心,在乱世求秩序;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庄子“逍遥游”,超脱世俗纷扰,探寻自然本真与心灵自由,于功利喧嚣中,为灵魂辟静谧“后花园”;法家商鞅、韩非,以严明律法、革新策略助秦崛起,打破旧贵族“铁幕”,实现富国强兵,是变革利刃。诸家思想碰撞融合,成华夏价值体系“基因库”,后世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皆能溯源寻根。

  秦汉一统,意义非凡。秦扫平六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度量衡,标准化“模具”下,地域隔阂渐消,民族认同萌生;虽暴政速朽,然汉承秦制,“文景之治”疗战争创伤,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统摄人心,配合军事征伐匈奴,刚柔并济,华夏民族以自信昂扬之姿屹立东方,奠定“汉人”之名,疆域拓展、文化远扬,为后世树典范。

  唐之盛世,万国来朝,是民族辉煌顶点。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精巧制衡、高效运转;经济层面,农业革新、商业繁茂,长安国际都会,异域商人、学者穿梭,文化上,唐诗璀璨,李白浪漫挥洒、杜甫沉郁写实,科技亦领先,火药、印刷术萌芽,开放包容、创新进取,铸就“大唐气象”,至今海外“唐人街”犹存其影,彰显民族魅力与影响力,先辈荣光激励吾辈续写华章。

  篇六: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读罢《国史大纲》,内心满是对华夏历史深沉厚重之感的慨叹。钱穆先生笔下,历史不再是冰冷纪年与事件堆砌,而是鲜活民族记忆脉络。

  书中详述秦汉,那是大一统奠基时代。秦一扫六合,同文同轨,废分封立郡县,虽苛政速亡,却如炬火,燃出中央集权雏形。汉承秦制,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百姓得安;武帝时外击匈奴、内尊儒术,以强健军事、统一思想铸民族脊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喊出时代气魄,民族向心力在疆域拓展、文化弘扬中凝聚。

  唐之华章更令人神往,贞观开元,政治清明、经济繁昌,长安成世界之都,万邦来朝。科举大兴,寒门子弟有进阶之梯,文化多元绽放,诗歌璀璨,李白豪放、杜甫沉郁,笔端勾勒盛世,亦诉民间疾苦,文化软实力辐射东亚,民族自信达顶峰。

  宋明亦各有风采与挣扎,宋重文轻武下科技文艺斐然,明航海壮举、理学思辨,都在历史长河留深刻印记。掩卷沉思,先辈奋斗铸就根基,吾辈当汲取智慧,传承荣光,续写华夏新篇。

  篇七: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篇八: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翻阅《国史大纲》,恰似踏上华夏历史“时空之旅”,钱穆先生解读,让往昔岁月跃然纸上,诸多感悟涌上心头。

  观三国两晋南北朝,乱世纷争,政权更迭频繁,却也是民族大融合“熔炉”。北方少数民族南迁,胡汉杂居,文化风俗交互渗透,从衣食到语言,多元因子碰撞,绽出新奇火花。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易汉服、改汉姓、讲汉语,是主动融合之举,消融民族隔阂,拓宽华夏文明“带宽”,为中华文化注入雄浑活力。

  隋虽短寿,却似“榫卯”衔接历史。大运河贯通南北,物流、信息流畅达,经济联动,功在千秋;科举创制取士,打破门阀垄断,寒士凭才学入仕,社会阶层流动有径,知识改变命运,公平曙光初照,激活人才“蓄水池”,奠基唐之辉煌。

  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乱象,至宋重文抑武求稳,文化登峰造极,宋词婉约豪放,绘画书法别具一格,科技如活字印刷、指南针领航世界,可军事短板致边患频仍。历史镜鉴清晰,唯文治武功兼修、开放融合,方能保民族长盛,吾辈当铭记前行。

  篇九: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国史大纲》宛如一座巍峨史学丰碑,钱穆先生倾毕生学识,镌刻华夏历史纹理,每翻一页,都似踏入时空隧道,触摸先辈奋斗脉搏,汲取民族传承力量。

  上古三代,夏启“家天下”开王朝先河,商甲骨文刻下文明初痕,占卜问事藏古人敬畏;周立,分封诸侯拱卫宗周,“礼”制森严,规范等级秩序,从祭祀大典到日常行止,礼仪之邦雏形渐显,“敬德保民”思想闪耀人文曙光,奠定华夏伦理根基。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却是思想解放“黄金时代”。儒家从孔子“克己复礼”到孟子“仁政”,奔走呼号,冀重塑道德高地;道家老子以“道”为本,劝统治者“少私寡欲”,庄子借寓言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超脱;墨家“兼爱”“非攻”,扶危济困、止战弭兵,底层发声、关怀苍生;法家变革图强,李悝、吴起、商鞅变法,破旧立新,以法为纲、以农为本、以战为要,为秦统一六国铺就“高速路”。

  秦扫六合,“虎狼之师”威震,然苛政严刑,致二世而亡。汉汲取教训,高祖约法三章得民心,文景之治养民力,至武帝,外攘匈奴、通西域,凿空丝路,贸易与文化并传;内尊儒术,设太学、举贤良,人才汇聚,民族融合、疆域拓展同步,“汉”成民族标识,屹立世界东方。

  唐继汉之辉煌,太宗“贞观遗风”开启盛世前奏,武曌称帝打破性别桎梏,“开元全盛日”,政治清明、经济富庶、文化绚烂,唐诗是时代“名片”,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豪情,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悲悯,映照盛世繁华与民间百态,丝绸之路驼铃悠悠,鉴真东渡传法,尽显大国开放、包容胸怀,先辈作为激励吾辈于新时代奋发,传承历史荣光。

  篇十: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近日开始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现在将所读的心得体会记录于此,以求教与各位。

  翻开此书,首先进入视野的是这样的一页文字,现摘录如下。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有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以上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以上便是钱穆先生所列四条信念。我们仔细的阅读一下,便会感到其中的深意。首先第一条,这条回答了历史的基本作用是什么,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也就是说要增强国民的基本素质。或许历史确实不如其他的学科有那样的直接的现实意义。历史不像理工科,能给人们带来科学革命,在物质上极大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历史也像哲学,能够给人提供方法论上的知道意义,甚至历史也不想文学艺术一样,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历史既然是一门存在的学科,那它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历史知识对人的印象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若是稍微的具备一点历史知识,我想我们在看电影时,在开小说时,在其他的很多情况下,都会有一种基本的素质在做支撑,或许就不会有投名状里的那灰色的笑柄了。当然这是历史的基本作用,历史的作用可能远不止这些。出色的政治家,著名的科学家等等,他们或许从历史中找到了更多的东西。因此在现在社会上人们对历史普遍漠视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历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了人们对历史的漠视甚至是厌恶,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历史似乎就是陈年老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一些拗口的东西。因此历史教育需要改进,而我们今天的大学历史教科书的水平甚至还不如这本国史大纲,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二条和第三条,钱穆先生说明了对待历史的态度,由于钱穆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原因,所以他特别的强调,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要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这个说法对于他成书的时代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我们今天呢,我们对待历史应该是什么态度呢。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包括所有的公民。我认为我们对待历史要有一种平和的态度,带着一颗平常心来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来认识和揭示历史的复杂的面目。具体说来对于本国的历史,首先不能认为现在我们站在历史最好的时候,对以前的历史充满了不屑和谴责。这就是钱穆先生在第二和第三条上所强调的。其次,对于历史我们也不能过分的带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倾向,不能认为以前就是最美好的而且是难于超越的了。当然或许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折中主义,是不可取的,但是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且尤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的历史问题要不先入为主,然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来做判定或者评价。

  第四条钱穆先生则将历史的传播,上升到了国家向前发展的层次上了。这就是所谓钱穆先生希望大家通过历史学习,都能受到启蒙,从而成为先知先觉之人。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关于国史大纲读书笔记(推荐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创业史》读书笔记范文茶花女读书笔记500字《老人与海》读书笔记高中哈姆雷特读书笔记《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读书笔记,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3 作文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4243号-7